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章節

《1983青河碎尸案》 杜小北 9135 字 2025-05-02 10:43:59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第一章:河畔碎袋(1983年4月5日)青陽市青河古鎮的石板路被清明雨泡得發亮,

王嬸的洗衣槌砸在搓衣板上,驚飛了蹲在石埠頭的麻鴨。她剛要彎腰撿拾漂走的藍布衫,

就看見青石板縫里隱約有異物,湊近一看,似乎是截泛著異樣蒼白的東西,

指甲縫里還帶著一抹靛藍色,透著說不出的詭異,如同在訴說著什么隱秘的故事?!八槭?!

河埠頭有碎尸!”王嬸的尖叫驚碎了河面的倒影。刑警陳建國的膠鞋踩過青苔時,

看見淺灘里泡著一個編織袋,尼龍繩結似乎還有濕潤的痕跡,

袋口露出半截帶補丁的勞動布褲腿,

褲腳沾著一種特殊的暗紅膠泥 —— 那是青陽市水泥廠特有的紅膠泥,

十年前 “青河七女工失蹤案” 的受害者們,鞋底都曾有過這種泥的蹤跡。

“死者左手戴上海牌機械表,表鏈編號730415,”法醫老周用鑷子夾起死者手腕,

表冠處刻著“德貴”二字,“停擺時間1973年4月15日,

和當年最后一名女工失蹤日分秒不差?!彼⌒牡夭榭此勒呖谇唬l現了半片鹿茸片,

說道:“這是滋補品,在 1980 年前只有鄉鎮干部能憑票購買。

”陳建國用手電筒照亮編織袋底,看到一張泛黃的舊通知,紙張有浸濕痕跡,

雖部分破損但能看出和過去的一些事情有關” 。

落款日期 1973 年 4 月 10 日 —— 這或許正是七名女工陸續失蹤的開端。

更讓他在意的是,通知右下角蓋著“青河鎮辦紡織廠”的公章,廠長簽名“周德貴”,

正是機械表刻字的主人?!瓣惛?,戶籍科查了,”年輕民警小張舉著筆記本跑過來,

“李鳳蘭,1973年因超生被開除,檔案寫著‘已落實流產手術’,

但衛生院沒有手術記錄。她妹妹李桂芳同年報警稱姐姐失蹤,三天后自己‘意外溺亡’,

尸體在下游洗衣埠頭發現,和今天的碎尸位置僅隔二十米。

”派出所的鐵皮柜在午夜發出吱呀聲,陳建國翻出1973年的《失蹤人口登記表》,

七名女工的照片被煤煙熏得發黃,最小的李桂芳剛滿十九歲,登記照上別著紡織廠的工號牌,

編號01。他的手指劃過“周德貴”的詢問筆錄,“超生影響生產”的字跡被紅筆圈住,

旁邊批注:“建議強制引產,費用從生育補貼中扣除?!薄袄详悾?/p>

”法醫老周敲了敲辦公室的門,臉色凝重,“碎尸的血型是AB型,

可李鳳蘭的檔案血型是O型。更奇怪的是,死者胃里的鹿茸片,

和1973年周德貴辦公室失竊的補品清單完全一致——當年報案說丟了七片,

今天死者胃里正好有半片。”陳建國的鋼筆在筆記本上頓住,

1973年的“鹿茸失竊案”從未結案,而周德貴的弟弟周德強,

正是水泥廠的紅膠泥運輸司機。他摸出從碎尸袋里找到的紐扣,

靛藍色布料上印著模糊的編號“01”,和李桂芳工號牌的材質相同。

青河衛生院的消毒水味混著霉味,陳建國推開婦產科值班室的門時,

李鳳蘭正在給搪瓷缸里的茉莉花茶續水,藏青色頭巾遮住半張臉,

卻遮不住左眼角的燙傷疤痕——那是1973年紡織廠染缸爆炸留下的,

和當年七名女工的工傷記錄完全吻合?!袄铠P蘭,”陳建國故意翻開筆記本,

“1973年4月,你妹妹李桂芳報警稱你失蹤,三天后她自己溺亡,

尸體在青河下游——”他盯著對方抖動的手腕,“而今天的碎尸案,

死者鞋底的紅膠泥、指甲縫的靛藍染料,都和十年前你妹妹的失蹤現場一致。

”搪瓷缸子“當啷”摔在地上,茉莉花茶滲進地磚縫,像灘凝固的血。

李鳳蘭的手指摳進掌心:“陳公安,1973年4月15日,德貴哥說要帶我去縣醫院流產,

可半路上……”她突然指向窗外的青河,“桂芳那天追上來,

說看見他把七張處罰通知鎖在辦公室暗格,每張都扣了三百塊生育補貼。”話沒說完,

小張抱著新證據沖進來:“陳哥,紡織廠倉庫找到同款編織袋,1973年特供,

庫管登記顯示周德貴領走了七只。還有——”他遞過張泛黃的信紙,

“李鳳蘭家搜出的匿名信,郵戳1983年3月15日,寫著‘你妹妹在青河等你’,

信紙邊緣有靛藍染料手印?!标惤▏哪抗饴湓诶铠P蘭的圍裙上,靛藍色布料上有塊補丁,

和碎尸袋的材質完全一致。更詭異的是,她的左手腕內側,紋著朵極小的矢車菊,

花瓣數量正好七片——和1973年七名女工的工號數字相同。午夜的青河泛著冷光,

陳建國蹲在發現碎尸的埠頭,手電筒照亮水面時,看見河底沉著枚帶編號的紐扣,01號。

他突然想起,李桂芳的尸檢報告里寫著“胃內無食物殘留”,

而今天的死者胃里有半片鹿茸片,這種反差讓他脊背發涼——難道,

十年前的“溺亡”是偽造,真正的李桂芳,直到今天才被碎尸?

派出所的電話在凌晨三點響起,值班民警的聲音帶著顫抖:“陳哥,周德貴的辦公室被撬了!

保險柜里的1973年《生育補貼發放表》被燒了,只剩半張——”陳建國趕到時,

看見周德貴站在焦黑的保險柜前,機械表在夜光下泛著冷光,表鏈編號730415,

和死者的完全一致?!瓣惞玻敝艿沦F的手指劃過燒剩的表格,“十年前丟的鹿茸片,

今天在碎尸案里出現,說明兇手在針對當年的事?!彼D身時,

陳建國看見他后頸有塊矢車菊形狀的胎記,和李鳳蘭的紋身位置相同。更驚人的是,

周德貴的辦公桌上,擺著七只搪瓷杯,杯沿分別刻著01到07的編號,

01號杯底有片新鮮的鹿茸碎屑。青河的雨不知何時停了,陳建國摸著口袋里的匿名信,

“你妹妹在青河等你”的字跡在月光下格外清晰。他突然想起,

李鳳蘭的檔案里寫著“無子女”,但鄰居說她十年前曾抱著個女嬰回鎮,女嬰的襁褓,

正是靛藍色的紡織廠工布料?!瓣惛?,”小張舉著血型報告跑來,“技術科說,

碎尸案死者的血型AB型,和李桂芳1972年的體檢報告完全一致——而李鳳蘭的O型血,

根本不可能生出AB型的孩子?!标惤▏暮蟊匙采媳鶝龅拇u墻,

終于意識到:十年前失蹤的七名女工,可能有人生還,并且生下了AB型血的孩子,

而今天的碎尸案,不是開始,而是十年復仇的第七環。他望著青河水面,

倒映著紡織廠的染缸,像口巨大的靛藍色棺材,而棺材里,正躺著七枚編號紐扣,

和七張被血水浸透的計劃生育處罰通知。

第二章:染缸血字(1983年5月1日)青陽市紡織廠的勞動節彌漫著靛藍染料的氣味,

女工們的勞動布工作服在染缸蒸汽中若隱若現,像一群在霧中遷徙的矢車菊。

陳建國的膠鞋踩過潮濕的車間地面時,

聽見值夜班的張大姐在染缸旁聲音顫抖地說:“陳公安,缸底好像有奇怪的東西,

看著有點…… 不對勁。”直徑兩米的染缸里,靛藍色液體表面漂著七枚紐扣,

編號 01 到 07,和碎尸案死者的 01 號紐扣材質相同。陳建國戴上橡膠手套,

摸到缸底的水泥臺有些不平整,用手電筒斜照,發現上面似乎有一些痕跡,仔細辨認后,

看到了 “73.4” 的字樣,字跡邊緣有些粗糙,像是曾被用力刻畫過。

“血字日期是1973年4月,和碎尸案機械表停擺時間一致,

”法醫老周用試管提取染缸水,“缸底還有少量AB型血,和碎尸案死者血型吻合。

”他夾起紐扣,01號內側刻著“李桂芳”,

02號刻著“王秀英”——正是1973年失蹤的第二名女工。

陳建國的目光掃過染缸操作臺,發現《染缸使用記錄》5月1日的條目被撕毀,

露出底下的1973年4月記錄:“周廠長要求加染七匹青布,編號01-07,

布料用于制作……”字跡在“制作”處被染料覆蓋,而操作臺抽屜里,

靜靜躺著七張《生育補貼領取表》,領取人簽名均為周德貴,金額300元,

正是計劃生育處罰通知上的罰款數。“陳哥,”小張舉著工牌登記本跑來,

“1973年失蹤的七名女工,工號正是01到07,和染缸紐扣編號完全對應。還有,

周德貴的弟弟周德強,1973年4月在水泥廠開的解放牌卡車,車斗里的紅膠泥樣本,

和碎尸案死者鞋底的成分一致?!奔徔棌S的鍋爐房在正午響起汽笛,

陳建國敲開周德貴辦公室的門,看見對方正在擦拭七只搪瓷杯,

01號杯底的鹿茸碎屑比昨夜多了一倍?!瓣惞?,”周德貴的機械表在陽光下泛著冷光,

“1973年的事,都是鎮上讓抓生產,超生會影響紡織廠評級……”話沒說完,

陳建國的目光落在辦公椅的靠背上,那里搭著件帶補丁的勞動布外套,

補丁位置和碎尸案死者的褲腿補丁完全吻合。更驚人的是,

外套口袋里露出半張《引產手術同意書》,患者姓名“李桂芳”,

手術日期1973年4月15日,

主刀醫生簽名:李鳳蘭——那個聲稱“從未上過手術臺”的衛生院臨時工。

青河衛生院的婦產科診室,李鳳蘭的手指在“李桂芳”的引產記錄上劃過,

突然哽咽:“桂芳懷孕三個月,德貴哥說不引產就開除全家,我當時在衛生院當學徒,

被逼著簽了主刀……”她掀開袖口,前臂上三道疤痕組成“73.4”,“染缸爆炸時濺的,

和桂芳的疤痕一模一樣?!标惤▏匿摴P尖戳破了筆記本,1973年的工傷記錄里,

七名女工均因染缸爆炸受傷,而爆炸日期正是4月15日——機械表停擺日,

李桂芳“溺亡”日。他突然想起,李鳳蘭家的米缸里,藏著七枚工號牌,

01號刻著“李桂芳”,背面用靛藍染料寫著“4.15”。“陳公安,

”衛生院的王院長突然闖入,壓低聲音,“1973年的引產記錄,其實有兩份。

”他遞過泛黃的副本,患者姓名“李鳳蘭”,手術日期1973年4月10日,

“當時她懷了五個月,周德貴說超生影響提拔,逼著她……”陳建國的后背撞上冰冷的藥柜,

終于明白:李鳳蘭的“無子女”檔案是偽造,她和周德貴曾有過孩子,而李桂芳的引產記錄,

不過是掩蓋真相的幌子。更關鍵的是,兩份引產記錄的手術費收據,

付款人都是“青河鎮辦紡織廠”,而收據編號,和碎尸案死者胃里的鹿茸片編號連號。

午夜的紡織廠車間泛著幽藍,陳建國用指紋粉刷染缸操作臺,

清晰的左手掌紋浮現出來——李鳳蘭是右利手,而碎尸案兇手是左利手,

這個矛盾讓他心頭一緊。他突然注意到,染缸邊緣的血字“7”比“3.4”深三倍,

像是刻完后又補了六刀,正好對應七名女工。“陳哥,”小張的聲音從值班室傳來,

“周德貴的弟弟周德強失蹤了!他的水泥廠工作服口袋里,有張紙條寫著‘02號,

勞動節’,和染缸紐扣的02號完全對應。”陳建國沖向值班室時,

看見桌上擺著七張《計劃生育處罰通知》,02號通知的被處罰人“王秀英”被紅筆圈住,

旁邊用靛藍染料畫著染缸圖案。更讓他頭皮發麻的是,通知下方壓著張嬰兒腳印卡片,

母親欄寫著“李桂芳”,日期1973年4月15日——她“溺亡”的當天,

本該是孩子的出生日。青河的夜風帶著潮氣,陳建國站在染缸前,

看著01到07號紐扣在水面投下七個倒影,

突然想起李鳳蘭家的匿名信:“你妹妹在青河等你”。他摸出從碎尸案死者身上找到的鑰匙,

突然發現,鑰匙齒紋和周德貴辦公室暗格的鎖完全匹配?!瓣惞?,

”周德貴的聲音從車間門口傳來,機械表的滴答聲格外清晰,“1973年4月,

七名女工的生育補貼,其實是被用來買鹿茸片,給縣領導送禮?!彼氖种竸澾^染缸邊緣,

“桂芳發現后要報警,我……”話沒說完,染缸的靛藍色液體突然劇烈翻騰,

陳建國看見缸底升起個編織袋,和碎尸案的一模一樣,

袋口露出半截帶編號02的勞動布袖管,袖口沾著新鮮的紅膠泥——水泥廠的紅膠泥。

回到派出所,陳建國攤開1973年的《紡織廠工資表》,發現七名女工失蹤前,

每人賬戶都多了300元“罰款”,而周德貴的賬戶同期多出2100元,

正好是七人的罰款總和。更詭異的是,工資表背面用靛藍染料畫著七只矢車菊,

每只花瓣上寫著工號,01號矢車菊的花莖上,

刻著極小的“秀”字——李鳳蘭鄰居提到的女嬰名字。

第三章:戶籍焚痕(1983年6月15日)青陽市檔案館的霉味混著紙頁的硫磺氣息,

陳建國的手指劃過1973年的《居民死亡登記表》,李桂芳的“失足落水”記錄旁,

法醫簽名欄空著,而周德貴的“情況說明”寫著:“死者家屬拒絕尸檢,系家庭糾紛所致。

”他的鋼筆尖戳在“拒絕尸檢”四個字上,墨漬在泛黃的紙頁上暈開,像滴進青河的血。

“陳哥,”小張舉著戶籍遷移證跑來,“李鳳蘭1973年4月16日從紡織廠宿舍遷出,

遷入地址是‘青河衛生院集體宿舍’,但衛生院登記冊上沒有她的名字。

更怪的是——”他翻開1980年的《兒童免疫檔案》,“李鳳蘭領養的女兒秀秀,

出生日期1973年4月15日,正好是李桂芳‘溺亡’當天,而秀秀的血型是AB型,

免費章節試讀完成,戳我看全文。

更新時間:2025-05-02 10:43:59

色污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