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沈時走到椅子上坐下,從懷里掏出并打開“心源道經”。

只見第一頁就是“卷一,靜淵:心作琉璃盞,盛盡天河星。......莫道靈臺小,中有萬古冰?!?/p>

沈時又翻至第二頁“卷二,破障:......笑指三災劫,不及一念空。......怎及我靈臺半寸芽?”

繼續往后翻“卷三,合道:天地為爐,陰陽作炭。.......莫問因果循何處,且看心燈照劫灰?!?/p>

沈時翻到最后一頁,只見最后一頁寫道“卷末偈:大道無門,千差有路。......方識本來人?!?/p>

沈時反復看得幾遍,不解其意,念及玄陽子所說記住便可,不需理解的話語,便仔仔細細反反復復的把這些字語背誦起來。

初背時感覺語句艱澀拗口,誦得幾遍竟順暢無阻,一口氣誦完只覺身輕氣清,通體舒泰。

沈時不由自主又繼續從頭誦讀起來,初時字句如寒泉漱石,漸如春雷滾過九重天。

整片天地群峰無處不是沈時誦讀道經的聲音,直至將沈時從這種忘我境界中喚醒了過來。

沈時猛然醒悟過來,便覺得舌焦唇枯口渴難忍。

瞥見廚房角落有一水缸,沈時急忙上前掀開擋籬,果然滿滿一缸清水,沈時左右看了一下沒有發現水瓢,索性直接俯身用嘴大口的喝了起來,

“咕嘟咕嘟咕嘟.......”

待到口渴感稍緩,沈時才驚覺自己竟然喝了半缸水還多點,而腹中卻也不覺得飽漲。

緊接著,沈時開始出汗,初時星星點點,逐漸汗出如漿,再接著汗出如瀑,頃刻間濕透衣衫也浸濕地面三尺見方有余。

汗中帶有黑泥一般食物,聞之腥臭不已。

待汗出完了,又覺得口渴難耐,沈時也不管不顧,俯身將剩下的近半缸水一口氣喝干,然后舒暢的打了個響亮的飽嗝,只覺得通體從內到外感覺極其通透,只是衣衫濕透還有腥臭的黑泥。

沈時走到臥房,看到床頭有一套疊好的青色道袍,拿過來換上發現竟然與自身身段相符,簡直量體裁剪一般。

青色道袍甫一挨手,便將一身污穢吸收一空。

沈時把換下來的衣衫放到盆里,才想起來水都被自己喝完了。

于是走出屋子,卻發現天色已經暗了下來,只好打消挑水的念頭,又回到屋內躺下準備睡覺。

誰知躺下竟睡不著,翻來覆去到天色微亮依舊毫無睡意,沈時索性爬起身來出門取過門邊的水桶扁擔準備去挑水。

沈時挑起水桶走了幾步,想了想,又放下水桶扁擔----他又不知道水井在何處,所以他打定主意先找到水井再回來拿上水桶扁擔去挑水。

沈時記得昨日從道殿走至住所之時一路并未見到水井,那么水井極有可能在山下,沈時打定主意后,想了又想,還是挑起水桶扁擔,向山下走去。

誰知一路走來竟然也沒有發現水井,而且石路也沒有分叉口,直至走到天光大亮,依然沒有找到水井。

沈時繼續踏步向前,直至走得快接近山底,才發現有一條小溪從林中蜿蜒而下,溪水清澈,偶有竹葉漂浮其上順水而下。

這頓時引起了沈時的好奇心,這山本是懸空,這溪水又會流向何處去呢?

沈時挑著水桶,沿著小溪旁順流而下,溪旁無路,倒是多年積累的竹葉鋪滿兩旁,踩上去軟軟的,發出“簌簌”的聲音。

溪流彎彎曲曲,這一走又是日頭到正中了,方才走到山腳,山腳下便是空中。

沈時探頭往下看,皆是云霧看不清楚,但溪流卻沒有流向下空,反而吸附在山峰底部也不知流向哪里。

沈時覺得很神奇,便左右看看,回頭一看卻發現自己走過來的溪邊,矗立著一塊三丈見方的一塊龍頭石。

龍頭石脖頸處與山體相連,龍頭栩栩如生,雙目緊閉,卻似乎在伸頭向溪水方向,一副想要飲水的模樣。

沈時小時候也聽父母說過山精木怪成神的故事,大意就是山石樹木吸取日月精華,經過風吹日曬會逐漸成型,待得一個契機能夠得道,便成為活物可以移動身體,到更適宜的地方繼續修煉。

沈時放下挑子,取了一個水桶在溪邊舀了半桶水,

“嘩啦”一下潑向龍嘴,一滴不剩,竟然沒有一滴水滑落到地面,全部被龍頭石吸收了。

沈時一下來了精神,雙手擼起袖子挽起褲腿,直接站在溪水中,舀半桶潑半桶,潑的不亦樂乎。

但從日中澆到日暮,龍頭石依舊是吸的干干凈凈卻沒有任何變化。

沈時自己先是趴在溪中,滿滿的灌了一肚子水,然后挑起木桶沿著來時路走了回去,到得石路與小溪交匯之處才挑了滿滿兩桶水,朝著自己住的木屋走去。

回到木屋天色已經暗了下來,沈時將兩桶水先倒入水缸,然后就躺在床上,回味今天的事情。

“看這個情況,也不知道這塊石頭要吸多少水才行,我這么用水桶舀得舀到啥時候去?還是得想個辦法.......”

一邊想著,一邊沉沉睡去。

第二天天剛亮,沈時便醒了過來,先到廚房給自己做了點竹米飯。

竹米飯入口清香,沈時一口氣吃了三大碗才罷休。

吃過飯后,沈時從灶臺旁拿過一把柴刀別在腰上,出了木屋,朝著龍頭石的方向走去。

這回時間不長便來到龍頭石處,沈時解下柴刀,將周圍的竹子挑粗長的砍了十來根。

竹子從中間一破為二,將中間的竹節打通,首尾相連用薄竹篾捆綁結實,從小溪高處引了一根竹水道,至龍嘴處下方釘了一截短竹子做支撐,水道搭于其上正好對準龍嘴。

一切準備就緒,沈時來到竹水道與小溪相連的位置,用柴刀挖出一個溝槽,將竹水道穩穩的安在其中,眼看著溪水順著竹水道一路暢通到達龍嘴處,霎時間便被吸的干干凈凈。

沈時看了半晌,發現依舊沒有什么變化,想了想便盤腿坐在龍頭石旁邊,繼續大聲背誦“心源道經”起來。

初時依舊平常,誦讀兩遍之后,竹林開始沙沙作響應和起來,逐漸擴大到整座山峰的竹林一起晃動,又從這座山蔓延到旁邊的山,直至遠處群山群峰都應和起來。沈時卻如癡如醉,閉著眼睛渾然不覺。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天黑,沈時猛然睜開眼,看著竹林群峰應和的景象,口中吐出一句“風動?樹動?是心動?!庇珠]目說道“未看此山時,心與此山同寂”。

風聲、葉聲、蟬鳴聲、鳥叫聲瞬間消失,竹林群峰萬籟俱寂。

更新時間:2025-05-04 03:31:55

色污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