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關羽敗走麥城,為東吳所害。時麥城附近有一壯士,名喚李福祖,素敬關羽忠義。
福祖見關羽遇害,痛心疾首,遂暗下決心,欲為關將軍報仇雪恨。福祖聞東吳諸將因勝而驕,
防備漸疏。其孤身潛入吳營,于夜色掩護下,悄至一營帳。帳中之人,
乃參與擒殺關羽之偏將。福祖趁其熟睡,拔刀直入,手起刀落,斬此賊首。然營中頓時大亂,
吳軍四處搜尋刺客。福祖懷揣賊首,左沖右突,憑借高強武藝與機敏身形,連殺數人,
終突出重圍。此后,福祖隱于山林,日夜苦練,廣結義士,只待時機成熟,
再向東吳討還血債,以慰關羽在天之靈,其義舉亦在民間傳為佳話,眾人皆盼其能成大事,
復蜀漢之威。建安二十四年冬,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竟為東吳所害,噩耗傳至四方,
天下震動。彼時,于荊州轄下一僻壤之地,有一青年名喚李福祖。福祖生得身長八尺,
濃眉大眼,虎背熊腰,自幼好習武藝,心懷忠義。其素仰關羽威名,視關將軍為天人,
聞其遇害,捶胸頓足,涕淚橫流,大呼:“吾與東吳不共戴天!”福祖家中雖貧,
然志不可奪。遂變賣些許家當,購置利刃與快馬,辭別父老,踏上為關羽報仇之路。
一路之上,福祖風餐露宿,打探東吳軍情。行至一處,聞東吳諸將正于營帳內大擺慶功宴,
防備松懈。福祖心下思忖:此乃天賜良機!當下,懷揣利刃,趁夜色如鬼魅般潛入吳營。
福祖摸進營帳,見燈火通明,東吳諸將正推杯換盞,嬉笑怒罵。其中一將,
正是參與設計圍困關羽之潘璋部將馬忠,福祖目眥欲裂,暗忖:“先取此賊性命!
”他屏息凝神,趁眾人不備,如猛虎撲食般直沖向馬忠。馬忠正飲酒間,忽覺一股疾風撲來,
抬頭只見寒光一閃,待欲躲避已然不及。福祖手中利刃狠狠刺進馬忠胸膛,馬忠慘叫一聲,
撲倒在地。營中大亂,眾將驚起,紛紛操起兵器圍攻福祖。福祖毫無懼色,揮舞利刃,
左擋右刺,一時間血光四濺。但吳軍愈聚愈多,福祖漸感吃力。此時,
福祖瞥見帳后有一空隙,猛地大喝一聲,奮力殺出一條血路,奪路而逃。
吳軍在其后緊追不舍,福祖縱馬狂奔,憑借對地形熟悉,終擺脫追兵。他深知,
此番雖未能盡誅仇人,但已與東吳結下深仇,此后必當加倍苦練,再尋復仇之機。
李福祖逃脫后,并未氣餒,反而越發堅定復仇之心。他隱匿于荊州山林,尋一隱秘山洞棲身,
每日雞鳴而起,于林間刻苦演練武藝,力求精進。其間,福祖聽聞蜀漢劉備為關羽興兵伐吳,
心中大喜,遂決定出山相助。他一路西行,途中招募諸多與他一樣痛恨東吳之人,
這些人皆被福祖忠義所感,愿追隨其左右。待福祖至蜀營時,劉備大軍已屯駐秭歸。
福祖求見劉備,備聞其為關羽報仇之心,又見其身后相隨義士眾多,頗為感動,遂納之軍中。
福祖入營便向劉備請戰:“陛下,臣愿為先鋒,直搗吳營,取東吳賊將首級,為關將軍祭靈!
”劉備嘉許道:“卿之忠義,關將軍泉下有知,亦感欣慰,望卿奮勇殺敵,共雪此恨。
”福祖得令,自此整軍備戰,只待與東吳決戰,以償宿愿。李福祖領命,
遂率所募義士為先鋒,日夜操練,枕戈待旦。大軍進發,吳將陸遜以逸待勞,堅守不戰。
福祖心急如焚,屢次請戰,劉備皆未允。一日,福祖入帳諫曰:“陛下,賊軍怯戰,
吾等若不速戰,恐失戰機。且吾等為關將軍復仇心切,愿冒死一戰!”劉備沉思良久,
曰:“卿之勇可嘉,然陸遜狡詐,不可輕敵。待吾計議周全,再行出兵。”福祖無奈,
只得回營。然其并不氣餒,于營中日夜研習破敵之策。忽一日,福祖觀敵軍營寨地勢,
心生一計。他再入大帳,向劉備詳述其謀:“陛下,敵軍營寨傍山依林,若用火攻,
彼必大亂。屆時,臣率死士趁亂殺入,定能破敵?!眲渎勚烈髌?,曰:“此計雖險,
卻有幾分勝算。朕撥精兵五千與卿,望卿謹慎行事,不可有失?!备W娴昧?,
遂籌備火攻之物,只待天時,便要火燒連營,為關羽報仇雪恨,大破東吳。是夜,東風驟起,
李福祖大喜,暗道:“天助我也!”遂率五千精兵,各帶引火之物,悄向吳營潛去。
臨近敵營,福祖一聲令下,士卒們將火把、柴草紛紛拋入吳營。剎那間,火勢沖天,
風助火威,吳營中頓時大亂,喊殺聲四起。福祖身先士卒,提刀躍馬,率死士沖入營中。
吳軍被這突如其來的火攻打得措手不及,自相踐踏。福祖逢人便砍,銳不可當,
一路直逼陸遜營帳。陸遜正于帳中議事,見營中火起,大驚失色,急忙整頓兵馬抵抗。
福祖與陸遜部將短兵相接,刀光劍影間,連斬數將。陸遜見勢不妙,急率親隨突圍而走。
福祖緊追不舍,怎奈吳兵拼死阻攔,終讓陸遜逃脫。此役,李福祖雖未擒得陸遜,
卻火燒吳營數十里,大挫東吳銳氣,劉備大軍趁勢掩殺,取得一場大勝。福祖威名遠揚,
軍中皆贊其忠義神勇,為關羽復仇之志,愈發堅定。經此一役,李福祖聲名大噪,
劉備對其愈加看重,擢升其為偏將軍。福祖感恩戴德,誓以死報君恩,早滅東吳。
陸遜遭此大敗,收攏殘軍,堅守不出,以待時機。李福祖求戰心切,屢次向劉備請命,
愿率敢死之士再破吳營。劉備雖贊賞其勇,然亦顧慮陸遜詭計多端,恐福祖有失,
未輕易應允。福祖苦思破敵之法,一日,他于營外勘察地形,見一山谷地勢險要,
若設伏于此,可斷吳軍糧道。福祖速回營稟明劉備,劉備稱善,撥精兵三千予他。
福祖連夜率部奔至山谷,設下重重埋伏。不出所料,數日后,吳軍糧隊行至。
待糧隊進入谷中,福祖一聲令下,伏兵四起,箭如雨下。吳軍大亂,糧草被焚,
押運將領死于福祖刀下。此劫糧草,令東吳軍心浮動,陸遜急欲扭轉局勢,與福祖之間,
一場更為激烈的較量,已然拉開帷幕。陸遜遭劫糧之痛,怒不可遏,決心與李福祖一決高下。
他佯裝糧草輜重再從原路運送,實則設下重兵埋伏,欲引福祖上鉤。細作將消息傳至蜀營,
福祖聞之,冷笑曰:“陸遜此計,豈能瞞我!”他將計就計,一面佯裝不知,
準備再次劫糧;一面暗中調遣精銳,繞道吳軍后方。劫糧當日,福祖率部如往常般沖入谷中,
卻不見糧草,方知中計。吳軍伏兵四起,將福祖團團圍住。福祖毫無懼色,率部死戰,
且戰且退,佯裝潰敗。陸遜見福祖中計,率大軍追擊。待吳軍追至開闊之地,忽聽一聲炮響,
蜀漢精銳從吳軍后方殺出,截斷其退路。福祖見援軍已到,回馬殺來,與后方蜀軍前后夾擊。
陸遜方知陷入絕境,拼力死戰,方得突圍而出。此役,蜀軍大獲全勝,吳軍損兵折將,
元氣大傷。李福祖以其智勇雙全,再立奇功,威震東吳,令陸遜對其愈發忌憚。
陸遜遭此重創,退回城中堅守,閉門不出。李福祖連勝兩陣,蜀軍士氣大振,
劉備亦對其寄予厚望,欲一鼓作氣,蕩平東吳。福祖深知東吳根基深厚,未可輕敵。
他向劉備諫言:“陛下,陸遜雖敗,然東吳實力猶存,且城堅池固。今我軍連勝,
敵軍必防我強攻。不若分兵襲擾,斷其糧道水源,待其軍心渙散,再行攻城,可保萬無一失。
”劉備然之,遂令福祖率一軍四處襲擾吳軍。福祖領命,率軍往來如電,時而截殺吳軍糧草,
時而突襲其哨卡。東吳軍民疲于應對,苦不堪言,城中人心惶惶。陸遜雖知福祖之計,
卻難以破解,只能嚴令堅守,以待轉機。如此月余,東吳城內糧草漸缺,軍心不穩。
福祖見時機成熟,回營請命攻城。劉備欣然應允,親率大軍,與福祖里應外合,
對東吳城池發起總攻。劉備大軍與李福祖所部合圍東吳城池,戰鼓擂動,喊殺震天。
福祖身先士卒,率敢死隊架云梯攻城。吳軍雖糧草短缺、人心惶惶,但困獸猶斗,拼死抵抗。
福祖奮勇攀爬,臨近城頭時,一吳將挺槍刺來,福祖側身閃過,順勢抓住槍桿,用力一拽,
將吳將拉下城墻。蜀軍趁勢涌上,與城頭吳軍短兵相接。與此同時,
劉備指揮大軍從四面圍攻,萬箭齊發,掩護攻城部隊。陸遜在城中親自督戰,試圖穩住陣腳。
但李福祖所部銳不可當,已在城頭撕開一道缺口。蜀軍如潮水般涌入,與吳軍展開激烈巷戰。
福祖率部直沖陸遜所在,陸遜見大勢已去,無心戀戰,率親隨拼死突圍。最終,
蜀軍大破東吳城池。李福祖于亂軍中搜尋東吳將領,斬數人以祭關羽。此役過后,
東吳精銳盡失,元氣大傷,蜀漢聲威大震。福祖因功獲劉備重賞,其忠義與神勇之名,
傳遍天下。東吳經此大敗,疆土日蹙,孫權驚恐萬分,遣使向魏稱臣求救,又修書與劉備,
言辭懇切,愿割地賠款,只求罷兵。劉備覽書,心中猶豫。李福祖聞之,入帳諫曰:“陛下,
東吳害關將軍在前,今兵敗求和,實乃權宜之計。若此時罷兵,縱敵養患,日后必成大患。
且我軍士氣正盛,當乘勝追擊,掃平東吳,以雪前恥,永絕后患?!眲涑了剂季?,
曰:“卿言有理,然魏虎視眈眈,朕亦有所顧慮?!备W嬖僦G:“陛下,可遣一上將,
屯兵于魏吳邊界,防魏突襲。我軍主力則全力攻吳,定能成大業?!眲浼{其言,
遂命趙云領軍屯駐邊境,自與福祖繼續進兵東吳。孫權見求和不成,只得拼死抵抗,
重新整頓兵馬,任命老將丁奉為大都督,抵御蜀軍。丁奉素有勇名,他設下伏兵,
欲給蜀軍來個下馬威。李福祖率部前行,探馬報知前方有可疑動靜,
福祖冷笑:“此必是東吳伏兵,看我將計就計?!彼觳枷玛噭荩瑴蕚溆瓝舳》?,
更新時間:2025-04-30 19:5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