精選章節

>>> 戳我直接看全本<<<<

1. 靈光一閃2024年6月7日下午3點17分,高考數學考場。

周默的筆尖懸在答題卡上方,汗水順著太陽穴滑落。最后一道大題像一堵高墻橫亙在他面前,

題目中那些符號和數字在他眼中扭曲成無法解讀的密碼。距離考試結束還有43分鐘,

他的大腦一片空白。"該死..."他在心里咒罵,手指不自覺地敲打著桌面。

這道20分的大題足以決定他能否進入夢寐以求的京華大學數學系。突然,

一陣尖銳的耳鳴襲來,周默眼前閃過一片白光。他下意識閉上眼睛,等再次睜開時,

考卷上的題目下方——原本空白的位置——赫然出現了一行行工整的解題步驟。

周默猛地抬頭環顧四周,監考老師正背對著他巡視另一側的考生,沒有人注意到他的異常。

他低頭再看,那些字跡清晰可見,卻像是透過一層薄霧看到的,帶著某種不真實感。

"這是...答案?"周默的心臟狂跳,他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疼痛告訴他這不是幻覺。

那些步驟完美無缺,邏輯嚴密,甚至比他平時能想到的解法更加簡潔優美。

周默的手開始顫抖,道德與欲望在他腦中激烈交鋒。作弊的后果他再清楚不過——取消成績,

三年禁考,甚至可能面臨刑事責任。但這是高考,是決定命運的時刻。

"也許...也許這就是我的靈光一閃?"周默自欺欺人地想著,

迅速將看到的答案謄抄到答題卡上。隨著最后一個數字落下,

那些神秘的解題步驟如晨霧般消散了,仿佛從未存在過。交卷鈴聲響起時,周默長舒一口氣,

卻感到一絲莫名的不安。走出考場時,他聽到身后兩個女生在小聲討論最后那道大題。

"完全沒思路,你解出來了嗎?""沒有,太難了,聽說去年全省只有三個人做對。

"周默加快腳步,心跳再次加速。如果那真的是答案...他不敢往下想。

2. 異常開端高考成績公布那天,周默全家守在電腦前。

當頁面刷新顯示出"數學:150分"時,母親激動地抱住了他。"滿分!兒子你太棒了!

"父親拍著他的肩膀,眼中閃爍著驕傲的淚光。周默卻感到一陣眩暈。數學滿分?

這怎么可能?即使那道大題他"靈光一閃",前面的題目他也有幾處不確定,

怎么可能一分不扣?"我...我去打個電話。"他借口離開,

顫抖著撥通了班主任李老師的電話。"周默啊,我正要找你呢!"李老師的聲音透著興奮,

"你不僅是全校唯一數學滿分的,那道壓軸大題全省只有七個人做對,

你的解法還是最簡潔的!教育頻道想采訪你,你愿意嗎?

"周默的喉嚨發緊:"李老師...那道題,我的解法真的很特別嗎?""特別?

簡直是天才之作!"李老師笑道,"教研組的老師們研究了半天才看懂你的思路,

用了幾個很巧妙的轉換,完全不按常規套路來。周默,你隱藏得太深了!"掛斷電話,

周默坐在床邊,盯著自己顫抖的雙手。那天在考場上看到的"答案",竟然真的存在,

而且如此獨特。一個可怕的念頭浮現在他腦海:如果那不是幻覺,也不是什么靈光一閃,

而是..."不,不可能。"他搖搖頭,強迫自己停止這種荒謬的想法。

3. 大學困境京華大學數學系的錄取通知書如約而至,周默成了家鄉小鎮的驕傲。

但開學僅一個月,他就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周默,請你上來解一下這道題。

"陳教授點名叫他。周默站在黑板前,粉筆在手中變得無比沉重。題目并不算難,

是多重積分的一個應用,但他大腦一片空白,完全找不到思路。教室里開始響起竊竊私語,

他感到背后滲出冷汗。"看來我們高考數學滿分的天才今天狀態不佳啊。

"陳教授半開玩笑地說,但眼神中的失望顯而易見。下課后,周默獨自躲在圖書館角落,

翻看著自己根本看不懂的教材。高考結束后的三個月,他幾乎沒碰過數學,

現在那些曾以為掌握的知識變得如此陌生。更可怕的是,

他發現自己對數學的理解遠不如高考表現應有的水平。

"那道大題...我到底是怎么解出來的?"周默痛苦地抓撓頭發。

他曾試圖回憶當時的思路,但記憶中只有那種被"給予"答案的模糊感覺。晚上回到宿舍,

室友林濤正和幾個同學討論課題??吹街苣M門,林濤興奮地招手:"周默,

快來幫我們看看這道題,你數學那么好!"周默勉強擠出一個笑容,

走過去瞥了一眼題目——是道拓撲學的基礎證明題,但他連題目在問什么都看不懂。

"我...今天有點頭疼,明天再說吧。"他匆匆爬上自己的床鋪,拉上床簾。被子下,

周默蜷縮成一團。京華大學數學系,這是他夢寐以求的地方,但現在他感覺自己像個冒牌貨,

一個靠作弊混進來的騙子。4. 記憶閃回大二那年,周默開始經歷奇怪的"既視感"。

那是在一節微分幾何課上,教授正在講解一個曲面方程的推導過程。突然間,

周默感到一陣強烈的熟悉感,仿佛這一幕曾經發生過。更詭異的是,

他發現自己能預知教授接下來要寫的每一個步驟。"然后我們引入參數t,

將方程轉化為..."教授邊說邊寫。

周默不由自主地在筆記本上同步寫下了教授尚未寫出的下一步推導。完成后,

他驚恐地盯著自己的筆跡——這與他高考時的感覺何其相似。下課后,

他攔住教授:"張教授,這個推導...是不是有標準解法?我的意思是,

是不是大家都這么推導?"張教授奇怪地看了他一眼:"數學推導當然有邏輯性,

但具體步驟每個人可能略有不同。你為什么這么問?""沒什么,就是...好奇。

"周默勉強笑笑,心里卻掀起驚濤駭浪。接下來的幾個月,這種"預知"現象越來越頻繁。

有時是在解題時,有時甚至是在日常生活中。最可怕的一次發生在圖書館,

當他翻閱一本數學期刊時,

一篇論文的證明過程與他上周作業中"獨創"的解法一模一樣——而那篇論文發表于五年前。

周默開始懷疑自己的神志是否正常。他偷偷去校醫院做了腦部檢查,結果一切正常。

心理咨詢師認為他可能只是學習壓力過大導致的記憶混亂。5. 真相一角研究生第二年,

周默選擇了數學史作為輔修方向。一天,他在檔案館查找資料時,

偶然發現了一箱標著"2004-2014高考監控備份"的舊硬盤。鬼使神差地,

他借出了標有"2024年"的那塊硬盤。在計算機系的同學的幫助下,

他恢復了其中的數據,找到了自己當年考場的監控視頻。畫面中,年輕的自己正埋頭答題。

周默緊張地盯著屏幕,等待著那個關鍵時刻。當時鐘指向3:17時,

他看到畫面中的自己突然抬頭,表情變得異常驚恐。然后,

不可思議的一幕出現了:畫面出現了一秒左右的雪花噪點,等圖像恢復時,

"自己"已經低頭在寫最后那道大題了。"等等,倒回去!"周默聲音發顫。

同學倒回雪花噪點前的那幾幀。周默湊近屏幕,在噪點出現的瞬間,

他似乎看到考場后排有一個模糊的人影閃過。"能放大嗎?那里好像有人。

"同學調整了畫面,放大那個角落。盡管像素模糊,

但能辨認出那是一個穿著黑色連帽衫的人,正俯身在一個考生身邊。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

當畫面放大到極限時,周默看到了那人抬頭瞬間的側臉——那是十年后的自己。

周默感到一陣天旋地轉,沖出機房在洗手間劇烈嘔吐。冰冷的水流沖刷著臉龐,

他抬頭看著鏡中的自己,眼中充滿恐懼。

"這不可能...時間旅行...我穿越回去幫自己作弊?"6. 循環閉環2034年,

三十歲的周默博士畢業后回到家鄉,在京華附中任教。當學校安排他擔任高考監考老師時,

他本想拒絕,但某種無法解釋的力量促使他接受了這個任務。6月7日,數學考試當天,

周默站在熟悉的考場里,看著一張張緊張而年輕的面孔,不禁想起十年前的自己。

他負責監考的是第24考場,正是他當年參加考試的那個教室。下午3點整,考試開始。

周默機械地巡視著,目光卻不自覺地被一個瘦高的男生吸引。那男孩坐在靠窗的第三個位置,

正皺眉思考最后一道大題。當周默看清他的臉時,

一陣電流般的戰栗穿過全身——那是十六歲的自己。"這不可能..."周默喃喃自語,

雙腿像灌了鉛一般沉重。他強迫自己移開視線,卻感到一種詭異的牽引力,

讓他無法遠離那個座位。3點15分,他看到年輕的自己開始焦躁不安,不停地看表。

周默的心跳加速,手心滲出冷汗。某種超越理智的沖動驅使著他,等他回過神來,

發現自己已經站在"自己"身后。"不要..."周默在內心吶喊,

卻看到自己的手不受控制地伸向那個男孩的考卷。在觸碰到試卷的瞬間,

一陣強烈的眩暈襲來,他感到意識被抽離,

仿佛跌入一個無盡的漩渦...等周默再次清醒時,發現自己站在考場另一端,

而年輕的自己正奮筆疾書,臉上帶著頓悟的喜悅。監控攝像頭就在他頭頂,但周默知道,

在監控畫面中,這一刻只會顯示為一秒的雪花噪點。"原來是這樣..."周默靠在墻上,

感到一種可怕的頓悟,"整個循環...是我自己創造的。"7. 身份危機高考結束后,

周默請了長假。他把自己關在公寓里,墻上貼滿了時間線圖表和數學公式。

酒精和失眠讓他的面容迅速憔悴,但比身體更痛苦的是精神的折磨。

"如果'天才'只是未來的自己在幫過去的自己作弊,那真正的'我'到底是誰?

"這個念頭如附骨之疽,日夜折磨著他。周默翻出自己所有的筆記和論文,

驚恐地發現其中許多"原創"思路都能在更早的文獻中找到對應。更可怕的是,

他研究生時期發表的幾篇重要論文,

未解難題的"標準解法"驚人相似——而這些解法是在他論文發表后才被數學界普遍接受的。

"我不僅作弊了高考...我的一生都在作弊?"周默抱頭蹲在地上,感到自我認知在崩塌。

他嘗試用數學方法分析這個時間循環。如果未來的自己能夠回到過去影響現在的自己,

那么"現在的自己"是否真的擁有自由意志?

或者他的一切成就都只是未來自己給予的"答案"?

一個更恐怖的推論浮現:也許根本不存在"原創"的周默,這個循環可能已經進行了無數次,

每一次都讓"周默"這個存在變得更加不真實。深夜,周默站在陽臺上,

望著遠處的城市燈火。十年前的自己此刻應該正沉浸在高考成功的喜悅中,

渾然不知等待他的將是一個不斷自我抄襲、自我否定的噩夢人生。"我必須打破這個循環。

"周默握緊欄桿,指節發白。但如何打破一個自己甚至無法完全理解的時間悖論?

如果這個循環是他存在的根基,打破它是否意味著自我的徹底消失?月光下,

周默的臉上滑過一滴淚水。

明白了為什么那個未來的自己要穿越回來幫助年輕的自己作弊——因為在這個荒謬的循環中,

除了繼續扮演既定的角色,他們別無選擇。

8. 時間的裂痕周默在公寓里度過了渾渾噩噩的三天后,門鈴突然響起。透過貓眼,

他看到房東王阿姨站在門外,手里拿著一疊信封。"周老師?您還好嗎?

學校打電話來說您沒請假也沒去上課,大家都很擔心。"王阿姨的聲音透過門板傳來,

帶著關切的責備。周默深吸一口氣,拉開了門。王阿姨后退半步,

顯然被他邋遢的外表嚇了一跳——亂蓬蓬的頭發,深陷的眼窩,三天未刮的胡茬。"天啊,

周老師,您生病了嗎?要不要我叫醫生?""不用,只是...有些私事。

"周默接過那疊信,最上面一封是學校的正式警告信。

王阿姨猶豫了一下:"那個...您父親昨天也打電話來,說聯系不上您很著急。

"周默猛地抬頭:"我父親?他說什么了?""就說讓您回個電話,

他..."王阿姨突然皺眉,"奇怪,我明明記得他說是您父親,但現在想想,

聲音好像太年輕了..."周默感到一陣寒意爬上脊背。他的父親今年應該已經六十二歲了,

聲音怎么可能年輕?除非..."王阿姨,您還記得我父親長什么樣嗎?"他試探性地問。

老人露出困惑的表情:"這個...說真的,我好像從沒見過您父母來這兒。

但您剛搬來時明明說過他們是退休教師..."她的聲音越來越不確定。周默謝過王阿姨,

關上門后立刻撥通了老家的電話。母親接起電話,聲音里滿是擔憂。"小默!

你怎么這么久不聯系家里?你爸都快急死了!""媽,我沒事,就是工作忙。

"周默斟酌著詞句,"爸...他還好嗎?""他能有什么不好?就是老毛病,

關節炎又犯了。"母親絮絮叨叨地說著家常,

但周默的注意力全在她對父親的描述上——六十二歲,退休中學語文教師,

喜歡下棋...一切聽起來都正常。直到通話結束前,母親隨口說了一句:"對了,

你爸讓我問你,那道幾何題你解出來沒有?他說你肯定能行,就像你高考那道題一樣。

"周默的手指緊緊攥住電話:"什么幾何題?""就是你上周打電話問他的那道啊,

說什么球面三角形的,你爸說他也看不太懂,

但相信你一定能解出來..."周默不記得自己上周給家里打過電話,更沒問過什么幾何題。

掛斷電話后,他沖進書房,翻找自己的筆記本。在最近使用的一本中,

他發現了陌生的一頁——上面潦草地寫著一個復雜的幾何問題,以及部分解答步驟,

筆跡確實是他的,但他對這個問題毫無印象。更令人不安的是,

筆記旁邊標注的日期是"2034.5.28",而今天是6月15日。按照這個日期,

這是在高考監考事件之前寫的。"時間的裂痕..."周默喃喃自語。他開始懷疑,

每次時間穿越不僅影響了他自己,還在微妙地改變周圍人的記憶和現實本身。

9. 尋找答案第二天清晨,周默強迫自己洗了個澡,刮了胡子,前往學校圖書館。

他需要系統地研究時間理論,而不是繼續在恐懼中沉淪。數學區的書架上,

關于時間物理的著作寥寥無幾。周默轉向物理區,在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書架前駐足。

一本燙金書脊的專著吸引了他的注意——《時間悖論與量子引力》,作者蘇雨。翻開扉頁,

他看到一張作者照片——一位三十出頭的女性,銳利的眼神透過圓框眼鏡直視鏡頭,

短發利落地別在耳后。周默莫名覺得這張臉有些熟悉。

書中第一章就討論了"自我實現的時間循環"理論:"如果一個信息或物體從未來回到過去,

成為其自身存在的原因,這就構成了一個封閉類時曲線(CTC)。在這種模型中,

'因'與'果'的界限變得模糊,事件既是被引發的,

又是引發者..."周默如饑似渴地讀著,書中描述的正是他經歷的情況。

當他翻到"觀測者效應"一章時,

一段鉛筆標注引起了他的注意:"觀測者的意識狀態可能影響時間循環的穩定性。

當循環中的個體意識到悖論存在時,系統會自發產生修正效應,

表現為現實細微處的矛盾或記憶錯亂..."這正是王阿姨和母親經歷的現象!

周默急切地想找到更多標注,但后面的書頁干干凈凈。封底勒口上有作者簡介:蘇雨,

京華大學物理系教授,量子信息實驗室主任。周默立刻查詢了蘇雨的課程表,

發現她今天下午正好有一節研究生討論課。他顧不上請假可能帶來的后果,直奔物理系大樓。

10. 意外的盟友蘇雨的課堂座無虛席,周默只能站在后排。當這位女教授走進教室時,

周默的心臟漏跳了一拍——不僅僅是因為她書中表現出的學識,

更因為那種奇怪的熟悉感再次襲來。"...所以,

如果我們假設量子糾纏可以跨越時間維度,

那么所謂的'幽靈作用'就可能不僅僅是空間上的..."蘇雨的聲音清晰有力,

在黑板上寫下一串方程。

周默的目光落在她左手手腕上——那里有一個獨特的紋身:莫比烏斯環中嵌套著克萊因瓶。

這個圖案像一把鑰匙,突然打開了他記憶的閘門。

"七年前...數學建模競賽..."周默低聲自語。那是他大二時參加的校際比賽,

他的團隊因為一個天才的算法設計獲得特等獎。但現在回想起來,

那個算法根本不是他原創的——比賽前一晚,他在圖書館偶遇一個短發女生,

她隨手在草稿紙上畫的流程圖成了他第二天方案的核心。當時那個女生手腕上就有這個紋身。

下課鈴響起,學生們圍上前提問。周默等在原地,直到教室空無一人。蘇雨整理著講義,

頭也不抬地說:"有什么問題嗎,這位...數學系的老師?

"周默驚訝于她一眼就看出自己的院系:"您怎么知道我是數學系的?"蘇雨終于抬起頭,

嘴角掛著若有若無的微笑:"你手上拿的是我的書,翻到第147頁有鉛筆標注的地方。

而且你站姿緊繃,右手食指有長期握筆的繭子,典型的數學工作者特征。"她頓了頓,

"更重要的是,我認識你,周默。"周默的血液仿佛凝固了:"您...記得我?

""2017年數學建模競賽,你'借用'了我的流程圖。"蘇雨將講義塞進公文包,

"我當時很生氣,

但后來發現你提交的論文里那個算法被描述得比我的原始構思更加完善...這很有趣。

""那不是我的工作。"周默脫口而出,"那天在考場...不,我是說,

我這些年一直在經歷一些無法解釋的事情..."蘇雨靜靜地聽完他語無倫次的敘述,

表情逐漸嚴肅起來。她看了看表:"我四點半還有個會議,但如果你愿意,

可以晚上八點到我的實驗室來。量子信息實驗室,物理樓地下室。"她遞給周默一張名片,

"帶上你所有的證據。"11. 實驗室的真相晚上八點整,

周默站在物理樓地下室的金屬大門前。門旁的虹膜掃描儀閃爍綠光,

門鎖發出輕微的"咔噠"聲。實驗室比周默想象中更加寬敞,占據了幾乎整個地下室空間。

中央是一個巨大的環形裝置,周圍布滿精密儀器和顯示屏。蘇雨正站在主控臺前調整參數,

聽到腳步聲也沒回頭。"坐吧,咖啡在那邊。"她指了指角落的咖啡機,"黑咖啡,不加糖,

對吧?"周默愣住了:"您怎么知道我的口味?"蘇雨轉過身,

摘下眼鏡揉了揉鼻梁:"因為這不是我們第一次見面,周默?;蛘哒f,

不是這個'版本'的我們第一次見面。"她走向一面貼滿照片和筆記的墻,

指著其中一張照片:"認識這個人嗎?"照片上是一個白發蒼蒼的科學家,

站在某個頒獎臺上。周默搖頭。"威廉·哈特森,202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因為他證明了時間在量子尺度上的非線性。"蘇雨的聲音平靜,"有趣的是,在我的記憶中,

他從未獲得過諾貝爾獎,事實上,他在2025年就去世了。

"周默感到一陣眩暈:"您是說...時間線被改變了?""不僅如此。

"蘇雨調出一個視頻文件,"看看這個。"屏幕上顯示的是某個實驗室的監控錄像,

日期顯示是2023年11月15日。畫面中,

年輕的蘇雨正在操作一臺類似環形裝置的機器。突然,機器發出刺眼的藍光,

一個模糊的人影出現在實驗室中央。當畫面清晰后,

周默倒吸一口冷氣——那個人影是他自己,看起來比現在年長許多。"這是...未來的我?

"蘇雨點點頭:"根據錄像,你說了兩句話就消失了。

第一句是'找到莫比烏斯環中的缺口',第二句是'小心量子觀測者'。"她關閉視頻,

"這段錄像是我開始研究時間物理的起點,但奇怪的是,我對這件事毫無記憶。

周默的思緒一片混亂:"所以您一直在研究時間旅行...因為未來的我出現在您的實驗室?

""不僅如此。"蘇雨走向環形裝置,"三年前,我成功復制了那個實驗條件,

短暫地打開了一個微觀尺度的時間裂縫。我發送了一個光子回到過去1.3秒,

然后...我收到了來自未來的信息。"她調出一組數據:"這個信號包含了一個數學證明,

解決了我當時正在研究的一個量子退相干問題。但最詭異的是..."蘇雨直視周默的眼睛,

免費章節試讀完成,戳我看全文。

更新時間:2025-05-04 15:37:06

色污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