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市,臨近新年的時候,我每天窩在小窩里。
幾乎每天上午的時候外面的街道上都會傳來集市的喧鬧聲。
我休工以后就一直在出租屋里躺著每天不出門也不說話。
我曾經想過去找朋友玩,我想她在商場里工作肯定沒有時間跟我玩。
但是我還是找她聊天了,不過聊著聊著她就不說話了。
我曾經覺得我們是一輩子的朋友,現在看來可能是脆弱的友誼吧。
罷了罷了。
我在這里每天不出門不說話,這樣的情況好像也沒那么可怕。
本來還發愁一直不說話語言功能會不會退化,現在都覺得沒什么可怕的,懶得在乎了。
我之前之所以害怕語言功能退化是因為小時候小嘴巴很會說,后來長大了話越來越少,感覺嘴巴越來越笨了。
所以沉默寡言憂傷難過的少年時期的很多很多的時候都在想:我的語言功能是不是越來越退化了?
然后就是一陣恐慌與難過。
不過現在成年的我早就不在乎了。
管他什么語言口才,我一點都不在意。
我早就脫離那個少年時期了。
我已經脫離學校很久了吧。
想想我不過脫離學校一年半而已,可是我覺得我已經畢業很久很久了。
不止我一個有這樣的感覺,很多畢業生也有這樣的感覺,怎么會這樣呢?
大概是因為太過于專注于現在以及未來的生活,不斷地向前看,所以過去的事情對于我們來說才顯得太過遙遠吧。
還有一件事值得一提,我記得大學的時候,我突然意識到我很快地忘記發生過的事情。
當然,都是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
有一次翻看微博時候才想起不久前走在校園里看到一片枯葉在枝頭掛不住了“啪”一聲掉在地上的景象,那個時候對自己的記憶有了一些感慨。
當時我覺得那樣挺好的,忘記吧,忘記那些痛苦的瑣碎的尷尬的事情。
甚至想到了等到了很久很久以后,我會忘記越來越多的事情。
只要時間足夠長,或許我能徹底忘記記憶里所有的痛苦與不堪。
嗯,挺好的。
這樣就很好。
我現在也是這樣想的。
有一次我與蘇瀲滟說起我的記性,她說“你這是選擇性記憶”,那個時候我不以為然,現在想想確實是選擇性記憶。
我記得我人生中一些重要的值得銘記的事情,對于不那么重要的事情我是不屑一顧的。
今天七點多的時候起床了,起來吃了飯,曬了衣服,洗了頭發,出門,散散步,曬曬頭發。
我走在路上的時候不緊不慢的,直視著前方沒有一絲一毫的羞怯。
不知道為什么,我是一個很害羞靦腆的人,可是有的時候又是直視著前方,大咧咧地露著自己的臉。
想這些原因想得好費腦子,累了,算了,不想了。
我走在路上的時候時而轉頭看看旁邊的景象。
走到馬路旁,過了馬路,走在旁邊的非機動車道,向我要去的目標走去。
啊,出發。好風景,我來了。
更新時間:2025-05-01 17: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