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集市污蔑,母女蒙羞(1985 年秋)青石板路在晨霧中泛著濕潤的光,
清泉鎮的集市早已熱鬧起來。竹篾頂棚下,一個個攤位有序排開,
此起彼伏的吆喝聲、討價還價聲交織在一起。林桂花的雞蛋糕攤位前,
鐵鍋正 "滋滋" 冒油,麥乳精混合著雞蛋的香甜氣息飄散在空氣中,
引得路過的孩子們頻頻駐足。林桂花身著洗得發白的藍布衫,袖口處整齊地打著補丁,
那是她親手縫制的。她粗糙的手指熟練地握著竹片,輕輕翻動著鐵鍋里的雞蛋糕。
金黃色的糕體邊緣微微翹起,表面泛著誘人的光澤,仿佛在訴說著美味的誘惑。
旁邊的搪瓷盆里,剛蒸好的雞蛋糕碼放得整整齊齊,蓋著干凈的粗布,
布角還繡著簡單的花紋,透著一股質樸的美感。"桂花嬸,來兩塊雞蛋糕!
" 一個扎著羊角辮的小姑娘踮著腳尖,仰著紅撲撲的小臉喊道。林桂花笑著應了一聲,
用報紙小心地包起兩塊雞蛋糕,遞給小姑娘:"慢點兒吃,別燙著。" 小姑娘接過雞蛋糕,
蹦蹦跳跳地跑開了,嘴里還不忘喊著謝謝。二八杠自行車的鈴鐺聲由遠及近,
騎車的人大多穿著藍布衫或的確良襯衫,車把上掛著草編的菜籃。供銷社的收音機里,
李谷一的《鄉戀》正飄出悠揚的旋律,那略帶憂傷又充滿深情的歌聲,
與集市的喧鬧聲奇妙地交織在一起,為這個平凡的清晨增添了一抹別樣的色彩。就在這時,
人群中突然傳來一陣騷動,緊接著,一聲尖銳的叫罵打破了集市的寧靜:"大家快看,
這個女人賣的雞蛋糕有毒!" 眾人循聲望去,只見鎮上有名的長舌婦李鳳蘭叉著腰,
滿臉不屑地擠開人群,大步走到林桂花的攤位前。她體型肥胖,
胸前的肥肉隨著呼吸劇烈起伏,一張嘴便吐出惡毒的話語。
林桂花手中的竹片 "當啷" 一聲落在地上,她抬起頭,眼中滿是驚恐和委屈。
"你、你亂說什么......" 她顫抖著聲音,蒼白的臉上寫滿了無助。這些年來,
她一個人含辛茹苦地撫養女兒,靠著這小小的雞蛋糕攤位維持生計,本本分分做人,
從未想過會被人這樣污蔑。李鳳蘭見林桂花不反駁,更加得意,提高了音量,
唾沫橫飛地說道:"前兒個,我那親戚家孩子吃了她的雞蛋糕,回去就上吐下瀉!
這女人為了賺錢,啥缺德事兒都干得出來,指不定在糕里放了啥臟東西!
" 人群中頓時響起一陣嘩然,有人面露懼色,往后退了幾步;有人則滿臉狐疑,
盯著林桂花攤位上的雞蛋糕,竊竊私語。"不可能!我媽做的雞蛋糕干凈得很!
" 林琳從攤位后沖了出來,小臉漲得通紅,眼中滿是憤怒。她今年十八歲,正值青春年華,
性格倔強而堅韌。從小看著母親辛苦操勞,她對母親的感情極深,此刻見母親被污蔑,
心中的怒火瞬間被點燃。李鳳蘭瞥了林琳一眼,冷哼一聲:"小丫頭片子,
大人的事你懂什么?你媽這生意一天天這么紅火,指不定背地里動了什么歪腦筋。
" 這話如同利刃,狠狠刺痛了林琳的心,也讓林桂花再也忍不住,淚水奪眶而出。
就在這劍拔弩張之際,一陣清脆的自行車鈴聲傳來,陳芳騎著永久牌自行車沖進人群。
她穿著洗得發白的藍校褲,胸前的團徽在陽光下閃閃發亮,書包帶子上別著一支英雄牌鋼筆,
顯得英姿颯爽。"李鳳蘭,你有什么證據?" 陳芳跳下車,叉著腰,
毫不畏懼地直視著李鳳蘭,"現在都 1985 年了,還搞這種惡意造謠的把戲?
《人民日報》上都說了要保障公民合法權益,你這是在破壞市場秩序!" 說著,
她從書包里掏出一張皺巴巴的報紙,頭版 "打破大鍋飯" 的社論標題格外醒目。
李鳳蘭被問得一愣,但很快又狡辯起來:"證據?我親戚家孩子上吐下瀉就是證據!
她的生意比我親戚家好太多,這里面肯定有問題。再說了,她做的雞蛋糕,
指不定用的是發霉的雞蛋、變質的面粉!" 周圍的人聽了,有的開始點頭,
顯然被李鳳蘭的歪理說服;有的則露出懷疑的神色,覺得事情沒那么簡單。林琳心急如焚,
她知道,如果不盡快澄清事實,母親以后在鎮上就抬不起頭了,生意也會一落千丈。"陳芳,
我們不能讓她這么污蔑我媽!" 林琳拉著陳芳的手,眼中滿是焦急。陳芳拍了拍她的手,
示意她不要著急,心中已經開始盤算對策。而此時的林桂花,默默地蹲下身,
撿起地上的竹片,淚水不斷地滴落在青石板上。她的眼神中充滿了絕望和無助,
這個堅強的女人,此刻卻被謠言擊垮了。她不知道該如何為自己辯解,
也不知道未來的路該怎么走。集市上的喧鬧聲依舊,可她的世界卻仿佛在這一刻崩塌了。
第二章:密謀對策,尋找幫手(黃昏?林家天井)暮色如墨,漸漸浸透了林家的小院。
青瓦屋頂上飄著幾縷炊煙,裊裊娜娜地升向天空,仿佛在訴說著一天的疲憊。天井里,
一臺飛人牌縫紉機靜默地立在角落,木質機身上布滿歲月的劃痕,
抽屜里還放著幾張泛黃的布票,其中一張海軍衫布票邊角已經卷起,
那是林琳父親留下的遺物,承載著一家人曾經的溫暖記憶。
林琳和陳芳并排坐在冰涼的水泥地上,膝蓋上攤著一張皺巴巴的作業本紙,
上面歪歪扭扭地畫著集市的簡易地圖。夕陽的余暉透過院中的梧桐樹,
在紙上投下斑駁的樹影,隨著微風輕輕晃動。林琳咬著鉛筆頭,眉頭緊鎖,
眼睛盯著地圖上供銷社的位置,
開口打破了沉默:“媽說那個司機老張是來談用糧票換雞蛋的,供銷社月底才給咱們批糧食。
李鳳蘭肯定是嫉妒咱們的生意好,才故意造謠說咱家雞蛋糕有毒。
” 她的聲音里帶著憤怒和不甘,指尖用力劃過地圖上雞蛋糕攤位的標記。
陳芳從帆布包里掏出一個鐵皮暖水瓶,“啪” 地擰開蓋子,往搪瓷杯里倒了些麥乳精,
褐色的液體在杯中打著旋,散發出濃郁的香味。她把杯子遞給林琳,自己也端起一杯,
輕輕抿了一口,說:“我聽說這周有個歸僑客人蘇曼殊來鎮上,她從國外回來,
穿著漂亮的布拉吉,還帶了臺夏普收錄機?!?說到這里,她神秘地眨眨眼,壓低聲音道,
“歸僑政策落實后,政府很重視僑眷,要是能讓她幫忙,說不定能提升阿姨的形象,
順便也能證明咱家雞蛋糕沒問題。”林琳眼睛一亮,放下搪瓷杯,興奮地說:“對了,
堂姐和李鳳蘭關系不錯,說不定能從她嘴里套出話來。
我們可以用雙卡錄音機把她們的對話錄下來,作為證據,看看李鳳蘭到底在搞什么鬼。
” 她摸了摸口袋里的錄音機,這是陳芳從供銷社樣品間借的,冰涼的機身貼著皮膚,
給她帶來一絲踏實感。陳芳一拍大腿,差點把杯子里的麥乳精灑出來:“好主意!
明天我就去聯系蘇曼殊,你負責接近堂姐,想辦法錄音。另外,
鎮政府不是在宣傳‘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嗎?要是阿姨能成為僑眷示范戶,既能洗清冤屈,
又能把生意做大,看李鳳蘭還怎么造謠?!?她的眼中閃爍著光芒,
仿佛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這時,一陣風吹過,天井里的梧桐葉沙沙作響,
遠處傳來露天電影放映前的試機聲,《少林寺》激昂的主題曲隱約可聞。
林琳望著墻上貼的《大眾電影》海報,海報上劉曉慶飾演的武則天眼神凌厲,
仿佛在給她加油打氣。她握緊拳頭,心中涌起一股斗志:一定要讓母親重新抬起頭來,
讓李鳳蘭的謠言不攻自破?!翱墒牵媒憔栊院芨?,不會輕易說出實話的。
” 林琳皺著眉頭,說出了心中的擔憂。陳芳沉思片刻,
說:“我們可以利用她愛占小便宜的特點,用雞蛋糕當誘餌,找機會和她聊天。
就說我媽為了證明清白,特意做了些新口味的,讓她幫忙嘗嘗,順便套套話。
” 兩人又仔細商量了具體的計劃,從如何接近堂姐,到錄音時的注意事項,
每一個細節都反復推敲。夜幕完全降臨,林家小院的燈光透過窗戶,灑在院子里。
林琳和陳芳還在熱烈地討論著,不時傳來陣陣低語。他們不知道前方等待著的是什么,
但此刻,為了給林桂花洗清冤屈,她們愿意付出一切努力,
在這個充滿希望又暗藏危機的時代,勇敢地迎接挑戰。第三章:歸僑助力,
托兒登場(趕集日?集市中央)清泉鎮的集市在秋日暖陽下熱鬧非凡,
竹篾頂棚縫隙間漏下的光斑,在青石板上跳躍成金色的溪流。林桂花的雞蛋糕攤位前,
鐵鍋早已冷透,殘留的焦糊味混著潮濕的空氣,訴說著前日的風波。林琳蹲在角落擦拭案板,
指甲縫里還嵌著干涸的蛋液,抬頭望向供銷社墻上新刷的標語 ——"發展商品經濟,
建設文明集市",紅漆在陽光下刺得人眼睛生疼。"快看!那是誰?" 人群突然騷動起來。
林琳順著眾人的目光望去,只見一位身著藍色布拉吉的女子款步而來。
真絲裙擺上繡著的金色鳳凰隨著步伐展翅欲飛,蕾絲領口恰到好處地露出纖細的脖頸,
手腕上的西鐵城手表折射出細碎的銀光,鱷魚皮手提包隨意挎在臂彎,
舉手投足間盡是南洋風情。"老板娘,給我來十個雞蛋糕,要襯上報紙里的那張僑匯券。
" 蘇曼殊的聲音帶著獨特的南洋腔調,她掏出一張外匯券在空中輕輕晃動,
引得周圍人紛紛側目。那是一張面額五十元的港幣,在陽光下泛著淡紫色的熒光,
人群中立刻響起此起彼伏的驚嘆。林桂花的手微微顫抖著接過錢,
藍布衫的補丁在蘇曼殊的真絲裙擺旁顯得格外刺眼。蘇曼殊捏起一塊雞蛋糕放入口中,
眼睛頓時亮了起來:"太好吃了!在吉隆坡的唐人街,這樣的點心要賣五馬幣呢!老板娘,
你這手藝真是絕了,比我在國外吃到的還要好!"這話如同一顆石子投入深潭,激起千層浪。
圍觀的人交頭接耳,議論紛紛。"這可是從國外回來的太太,眼光肯定高!
"" 僑匯券都用上了,這雞蛋糕指定不一般!" 人群開始向前涌動,
將林桂花的攤位圍得水泄不通。躲在糧站水泥柱后的林琳,耳朵緊貼著雙卡錄音機的拾音孔。
機器的塑料外殼被她攥得發燙,兩節一號電池在鐵皮盒里微微晃動。
她看見堂姐和李鳳蘭躲在涼粉攤的遮陽傘下,堂姐的的確良襯衫被汗水浸出深色的痕跡,
正用草編扇子不停地扇風。"鳳蘭嬸,你說的那個雞蛋糕有毒的事兒,真有那么嚴重?
" 堂姐的聲音里帶著一絲懷疑。李鳳蘭往地上啐了一口,
肥厚的腮幫子氣得直抖:"怎么沒有?我親戚家孩子都上醫院了!她這生意這么好,
我親戚家都快沒生意了,我就是看不慣她!故意放出風去,說她雞蛋糕有毒,
誰知道還真有人信,哈哈!"林琳屏住呼吸,手指死死按住錄音鍵。
錄音機的磁帶發出細微的 "沙沙" 聲,將這些惡毒的話語一一收錄。她的目光越過人群,
看見母親正手忙腳亂地給顧客裝雞蛋糕,蒼白的臉上終于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蘇曼殊站在攤位旁,優雅地整理著布拉吉的裙擺,對著人群笑道:"大家放心買,
這可是僑眷做的點心,用料扎實,味道正宗!政府現在提倡 ' 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 ',
林大姐就是咱們鎮的好榜樣!" 她的聲音清晰地傳入林琳耳中,
與錄音機里的污蔑形成鮮明對比。供銷社的大喇叭突然響起《軍港之夜》的旋律,
蘇小明輕柔的歌聲在集市上空飄蕩。林琳望著陽光下蘇曼殊閃閃發光的首飾,
再看看手中的錄音機,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知道,這場反擊戰已經悄然拉開了序幕,
而勝利的曙光,正在一點點照亮前方的道路。第四章:錄音成功,
證據在手(深夜?林家閣樓)15 瓦的電燈泡在閣樓里投下昏黃的光暈,
燈罩上積著的灰塵隨著氣流輕輕晃動,將光影切割成斑駁的碎片。林琳趴在掉漆的五斗櫥上,
手指微微發顫地將錄音帶塞進錄音機。窗外,守夜人的梆子聲 “梆梆” 響起,
混著遠處磚廠柴油機的轟鳴,在寂靜的夜里顯得格外清晰?!罢娴匿浬狭??
” 陳芳趴在樓板的縫隙間,腦袋幾乎要探進閣樓,帆布書包帶子垂在半空晃悠。
她的校褲膝蓋處還沾著白天幫林桂花搬運面粉時蹭的白灰,
眼睛卻緊緊盯著林琳手中的錄音機。林琳咬著嘴唇,戴上那副從供銷社倉庫翻出的舊耳機。
磁帶轉動的 “沙沙” 聲中,李鳳蘭尖銳的嗓音驟然響起:“她這生意這么好,
我親戚家都快沒生意了,我就是看不慣她!故意放出風去,說她雞蛋糕有毒,
誰知道還真有人信,哈哈!” 林琳渾身一震,指甲深深掐進掌心,
耳機線在她指間纏出褶皺。“果然是嫉妒作祟!” 陳芳氣得直拍樓板,
震得墻面上貼著的《大眾電影》海報都微微晃動。
海報上張瑜甜美的笑容與此刻閣樓里的緊張氛圍形成鮮明對比。她翻身爬進閣樓,
紅筆在日歷上圈出的 “10 月 1 日” 被重重描了一遍,“等國慶節趕集,
把這錄音往大喇叭里一放,看她還有什么話說!”林琳摘下耳機,
輕輕撫摸著錄音機外殼上供銷社的編號鋼印。機器還帶著白天藏在懷里的余溫,
卻像塊滾燙的烙鐵,灼燒著她的心。樓下傳來縫紉機 “噠噠” 的聲響,
母親又在趕制明天的粗布圍裙,細密的針腳里藏著無聲的焦慮。“光放錄音還不夠。
” 林琳突然開口,聲音帶著破繭而出的堅定。
她從鐵皮盒里抽出蘇曼殊提供的僑匯證明復印件,泛黃的紙頁上,
1962 年父親從新加坡寄回縫紉機零件的記錄在燈光下泛著微光,
“我們得把阿姨包裝成僑眷創業典型,讓鎮政府也參與進來,證明咱家雞蛋糕無毒,
是正經生意?!标惙佳劬σ涣?,從書包里掏出皺巴巴的《人民日報》,
義經濟重要補充” 的文章被她用紅筆圈了又圈:“王鎮長上個月開會還說要扶持模范商戶,
咱們把‘僑眷特供點心’的招牌打出去,再讓蘇女士站臺……” 她的聲音里透著興奮,
仿佛已經看到了李鳳蘭被當眾揭穿的狼狽模樣。閣樓的木窗突然被風撞得哐當作響,
幾片梧桐葉打著旋兒飄進來,落在攤開的 “個體工商戶經營許可證” 上。
林琳望著證件上母親的名字,想起白天集市上那些懷疑的目光,想起母親偷偷抹淚的模樣,
心中涌起一股滾燙的力量。她握緊拳頭,指甲在掌心掐出月牙形的紅痕:“這次,
一定要讓真相大白,讓李鳳蘭為她的謠言付出代價?!标惙监嵵氐貙浺魩Х胚M鐵盒,
又在上面壓了塊鵝卵石:“我明天就去找蘇女士商量宣傳的事,你盯著堂姐,
看她還有什么動靜?!?兩人對視一眼,在昏暗的燈光下,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窗外,
夜更深了,遠處的磚廠依然亮著燈,拖拉機的突突聲時不時傳來,
仿佛在為這場即將到來的反擊戰擂響戰鼓。第五章:趕集之日,
真相大白(1985 年國慶)清晨的陽光給清泉鎮集市鍍上一層金邊,
供銷社墻上的 “歡度國慶” 標語被露水浸潤得發亮。林桂花的攤位前,
嶄新的紅布橫幅 “僑眷特供點心 —— 林記雞蛋糕” 在風中獵獵作響,
落款處鎮僑聯的公章紅得耀眼。雙卡錄音機藏在褪色的紅漆木桌下,
電線沿著青石板縫隙蜿蜒,連接著供銷社屋頂的大喇叭,像蟄伏的銀色巨蟒?!疤K女士來啦!
” 人群突然騷動。蘇曼殊身著改良旗袍款布拉吉,墨綠色綢緞上繡著金絲牡丹,
珍珠耳釘隨著步伐輕晃。她從鱷魚皮手包掏出僑匯券,在陽光下抖出清脆聲響:“老板,
照舊來二十個雞蛋糕,我要帶去省城給僑辦的朋友嘗嘗!” 圍觀者發出此起彼伏的驚嘆,
有人認出她腕間的百達翡麗,低聲議論這是真正見過世面的歸國華僑。林琳躲在糧站墻根,
手心滿是汗水,緊緊攥著錄音機的開關。她看見李鳳蘭站在人群外圍,
肥胖的身軀擠在涼粉攤旁,小眼睛死死盯著林桂花的攤位,嘴里不知嘟囔著什么。
陳芳混在人群中,不時朝林小滿使眼色,眼神中滿是緊張與期待。
當供銷社的大喇叭開始播放《歌唱祖國》,人群逐漸聚攏到攤位前。林琳深吸一口氣,
按下播放鍵。李鳳蘭尖銳的嗓音突然響徹集市:“她這生意這么好,我親戚家都快沒生意了,
我就是看不慣她!故意放出風去,說她雞蛋糕有毒,誰知道還真有人信,哈哈!
”集市瞬間安靜得能聽見青石板上落葉的聲音。正在挑選雞蛋糕的大媽手一抖,
差點把剛稱好的糕點掉在地上;幾個戴著紅領巾的孩子停止了嬉笑,
睜大眼睛四處張望;遠處騎自行車經過的人也紛紛停下,支著耳朵聽喇叭里的聲音。“騙子!
” 人群中爆發出怒吼。李鳳蘭臉色煞白,肥胖的身軀在指責聲中搖晃,她張了張嘴,
想要辯解,卻被淹沒在憤怒的聲浪里。“原來都是你在造謠!”“差點冤枉了好人!
”“這種人就該送去派出所!” 各種斥責聲如潮水般向她涌來。陳芳跳上木凳,
展開一張化驗單,大聲說道:“這是縣醫院的檢查報告,
證明最近根本沒有孩子因為吃雞蛋糕而中毒!李鳳蘭純粹是嫉妒林阿姨生意好,惡意造謠!
” 她又舉起僑匯證明復印件:“1962 年林阿姨父親就通過僑匯支援建設!
這才是真正的僑眷!林記雞蛋糕用料扎實,制作干凈衛生,大家可以放心購買!
”蘇曼殊舉起彩色照片,
背景里供銷社 “保障婦女權益” 的標語清晰可見:“我以歸僑身份擔保,林大姐的手藝,
在南洋唐人街能開百年老店!我和我的朋友們都嘗過,味道好極了,安全又健康!
” 她的南洋口音在集市上空回蕩,每一個字都像是一記重錘,敲在李鳳蘭等人的心上。
騷動中,王鎮長的中山裝出現在人群前列。他扶了扶眼鏡,
鏡框上 “為人民服務” 的字樣在陽光下閃爍:“同志們!
林桂花同志不僅是勤勞致富的典型,更是僑務政策的優秀踐行者!李鳳蘭等人惡意造謠,
破壞市場秩序,這種行為必須嚴懲!” 他身后,鎮廣播站的記者舉起海鷗相機,
閃光燈照亮林桂花滿是淚痕卻綻放笑容的臉。李鳳蘭想要逃跑,卻被憤怒的群眾攔住。
她癱坐在地上,嘴里還在喃喃自語:“我只是想讓她生意差一點……” 而此時的林桂花,
在眾人的簇擁下,挺直了腰板,開始重新介紹起雞蛋糕的制作工藝。她的聲音微微顫抖,
卻充滿了力量,“我做雞蛋糕十幾年了,一直本本分分,用的都是好材料。感謝大家相信我,
以后我會做得更好!”供銷社的大喇叭適時地換了一首歌,
《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旋律激昂響起。林琳看著母親自信的模樣,再看看周圍信任的目光,
眼眶不禁濕潤了。她知道,這場與謠言的戰斗,她們終于取得了勝利。第六章:反派反撲,
更新時間:2025-05-04 00: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