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工程師的穿越張偉最后的記憶是公司團建時那陡峭的山崖。
作為電子廠的技術工程師,他本不該參加這次危險的徒步活動,
但部門主管堅持"團隊建設"。他記得自己踩空的那一瞬間,耳邊同事的驚呼聲,
還有墜落時呼嘯的風聲。"君上醒了!快傳太醫!"一個陌生的聲音將張偉從黑暗中拉回。
他艱難地睜開眼,映入眼簾的是古色古香的木質房梁和繡著繁復花紋的帷帳。
這不是醫院的病房,更不是他熟悉的任何地方。
"這是..."張偉一開口就被自己沙啞低沉的嗓音嚇了一跳。"君上請勿妄動!
"一位身著深衣、頭戴高冠的中年男子快步上前,"太醫說君上墜馬傷及頭部,需靜養數日。
"張偉瞪大眼睛,這人的服飾、語言、周圍的環境,無一不顯示著——他穿越了。
而且看這排場,身份還不低。"寡人..."張偉試探性地用了這個自稱,
"現在是什么年份?"那中年男子面露詫異:"回君上,現為厲共公二十三年秋八月。
"秦厲共公!張偉心頭一震。作為業余歷史愛好者,他知道這是戰國初期秦國的君主,
在位三十四年(公元前476-前443年)。但具體事跡史書記載甚少,
只知道秦國在他統治期間國力有所增強。"取銅鏡來。"張偉命令道。
當銅鏡中映出一張陌生而威嚴的面孔——約莫四十多歲,眉宇間透著久居高位的霸氣時,
張偉終于確信:他穿越成了秦國的君主。"你們都退下吧,寡人要靜思。
"待所有人退出寢宮后,張偉掙扎著下床,推開木窗。外面是連綿的宮殿建筑群,
遠處可見高大的城墻和巡邏的士兵。更遠處,青山如黛,云霧繚繞。這不是影視城,
而是真實的古代秦國都城雍城(注:此時秦國都城尚未遷至咸陽)。接下來的三天,
張偉以養傷為由閉門不出,實際上是在瘋狂回憶關于秦國的歷史知識。通過謹慎詢問侍從,
他了解到現在是公元前453年,晉國剛剛被韓趙魏三家瓜分,戰國時代正式拉開序幕。
秦國雖不算弱小,但比起東方諸國仍有差距。第四天清晨,張偉決定上朝。
他必須盡快掌握這個國家的實際情況。"報——!"一名侍衛急匆匆沖入大殿,
"義渠聯合西戎諸部大舉入侵,已攻破我邊境三城!"朝堂頓時嘩然。張偉心頭一緊,
這是他面臨的第一個重大挑戰。"諸位愛卿有何良策?"張偉模仿著古代君主的語氣問道。
"君上,臣以為當立即調集大軍迎擊!"一位滿臉絡腮胡的武將站出來。通過這幾日的了解,
張偉知道他是秦國名將庶長操。"不可!"一位文官打扮的老者反對,
"我軍主力尚在東境防備魏國,若調往西境,魏國乘虛而入如何是好?
臣建議派使者議和..."張偉聽著朝臣爭論,大腦飛速運轉。作為現代人,
他雖然沒有軍事經驗,但有超越這個時代兩千多年的戰略眼光。"肅靜!"張偉一拍案幾,
"西戎騎兵有多少?糧草如何供應?""回君上,約五萬之眾,糧草靠劫掠。
"情報官員回答。張偉走到羊皮地圖前:"西戎地處高原,此時春夏之交,戰馬經冬瘦弱。
寡人決定:邊境各城實行堅壁清野,百姓糧草撤入大城固守。派輕騎兵騷擾敵軍糧道。
待其師老兵疲,再集中兵力殲滅!"朝堂一片寂靜。這種戰術在春秋時期的戰爭中極為罕見。
"君上...此策甚妙!"庶長操眼中閃光,"如此西戎搶不到糧草,不戰自潰!
""但邊境百姓撤離家園,損失巨大啊..."那位文官憂心道。張偉沉聲道:"存地失人,
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百姓性命重于城池,擊退西戎后,寡人必撥款重建家園,
減免賦稅。"這句話讓在場眾人無不震撼。在這個視土地為根本的時代,
君主優先考慮百姓性命的觀念極為超前。"庶長操,寡人命你為主將,按此方略行事。
""臣領命!"張偉又轉向那位文官:"公孫賈,你負責組織百姓撤離和安置。
""老臣遵命。"公孫賈深深一揖,眼中閃爍著復雜的光芒。朝會結束后,
年邁的太師杜摯求見。這位三朝元老是秦國政壇的重量級人物。"君上今日之策,老臣嘆服。
"杜摯緩緩道,"但老臣斗膽一問,君上墜馬后,似乎...判若兩人?"張偉心頭一緊,
面色如常:"太師何出此言?""往日君上遇事多詢臣等意見,今日卻胸有成竹。
尤其是'存人失地'之論..."杜摯目光如炬,"莫非君上得了天啟?
"張偉靈機一動:"寡人墜馬時,確見一金甲神人,言寡人當振興秦國。醒來后,
許多事便豁然開朗。"杜摯聞言大喜:"此乃天佑大秦!老臣當命史官記之!"待杜摯退下,
張偉走到銅鏡前,看著鏡中的陌生面孔,低聲道:"既然讓我成為秦厲共公,
我就要用現代知識帶領秦國崛起。"他拿起竹簡,開始記錄記憶中的各種改革措施。
雖然很多技術細節他不清楚,但大方向上的思路足以超越這個時代。"第一步解決西戎,
第二步改革內政,第三步變法圖強..."張偉的眼中閃爍著野心的光芒。窗外,
雍城的燈火在夜色中閃爍。這座秦國都城將在他的手中,開啟一條全新的歷史軌跡。
第二章 西戎之戰與變法之始三個月后,雍城宮殿。"報——!庶長操將軍大破西戎于涇陽,
斬首八千,俘獲戰馬萬匹!"傳令兵的聲音在朝堂上回蕩,
張偉——如今的秦厲共公——猛地從青銅王座上站起,手中玉圭差點落地。
這是他穿越后第一場重大戰役的捷報。"詳細道來!"他強壓住激動,聲音卻仍有些發顫。
"遵君上之命,我軍實行堅壁清野,西戎人搶不到糧草,戰馬餓得跑不動路。
"傳令兵單膝跪地,聲音洪亮,"庶長操將軍趁其分散覓食時,
集中車兵與重甲步卒各個擊破。最后在涇陽河谷設伏,大敗西戎主力!"朝堂上一片歡騰。
張偉注意到,曾經反對他策略的公孫賈此刻正用復雜的眼神望著他。"好!傳寡人令,
犒賞三軍!庶長操晉爵一級,賜金百鎰!"張偉朗聲道,"陣亡將士家屬免賦稅三年,
傷者由官府供養。"這道命令又引起一陣騷動。在春秋時期,如此優厚的撫恤政策實屬罕見。
當夜,宮中設宴慶功。張偉特意將庶長操安排在自己身側。
這位滿臉風霜的老將身上還帶著戰場的氣息,左臂包扎著傷口,卻精神矍鑠。
"將軍用兵如神,寡人敬你。"張偉舉起青銅酒爵。"臣不敢當。"庶長操連忙還禮,
"若非君上'堅壁清野'之策,斷不會有此大勝。只是..."他猶豫了一下,
"臣有一事不明。""但說無妨。""此等精妙戰術,君上從何處習得?臣征戰三十載,
從未見過如此打法。"張偉早料到會有此問,輕笑道:"寡人夢中得黃帝所授《握奇經》,
醒來后便通曉兵法。"他將古代失傳的兵書作為借口。庶長操聞言肅然:"天佑大秦!
"趁著酒酣耳熱,張偉壓低聲音:"將軍以為,我秦軍比之魏國'武卒'如何?
"庶長操臉色頓時凝重:"恕臣直言...不如。魏國吳起所練武卒,甲堅兵利,紀律嚴明,
我秦軍雖勇,卻..."張偉點頭。這正是他所擔心的。
歷史上的秦國要到商鞅變法后才真正強大起來,而現在距離那個時代還有近百年。
"若寡人欲改革軍制,將軍可愿助我?"庶長操眼中精光一閃,
突然離席跪拜:"臣萬死不辭!"捷報傳來七日后,張偉在太廟召開大朝會。"西戎雖敗,
但我秦國仍危機四伏。"他環視群臣,"東有魏國虎視眈眈,南有楚國日漸強大。
寡人欲行新政,強我秦國!"他示意侍從展開一幅絹布,
上面是他這些天熬夜寫下的《強秦九策》:其一,廢除以血統論爵位,
改以軍功授爵; 其二,推行"連坐法",五家為伍,互相監督; 其三,獎勵耕戰,
墾荒者可免三年賦稅; 其四...還沒念完,朝堂已炸開了鍋。"君上!
此等變革違背祖制??!"公孫賈率先反對。"軍功爵位?那貴族子弟與庶民同列?
"一位宗室大臣臉色鐵青。張偉早有準備,猛地拍案:"肅靜!"待眾人安靜后,
他沉聲道:"太師杜摯,你以為如何?"三朝元老杜摯緩緩出列,
出乎意料地說:"老臣以為...可試行于西戎新占之地。"這個回答讓張偉眼前一亮。
老狐貍不愧是老狐貍,既不得罪保守派,又給了他試驗的機會。"善!
就以新得的西戎五城為試點。"張偉當即拍板,"庶長操總領軍制改革,公孫賈負責民政。
"公孫賈驚愕抬頭,沒想到反對者反被委以重任。退朝后,
杜摯悄悄留下:"君上今日之舉...老臣想起當年秦穆公用百里奚。"張偉心中一動。
秦穆公正是秦國歷史上第一位大力任用客卿、打破世襲制的君主。"太師慧眼。
"他意味深長地回答。新政推行三個月后,魏國使者突然到訪。"外臣拜見秦君。
"魏使態度傲慢,"我君聞秦敗西戎,特來道賀。"張偉知道這是黃鼠狼給雞拜年。果然,
魏使話鋒一轉:"不過,我君聽聞秦君在西戎之地推行'軍功爵位',不知是何用意?
"朝堂氣氛頓時緊張。魏國此時是中原霸主,對秦國任何改革都極為敏感。
"寡人不過因地制宜罷了。"張偉面不改色,"西戎之地民風彪悍,非此難以治理。
"魏使冷笑:"我君有言:'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秦君擅自改制,
莫非...""使者此言差矣。"張偉突然提高聲調,"周室衰微,天下諸侯各自為政。
魏侯能設'武卒',寡人就不能改軍制?"這一反問讓魏使語塞。張偉乘勝追擊:"況且,
寡人聽說魏國近日與楚國交戰不利?不如先管好自家事吧!"魏使臉色鐵青地告退后,
杜摯憂心忡忡:"君上,恐得罪魏國...""無妨。"張偉冷笑,
"魏國正與楚國爭奪中原,無暇西顧。這正是我秦國變法圖強的好時機!
"一年時光轉瞬即逝。在西戎五城的試點取得驚人成效。實行軍功爵位后,
秦軍戰斗力明顯提升;獎勵墾荒政策使得大片荒地變成良田;連坐法雖然嚴苛,
但確實大幅降低了犯罪率。這日,張偉正在批閱竹簡,庶長操興沖沖地闖入:"君上!
新軍演練已成,請君上檢閱!"雍城郊外,五千新軍列陣以待。
他們不再是昔日散漫的貴族私兵,
而是紀律嚴明的職業軍隊:弩手、長矛手、車兵配合默契;旌旗鮮明,號令統一。"好!
更新時間:2025-05-03 21:2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