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淞滬血線 文字的海洋 129917 字 2025-05-02 03:50:50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第十章 天爐熔金

第一節 殘冬整訓

1939年12月的長沙城郊,刺骨的寒風如同鋒利的刀刃,無情地刮過這片飽經戰火的土地。殘雪尚未消融,在陽光的照射下,反射出冰冷而刺眼的光芒,與四周斷壁殘垣的景象相互映襯,更顯蒼涼與悲壯。鐵血勁旅的臨時營地便坐落于此,這里曾經或許是熱鬧的村莊、繁華的市鎮,但如今只剩下滿目瘡痍,無聲地訴說著戰爭的殘酷。

陳立勛身著一件洗得發白且布滿補丁的軍裝,那軍裝的每一道褶皺、每一塊補丁都記錄著無數次戰斗的艱辛。他站在團部舊址那搖搖欲墜的斷墻前,寒風掀起他的衣角,卻絲毫未動搖他堅毅的身姿。他的目光深邃而堅定,緊緊盯著不遠處的戰士們。此時,戰士們正全神貫注地在廢墟上修補軍旗。那面從南林鋪一路歷經槍林彈雨、鮮血浸染的“鐵血勁旅”軍旗,雖已是千瘡百孔,旗面布滿了彈孔和撕裂的痕跡,但依然頑強地飄揚著,承載著無數的回憶與榮耀。

李大姐帶領著一群婦女,圍坐在一張破舊不堪、缺了一角的木桌旁,她們的雙手因長期勞作而粗糙,但此刻卻格外輕柔、專注。手中拿著銀針和彩線,一針一線地仔細縫補著軍旗。她們的眼神中透露出對戰士們的關切與期望,每一針都凝聚著她們的心血與祝福。彈孔處被繡上了金黃的稻穗圖案,這獨特的設計是南林鋪百姓們的心意,寓意著“稻穗不死,軍旗不倒”,象征著軍民一心,頑強抵抗的決心,也表達了對戰士們的深深敬意和對勝利的堅定信念。

“副師長,”參謀長一路小跑,氣喘吁吁地抱著《第九戰區冬季整訓計劃》來到陳立勛面前。他肩章上的金梅花在陽光下閃爍著微弱的光芒,臉上滿是焦急與嚴肅。“薛長官來電,日軍第11軍已增兵岳陽,兵力規模龐大,各類裝備不斷集結。不僅有大量的步兵部隊,還配備了先進的坦克、火炮等重型武器,同時空中支援力量也在加強。他們的意圖十分明顯,就是要進一步向我軍發起猛烈進攻。薛長官著我部三日內開赴新墻河北岸,構筑前進陣地。此次任務艱巨,關乎整個戰局的走向,我們必須做好充分準備?!?/p>

陳立勛緩緩接過文件,他的指尖輕輕劃過地圖上用紅筆圈住的“影珠山”。那醒目的紅圈仿佛在提醒著他,這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地圖上清晰地標著:“天爐戰法核心伏擊區,須堅守七晝夜。”他深知,這將是一場無比艱難的戰斗,每一分每一秒都關乎著無數人的生死存亡。在這七晝夜中,他們不僅要面對敵人強大的火力和優勢兵力,還要克服惡劣的環境和物資短缺等重重困難。但他的眼神中沒有絲毫畏懼,反而更加堅定,因為他知道,作為一名軍人,保家衛國是他的使命,無論前方有多少艱難險阻,他都必須勇往直前。

此時的劉順,已經晉升為一團團長。在訓練場上,他正耐心地指導新兵拆卸湯姆森沖鋒槍。劉順胸前佩戴著一串由彈殼串成的項鏈,每一顆彈殼都有著一段悲壯的故事。而現在,項鏈上又多了七顆新彈殼,那是長沙會戰時七位犧牲弟兄的遺物。這些彈殼時刻提醒著他,戰友們的犧牲和他們共同肩負的使命。他手把手地教新兵們如何正確拆卸、組裝槍支,每一個動作都講解得十分細致?!坝涀?,”劉順的聲音沉穩而有力,他的手指小心翼翼地劃過槍機卡槽,“換彈匣時要像在四行倉庫換燃燒彈引信那樣穩,容不得半點馬虎。稍有不慎,在戰場上就可能失去生命。我們手中的槍,就是我們的生命,是我們消滅敵人、保衛家園的武器,一定要熟練掌握它的每一個部件、每一個操作步驟。”他抬頭望向新兵們胸前新換的“鐵血勁旅”胸章,眼神中充滿了期待與信任,“現在咱們是甲等主力團,薛長官說咱們的防區,是天爐的‘爐門’。這扇門能否守好,直接決定著整個戰略的成敗。所以,大家必須全力以赴,做到萬無一失。我們不僅要守護好這扇門,還要讓敵人有來無回,讓他們知道,中國軍人的防線堅不可摧!”

在村口的曬谷場上,一片忙碌的景象。王老漢帶領著幾個同樣年邁的老人,正在分發彈藥。他們背著的竹簍里,除了漢陽造子彈,還整齊地擺放著用油紙包著的糯米團子。每個團子上都蓋著鮮艷的紅印,那是村里的老廚子特意用過年的模子壓出來的。這些團子不僅是食物,更是百姓們對戰士們的祝福與牽掛?!按笾蹲樱蓖趵蠞h邁著蹣跚的步伐,走到劉順面前,塞給他一個布包,眼中滿是關切,“這是俺兒子當年在88師的子彈帶,”劉順小心翼翼地展開布包,里面的銅制彈夾扣在陽光下閃著微光,“他說過,子彈帶要系在離心臟最近的地方。這不僅是一個子彈帶,更是一種精神的傳承。你帶著它,就像帶著俺兒子的那份勇氣和決心,多殺鬼子,為咱們的國家和百姓報仇!”

傍晚時分,天色漸漸暗了下來。陳立勛開始巡視傷兵營地。野戰醫院設在岳麓書院的講堂里,這里的環境十分簡陋。傷員們躺在用課桌拼成的床鋪上,每一張課桌都承載著他們的痛苦與堅韌。墻上還留著“忠孝廉節”的石碑,古老的文字仿佛在無聲地激勵著傷員們要堅強不屈。護士小王正在給傷員換藥,她手中的搪瓷碗里盛著百姓送來的山茶油。在物資匱乏的情況下,這種土法處理燒傷,效果竟然比磺胺粉還好。“陳副師長,”小王抬起頭,臉上滿是疲憊,但眼神依然堅定,她舉起一個布袋,“這是衡陽的學生寄來的,”劉順打開布袋,里面裝著二十枚刻著“必勝”的銅徽章,“他們說,每枚徽章都是用廢彈殼熔的。這些徽章雖然簡陋,但卻代表著學生們對戰士們的支持與敬意,是大家共同抗擊敵人的信念象征。看到這些徽章,傷員們也會更加有信心戰勝傷痛,早日回到戰場,繼續為國家和人民而戰?!?/p>

第二節 新墻河朔風

1940年1月5日,新墻河北岸被一片肅殺的氣氛籠罩??蔹S的蘆葦蕩結著厚厚的薄冰,在寒風中發出咯吱咯吱的響聲,仿佛在訴說著這片土地的凄涼。陳立勛手持著那架跟隨他多年、已經有些陳舊的蔡司望遠鏡,站在一處高地上,神情嚴肅地觀察著對岸的動靜。他的身上穿著一件破舊的軍大衣,卻依然抵擋不住寒風的侵襲,身體微微顫抖,但他的目光卻從未離開過望遠鏡的視野。

在他的望遠鏡里,日軍第6師團的工兵們正在緊張地搭建浮橋。他們穿著厚實的軍大衣,戴著防寒帽,在冰冷的河面上忙碌著。寒風呼嘯而過,將敵營中“武運長久”的膏藥旗吹得獵獵作響,那刺眼的紅色在灰白色的背景下顯得格外醒目。日軍士兵們的臉上帶著囂張與傲慢,他們似乎對自己的行動充滿了信心,卻不知道等待他們的將是中國軍隊的頑強抵抗。

陳立勛放下望遠鏡,轉身對身旁的劉順說道:“薛長官的‘天爐’已經搭好,咱們這爐門,得讓鬼子進得來,出不去。這不僅是一場戰斗,更是一場智慧與勇氣的較量。我們要像鋼鐵一樣,牢牢守住這道防線,讓敵人有來無回。每一個戰士都要清楚自己的任務和責任,我們的身后是千千萬萬的百姓,是我們的家園。我們不能有絲毫的退縮,必須不惜一切代價守住新墻河北岸,為后續的戰略部署爭取時間和空間。”

此時的陣地上,百姓們自發地協助修筑工事,呈現出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張大爺帶領著十幾個漢子,他們趕著牛車,車上裝載著從岳陽拆運而來的鐵軌。這些漢子們喊著響亮而又充滿力量的號子,齊心協力地將鐵軌橫七豎八地埋在河灘上,形成了方圓百米的反坦克樁陣。每一根鐵軌都仿佛是戰士們手中的武器,等待著給敵人致命一擊。他們的雙手被鐵軌磨出了血泡,衣服也被汗水浸透,但卻沒有一個人喊累,依然堅持不懈地工作著。

李大姐則帶領著婦女們,她們將浸過桐油的棉被裹在戰壕壁上。這是她們在長沙戰斗中學到的防炮方法,“棉被凍硬了比鋼板還能擋彈片”,李大姐一邊忙碌著,一邊向其他婦女解釋道。她們的雙手被桐油浸泡得通紅,臉上也沾滿了桐油,但依然堅持不懈,心中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為戰士們多提供一份保障。有的婦女不小心將桐油濺到了眼睛里,淚水直流,但簡單擦拭后又繼續投入到工作中。

劉順蹲在戰壕里,仔細地檢查新到的裝備。美制M1鋼盔碼成整齊的方陣,盔沿上用白漆醒目地寫著“鐵血一團”四個大字,彰顯著團隊的榮耀與決心;英式MKⅡ手榴彈裝在柳編筐里,木柄上纏著百姓們連夜系上的紅布條,那一抹抹紅色是“平安結”,寄托著百姓們對戰士們的深深祝福。劉順伸手摸了摸腰間的牛皮槍套,里面是從長沙日軍指揮官尸身上繳獲的南部十四式手槍。槍柄上,他用刺刀親自刻著“天爐”二字,這兩個字不僅是對戰略的銘記,更是他對勝利的渴望與信念。他在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用這把槍消滅更多的敵人,為死去的戰友們報仇。

黃昏時分,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冷風更加肆虐。通信兵騎著快馬,急匆匆地送來緊急情報:“日軍第33師團已突破草鞋嶺,正向影珠山迂回。他們的行軍速度極快,裝備精良,意圖十分明顯。不僅有大量的步兵部隊,還配備了坦克、裝甲車等機械化裝備,同時空中還有飛機進行掩護。他們的目標很可能是切斷我們的防線,對我軍形成包圍之勢。”陳立勛看著地圖上迅速推進的藍色箭頭,腦海中突然想起在南林鋪用過的誘敵戰術。他果斷下令:“通知各營,按計劃放棄前沿陣地,退至第二道防線。記住,每退一里,就埋三處詭雷。我們要像獵人布置陷阱一樣,讓敵人在不知不覺中陷入困境。同時,要做好偽裝工作,不能讓敵人輕易發現我們的意圖。我們的撤退不是失敗,而是為了更好地消滅敵人,這是戰略的需要。”

第三節 影珠山雪夜

1月8日深夜,影珠山被鵝毛大雪籠罩,整個世界仿佛都陷入了一片寂靜與黑暗之中。狂風呼嘯著穿過山谷,卷起漫天的雪花,讓人睜不開眼睛。陳立勛站在師部指揮所里,這里是整個戰場的指揮中樞。屋內的光線十分昏暗,只有幾盞油燈散發著微弱的光芒,在墻壁上投射出搖曳不定的影子,給人一種陰森而又緊張的感覺。參謀們在地上鋪著巨大的等高線地圖,他們用染雪的樹枝認真地標出日軍必經的“之”字山道。每一條線條都凝聚著他們的智慧與心血,關乎著戰斗的勝負。他們的手指被凍得通紅,但依然專注地工作著,沒有絲毫懈怠。

墻角的炭火盆噼啪作響,跳動的火苗為寒冷的屋子帶來一絲溫暖,但卻無法驅散空氣中彌漫的緊張氣氛。烤著凍僵的作戰文書,上面用紅筆醒目地寫著:“戰防炮連隱蔽于503高地,待敵坦克進入S形彎道后集火。”這簡短的文字背后,是無數戰士的生命與希望。陳立勛凝視著地圖,腦海中不斷思索著作戰方案,他的眉頭緊鎖,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憂慮,但更多的是堅定與決心。他知道,這場戰斗至關重要,容不得半點差錯。

劉順帶著爆破組,小心翼翼地摸向日軍運輸線。他們的鞋底纏著從獵戶那里借的野豬皮,這種特殊的材料讓他們在雪地上行走幾乎沒有聲響。但雪地上的行走依然十分艱難,厚厚的積雪常常讓他們深陷其中,每走一步都需要花費很大的力氣。劉順背著的炸藥包上,用棉線綁著從長沙帶來的平安符——那是李大姐塞給他的,說是用岳麓書院的古磚粉染過,帶著神秘的力量與祝福。他時不時地摸一摸平安符,心中默念著一定要完成任務,平安歸來。

“前面就是鬼哭峽,”尖兵壓低聲音,神色緊張地報告,“鬼子的輜重兵正在生火做飯?!眲㈨橅樦獗种傅姆较蛲?,在風雪中,隱約能看到幾點火光在閃爍,伴隨著日軍士兵的說話聲和騾馬的鈴鐺聲,在寂靜的山谷里回蕩。火光映照出日軍士兵忙碌的身影,他們似乎沒有察覺到危險的臨近,還在有說有笑地準備著晚餐。

在雪地里,二十名日軍輜重兵圍著火堆,正在烤干糧。他們的臉上帶著疲憊與放松,絲毫沒有察覺到危險的臨近。劉順打出手勢,隊員們迅速分成三組:一組負責摸哨兵,悄無聲息地解決敵人的警戒力量;二組負責炸糧車,摧毀敵人的物資補給;三組負責砍斷索道,切斷敵人的運輸通道。每一組都肩負著重要的任務,他們的行動直接關系到整個行動的成敗。

劉順自己則帶著兩個人迂回至崖頂,他們小心翼翼地將炸藥包系在支撐索道的鋼纜上。這索道是日軍運送山炮的唯一通道,一旦摧毀,將對敵人造成巨大的打擊。寒風呼嘯著吹過,他們的身體被凍得麻木,但依然強忍著寒冷,專注地完成著任務。導火索燃燒的藍光在黑暗中格外醒目,映著白雪,仿佛是死神的眼睛。

就在這時,劉順突然聽見山下傳來熟悉的咳嗽聲——是張大爺的暗號。這是他們之前約定好的信號,意味著一切準備就緒。劉順默數到三,猛地拉動引爆索。瞬間,鋼纜斷裂的脆響混著炸藥的轟鳴,如驚雷般在山谷中炸響。九二式步兵炮連同騾馬墜入深谷,巨大的聲響在山間回蕩,火光沖天而起,照亮了整個夜空。在火光中,劉順看見日軍輜重兵驚慌失措的身影,四處逃竄,有的士兵被爆炸的氣浪掀翻在地,有的則被飛濺的彈片擊中,發出痛苦的慘叫。他的腦海中突然想起在四行倉庫看見的日軍潰退場景,只不過這次,潰敗的是敵人,勝利的曙光似乎正在向他們招手。但他知道,戰斗還遠沒有結束,接下來還有更艱巨的任務等待著他們。

第四節 長樂街巷戰

1月10日正午,冬日的陽光無力地灑在長樂街上,卻無法驅散彌漫在這里的緊張與恐懼。街道兩旁的建筑大多已經破敗不堪,有的墻壁上布滿了彈孔,有的屋頂已經坍塌,瓦礫散落在街道上。日軍第6師團主力氣勢洶洶地突入長樂街,他們的坦克群轟鳴著碾過“鐵血勁旅”設置的拒馬樁,巨大的力量將拒馬樁瞬間粉碎,揚起一片塵土和碎石。坦克的履帶無情地碾壓著地面,發出刺耳的聲響,仿佛是死神的腳步,讓人不寒而栗。

陳立勛站在鐘樓頂層,這里是觀察戰場的絕佳位置。他冷靜地看著街道上的局勢,目光堅定而銳利。他身穿一件破舊的軍裝,身上還帶著之前戰斗留下的傷痕,但這些都無法動搖他的意志。當看到日軍坦克群毫無顧忌地前進時,他突然大聲下令:“炸掉街心的觀音像!”隨著一聲令下,早已布置好的炸藥被引爆。那座有著百年歷史的石像在震耳欲聾的爆炸聲中轟然崩塌,巨大的石塊如雨點般砸進日軍坦克群。瞬間,履帶斷裂的脆響此起彼伏,日軍的進攻節奏被打亂,陷入了一片混亂。有的坦克被石塊砸中,車身嚴重變形,無法繼續前進;有的坦克則失去了平衡,側翻在地。日軍士兵們驚慌失措,紛紛從坦克中爬出,尋找掩護。

劉順的一團此時正在進行激烈的逐屋爭奪。戰場上,槍炮聲、喊殺聲交織在一起,震耳欲聾。子彈如雨點般穿梭在街道和建筑之間,每一聲槍響都可能意味著一個生命的消逝。劉順的湯姆森沖鋒槍突然卡了殼,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他隨手撿起陣亡弟兄的大刀。這把刀刀身上刻著“精忠報國”四個大字,是長沙的鐵匠師傅連夜打造的,每一筆都蘊含著對祖國的忠誠與對敵人的仇恨。他緊緊握住大刀,眼神中充滿了堅定與憤怒,準備迎接敵人的挑戰。

劉順記得趙鐵柱教他的巷戰技巧:“順著瓦溝移動,??彻碜拥臋C槍手?!贝丝蹋`活地踩著碎瓦,如獵豹般躍上屋頂。在月光的照耀下,日軍機槍手的鋼盔反光成了最好的靶子。他屏住呼吸,瞄準目標,然后如離弦之箭般沖了下去,手起刀落,敵人應聲倒地。但他并沒有停下腳步,繼續在屋頂上穿梭,尋找著下一個目標。每一次出擊,他都冒著生命危險,但他毫不畏懼,因為他知道,只有消滅更多的敵人,才能保護身后的百姓和戰友。

在街角的中藥鋪里,王老漢帶領著幾個百姓正在緊張地熬制“避彈散”。這是一種用雄黃、艾草和辣椒粉混合而成的土法煙霧劑,雖然看似簡陋,但卻有著意想不到的

第十章 天爐熔金

第四節 長樂街巷戰(續)

這是一種用雄黃、艾草和辣椒粉混合而成的土法煙霧劑,雖然看似簡陋,但卻有著意想不到的效果。中藥鋪內,爐灶上的大鐵鍋咕嘟作響,蒸騰的熱氣裹挾著刺鼻辛辣的氣味彌漫開來。王老漢戴著用粗麻布自制的簡易口罩,手持長木勺,不時攪動鍋中沸騰的混合物,布滿皺紋的臉上滿是專注。“大伙加把勁!這藥汁潑出去,保管小鬼子睜不開眼!”他大聲喊道,聲音在狹小的店鋪內回蕩。

幾個百姓有的往灶里添加柴火,讓火勢更旺;有的將調配好的草藥原料源源不斷地倒入鍋中。他們的雙手被草藥染成了褐色,皮膚被升騰的熱氣熏得通紅,但沒有一個人停下手中的動作。當藥汁熬制完成,他們迅速將滾燙的藥汁舀進事先準備好的陶制潑灑器中。這些潑灑器是他們從各家各戶收集而來的,形狀各異,卻都承載著對抗敵人的希望。

李二伯是個經驗豐富的獵戶,他主動承擔起潑灑藥汁的任務。他背著裝滿藥汁的大木桶,貓著腰,小心翼翼地靠近街道邊緣。此時,日軍正舉著步槍,朝著中國軍隊的陣地步步逼近。李二伯瞅準時機,猛地掀開木桶蓋子,奮力將藥汁潑向日軍。辛辣的煙霧如同一道無形的屏障,順著北風迅速撲向日軍。日軍士兵們頓時被嗆得睜不開眼,劇烈地咳嗽起來,眼淚鼻涕橫流,原本整齊的進攻隊形瞬間瓦解。

“好!就是這樣!”王老漢在中藥鋪內看著日軍的狼狽模樣,興奮地揮舞著手臂。然而,日軍很快反應過來,開始朝著藥汁潑灑的方向瘋狂射擊。子彈呼嘯著穿過中藥鋪的窗戶,擊碎了屋內的瓶瓶罐罐,中藥的氣味與硝煙味混雜在一起。但百姓們沒有絲毫退縮,他們躲在厚實的柜臺后面,繼續準備下一輪的藥汁潑灑。

陳立勛帶著衛隊沖過街道時,眼前的景象讓他憤怒不已。他看見一名日軍少佐正在指揮士兵焚燒百姓的房屋,熊熊大火映紅了半邊天,濃煙滾滾。百姓們哭喊著,試圖搶救自己的財物和家園,但卻遭到日軍的驅趕和毆打。陳立勛的雙眼瞬間被怒火填滿,他大吼一聲:“跟我上!救百姓!”便揮舞著手中的指揮刀,帶領衛隊沖向日軍。

在激烈的混戰中,陳立勛與日軍少佐狹路相逢。少佐看到陳立勛胸前的“鐵血”勛章,眼中閃過一絲驚訝和恐懼,但很快又恢復了兇狠的神色。他揮舞著軍刀,朝著陳立勛劈砍過來,刀刃劃破空氣,發出“嗖”的聲響。陳立勛側身敏捷地躲過,順勢揮刀反擊。兩把刀碰撞在一起,火星四濺,巨大的沖擊力震得兩人手臂發麻。

陳立勛想起南京淪陷時那悲慘的場景,想起無數同胞慘遭日軍殺害,心中的仇恨如火山般爆發。他咬緊牙關,越戰越勇,刀法也更加凌厲。少佐逐漸抵擋不住,開始后退。陳立勛瞅準時機,一個箭步沖上前去,一刀劈開對方的軍刀,緊接著刀鋒一轉,刺向少佐的胸口。少佐瞪大了雙眼,驚恐地看著陳立勛,隨后倒在血泊之中。

此時,劉順帶領的一團正在與日軍進行激烈的房屋爭奪戰。每一棟房屋都成為了雙方爭奪的焦點,戰士們在狹小的空間內與日軍展開殊死搏斗。有的戰士在樓梯拐角處設伏,當日軍上樓時,突然躍起,用刺刀將敵人刺倒;有的戰士則在房間內與日軍展開近身肉搏,他們用拳頭、用牙齒,用盡一切辦法與敵人抗爭。鮮血染紅了地板和墻壁,尸體橫七豎八地倒在房間內,但戰士們沒有絲毫畏懼,依然頑強地堅守著每一寸土地。

日軍為了奪回失去的陣地,不斷增派兵力,他們利用坦克的掩護,向中國軍隊的陣地發起一波又一波的猛烈進攻。坦克的炮口噴射著火焰,炮彈不斷轟擊著街道兩旁的建筑,磚石瓦塊紛紛掉落。但中國軍隊沒有被敵人的強大火力所嚇倒,他們憑借著對地形的熟悉和頑強的戰斗意志,一次次擊退了敵人的進攻。

在戰斗的間隙,劉順看到幾名戰士正在用繳獲的日軍武器裝備自己。他們將日軍的鋼盔戴在頭上,拿起日軍的步槍,檢查槍支的性能。“這些武器咱們好好利用,就能多殺幾個鬼子!”劉順大聲對戰士們說道。戰士們紛紛點頭,眼神中充滿了斗志。他們知道,在這場殘酷的巷戰中,只有不斷地消滅敵人,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才能保護身后的百姓和家園。

第五節 補給生命線

當陣地上的迫擊炮聲逐漸稀疏時,陳立勛的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預感。他知道,最危險的時刻已經到來——彈藥即將耗盡,而日軍的炮火卻愈發猛烈,正瘋狂地封鎖著后方道路,試圖切斷他們的補給生命線。此時的戰場,就像一個即將干涸的池塘,而補給就是維持池塘生機的水源,一旦斷絕,后果不堪設想。

陳立勛摸了摸腰間的德制魯格手槍,這是他最后的武器之一。此時,彈匣里只剩三發子彈,槍柄上“守土”二字被手心的汗漬泡得有些模糊,但卻依然深深地刻在他的心中,時刻提醒著他的責任與使命。他站在戰壕里,看著周圍疲憊不堪的戰士們,他們的臉上布滿了灰塵和血跡,眼神中透露出疲憊和焦慮,但依然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

“副師長!”通信兵從狹窄的地道里匆匆爬進來,他滿臉冰霜,身上還帶著地道里的寒氣,頭發和眉毛上都結滿了白霜?!袄畲笫宓鸟R幫在鷹嘴崖遇襲!”他顫抖著遞過一張染血的清單,聲音中帶著焦急與不安,“三十箱迫擊炮彈墜入冰河,”清單角落畫著個歪歪扭扭的箭頭,“但百姓們正在鑿冰打撈,他們說就算凍掉手指,也要把炮彈撈上來?!?/p>

在鷹嘴崖下,零下十度的河水里,六十歲的李大叔帶領著二十多個漢子,正在進行一場與時間和嚴寒的賽跑。他們拿著簡陋的工具,如鐵錘、鑿子等,奮力地鑿著厚厚的冰層。河水刺骨,冰冷的河水很快就將他們的手凍得通紅,失去了知覺,但他們依然咬牙堅持,在冰層下摸索著沉在河底的炮彈。

“當年給太平軍運糧,俺爺爺就死在這條河里,”李大叔的牙齒凍得不停地打顫,但眼神卻異常堅定,“今兒個,咱爺倆也算給老輩兒報仇了!”他的話語中充滿了仇恨和決心。漢子們有的跪在冰面上,用鑿子一下一下地鑿著冰;有的則趴在冰面上,將耳朵貼在冰面,試圖通過聲音判斷炮彈的位置。他們的衣服被河水浸濕,在寒風中變得僵硬,但沒有一個人退縮。

在河岸上,李大姐帶著婦女們也沒有閑著。她們架起幾口大鍋,燒著滾燙的熱水,準備隨時為在河里打撈炮彈的漢子們驅寒。她們還將帶來的棉被、棉衣等保暖物品整理好,等待著漢子們上岸后為他們換上?!敖忝脗儯蹅兛傻冒褵崴疅昧?,男人們在河里遭罪,咱們得讓他們上來有口熱乎的喝!”李大姐大聲說道,眼中滿是擔憂和關切。

劉順蹲在戰壕里,用刺刀小心翼翼地撬開最后一箱手榴彈。突然,他發現箱底墊著張報紙——是三天前的《大公報》。頭版刊登著“鐵血勁旅再立奇功”的報道,配圖是他在影珠山雪夜炸索道的剪影??粗鴪蠹埳系恼掌瑒㈨樏嗣厍暗膹棜ろ楁?,銀鎖空缺處不知何時多了顆冰晶,那是剛才接水時凍在項鏈上的。此刻,這顆冰晶正硌著他的鎖骨,像戰友們無聲的鼓勵,讓他充滿了力量,堅定了繼續戰斗的決心。

然而,補給的困難不僅僅是彈藥。食物和藥品也嚴重短缺。戰士們已經幾天沒有吃上一頓飽飯,只能靠一些野菜和少量的干糧充饑。受傷的戰士們因為缺乏藥品,傷口開始感染、化膿,痛苦不堪。但他們依然咬緊牙關,沒有一個人抱怨。

在后方,百姓們得知前線的困境后,紛紛自發行動起來。他們翻箱倒柜,將家里僅存的糧食、藥品等物資收集起來,準備送往戰場。有的老人將自己珍藏多年的老參、鹿茸等珍貴藥材拿出來,說:“這些東西平日里舍不得用,現在戰士們在前線拼命,正是需要的時候!”有的婦女將自己結婚時的首飾都拿了出來,換成錢購買藥品和食物。

一支由百姓組成的運輸隊,推著裝滿物資的獨輪車,挑著擔子,沿著崎嶇的山間小路,小心翼翼地向陣地進發。他們白天隱藏在樹林中,躲避日軍的巡邏,夜晚則摸黑趕路。路上遇到日軍的封鎖線,他們就繞路前行,甚至不惜翻山越嶺。盡管困難重重,但他們沒有一個人放棄,心中只有一個信念:一定要把物資送到戰士們手中,讓他們能夠繼續戰斗。

第六節 天爐初熾

1月15日黎明,東方的天空剛剛泛起魚肚白,寒風依然呼嘯著,仿佛在為即將到來的戰斗吶喊助威。薛岳長官的電令通過軍用電臺迅速傳來:“各軍按計劃轉入外線,誘敵深入。”陳立勛站在影珠山主峰,這里地勢險要,視野開闊。他身穿一件破舊但整潔的軍裝,腰間別著那把充滿故事的指揮刀,在寒風中屹立不倒,宛如一座巍峨的山峰。

他看著日軍第6師團正沿著湘鄂公路浩浩蕩蕩地推進,坦克履帶無情地碾碎積雪,泛著刺眼的血光。日軍的隊伍一眼望不到頭,士兵們穿著整齊的軍裝,扛著步槍,在坦克和裝甲車的掩護下,氣勢洶洶地前進。他們的臉上帶著狂妄和傲慢,似乎認為勝利已經唾手可得。

陳立勛轉身對劉順說道:“通知各團,執行‘天爐第三階段’,把鬼子放進汨羅江的爐膛。這是我們戰略的關鍵一步,我們要像張開的巨口,將敵人引入我們的埋伏圈,然后一舉殲滅。每一個團、每一個營都要嚴格按照計劃行動,不能有絲毫差錯。我們要用智慧和勇氣,給敵人一個沉重的打擊!”

劉順立刻敬禮,大聲回應:“是!保證完成任務!”隨后,他迅速騎上快馬,朝著各團的駐地飛奔而去。在他的身后,寒風卷起陣陣雪霧,仿佛是他奔赴戰場的壯麗背景。

隊伍在撤離時,劉順帶著爆破組在公路上精心埋設詭雷。他們將德制Teller地雷巧妙地偽裝成雪堆,觸發引信連接在松樹枝上?!坝涀。眲㈨槆烂C地對新兵們說,“鬼子的工兵喜歡掃路面,咱們就把雷埋在路基兩側的排水溝里,上面蓋層松針。這樣,敵人很難發現我們的陷阱,等待他們的將是致命的打擊。大家一定要仔細檢查每一個環節,確保萬無一失?!?/p>

新兵們認真地點點頭,手中的工具在寒風中微微顫抖,但他們的眼神卻充滿了堅定。他們小心翼翼地將地雷埋入雪中,然后用松針和積雪進行偽裝,每一個動作都力求完美。有的新兵因為緊張,不小心將積雪弄散,又趕緊重新整理,直到看不出任何破綻。

當第一輛日軍卡車觸雷時,劉順正在兩公里外的山坳里觀察。只聽見一聲巨響,卡車瞬間被巨大的爆炸力掀上了半空,車頭騰空而起,隨后重重地落在地上,燃起熊熊大火。爆炸的氣浪將周圍的日軍士兵掀翻在地,他們驚慌失措地爬起來,四處尋找掩護??粗@一幕,劉順的腦海中突然想起在南林鋪炸坦克的場景,心中充滿了復仇的快感和對勝利的期待。

陳立勛的指揮所設在一處隱蔽的巖洞里,這里相對安全,但也十分簡陋。洞壁上用石灰畫著巨大的作戰地圖,上面詳細標注著日軍的行進路線、我軍的防御部署以及各個伏擊點的位置。地圖旁邊,掛著幾幅用繳獲的日軍地圖改制的地形圖,上面用紅筆和藍筆做滿了標記。

洞內點著幾盞油燈,昏黃的燈光在洞壁上投射出搖曳的影子。參謀們圍在地圖前,緊張地忙碌著。他們有的在記錄最新的情報,有的在分析日軍的行動趨勢,有的在起草作戰命令?!皥蟾娓睅熼L,”一名參謀抬起頭,眼中帶著一絲興奮,“日軍已經進入我們預設的第一個伏擊圈!”

陳立勛走到地圖前,仔細觀察著日軍的位置,然后果斷下令:“通知一營、二營,準備發起攻擊!記住,不要戀戰,按照計劃邊打邊撤,一定要把敵人牢牢地吸引住,讓他們一步步走進我們的天爐!”參謀們迅速將命令傳達下去,洞內的氣氛變得更加緊張和凝重。

在各個伏擊點,戰士們早已嚴陣以待。他們趴在戰壕里,緊緊握著手中的槍支,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前方。寒風呼嘯著吹過他們的臉頰,卻絲毫沒有影響他們的專注。當日軍進入射程后,隨著一聲令下,槍炮聲頓時響徹山谷。子彈如雨點般射向日軍,炮彈在日軍隊伍中爆炸,濃煙和塵土彌漫在空中。

日軍被突如其來的攻擊打了個措手不及,頓時陷入混亂。但他們很快反應過來,開始組織反擊。雙方在山谷中展開了激烈的交火,戰斗異常慘烈。戰士們憑借著對地形的熟悉和頑強的戰斗意志,一次次擊退了日軍的進攻。但他們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不斷有戰士受傷、犧牲。

然而,這只是天爐戰法的開始。隨著戰斗的進行,日軍逐漸陷入了中國軍隊精心布置的陷阱中,等待他們的將是更加猛烈的打擊和最終的覆滅。而中國軍隊的戰士們,也將在這場戰斗中,用他們的鮮血和生命,捍衛祖國的尊嚴和領土完整。

第七節 暗夜奔襲

1月18日深夜,夜幕如墨,籠罩著整個戰場。寒風呼嘯,仿佛是魔鬼的嘶吼,讓人不寒而栗。陳立勛帶著師部直屬隊摸向日軍炮兵陣地。他們穿著繳獲的日軍大衣,反戴著鋼盔,鞋底纏著毛氈,每走二十步就用螢火蟲的光信號聯絡——這是從岳麓山獵戶那里學的雪地夜行軍技巧。

隊伍在黑暗中悄無聲息地前進,戰士們的神經緊繃,時刻警惕著周圍的動靜。他們的腳步輕而緩慢,生怕發出一點聲響驚動敵人。月光透過厚厚的云層,偶爾灑下一絲微弱的光芒,照亮他們前行的道路。但更多時候,他們只能憑借著對地形的記憶和手中的地圖摸索前進。

“注意,前方五米有絆發雷?!奔獗蝗慌e手,壓低聲音說道。陳立勛借著微弱的月光,看見細如發絲的鐵絲絆線橫跨雪路,另一端連著枚九一式手榴彈。他摸出從南京帶出的軍用剪,突然想起老班長李富貴教他的排雷口訣:“雪天辨雷看壓痕,松針蓋著的必是詭雷?!?/p>

他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撥開積雪,仔細觀察著絆線的走向。雙手在寒風中微微顫抖,但他強忍著寒冷和緊張,用軍用剪緩緩靠近鐵絲。“咔嗒”一聲,鐵絲被剪斷,陳立勛長舒一口氣,示意隊伍繼續前進。

炮兵陣地的篝火在三百米外跳動,十二門九六式榴彈炮呈扇形排列,炮口正對著影珠山方向?;鸸庥痴障拢哲娚诒陉嚨刂車鷣砘匮策?,他們的身影在夜色中若隱若現。陳立勛打出手勢,隊員們分成四組:一組摸哨兵,二組炸炮閂,三組切斷通訊,四組焚燒彈藥庫。

劉順負責對付炮班宿舍,他貼著地面爬行,身體緊貼著冰冷的雪地。每前進一點,都要仔細觀察周圍的動靜。當接近宿舍時,他聽見里面傳來日軍士兵的呼嚕聲和說話聲。他屏住呼吸,慢慢起身,抽出腰間的匕首,輕輕推開房門。

屋內,幾名日軍士兵正躺在地上睡覺,還有幾個人圍坐在一起喝酒聊天。劉順眼神一冷,迅速沖向離他最近的日軍士兵,匕首準確地刺入對方的咽喉。其他隊員也紛紛行動,瞬間解決了屋內的敵人。整個過程干凈利落,沒有發出一點聲響。

與此同時,其他三組隊員也順利完成任務。摸哨兵的一組悄無聲息地解決了陣地周圍的警戒力量;炸炮閂的一組將炸藥包準確地安裝在炮閂上;切斷通訊的一組破壞了日軍的電話線和電臺;焚燒彈藥庫的一組則點燃了事先準備好的易燃物。

當第一聲爆炸響起,陳立勛已經將炸藥包捆在了炮閂上。他看著火光中日軍炮兵的慌亂身影,突然發現彈藥堆里有箱歪倒的牛肉罐頭——和當年在四行倉庫繳獲的一模一樣?!翱熳撸 彼唛_罐頭,導火索的火花在雪地里劃出弧線,下一秒,整個炮兵陣地被火光吞噬,九六式炮管在高溫中扭曲,像極了南京城破時的斷壁殘垣。

巨大的爆炸聲震耳欲聾,火光沖天而起,照亮了整個夜空。日軍士兵們驚慌失措,四處逃竄。有的士兵被爆炸的氣浪掀翻在地,有的則被飛濺的彈片擊中,發出痛苦的慘叫。而陳立勛帶領的直屬隊,則趁著混亂迅速撤離現場,消失在夜色之中。

這次暗夜奔襲,成功摧毀了日軍的炮兵陣地,削弱了敵人的火力,為后續的戰斗創造了有利條件。但他們也清楚,日軍不會善罷甘休,接下來的戰斗將會更加激烈和殘酷。而他們,已經做好了迎接任何挑戰的準備,誓要與敵人戰斗到底。

第十章 天爐熔金

第八節 白刃雪原

1月20日正午,凜冽的寒風如千萬把鋼刀,在新墻河戰場上肆意呼嘯。日軍在飛機的掩護下,發起了第十次瘋狂沖鋒。天空中,轟炸機群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像一群黑色的惡魔,遮天蔽日。一枚枚炸彈拖著長長的尾焰,如流星般墜落,在陣地上炸開。劇烈的爆炸聲此起彼伏,大地在顫抖,建筑物紛紛倒塌,磚石瓦礫漫天飛舞,整個戰場瞬間被濃煙和火焰吞噬。

陳立勛站在指揮所的觀察口,盡管炮火的氣浪一次次將他掀倒在地,他依然頑強地爬起來,用望遠鏡觀察著戰局。日軍的步兵在坦克的掩護下,如同惡狼一般,嚎叫著向陣地撲來。坦克的履帶無情地碾壓著雪地,發出“咔咔”的聲響,炮口噴射出的火焰照亮了一張張猙獰的面孔;步兵們端著刺刀,密密麻麻地跟在坦克后面,他們的喊叫聲在空曠的雪原上回蕩,充滿了囂張與瘋狂。

“各團注意,給我狠狠地打!絕不能讓鬼子前進一步!”陳立勛抓起電話,聲嘶力竭地喊道。他的聲音中充滿了憤怒和堅定,仿佛要將所有的力量都傳遞給每一位戰士。電話那頭,各團指揮官紛紛回應,聲音中同樣飽含著與敵人決一死戰的決心。

劉順所在的一營陣地上,戰士們趴在殘破的工事后面,緊握著手中的武器,眼睛死死地盯著越來越近的敵人。他們的臉上沾滿了灰塵和硝煙,眉毛和睫毛上結滿了冰霜,眼神中卻沒有絲毫的畏懼,只有對敵人的仇恨和對勝利的渴望。寒風像刀子一樣刮過他們的臉頰,在臉上留下一道道血痕,但他們仿佛感覺不到疼痛,全神貫注地等待著敵人進入射程。

“準備!”劉順大聲喊道,聲音在炮火的轟鳴聲中依然清晰可聞。戰士們屏住呼吸,緊緊握住槍栓,手指放在扳機上,身體微微前傾,做好了射擊的準備。他們的耳朵仔細聆聽著劉順的命令,每一根神經都緊繃著。

當日軍進入有效射程后,劉順猛地一揮手臂:“打!”霎時間,機槍的怒吼聲、步槍的射擊聲、手榴彈的爆炸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曲震撼人心的戰斗交響曲。子彈如雨點般射向日軍,日軍成片地倒下,鮮血染紅了潔白的雪地。但日軍憑借著人數和裝備的優勢,很快便重新組織起進攻,他們的炮火更加猛烈,密集的彈雨將一營的陣地徹底覆蓋。

戰壕在炮彈的轟擊下不斷坍塌,戰士們只能躲在殘垣斷壁后面,頑強抵抗。有的戰士被彈片擊中,倒在雪地里,鮮血迅速染紅了周圍的積雪;有的戰士的槍支被炸毀,但他們沒有退縮,撿起身邊的石頭,準備與敵人展開最后的搏斗。劉順看著身邊的戰友一個個倒下,心中的怒火越燒越旺?!吧洗痰?!”他大喊一聲,率先跳出戰壕,揮舞著大刀,沖向敵人。

戰士們見狀,紛紛緊隨其后,與日軍展開了激烈的白刃戰。寒光閃閃的刺刀在硝煙和風雪中閃爍,喊殺聲震天動地。劉順揮舞著大刀,左劈右砍,日軍士兵紛紛倒地。他的動作迅猛而有力,每一刀都帶著對敵人的仇恨。突然,一名日軍軍官舉著軍刀,惡狠狠地向他砍來。劉順側身躲過,反手一刀,將其劈倒在地。他看著日軍軍官胸前的勛章,想起了在南林鋪犧牲的戰友,心中的仇恨如火山般爆發。他大喊著,沖向更多的敵人,每一刀都帶著無盡的憤怒和力量,仿佛要將所有的仇恨都發泄在敵人身上。

在激烈的戰斗中,戰士們一個接一個地倒下,但沒有一個人退縮。有的戰士被刺刀刺穿了身體,卻依然緊緊抱住敵人,拉響手榴彈,與敵人同歸于盡;有的戰士在彈藥耗盡后,撿起地上的石頭,砸向敵人;還有的戰士,即使身負重傷,仍然堅持著向敵人開槍射擊,直到流盡最后一滴血。他們用自己的生命詮釋著對祖國的忠誠和對侵略者的仇恨。

陳立勛看到一營陣地吃緊,親自帶領警衛排前去支援。他手持湯姆森沖鋒槍,邊跑邊射擊,打倒了多名日軍士兵。在他的帶領下,戰士們士氣大振,紛紛發起反擊,將日軍擊退了一段距離。但日軍很快又組織起更強大的攻勢,雙方在雪原上展開了拉鋸戰,每一寸土地都浸透了鮮血。

第九節 傷兵如火

岳麓山的防空洞內,彌漫著一股令人窒息的氣息。野戰醫院就設在這里,洞內光線昏暗,只有幾盞油燈散發著微弱的光芒,搖曳的燈光在洞壁上投下長長的影子。傷員們躺在用松枝和軍毯鋪成的地鋪上,痛苦的呻吟聲不時響起,與洞頂滴下的冰水打在搪瓷盆里的聲音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首悲傷的交響曲。

劉順蹲在張虎的“床”前,借著油燈昏黃的光,看見戰友腿上的石膏裂了道縫,露出里面滲血的紗布。張虎的臉色蒼白如紙,額頭上布滿了豆大的汗珠,嘴唇干裂,眼神中充滿了痛苦和無助。“團長,”張虎的聲音像浸了冰的棉花,虛弱而又微弱,“俺夢見在四行倉庫,趙大哥說要教俺打捷克式,”他的手指無力地摸索著枕邊的彈殼項鏈,那是劉順用長沙會戰的彈殼新串的,“等傷好了,俺要把這串項鏈掛在機槍上,讓鬼子聽見響聲就害怕。”

劉順強忍著眼中的淚水,握住張虎的手,哽咽著說:“兄弟,你一定會好起來的!等你傷好了,咱們一起上戰場,殺更多的鬼子!”他輕輕為張虎擦拭著額頭上的汗水,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想辦法治好張虎的傷,讓他重新回到戰場上。

護士小王蹲在角落調配外傷藥,搪瓷碗里的磺胺粉早就見底,她正把百姓送來的辣椒面和艾草葉嚼碎敷在傷員傷口上。她的雙手被草藥染得通紅,臉上也沾滿了草藥的殘渣,但她沒有絲毫的嫌棄,專注地為傷員處理傷口。“劉團長,”她抬頭時,睫毛上沾著草藥渣,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疲憊和無奈,“幫我把那箱華僑捐的繃帶遞過來,”她指著墻角的木箱,“上面寫著‘紐約華商會’,繃帶邊緣還繡著自由女神和青天白日旗?!?/p>

劉順站起身,走到木箱前,小心翼翼地打開箱子,取出一卷繃帶遞給小王。他看著木箱里的繃帶,心中充滿了感激。這些繃帶不僅是救治傷員的物資,更是海外華僑對祖國抗戰的支持和牽掛。每一卷繃帶都凝聚著華僑們的心血和期望,他們雖然身在異國他鄉,但始終心系祖國,為抗戰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陳立勛巡視到重傷員區,聽見一名士兵在昏迷中呢喃:“娘,俺的刺刀……在長沙城……”他認出這是三排的新兵,入伍時帶著本《楚辭》,書頁間夾著從岳麓書院撿的瓦片。床頭柜上放著封信,沒貼郵票,開頭寫著:“親愛的土地,我把熱血灑在您的雪地里……”陳立勛拿起信,看著上面稚嫩的字跡,心中一陣酸楚。這些年輕的戰士,為了保衛祖國,遠離家鄉,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他們的青春和熱血,都灑在了這片土地上。

防空洞內,傷員們相互鼓勵、相互扶持。有的傷勢較輕的戰士主動照顧重傷員,為他們端水送飯、擦拭身體;大家還會分享自己的戰斗經歷,講述那些英勇殺敵的故事,用樂觀的態度感染著每一個人。盡管環境艱苦,傷痛難忍,但他們依然堅信,只要大家齊心協力,就一定能夠戰勝困難,將日本侵略者趕出中國的土地。而那些在后方的百姓們,也在想盡辦法為傷兵們提供幫助,他們送來食物、衣物和藥品,用自己的行動表達著對戰士們的關愛和敬意。

第十節 熔爐淬火

1940年1月25日清晨,朝陽緩緩從幕阜山后升起,金色的陽光穿透厚厚的云層,灑在滿目瘡痍的新墻河戰場上。歷經戰火洗禮的土地上,殘雪漸漸融化,露出褐色的泥土,仿佛是這片土地在褪去戰爭的創傷,迎接新的希望。鐵血勁旅的戰士們整齊地站在臨時搭建的閱兵臺上,他們身著破舊但整潔的軍裝,身上的繃帶和傷痕訴說著戰斗的慘烈。

陳立勛站在閱兵臺的中央,他的身姿挺拔如松,目光堅定地掃視著臺下的每一位戰士。此時的他,臉上少了幾分疲憊,多了一絲欣慰和自豪?!暗苄謧儯彼穆曇魷喓穸辛?,在空曠的戰場上回蕩,“我們在新墻河拖了鬼子十二天,為天爐戰法爭取了關鍵時間,”他舉起那面染滿鮮血的軍旗,旗面上新增的彈孔在陽光下像熔爐的火星,“但這不是結束,”他望向遠處的長沙城,眼神中充滿了堅定,“薛長官來電,咱們即將調往衡陽,參加下一步會戰?!?/p>

臺下的戰士們聽了陳立勛的話,頓時熱血沸騰,歡呼聲此起彼伏。他們揮舞著手中的武器,高喊著:“保家衛國!殺退日寇!”聲音響徹云霄,仿佛要將所有的疲憊和傷痛都驅散。這些戰士們經歷了無數次生死考驗,每一場戰斗都驚心動魄,每一次勝利都來之不易。但他們從未退縮,始終堅守著自己的信念和使命。

劉順站在隊列里,摸著新領到的M1鋼盔,盔沿上不知誰用刺刀刻了“熔金”二字。他的彈殼項鏈上,除了戰友的彈殼,還多了枚日軍炮兵的領章——那是從炸毀的炮兵陣地撿的,他打算寄給王老漢的孫子,當作啟蒙的“玩具”。回想起這段時間的戰斗,從影珠山的雪夜突襲到長樂街的激烈巷戰,每一個場景都歷歷在目。他深知,每一次勝利都離不開戰友們的團結協作,離不開百姓們的支持。

隊伍開拔時,新墻河的百姓們站在路邊,眼中含著淚水,目送著戰士們離去。有的百姓手中拿著姜湯,遞給路過的戰士;有的百姓塞給戰士們自家烤的紅薯和干糧;還有的百姓默默流淚,向戰士們揮手致意。一個穿補丁棉襖的小女孩追著隊伍跑了半里路,手里舉著個用雪團捏的“炮彈”,上面歪歪扭扭寫著:“給打鬼子的叔叔暖手”。孩子們的臉上帶著純真和期待,他們希望戰士們能夠早日勝利歸來,趕走侵略者,讓這片土地重新恢復和平與安寧。

陳立勛騎在馬上,看著漸漸遠去的村莊,突然想起四行倉庫的槍聲、南林鋪的紅膠泥、長沙城的火墻。這些記憶如同電影畫面一般,在他腦海中不斷閃現。他知道,無論走到哪里,“鐵血”二字都將刻在弟兄們的骨血里,就像軍旗上的彈孔,每一道都是勛章,每一道都是熔爐里的火星,終將匯成燒毀侵略者的燎原之火。

當隊伍拐過山腳,陳立勛回頭望了最后一眼,看見百姓們正在清理戰場,將犧牲弟兄的遺物小心收起。王老漢蹲在戰壕邊,用葫蘆瓢舀雪水清洗染血的“鐵血”胸章,陽光照在他的白發上,像落了一頭的熔爐火星——那是四萬萬同胞的赤子之心,是中華民族永不熄滅的抗爭之火。這火光照亮了戰士們前行的道路,激勵著他們在未來的戰斗中勇往直前,為了祖國的獨立和民族的解放,不惜一切代價,直至將所有的侵略者趕出中國的領土,迎來最終的勝利!

更新時間:2025-05-02 03:50:50

色污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