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章節

>>> 戳我直接看全本<<<<

1 風起斷橋,時空錯位的“社死”現場公元1100年,海南儋州,海風咸腥,椰林搖曳。

自號“海南萬里真吾鄉”的蘇軾,正立于簡陋茅屋檐下,望天際風云變幻。

一場罕見的龍卷臺風正呼嘯而來,其勢洶洶,仿佛要吞噬這片蠻荒之地。

他身著洗得泛白的儒袍,須發在狂風中舞動,眼神卻一如既往地帶著幾分曠達與從容,

口中低吟:“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然而,這一次的風,似乎與往常不同。

它不僅僅是狂暴,更帶著一種撕裂天地的詭異力量。剎那間,

天空仿佛被無形巨手撕開一道炫目的裂口,五彩斑斕的光芒從中傾瀉而出,

形成一個巨大的漩渦。蘇軾只覺一股無可抗拒的吸力傳來,

連同他手中那根摩挲多年的斑駁竹杖,腳下那雙踏遍山河的芒鞋,以及他滿腹的詩書與惆悵,

一并被卷入那光怪陸離的時空裂縫之中。眩暈,失重,耳邊是混沌的轟鳴?!芭?!”下一秒,

蘇軾重重地摔落在堅硬冰冷的石板地上,撞得他七葷八素,眼冒金星。

周遭不再是熟悉的風雨呼嘯與海浪濤聲,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前所未有的鼎沸人聲,

以及一種持續不斷的、奇特的嗡鳴。他掙扎著,扶著嗡嗡作響的腦袋,緩緩坐起身,

茫然四顧。眼前是一片浩渺水域,波光粼粼,遠處一座斷橋的輪廓依稀熟悉。是西湖?

他心中一動,難道自己竟被風送回了杭州?可這景象又處處透著陌生與怪異。斷橋之上,

熙熙攘攘擠滿了奇裝異服的男男女女,他們幾乎人手一個亮閃閃的小方塊(手機),

許多人還舉著一種更長的、頂端也夾著小方塊的棍子(自拍桿),

臉上掛著相似的、略顯僵硬的笑容,對著那小方塊自言自語,或相互推擠著。更遠處,

一群人圍著一個會發光的圓環(補光燈),

一個衣著暴露、涂著鮮艷口紅的女子正對著圓環中央的小方塊,

用一種他從未聽過的、急促而尖亮的語調大聲嚷嚷:“家人們!寶寶們!看見沒?

這就是傳說中的西湖斷橋!今天主播豁出去了,給你們薅西湖醋魚百年老店的骨折價羊毛!

小黃車趕緊上起來!一號鏈接給我炸!”蘇軾,蘇子瞻,東坡居士,

這位北宋文壇的泰山北斗,此刻,穿著他那身在1100年也算不上時髦的儒袍,發髻散亂,

一只芒鞋不知所蹤,赤著一只腳,拄著那根飽經風霜的竹杖,

像一個迷路的、格格不入的古代居士,愣在2025年杭州西湖斷橋最熱鬧的直播現場中央。

“喂!那邊的coser大爺!麻煩讓讓,擋著我們鏡頭啦!

”一個戴著鴨舌帽、脖子上掛著工作牌的小伙子不耐煩地揮手驅趕。

“Cos…er?” 蘇軾眉頭緊鎖,努力理解這個陌生的詞匯,

同時本能地整理了一下衣冠,拱手道:“這位小哥有禮。老夫蘇軾,字子瞻,

并非……”他的話被周圍的騷動打斷。人們好奇地圍攏過來,對著他指指點點,竊竊私語,

更多的人則是舉起了手中的“小方塊”對著他拍攝。閃光燈此起彼伏,讓蘇軾一陣頭暈目眩。

“這cosplay可以啊,服裝道具挺還原的。”“是哪個劇組拍戲嗎?沒看到攝像機啊。

”“老年網紅?新套路?”“他鞋掉了一只,看著有點可憐……”就在這時,

兩個身穿藍色制服、頭戴警帽的年輕人撥開人群走了過來,他們的神情嚴肅中帶著一絲警惕。

“這位老先生,”其中一位個子稍高的民警開口,語氣還算客氣,“您的裝扮很特別,

但這里是公共場所,人流量大,請注意安全。另外,按照規定,請您出示一下身份證。

”“身份證?” 蘇軾更茫然了,“乃…是何物?官府所發路引乎?

”高個民警和旁邊的同事對視一眼,眼神里寫著“果然有問題”。“就是證明您身份的證件,

上面有您的姓名、住址、出生年月和照片?!碧K軾從懷里摸索半天,

掏出一枚隨身攜帶的、刻著“東坡居士”字樣的舊印章:“此印隨身多年,可為憑證?

”民警看著那枚古樸的印章,又看看蘇軾這一身不合時宜的打扮和滿臉真誠的困惑,

嘆了口氣:“老先生,跟我們走一趟吧。”就這樣,在一眾游客和直播鏡頭的注視下,蘇軾,

這位曾經的杭州太守,被當做身份不明、疑似精神異常人員,“請”進了附近的警務站。

警務站里,面對民警的詢問,蘇軾的回答更是讓人瞠目結舌?!靶彰??”“蘇軾,字子瞻,

號東坡居士?!薄澳挲g?”“若依大宋元符三年計,老夫今年六十有四?!薄凹彝プ≈??

”“原籍四川眉山,曾任徐州、湖州、杭州等地太守,亦曾謫居黃州、惠州,

現……暫居海南儋州?!薄澳鷱哪睦飦??怎么到的西湖?”“老夫在儋州遇龍卷臺風,

恍惚間被卷入一道奇異光縫,醒來便在此地?!泵窬緜兠婷嫦嘤U,

負責記錄的小警察筆都停了,抬頭看看這位“蘇先生”,只見他神情懇切,目光清澈,

不似瘋癲,但說出來的話卻實在是……超出了他們的認知范圍。

有人偷偷拿出手機搜索“蘇軾”,看到百度百科里那張熟悉的畫像,再對比眼前這位,

除了服飾奇古,那眉宇間的神韻竟真有幾分相似?!澳莻€……蘇先生,

”高個民警清了清嗓子,“您最近是不是看了什么穿越???”“或者……身體有什么不適?

”“需要我們聯系您的家人嗎?”蘇軾苦笑:“穿越劇?聞所未聞。家人……遠在千里之外,

如何聯系?”最終,由于蘇軾無法提供任何現代身份證明,也無法解釋自己的來歷,

實話實說等于承認自己是“神經病”,更沒有所謂的“家人”可以聯系。

他被定性為“身份不明的流浪乞討人員”,在做了筆錄、采了指紋、拍了照之后,

被移送到了市救助管理站。在救助站待了幾天,吃了幾天寡淡無味的飯菜,

他內心無比懷念自己做的東坡肉。

蘇軾終于在一位好心的、略懂些古文的街道辦“熱心大姐”張姐的幫助下,

勉強搞清楚了自己身處的時代——公元2025年,一個他完全陌生的“新世界”。

張姐聽了他的“故事”,雖然覺得匪夷所思,但看他談吐不凡,舉止有度,不似作偽,

便動了惻隱之心。在她的斡旋下,利用一些模棱兩可的信息和他依稀記得的字號,

街道辦給他辦理了一張臨時身份證明,姓名一欄,赫然印著三個現代簡體字:“蘇子瞻”。

職業:待業。有效期:三個月。

拿著這張薄薄的、印著自己陌生頭像(拍照時他被要求“看鏡頭,笑一個”,

結果表情僵硬得像塊木頭)的卡片,蘇子瞻站在車水馬龍、高樓林立的杭州街頭,

第一次真切地感到了什么是“天地之大,無枝可依”的茫然與孤獨。竹杖依舊在手,

芒鞋也找回了,張姐還幫他找人縫補了一下,但前路,究竟在何方?他需要生存下去。

在這個時代,“銀兩”似乎叫做“錢”,獲取它的方式也千奇百怪。張姐告訴他,

現在最火、來錢最快的行當之一,叫做“直播帶貨”。據說,

只要坐在那個“小方塊”前說說話,展示些商品,就能有無數人觀看,并且“下單”購買,

賺取“傭金”。“直播帶貨?”蘇子瞻咀嚼著這個詞,想起斷橋上那個聲嘶力竭的女子,

心里有些打鼓,但眼下,似乎也別無他法。他,蘇東坡,一代文豪,

難道要在2025年的杭州,從零開始,學習如何對著一個發光的“方塊”,叫賣商品嗎?

這可真是……造化弄人。2 蘇軾直播記,

“慢著火”遭遇“三二一”揣著那張臨時身份證和張姐塞給他的幾百塊錢,

他還堅持要寫欠條,用毛筆寫的,差點把張姐的辦公桌染黑。

蘇子瞻開始了他的“求職”之路。他按照招聘廣告上的地址,

找到了一家名為“星耀傳媒”的MCN公司。

公司前臺穿著時尚的小姑娘看到一位身著古裝、拄著竹杖的老者走進來,

以為是來送外賣或者找錯地方的,正要開口詢問,卻被蘇子瞻搶先一步,

他微微拱手:“請問,此地可是招募‘直播’之士?”小姑娘愣了一下,隨即反應過來,

強忍著笑意:“啊,對,面試主播是吧?您跟我來。

”面試官是一位戴著黑框眼鏡、穿著格子襯衫、看上去很“互聯網”的年輕男子,

自稱運營總監“凱文”。凱文打量著蘇子瞻,眼神里充滿了好奇和一絲不易察覺的輕蔑。

“蘇……子瞻先生?”凱文看著臨時身份證,又看看眼前這位,“您這身行頭,

是自帶的服裝道具?挺有特色啊,國風現在確實是個風口。

”蘇子瞻正襟危坐:“此乃老夫常服,非為何道具。”凱文顯然不信,但也懶得深究:“嗯,

我們看了您的資料(其實只有一張臨時身份證復印件),了解到您對……嗯,傳統文化,

尤其美食方面有研究?比如,東坡肉?”蘇子瞻一聽這個,來了精神:“略知一二。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他當即就把《豬肉頌》背了一遍,還順帶講解了“慢著火,

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的烹飪精髓,聽得凱文一愣一愣的?!翱梢园?,蘇老師!

”凱文眼睛一亮,覺得這老先生雖然古怪,但肚子里確實有貨,而且這“老派文人”的范兒,

或許能做出差異化?!斑@樣,我們公司最近剛好接了一個預制菜品牌的推廣,

主打產品就是東坡肉。要不,您來試試?咱們就打造一個‘文化人帶你品味東坡肉’的人設!

”于是,蘇子瞻就這樣陰差陽錯地成了一名“帶貨主播”,藝名被定為“東坡先生蘇子瞻”。

公司給他安排了一個小小的直播間,配了助理(一個剛畢業的實習生小妹),

以及一堆他看不懂的設備。第一次直播前,

助理小妹遞給他一張寫滿密密麻麻文字的A4紙:“蘇老師,這是凱文哥給您準備的話術稿,

您熟悉一下。待會兒開播,您跟著提示念就行?!碧K子瞻接過來一看,

只見上面寫著:“哈嘍,寶寶們!歡迎來到東坡先生的直播間!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品牌金牌東坡肉!選用上好五花肉,獨家秘制醬料,肥而不膩,

入口即化!原價99,今天直播間只要49.9!只要49.9!買一送一!三!二!一!

上鏈接!家人們,給我沖!”蘇子瞻看得眉頭緊鎖,將紙放到一邊,對助理小妹說:“姑娘,

此等言語,未免過于……浮躁輕佻。賣貨雖是營生,亦需以誠待人,豈可如此催促鼓噪?

”小妹一臉為難:“可是……凱文哥說,直播就是要快節奏,要刺激消費……”直播開始了。

鏡頭打開,燈光亮起。蘇子瞻面對著那個冰冷的攝像頭,努力想擠出一絲微笑,

但感覺比當年面對皇帝陛下的垂詢還要緊張?!斑馈T位,安好。”他清了清嗓子,

開始了他的“首秀”,“今日,老夫在此,欲與諸君分享一道……嗯,

名為‘東坡肉’之速食佳肴?!敝硇∶迷谂赃叝偪衽e提示板:“三!二!一!上鏈接!

”蘇子瞻視若無睹,拿起桌上那碗加熱好的預制菜東坡肉,仔細端詳片刻,

然后緩緩道:“此肉色澤尚可,然香氣略顯不足。憶昔日在黃州,

老夫……”他開始滔滔不絕地回憶起當年發明東坡肉的典故,從豬肉的選擇,到火候的掌控,

再到配料的講究,引經據典,娓娓道來。直播間的彈幕一開始是好奇:“這主播有點意思,

真像古代穿越來的?!薄奥曇敉寐?,像聽評書?!薄爸v得我餓了,快上鏈接啊!

”但隨著蘇子瞻的“文化課”越講越深,彈幕的風向開始變了:“???半小時了,鏈接呢?

”“老爺爺您是來上課還是賣貨的?”“我就是想買個肉,怎么還聽上歷史了?”“困了,

走了走了?!薄叭£P了,這直播太催眠?!庇^看人數從剛開播的幾百人,一路下跌到兩位數。

凱文在后臺急得抓耳撓腮,不停地給助理小妹發信息:“讓他上鏈接!讓他喊麥!讓他互動!

”助理小妹欲哭無淚,只能硬著頭皮打斷蘇子瞻:“蘇老師,蘇老師!

那個……觀眾想問問價格,咱們是不是……先把鏈接上了?”蘇子瞻被打斷,有些不悅,

但還是配合道:“哦,價格。此物……售價幾何?”小妹趕緊報上價格和優惠。蘇子瞻聽完,

點點頭:“嗯,四十九錢又九分……買一送一,倒也……公道?!蹦菆鲋辈ィ?/p>

最終成交額慘不忍睹。接下來的幾次直播,情況并沒有好轉。凱文試圖“改造”蘇子瞻。

“蘇老師,您得熱情點!跟觀眾互動!讓他們點贊、刷禮物!”蘇子瞻一臉困惑:“點贊?

何意?刷禮物?老夫何德何能,受人饋贈?”“蘇老師,咱們得制造點‘爆點’!比如,

您可以現場用毛筆寫個‘好吃’,或者即興作首詩夸夸咱們的肉!”蘇子瞻嘗試了。

他鋪開宣紙,研好墨,懸腕揮毫,寫下“味雖速成,尚有余韻”八個字。至于作詩,

他沉吟半晌,寫了一首七絕:“科技神功不可量,速成亦解腹中?。勸君莫問當年味,

但享今時便捷方。”彈幕:“字不錯,詩……好像有點諷刺?”“文化人懟產品可還行?

”凱文還要求蘇子瞻在直播時,多考慮從其他角度講解下東坡肉的特色和賣點。然后,

蘇子瞻就在背后的白板上畫圖講解東坡肉的“肥瘦相間比例”、“最佳賞味溫度”,

圖解畫得極其認真,線條嚴謹,標注詳盡,仿佛在繪制一幅解剖圖。

觀眾吐槽:“我感覺像在上生物課?!薄梆B生堂都沒這么細致?!薄拔抑幌胫篮貌缓贸裕?/p>

能不能便宜點!”最讓凱文崩潰的是,品牌方提出,為了增加賣點,

想在產品包裝上印上“蘇軾推薦”或者“東坡先生認證”的字樣。

凱文興沖沖地把這個“好消息”告訴蘇子瞻,期待他能“開竅”。沒想到蘇子瞻聽完,

勃然大怒,拍案而起(當然,桌子是現代的復合板,拍得并不響):“荒謬!此非老夫親制,

亦非老夫監造,焉能濫用吾名!此乃欺世盜名之舉,非君子所為!老夫絕不同意!

”他氣得吹胡子瞪眼,寬大的袖子甩得呼呼作響。

凱文被他這突如其來的“文人風骨”懟得啞口無言。最終,這個“合作”自然是黃了,

蘇子瞻的當月傭金也被以“未能配合品牌方要求”為由,扣除了30%。第七場直播,

蘇子瞻正試圖講解“東坡肉與杭州的淵源,以及當年疏浚西湖之往事”,

直播間觀看人數已經跌破了50人。凱文終于忍無可忍,直接沖進了直播鏡頭,

一把搶過蘇子瞻面前那碗東坡肉:“蘇老師!停!停!打斷一下!”他對著鏡頭,

擠出職業假笑:“家人們!別聽蘇老師講故事了!咱們今天重點是這個肉!預制菜!方便!

快捷!三分鐘加熱即食!好吃不貴!……”蘇子瞻愣在原地,

看著凱文像個市井小販一樣唾沫橫飛地叫賣,

又看看屏幕上那少得可憐的觀看數字和幾乎為零的成交量,

心中涌起一股說不出的悲涼與滑稽。他默默地拿起自己的竹杖,對著鏡頭深鞠一躬:“諸君,

老夫才疏學淺,不諳此道,告辭?!闭f罷,不顧凱文和助理小妹的錯愕,徑自走出了直播間。

后臺數據顯示:蘇子瞻直播生涯,最高在線峰值200人,平均轉化率0.3%,

遠低于行業平均水平5%?!皷|坡先生蘇子瞻”的直播帶貨之路,

以一種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方式,慘淡收場。他走出MCN公司光鮮亮麗的寫字樓,

外面陽光刺眼,車流不息。他緊了緊手中的竹杖,下一步,該往何處去?3 杏壇起微瀾,

劇本殺難敵簽到表直播帶貨此路不通,蘇子瞻痛定思痛。想他蘇軾,好歹也是進士出身,

宦海沉浮之余,詩詞文賦,傳頌千年,教書育人,總該是自己的本行吧?當年在黃州,

尚能聚徒講學,何況如今這文教昌盛之地?他打定主意,

要去這杭州城里最高的學府——浙江大學,謀個教席。然而,現實再次給了他沉重一擊。

當他拄著竹杖,找到浙大某個學院的辦公室,說明來意后,接待他的那位年輕行政老師,

用一種看外星人的眼神看著他,然后公式化地回答:“對不起,先生,我們招聘教師,

首先需要博士學位,其次必須持有國家頒發的高等學校教師資格證書。請問您有嗎?

”蘇子瞻哪有什么“博士學位”和“教師資格證”?他空有滿腹經綸,

卻連大學的門檻都摸不到。正當他準備失望離去時,

一位頭發花白、氣質儒雅的老教授恰好經過,聽到了他們的對話。

老教授似乎對蘇子瞻的穿著和談吐很感興趣,主動上前攀談。幾番交流下來,

老教授被蘇子瞻那淵博的學識、豁達的談吐以及對宋代文史信手拈來的熟稔所深深折服,

驚為天人。這位老教授在歷史系頗有威望,在他的極力引薦和擔保下,

蘇子瞻破格獲得了面見校長的機會。校長辦公室里,

面對這位談吐間引經據典、氣度不凡的“奇人”,校長也感到十分驚訝。

雖然對其“穿越”的說法持保留態度,但愛才之心油然而生。最終,校長決定冒險一試,

特批他開設一門面向全校的公共選修課,不占編制,按課時發放勞務費。課程名稱,

就定為《宋詞里的煙火人間》。蘇子瞻終于站上了闊別千年的講臺,

雖然這講臺是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室,下面坐著的學生們穿著各異,人手一個“小方塊”。

他有些激動,也有些忐忑。第一堂課,他沒有用PPT(他也不會用),也沒有照本宣科。

他決定來點不一樣的。他將課堂“搬”到了戶外,帶學生們來到煙波浩渺的西湖邊,

指著瀲滟的湖光山色,現場吟誦并講解他的《飲湖上初晴后雨》:“水光瀲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他告訴學生們,

詩詞不僅在書本里,更在山水間,在生活中。此情此景,若能配上一杯新沏的龍井,

或是一塊剛出爐的荷花酥,那便是“色香味”俱全的體驗了。學生們聽得入了迷,

紛紛拿出手機拍照、錄像、發“朋友圈”。一時間,西湖邊這小小的一角,充滿了詩情畫意。

然而,好景不長,校園保安騎著電動巡邏車趕了過來,用高音喇叭喊話:“干什么的?

這里不允許搞聚集性活動!影響校園秩序!請立刻解散!

”蘇子瞻據理力爭:“吾乃浙大教師,此為課堂教學……”保安不為所動:“有審批手續嗎?

沒有審批就是非法聚集!趕緊散了,不然我們要上報了!”最終,

這場別開生面的“現場教學”只能在保安的催促下草草收場。蘇子瞻望著被驅散的學生,

無奈地搖搖頭,心中暗忖:昔日吾為杭州太守時,亦未曾見西湖有此等森嚴規矩?;氐秸n堂,

他嘗試用更“現代”的方式吸引學生。他發現學生們似乎很喜歡一種叫做“劇本殺”的游戲,

便靈機一動,設計了一套“宋詞劇本殺”。

他選取了自己那首著名的《蝶戀花·春景》為藍本:“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

綠水人家繞……”讓學生們分別扮演詞中的“墻里佳人”和“墻外行人”,

通過搜集線索(詞句意象)、完成任務(對詩、填詞),來體驗那份“墻里秋千墻外道,

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的微妙情愫。

這下課堂氣氛果然活躍了許多,學生們玩得不亦樂乎,對宋詞的理解也似乎更深了。

蘇子瞻頗為得意,覺得自己找到了古今結合的好方法。然而,麻煩也隨之而來。不久之后,

他被學院的學術委員會約談。幾位表情嚴肅的教授告訴他,有學生和家長反映,

他的教學方式“過于娛樂化”,擔心會“消解經典的嚴肅性”,建議他回歸傳統的講授模式。

他申請用于開發更多“劇本殺”道具和資料的經費,自然也被凍結了。在教學評估會上,

教務處的負責人拿著一疊表格,對他的課程提出了“改進建議”:“蘇老師,

您的課學生評價比較兩極化。優點是生動有趣,互動性強。缺點也比較突出,

主要是缺乏量化的考核標準,課堂管理不夠規范。我們建議您引入課堂簽到系統,

使用標準化的PPT課件,增加隨堂測驗,期末考試最好采用客觀題為主的形式,

比如選擇題、填空題,便于統一評分。”蘇子瞻聽得瞠目結舌。他一生治學,講究隨心而發,

師生問答,重在啟發,何曾需要什么“簽到”、“量化”、“客觀題”?

他試圖解釋自己的教學理念,但面對著那些冰冷的表格和術語,

他感到自己的話語是如此蒼白無力。他鼓勵學生自由思考,抒發真情實感。期中考試,

他不設具體題目,只要求學生“就本學期所學,擇一感觸最深之處,文體不限,有感而發,

隨心而著?!彼诖芸吹綄W生們靈光閃現的篇章。結果收上來的作業五花八門,

有寫得情真意切的讀后感,也有格式工整但內容空洞的“論文”,

甚至還有一篇讓他哭笑不得的“商業計劃書”,

題目是《論蘇軾個人IP在互聯網時代的流量變現可能性研究與路徑探索》,

里面還像模像樣地分析了他的“粉絲畫像”、“商業價值”和“可開發周邊”。

更讓他郁悶的是,他偶然看到一位歷史系研究生發表的論文,

題目是《蘇軾美食思想的當代應用與商業轉化研究》,里面引述他的詩詞和觀點時,

出現了多處明顯的錯誤和曲解。他出于文人的較真和對后學的責任感,

忍不住寫了一封措辭懇切的勘誤信,寄給了發表該論文的學術期刊編輯部。沒過幾天,

他收到了編輯部的郵件回復,內容簡潔而冰冷:“尊敬的蘇子瞻先生,經核實,

您的觀點與主流學術界存在較大差異,且近期多次發送類似郵件,

已對本刊正常工作造成干擾。為免誤會,您的郵箱已被系統自動列入黑名單。感謝您的關注。

”蘇子瞻看著那封“拉黑”郵件,氣得手都發抖了。想他蘇東坡,何曾受過這等待遇!

這世道,真是……不可理喻!期末,由于他堅持不搞標準化考試,不強制簽到,

最終被幾位“追求績點”的學生投訴到了教務處,定性為“教學事故”。

雖然老教授出面斡旋,勉強保住了他的選修課,但他已經心灰意冷。這里的條條框框,

比大宋的官場還要令人窒息。他站在未名湖……哦不,是浙大某個不知名的小池塘邊,

看著水面倒映出的自己落寞的身影,長嘆一聲:“此間非吾自在處,

不如歸去……且歸去賣飯罷!”4 餐車起風波,

東坡肉香飄河坊巷體制內外的路似乎都走不通,

蘇子瞻骨子里的那份“硬氣”和務實精神又上來了。想當年在黃州,身處逆境,

不也能開荒種地,自創東坡肉,活得有滋有味?如今雖是千年之后,

但“民以食為天”的道理總不會變。他決定,重操舊業——做吃的!

他拿出僅存的幾百塊錢(直播和教課的微薄收入),

加上那位欣賞他的老教授私下又資助了一些,湊了萬把塊錢。他沒有去租昂貴的店面,

而是學著街頭巷尾那些小販,在二手市場淘換了一輛半舊的電動三輪餐車。車子雖然破舊,

但經過他一番拾掇,擦洗干凈,又用竹子做了些簡單的裝飾,

掛上他親手用毛筆書寫的招牌——“東坡小廚”,倒也顯得有幾分雅致。

他選址在河坊街附近一條相對僻靜的老巷子里。這里既靠近景區,有些許人流,

又不至于像主街那樣喧鬧和租金高昂。他打算就做自己最拿手的——東坡肉,

配上簡單的米飯和時蔬,做成便當套餐。為了體現“文化特色”,他親手設計并書寫了菜單,

每一道菜都取自他的詩詞典故:· 【主打】大江東去套餐: 招牌東坡肉(精選五花,

古法慢燉)+ 荷葉糯米飯 + 清炒時蔬。

· 【小酌】明月幾時有: 自釀米酒(小壇)+ 鹽焗花生米 + 涼拌豆干。

· 【素雅】人間有味是清歡: 時令蔬菜清炒,淋少許麻油。

【雙人】不思量自難忘情侶餐: 迷你東坡肉兩份 + 精致小菜兩碟 + 同心結米糕。

開張第一天,蘇子瞻穿著洗干凈的儒袍,站在他的“東坡小廚”餐車后,心中既有期待,

也有些許不安。然而,創業之路,遠比他想象的要坎坷。還沒開始開張,

他的餐車就因為“非標改裝”,被巡查的城管逮了個正著。

問題就在他自行加裝的竹制擋板和手寫招牌不符合城市管理規定。一紙罰單下來,

再加上要求整改拆除的費用,幾乎花光了他所有的啟動資金。

他不得不忍痛拆掉了那些頗具匠心的竹飾,換上了統一規格的塑料布招牌,

心里別提多憋屈了。其次是為了給他的東坡肉便當增加一點獨特的風味,

憶起當年在儋州吃過的、用當地土法腌制的芒果干,酸甜可口,正好可以解膩。于是,

他想復刻這種味道。他學著年輕人,用一部張姐淘汰給他的舊智能手機,

在一個叫做“拼多多”的神奇平臺上,搜索“海南土法腌芒果”。結果,

各種打著“古法”、“秘制”、“農家自產”旗號的商家琳瑯滿目。他懷著極大的熱情,

前前后后聯系了三十七家供應商,下了五次單。結果收到的貨,

要么是齁甜的工業糖精泡出來的硬果脯,要么是添加了不明色素的劣質品,

甚至還有一次收到的是一包已經發霉的芒果干!他氣得差點把手機摔了,

連連感嘆:“人心不古!商道淪喪!”最終,這道“儋州風味”只能暫時擱淺。

然后是銷路艱難真如鐵。他精心制作的“大江東去”套餐,用料扎實,慢火細燉,成本不低,

定價68元一份。結果,路過的游客和附近的居民大多看看就走,覺得一個路邊攤賣這么貴,

有點離譜。銷量慘淡,常常一天賣不出幾份。后來他調整策略,

推出了小份的“不思量自難忘”情侶套餐,定價相對親民。他堅持“食不厭精”,

分量做得小巧精致。結果,一對年輕情侶吃完后,在某個叫做“大眾點評”的平臺上,

給了他一顆星的差評,評語是:“環境(指巷子)還行,有點復古。但菜量小得可憐,

根本吃不飽!這‘不思量’是餓得不想思量了吧?差評!避雷!”這條差評被頂得老高,

讓蘇子瞻郁悶了好幾天。就在他心灰意冷,幾乎要放棄的時候,一場暴雨和一次意外的相遇,

改變了“東坡小廚”的命運。那是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老舊的餐車線路大概是受潮了,

突然冒起了火花,發出“滋滋”的響聲,一股焦糊味彌漫開來。蘇子瞻嚇了一跳,

趕緊切斷電源。雨水順著餐車頂棚的縫隙漏下來,

打濕了他放在車里的一些手稿和寫好的菜單卡片。他心疼不已,

冒著雨手忙腳亂地搶救那些浸水的紙張,樣子十分狼狽。就在這時,

一把大傘遮在了他的頭頂。一個穿著白色廚師服、身材敦實的年輕人出現在他面前,

一邊幫他檢查線路,一邊用帶著濃重湖北口音的普通話喊道:“老先生!莫慌!莫慌!

我來看看!您這線路老化得太厲害了!”這個年輕人叫“東仔”,本名李東,湖北黃州人,

在附近一家餐館打工,租住在巷子深處。他下班路過,看到這情景,便毫不猶豫地上前幫忙。

東仔手腳麻利,很快找到了短路點,并做了臨時的絕緣處理。雨漸漸小了。

蘇子瞻感激地向東仔道謝。兩人在昏暗的路燈下攀談起來。

著幾分落魄的“老先生”竟然就是大名鼎鼎的蘇東坡(雖然他一開始也以為是藝名或昵稱),

并且正在經營這個小餐車時,驚訝得張大了嘴巴。東仔從口袋里掏出手機,打開屏幕,

屏保正是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疤K…蘇老師,”東仔激動地口音都變了,

“俺…俺是黃州人!俺從小就聽俺爺爺講您的故事!俺爺爺說,我們祖上,

好像跟您在黃州時還有點沾親帶故的!俺家里,還有一本明朝傳下來的《東坡全集》嘞!

”這份奇妙的緣分,讓蘇子瞻也倍感親切和溫暖。他鄉遇“故知”(某種意義上),

尤其是在如此困頓之時,這份慰藉難以言表。

看著蘇子瞻餐車上的窘境和菜單上的“理想主義”,

又嘗了他做的、味道確實醇正但“效率太低”的東坡肉,東仔心里有了主意。他是個熱心腸,

又對這位傳說中的“老鄉”充滿敬意,

加上自己一身廚藝無處施展(在打工的餐館只是流水線上的小工),

他拍著胸脯說:“蘇老師!您這手藝是好,但一個人搞不定!要不,俺以后就過來幫您!

俺懂點現代廚房的門道,保證讓您這‘東坡小廚’,既有文化,又能賺錢!

”蘇子瞻看著眼前這個眼神真誠、笑容憨厚的年輕人,心中一暖,點頭應允。從此,

“東坡小廚”有了第二位成員。東仔的加入,如同給這輛老舊的餐車注入了新的活力。

他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優化了烹飪流程,

提高了出餐效率;他幫忙聯系了更靠譜的食材供應商,

控制了成本;他還建議蘇子瞻調整菜單結構,推出更符合大眾口味和價位的產品,

比如小份的東坡肉蓋飯、肉夾饃(東坡肉餡兒的)等。

瞻則負責把控核心的調味秘方、文化元素的融入(比如每份餐都附贈一張他手寫的小卡片),

以及最重要的——保證那份“慢著火,少著水”的靈魂不丟失。兩人配合默契,一個主內,

負責核心口味與文化,一個主外,主抓運營效率與改良。漸漸地,

“東坡小廚”的生意真的紅火了起來。

那經過改良、既保留了古法精髓又適應了現代口味的東坡肉,肥而不膩,軟糯香醇,

贏得了越來越多食客的口碑。巷子口,時常能看到排隊等候的人群,

其中不乏聞名而來的年輕人和對“東坡”名號好奇的游客。蘇子瞻看著這一切,

心中感慨萬千。千年之后,他的“東坡肉”,竟然以這樣一種方式,在杭州的街頭巷尾,

重新煥發了生機。5 煙火代碼兩重天,格物學大戰紫外線“東坡小廚”的名聲,

就像錢塘江的潮水,時漲時落,但最近這“漲”,

卻帶來了一系列讓蘇子瞻哭笑不得、讓東仔抓狂跳腳的“潮汐后遺癥”。

一、手寫菜單引發的“文字獄”蘇子瞻對自己的書法向來自負,

每日親手用上好的徽墨、在仿古宣紙上揮毫潑墨,書寫《今日菜譜》,懸于餐車最顯眼處。

那龍飛鳳舞的“蘇體”行書,在他看來,既是招牌,亦是藝術品,更是一種對食客的尊重。

然而,這份“藝術品”到了2025年的食客和外賣小哥眼中,

卻活脫脫成了一本需要密碼破譯的“武林秘籍”?!袄习?!一份‘大工工云’套餐帶走!

”一個戴著頭盔的小哥匆匆喊道。東仔滿頭黑線地湊過去看菜單:“哥們兒,

那是‘大江東去’!大!江!東!去!” 小哥撓撓頭:“哦哦,

看著像嘛……”另一位外賣小哥對著手機屏幕,

磕磕巴巴地念訂單:“一份‘不思飯自難忘情侶餐’……老板,這名兒誰起的?太實在了!

”蘇子瞻正在后面監督火候,聞言差點一口氣沒上來:“是‘不思量’!《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悼亡妻!何等情深意重,怎就成了‘不思飯’!

”小哥一臉茫然:“哦,反正就是那個雙人餐對吧?

”最慘烈的“文字獄”爆發在一個周五晚上。一位顧客在美團上怒氣沖沖地給了一星差評,

配圖是一張被蘇子瞻寫得過于潦草、連筆嚴重的“東坡肉”三個字,

那“坡”字的土旁和“皮”字的偏旁幾乎連在了一起,而“肉”字則顯得有些模糊。

差評內容是:“【憤怒】掛羊頭賣狗肉!我要的是東坡肉!不是什么‘東皮凍’!

這玩意兒又冷又硬(估計是顧客放涼了),差評!大家避雷!”東仔舉著手機,

屏幕上的差評截圖被放得老大,他急得原地蹦跶,湖北腔都飆出來了:“蘇哥!蘇哥你看!

這這這!人家說咱們是‘掛羊頭賣狗皮膏藥’的!冤枉啊!

咱們的肉明明是熱乎乎、軟糯糯的!”蘇子瞻湊過來看清那被誤認的字跡和惡毒的評論,

也是氣得吹胡子瞪眼,扶額長嘆:“豈有此理!想當年吾在黃州,

市井小兒亦能看懂老夫所書之《豬肉頌》,何以今日竟遭此等曲解!人心不古!

真乃人心不古!”“蘇哥!現在不是感嘆人心的時候!

”東仔幾乎要把手機懟到蘇子瞻臉上了,“現在是美團時代!

是差評會影響評分、評分會影響排名的時代!再這樣下去,咱們的店就要沉底了!

”他手指飛快地劃開手機,點開一個二維碼:“要不您試試這個?掃碼點餐!圖片清晰,

價格明白,絕不會認錯!”“荒謬!”蘇子瞻見那冰冷的二維碼如同見到什么洪水猛獸,

猛地一甩袍袖,將寬大的袖子甩得呼呼作響,“點餐乃雅事,

豈能讓客人對著一塊冷冰冰的機器指指點點?此乃對食客之大不敬!失了人情,失了韻味!

待老夫潛心構思,畫一幅《東坡點膳指引圖解》,圖文并茂,

定能讓爾等一目了然……”他這邊還在暢想著用毛筆繪制點餐流程圖,那邊廂,

東仔的手機突然發出刺耳的提示音——外賣平臺系統警告:【警告!

貴店近1小時出餐超時率已達99%,嚴重影響用戶體驗,系統即將自動關閉線上接單通道!

】蘇子瞻:“……”二、《格物粗談》大戰紫外線消毒柜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菜單危機尚未解除,衛生監管的“天兵”就降臨了。

兩位穿著制服、表情嚴肅的市場監督管理員,手持各種蘇子瞻見所未見的“法器”,

對“東坡小廚”進行了突擊檢查。

其中一位管理員舉著一個發出幽幽紫光的棒狀物(紫外線檢測儀),

在蘇子瞻用來儲存秘制醬料的陶罐口掃了一圈,儀器立刻發出“滴滴滴”的警報聲。

“老先生,您這陶罐,開口儲存,菌落總數超標200倍!

”另一位則用試紙蘸了蘸蘇子瞻用來浸泡蔬菜的流水盆里的水,試紙迅速變色?!斑@水,

長時間浸泡,檢測出大量大腸桿菌!不符合蔬菜清洗規定!”接著,

他們的目光落在了蘇子瞻引以為傲的、用草木灰水清洗過的碗碟上?!坝貌菽净蚁赐??

老先生,

這嚴重違反了《GB14934-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消毒餐(飲)具》!

殘留物、酸堿度都可能不達標!”蘇子瞻徹底懵了。

他趕緊從餐車角落里翻出自己當年撰寫過的《格物粗談》(新寫手稿,原稿早不知所蹤),

捧在手里,據理力爭:“二位官差有所不知!此陶罐乃特殊土質燒制,能吸附雜味,

保持醬料醇厚,所謂‘收天下春歸之肺腑’之秘法也!流水浸菜,

取其鮮活之氣;草木灰去污,乃自然之道,比那化學洗劑不知高明多少……”“停!停!停!

”為首的監督員顯然對“格物學”不感興趣,

他“啪”地一聲將打印好的檢測報告拍在操作臺上,指著上面的紅色不合格項,“蘇先生,

我們是依法辦事!要么,立刻按照規定,購買冰箱、消毒柜,

使用符合標準的食品級容器;要么,我們只能依法查封,停業整頓!”胳膊擰不過大腿,

古法終究敗給了國標。當晚,

“東坡小廚”添置了一臺嶄新的二手立式消毒柜和一臺小型冰箱。

蘇子瞻看著自己那些心愛的陶罐被塞進冷冰冰的冰箱“水晶棺材”里,

看著碗碟被關進發出詭異藍光的消毒柜“囚牢”中,內心充滿了悲憤。夜深人靜,

只有冰箱和消毒柜還在嗡嗡作響。

子瞻仿佛聽到那冰箱里傳來了古今對話:被保鮮膜裹緊的東坡肉塊(甕聲甕氣):“陶罐兄,

你還好嗎?吾等為何被囚于此冰冷刺骨之‘水晶棺’內?

”裝在密封玻璃瓶里的酸梅湯(瑟瑟發抖):“唉,別提了!

據說此乃‘巴氏滅菌法’與‘強制冷藏’,

比蘇公當年記載的‘雪水浸梅’、‘地窖藏冰’之法還要厲害百倍,

能將一切‘生機’扼殺于無形……”蘇子瞻聽得心都在滴血,默默拿起毛筆,

免費章節試讀完成,戳我看全文。

更新時間:2025-05-02 23:18:16

色污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