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章節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第一章 茉莉與薄荷第一節 褪色的水母藍月亮洗衣店的紅底招牌在梅雨季泛著潮意,

"月亮"二字的霓虹燈管壞了半邊,每晚七點后就只剩"月"字一勾殘黃,

像被啃了一口的陳年老餅。我蹲在店門口剝橘子,指甲縫滲進橙香時,

第三臺滾筒洗衣機恰好發出蜂鳴。"林小姐,您的床單曬得透透的。

"陳姐掀開熨燙臺的白布,漿洗過的棉麻織物帶著陽光烤焦的味道。我接過牛皮紙袋時,

第37次注意到她左手虎口的燙傷疤——形狀像只展翅的蝴蝶,

和我鎖骨下方的胎記驚人相似。午后三點的陽光斜穿過積灰的玻璃櫥窗,

在第三臺洗衣機上投下菱形光斑。淡藍色泡沫里,白床單正與淺灰襯衫纏綿翻滾,

透過圓形觀察窗看過去,像兩只交頸的水母,在深海般的滾筒里跳著無聲的圓舞曲。

我數到第27顆洗衣珠時,門簾被風掀起一角,卷進若有若無的薄荷香。他站在逆光里,

身影被切割成灰撲撲的剪影。白大褂左胸別著"蘇明川"的工作牌,邊緣磨出毛邊,

像被無數次摩挲過的舊書頁。右手指尖沾著淡藍色的消毒水痕跡,

我知道那是手術室常用的碘伏顏色,和七年前福利院醫務室的藥水瓶一模一樣。"老周,

還是老樣子。"他的聲音像浸了冰水的琴弦,尾音帶著不易察覺的震顫。

正在修指甲的老周頭也不抬,用咬過的圓珠筆往冰柜方向戳了戳:"第三層,

給您留的薄荷葉新鮮著吶,今早才從后院薅的。"我望著他走向冰柜的背影,

注意到他右肩比左肩略低,步幅均勻得像臺精密儀器。白大褂下擺沾著星點血跡,

干涸的暗紅在棉布纖維間若隱若現,讓我想起八歲那年,

在福利院后山看見的受傷白鷺——翅膀上的血也是這樣,像開在雪地里的臘梅。

第二節 薄荷與糖紙冰柜打開的瞬間,薄荷香混著冷氣撲面而來,

裹著一絲若有似無的消毒水味。我下意識屏住呼吸,指甲深深掐進掌心——這個氣味組合,

和記憶中某個雪夜重疊。那時我蜷在福利院的閣樓里,聽著窗外北風呼嘯,

突然聞到樓下飄來的薄荷味,夾雜著隱約的青霉素氣息。"要幫忙嗎?"話脫口而出時,

我自己都嚇了一跳。他回頭看我,睫毛在眼瞼投下細碎陰影,像振翅欲飛的蝶。

我這才發現他左眼角有顆淚痣,淺褐色,像落在白玉上的茶漬。"謝謝。

"他的手指在玻璃罐口頓了頓,"這些薄荷...是給我母親的。她喜歡用薄荷葉泡水擦身,

說能緩解..."聲音突然低下去,像被風吹散的蒲公英。我注意到他手腕的紅繩,

編織方式很特別,是雙聯結,每個結眼都穿了顆極小的銀珠,

和我鎖在木箱底的半根紅繩一模一樣。陳姐的收音機突然響起蘇州評彈,

軟糯的吳語在狹小空間里流淌:"月子彎彎照九州,

幾家歡樂幾家愁..."我看著他小心翼翼地取出薄荷枝,根部的棉球浸著水,

在冰柜燈光下泛著珍珠母的光澤。這個場景我已觀察了七次,從驚蟄到谷雨,

每周二的三點十五分,他都會準時出現。"您母親...她還好嗎?"話一出口我就后悔了,

這樣的試探太過冒昧。他抬頭看我,眼神里閃過一絲驚訝,

隨即轉為溫和的釋然:"她...很好,只是最近總說屋里有股霉味,大概是梅雨季的緣故。

"他頓了頓,目光落在我抱著的牛皮紙袋上,"你買的茉莉...很香。"那是九支茉莉,

用牛皮紙仔細包著,花莖底部還沾著新鮮的泥土?;ǖ晷∶谜f,今早剛從云南空運來的,

每朵花骨朵都裹著晨露。我想起母親照片里的場景,她站在茉莉花叢中,白裙子被風吹起,

發間別著一朵半開的茉莉,笑容比陽光還明亮。"要分你兩支嗎?"話剛說完,

我就感到耳根發燙。他愣住了,眼中閃過一絲復雜的情緒,像是驚訝,又像是感動。

"真的可以嗎?"他的聲音輕得像一片羽毛,"我母親...她生前最喜歡茉莉,

說這是離月亮最近的花。"第三節 創可貼與月光洗衣機的蜂鳴聲突然尖銳起來,

驚得陳姐手里的茶杯差點打翻。我手忙腳亂地抽出兩支茉莉,

卻不小心被莖稈上的尖刺劃破虎口。血珠立刻滲出來,在蒼白的皮膚上綻開一朵小紅花。

"小心!"他迅速從白大褂口袋里掏出創可貼,動作快得像在手術室里處理傷口。

我這才發現,那是個印著卡通兔子的創可貼,邊緣已經卷起,像是在口袋里放了很久。

"這個...可能有點舊了,不過沒過期。"他的耳朵微微發紅,

手指輕顫著替我貼上創可貼,"我總是習慣在口袋里放幾個,

有時候給術后的孩子用..."他的指尖觸到我手腕時,我突然感到一陣電流般的震顫。

記憶如潮水般涌來——八歲那年的冬至,我在福利院的走廊摔破膝蓋,

一個穿白襯衫的少年突然出現,從書包里掏出創可貼,同樣的卡通兔子圖案,

同樣溫暖的手指。那時他十五歲,每周日下午都會出現在福利院的鐵欄桿外,

隔著欄桿遞給我糖果和漫畫書。"謝謝。"我低聲說,喉嚨突然發緊。他退后一步,

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紅繩上的銀珠:"你...是不是去過松江福利院?

"這句話像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面,激起層層漣漪。我感到心跳驟然加快,

仿佛回到那個暴雨傾盆的夜晚,梨樹被連根拔起,鐵盒里的糖紙被雨水泡得皺巴巴的。

"你怎么知道?"我的聲音帶著一絲顫抖。他凝視著我,

眼中有光在閃爍:"我妹妹...她叫小滿,曾在那里住過一段時間。她總說,

有個姐姐會在梨樹下等她,給她帶糖紙。"空氣突然凝固了。

我想起那個扎著麻花辮的小女孩,總是躲在梨樹后面,用清亮的聲音喊我"星眠姐姐"。

我們會把收集的糖紙折成小船,埋在梨樹下,幻想著有一天能順著銀河漂流到母親身邊。

小滿的手腕上,總是系著一根紅繩,末端墜著半個木雕月亮。"小滿她...還好嗎?

"我輕聲問,不敢直視他的眼睛。他沉默了很久,久到我以為雨聲已經淹沒了整個世界。

"她...五年前走了。"他的聲音輕得像一片羽毛,"臨走前,她讓我把這個交給你。

"他從白大褂內袋掏出一個小紙包,遞給我時手指微微發顫。我小心翼翼地打開,

里面是半塊木雕月亮,和我鎖在木箱底的那半塊嚴絲合縫。淚水突然模糊了視線,

我想起小滿臨終前寫給我的信,最后一句是:"星眠姐姐,月亮碎了的時候,

媽媽就會來接我們了。"第四節 未說出口的秘密窗外的雨不知何時停了,

一縷斜陽透過云層,在洗衣店的地板上投下狹長的光影。他望著窗外,

眼神飄向遠方:"其實,我每周來這里買薄荷,不只是為了母親。"他頓了頓,

喉結微微滾動,"第一次見到你時,你穿的白裙子,和我母親年輕時的一模一樣。

"我愣住了。記憶中母親的白裙子,總是飄在茉莉花叢中,像一朵不會凋零的花。

后來福利院的工作人員說,母親把我留在福利院門口時,穿的就是一條白裙子,

裙擺上沾著茉莉花瓣。"我母親...她叫林月白。"我輕聲說,

"你母親...是不是姓蘇?"他猛地轉頭看我,眼中滿是震驚:"你怎么知道?

"我深吸一口氣,從牛皮紙袋里抽出一張泛黃的照片——那是我從福利院帶出來的唯一物品,

照片上,年輕的母親抱著一個嬰兒,旁邊站著一個穿白襯衫的女人,懷里抱著一個小女孩。

"這是...我母親和你母親?"他的聲音里充滿難以置信。

我點點頭:"她們曾是最好的朋友,后來因為一場意外...分開了。小滿去世前,

曾告訴我一個秘密,她說...我們可能是表兄妹。"他盯著照片,

手指輕輕撫過母親的臉:"我母親臨終前,也讓我找一個姓林的女孩,說她手里有半塊月亮。

她說,那是她們年輕時一起刻的木雕,原本是一整塊圓月,后來分成兩半,作為彼此的信物。

"洗衣店的老鐘突然敲響,四點的鐘聲在空氣中回蕩。他看了眼手表,

眼中閃過一絲焦急:"我得回醫院了,今晚有臺急診手術。"他匆匆寫下一個電話號碼,

塞給我:"這是我的私人號碼,關于...我們的母親,我想我們可以找時間聊聊。

"我攥著紙條,看著他匆匆離去的背影,突然想起七歲那年的夏夜,我們在梨樹下看月亮,

小滿指著天上的月牙說:"星眠姐姐,你看,月亮缺了一塊,是不是被天狗吃掉了?

"那時我們不知道,有些缺口,終其一生都無法填補。暮色漸濃,洗衣店的霓虹燈管亮起,

"月"字依舊殘缺。我摸著口袋里的半塊木雕月亮,突然想起母親照片背后的字跡:"星眠,

當月亮圓時,媽媽就會回來。"原來,月亮從未真正缺過,所有的分離,

都是為了最終的團圓。窗外,茉莉花香與薄荷香交織在一起,像一場溫柔的夢。我知道,

有些故事,才剛剛開始。第二章 晾衣繩上的月光第一節 霉味里的針腳梅雨季的第十七天,

晾衣繩在風里晃成濕漉漉的琴弦。我踮腳收床單時,發現蘇明川的灰襯衫掛在最末端,

第二顆紐扣搖搖欲墜,像隨時會墜入水洼的殘月。雨滴順著領口縫線蜿蜒而下,

在布料上洇出深淺不一的灰,像極了他眼底常年不散的陰影。"又忘了縫紐扣。

"我輕聲嘆氣,指尖觸到襯衫下擺的褶皺。這是他本月送洗的第四件灰襯衫,

每件都帶著消毒水與薄荷混合的氣息,

后頸處永遠有塊淡褐色的汗漬——和二十年前那個總在梨樹下等我的少年一模一樣。

針線盒在窗臺積了層青苔,薄荷標本夾在《安徒生童話》里,葉片邊緣已泛出琥珀色。

我捏著細針穿過紐扣孔,突然發現內襟繡著極小的"蘇"字,繡線是褪色的淺粉,

針腳歪斜如孩童學步。記憶突然被扯回1998年的冬夜,七歲的小滿攥著繡花繃子,

在燭光下歪歪扭扭地繡著"蘇"字:"這是我新學的字,以后要繡在哥哥的襯衫上。

"雷聲悶悶滾過天際時,我聽見門鎖轉動的聲音。蘇明川站在玄關,白大褂下擺滴著水,

發梢黏在額角,露出蒼白的眉骨。他手里攥著濕透的病歷本,

指節因用力而泛白:"凌晨兩點的急診...校車側翻,有個孩子的脾臟..."話未說完,

他的目光突然定在我手中的灰襯衫上。我看見他喉結劇烈滾動,眼神在"蘇"字刺繡上凝固,

像被突然按了暫停鍵的老電影。窗外一道閃電劃過,照亮他瞳孔里突然翻涌的驚濤駭浪。

“這是...小滿繡的。"他的聲音低得像從古井里撈起的碎瓷,"她十歲那年,

偷偷用我的校服練手,被針尖扎破七次手指..."他踉蹌著向前半步,

雨水順著下巴滴在木地板上,暈開深色的花,"后來她住院了,還說等病好了,

要給我繡一整排星星。"第二節 黑暗中的糖紙洗衣店突然陷入黑暗,應急燈亮起時,

我看見蘇明川蹲在地上,指尖顫抖著觸碰那排歪扭的針腳。他的白大褂口袋露出半截糖紙,

邊角染著陳舊的茶漬——是九十年代的橘子汽水圖案,和我鐵盒里的第三十六張一模一樣。

"你果然記得。"我摸出火柴點燃蠟燭,火苗在風里晃出暖黃色的弧光,

"梨樹下的鐵盒...你挖出來了嗎?"他猛地抬頭,燭火在瞳孔里碎成萬千星子。

1999年那個暴雨夜突然在眼前展開:十二歲的我趴在閣樓窗口,

看見十五歲的蘇明川冒雨翻墻而入,手里攥著鐵鍬,白襯衫被雨水澆成半透明。

福利院的梨樹在拆遷隊的推土機前瑟瑟發抖,他跪在樹根旁瘋狂挖掘,

泥水里露出生銹的鐵盒一角。"后來我在鐵盒里發現這個。"他從錢包夾層抽出泛黃的紙片,

燭光下能看見稚嫩的字跡:"星眠姐姐收,小滿藏。"信封邊緣沾著褐色斑點,

我知道那是風干的淚痕。1998年平安夜,小滿發著高燒,

卻堅持要把攢了三個月的糖紙埋進梨樹下,說這是給"月亮姐姐"的禮物。

"里面有十二張糖紙,每張都按著彩虹順序疊好。"他的手指滑過信封封口,

那里還粘著半片干枯的茉莉花瓣,"第三張是橘子汽水味,

第六張是草莓牛奶味...最后一張..."他聲音突然哽咽,"是桂花味的中秋月餅糖紙,

她說是在垃圾桶里撿的,想讓月亮姐姐嘗嘗團圓的味道。"我閉上眼,

試圖壓制眼眶里翻涌的熱意。那個冬天,小滿的床永遠挨著暖氣片,

她總說手腳像泡在冰水里。我們把糖紙折成小船,放在搪瓷缸里"漂流",

她望著天花板上的水漬,認真地說:"等攢夠一百張,就能坐船去月亮上找媽媽了。

"第三節 梧桐葉書簽蠟燭突然爆了個燈花,蘇明川的臉在明暗交錯中忽遠忽近。

他從公文包掏出個鐵皮盒,漆面剝落處露出"上海牌"字樣,

正是當年福利院食堂用來裝糖塊的容器。盒蓋掀開時,十二張糖紙沙沙作響,

像一群被驚醒的蝴蝶。"你看這個。"他抽出第三十六張糖紙,

背面用鉛筆寫著歪歪扭扭的字:"今天星眠姐姐教我寫'月亮',她說媽媽住在月亮上,

每天晚上都會對著我笑。"字跡被水痕暈開,最后那個句號洇成小團墨漬,

像滴落在宣紙上的淚。我指尖撫過糖紙邊緣的齒痕,那是小滿用剪刀一點點剪出來的花紋。

鐵盒底部躺著片梧桐葉書簽,葉脈間夾著細小的銀箔——1998年深秋,

我們在福利院門口的梧桐樹下撿落葉,她說要把陽光藏進葉脈里,這樣冬天就不會冷了。

"你知道嗎?"蘇明川突然握住我手腕,力度大得驚人,"拆遷那天,

推土機司機在樹根里發現這個。"他攤開掌心,是枚燒得變形的發卡,

蝴蝶形狀的金屬片上還粘著幾根焦黑的發絲,"消防隊長說,

那場火...可能是從閣樓先燒起來的。"空氣突然凝固。

1999年春夜的火光再次在眼前閃現:我被濃煙嗆醒時,閣樓的木梯已被火焰吞沒。

小滿的哭聲從樓下傳來,我抓起枕頭下的鐵盒往窗口跑,

卻看見蘇明川在濃煙中張開雙臂——他身后的梨樹正在燃燒,火光把他的影子投在墻上,

像只展翅的鳳凰。“他們說我是自己摔下來的。"我盯著發卡上的焦痕,聲音平靜得可怕,

"但我記得有人推了我一把,那人穿著帶星星的毛衣,和福利院張阿姨的一樣。

"蘇明川猛地吸氣,指節捏得發白:"張桂蘭...她上個月剛從精神病院出來。

"第四節 紅繩與木雕月亮暴雨在窗外肆虐,晾衣繩不堪重負地斷裂,

蘇明川的灰襯衫掉進積水里。我蹲下身去撿,發現內袋掉出個絨布包,里面是半截紅繩,

斷口處系著木雕月亮的另一角——和我脖子上戴著的半塊嚴絲合縫。“小滿臨終前攥著這個。

"他聲音沙啞,"她說...這是月亮姐姐給的護身符,只要戴著,媽媽就不會找不到她。

"燭光下,我看清木雕背面的刻字:"滿"字右邊缺了筆,像朵未開全的茉莉。

那是七歲的小滿用蠟筆刻的,她說等長大了,要把筆畫補全。我解開項鏈,

兩半月亮在掌心拼合成圓滿的弧度,縫隙間滲出細小的金光,像月光漏進井里。

蘇明川突然伸手抱住我,力道大得幾乎要把我揉進骨血:"那天在洗衣店,

你彎腰撿薄荷葉時,后頸的朱砂痣...和我媽照片上的保姆一模一樣。

"這句話如驚雷劈中頭頂。記憶突然撕開道口子:三歲生日那天,我拽著白裙子女人的衣角,

她轉身時,后頸的朱砂痣在陽光下閃閃發亮。她蹲下來給我戴紅繩,木雕月亮蹭過我鼻尖,

帶著檀香的氣息:"眠眠乖,媽媽去摘些茉莉花就回來。""你是說..."我渾身發冷,

"我母親...曾是你家的保姆?"蘇明川點頭,

喉結抵著我發頂:"我翻遍了家里的舊相冊,1995年的全家福里,她站在我母親身后,

懷里抱著個穿碎花裙的小女孩。"他頓了頓,聲音輕得像片羽毛,

"那個女孩...和你小時候的照片一模一樣。"蠟燭在此時徹底熄滅,

黑暗中只有彼此的呼吸聲交織。窗外,暴雨漸漸轉為淅瀝,晾衣繩上的水珠滴落,

像誰在輕聲啜泣。我摸著掌心里的圓月,

囈語:"月亮圓了...媽媽來接我們了..."第五節 黎明前的縫補東方泛起魚肚白時,

我終于在縫紉機抽屜里找到那卷紅繩。蘇明川靠在窗邊打盹,睫毛在眼下投出青黑的影,

像振翅欲墜的蝶。我坐在臺燈下,將兩半木雕月亮用紅繩重新穿好,

針腳穿過"蘇"字刺繡時,突然發現線尾露出半截紙條。那是從襯衫夾層掉出的病歷單,

日期停在2003年4月16日,患者姓名欄寫著"蘇小滿",

診斷結果欄用紅筆圈著"髓母細胞瘤"。家屬簽字處,"蘇明川"三個字力透紙背,

最后一筆拖出長長的淚痕,像道永遠無法愈合的傷口?!八雷约褐尾缓昧?。

"不知何時醒來的蘇明川站在我身后,聲音里帶著二十年未散的痛,

"但她每天都在折千紙鶴,說要折滿一千只,這樣月亮姐姐就能收到她的信。

"他拿起修好的木雕月亮,指尖撫過接縫處的紅繩,

"最后一只千紙鶴...她折進了這個月亮里。"我輕輕轉動木雕,

果然在月牙凹槽里摸到細小的凸起。用鑷子夾出時,發現是張微型紙條,

上面用兒童字體寫著:"星眠姐姐,月亮里有你的名字,媽媽說念三遍就能見到她。

"落款是"小滿,4月17日"——正是蘇明川買火車票去北京的日子。晨光漫過窗臺時,

我將縫好紐扣的灰襯衫掛回衣架。第二顆紐扣內側,用銀線繡了個小小的月亮,

旁邊綴著片薄荷葉子。蘇明川穿上襯衫,對著鏡子調整領口,

忽然笑了——那是我第一次見他笑,眼角的淚痣跟著彎成新月,

像二十年前梨樹下遞糖紙的少年?!霸撊ソo小滿上墳了。"他輕聲說,

將木雕月亮掛在我脖子上,"她要是知道月亮姐姐找到了,一定會很高興。"窗外,

晾衣繩在晨風中輕輕搖晃,昨夜的雨水已化作露珠,在陽光里折射出七彩光暈,

像極了我們曾幻想過的銀河。我摸著頸間的圓月,突然想起母親照片背后的字:"眠眠,

媽媽變成了風,會永遠陪著你。"原來,有些離別并非結束,

而是另一種形式的重逢——在晾衣繩晃動的光影里,在薄荷與茉莉的香氣里,

在永不褪色的糖紙船里,我們終將與思念的人,在月光下相遇。

第三章 茶漬與年輪第一節 八仙桌上的彩虹老茶館的銅鈴在秋分那天響起,

驚飛了檐角的麻雀。蘇明川推開雕花木窗,桂花香混著普洱的陳香撲面而來,

八仙桌上的彩虹涂鴉在晨光中若隱若現——那是我七歲生日時,

免費章節試讀完成,戳我看全文。

更新時間:2025-05-01 15:00:53

色污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