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言

降魔人幽池·云譎 李莎 275896 字 2025-05-04 04:19:25
>>> 戳我直接看全本<<<<

作者序言

循環反復無窮已,今生長短同一規

人人都怪罪亞馬遜熱帶雨林的那只蝴蝶,怪它無意煽動了翅膀,才引起了美國得克薩斯州的龍卷風。

可《周易·系辭下》里寫:“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唐朝詩人羅隱在《漢鐃歌·芳樹》里又寫:“春夏作頭,秋冬為尾,循環反復無窮已,今生長短同一規?!?/p>

很多回到過去科幻題材的電影,總是向我們用嚴絲合縫的邏輯展示,哪怕主角知道所有始末,妄圖在過去某個關鍵事件節點更改未來走向,但如同水中撈月,鏡中拈花,總是徒勞。

是命定,也是人定。

一件事情在最初,總是混沌模樣,但已經內核完全、胚子初露,后來事態的發展,也只是在此基礎、此軌跡上的滾雪球罷了,可是可惜,可嘆總是有些人秉承著“一命二運”,于是認定人定勝天,哪怕借助外力。

這便是我創作“降魔人幽池”的初衷,想要以故事為載體,揭示一二道理。

理智都告訴每個人,孟子曾說過“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比瞬荒芗纫忠?。

其實可是我們追根溯源,倒推回去,在這些人殊途同歸,雙手空空的結局前,在他們經歷本可能沒有的劫難前,在命運或許未見得對他們如此不公前,他們是不是放任了自己沸反盈天的心魔,得寸進尺地想要去填補、去染指自己不該豐盈的完整。

他們不是夠傻,夠癡,而是想得太多,要得太貪。因為貪,所以有了癡想,有了饞妄,有了心魔,竟以為那些本不可得的事物,能輕而易舉觸手可及。

這樣的人,我在現實中見過太多太多,一切的不幸都只源于他們的執迷,他們放任自己的心魔。心魔滋生,深陷其中的人,寧愿要走火入魔,也不愿立地成佛,寧愿追逐漚珠槿艷的泡沫,擁有露水短暫易逝的快樂,握住搖搖晃晃快要破的氣球,也不愿就此沉沒,哪怕最終只能留下一個下落不明的結果。

于是,比起單純粉飾自己,跌宕進流沙一般的假象,澎湃著海市蜃樓的幻覺的人,我更心疼那些明知“所有命運給予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知其不可為,偏偏為之的人。

他們知曉問題所在,結局昭然若揭,卻無法自拔,做困頓之獸,做亡命之徒,祈求上天能垂憐,如憐憫罪人,讓自己僅憑一己之力逆天改命,卻只能反復著當初的反復,發生著曾經的發生,放逐著自我欺瞞,清醒地看著自己再一次沉淪,沉淪,沉淪到更深暗的地方,仿佛飛蛾撲棱,無邊墜落,再悉數燃盡。

被命運凝視,被把玩,執取終成空。

人生在世,不過欲望二字,有灼灼野心是好事,想踮起腳尖去擁有,是好事,想追逐心中執念,是好事,想要求得圓滿,也是好事,可是比起伶俜倥傯,雙手空空,不如早早端正自己的心態,馴服脫韁的心魔,選擇自我救贖,而不是自我無畏地、無腦地放縱。

俗話從來不是說,有多大野心,就去做多大事,都只是說,有多大容器,便只能盛多少水,多大的碗,便只添多少的飯。

野心,貪欲,執迷,饞望,這些太過寬泛,太大,太無邊際,可能是生命并不能承受其重。

與其苦苦追尋自己生命所不能擁有之物,最終再鮮血淋淋地回首直視潦倒凄慘的人生,倒不如理智、坦然地接受,接受自己人生的不完美,接受寤寐求之,卻求之不得,接受自己的不堪,中庸,普通,接受自己也只是蕓蕓眾生中不出挑、不意外的一個,接受自己削尖了腦袋下巴都無法擁有,接受自己的眼前和當下。

學會放下和接受,如此簡單,卻也如此之難。

可能嘗試著去說再見,會聲音哽咽,可能嘗試著走開,但是會步履蹣跚,可能嘗試著放棄,還是會苦苦想著所想之物,可能很明顯,沒有TA,就快要崩潰。

但是就像人人都喜歡花,所以才會采擷下來,擁有它幾日的春光和爛漫,可就像我在另外一本書《開元霓裳樓·風時序》里寫的,阿史那連在面對著心儀的若桑姑娘那樣憐惜地喃聲道,“看來……該長在樹上花開不敗的,就不該讓它隨風而落啊?!毕矚g花,不見得就要擁有,可能讓它們繼續長在枝頭,反而我們能欣賞得更久一些。喜歡之物,也不見得就要掌握在手中,才能讓人心生歡喜。

勿施于人,以己之欲。因為世界之大,人間物色,蕓蕓眾生各有各的活法,各有各的精彩,各有各的路,各有各的歸宿。

說到底,我們能做的,也只能是做好自己一人之事罷了。

李莎

2023年5月5日于香港

更新時間:2025-05-04 04:19:25

色污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