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肆!你真要逼朕殺了你?”
這一刻,趙皇震怒!
匹夫一怒,血濺十步,帝王一怒,伏尸百萬!
趙皇自然做不到一怒伏尸百萬的帝皇,但其一怒之下,整座宣德殿依舊陷入了震動。
在座臣子全都出列,跪伏在地上。
“吾皇息怒!”
“陛下息怒,其中定有隱情,云將軍豈會如此不顧大局?豈會焚毀圣旨?”
“是啊陛下,到底如何,還需徹查!”
“息怒?要朕如何息怒?”
趙皇自登上帝位已經十八年,其在位能讓一個山河破碎的國祚,重新振作。并且此前能以大魄力,發出類似于“群雄割據”的帝令,絲毫不怕地方割據,反而能在短短的數年,將地方完全收服,萬民也紛紛歸心。
足以證明,這位根本不是一個無能的帝皇。
權衡朝堂,籠絡臣民的手段,更是仿佛與生俱來。帝王之心,更是如同深淵,常人難以推測。這些年來,他的養氣功夫也逐漸加深,他也自認為,自己能坐到真正的泰山崩于前,而毫不改色。
可是,眼下發生的一幕,卻讓他倍感恥辱。
私自焚毀圣旨,且按照時間來算,是接到的第一時間,或許只是看到了上面的內容,沒有任何猶豫,就直接將其丟在了“火堆”里。
其是那么的果斷,那么的毫不猶豫,仿佛就像是隨意的扔了一個不需要的破爛玩意?
他是從始至終,就沒有把朕放在心上嗎?臣子對于君的恭敬呢?
朕是趙國的天子,他只是趙國的臣!
而更讓他感到憤怒的,是方才韓錦的那番話。
在京多位大臣,左右相、五姓望族、貴戚名門,乃至他這個趙國天子,數番謀劃,關于趙國未來,國本的昌盛榮辱。
結果議了這么多,比不上他隨手的焚毀圣旨?
百官怎么看?天下人怎么看?
巨大的憤怒和殺意猛地在心底升起,趙皇目光看向四方。
忽然。
他似乎想到了什么。
臉上的怒意瞬間消失,整個表情也變得平和下來。
緩緩的坐在龍椅上,徐徐一嘆……
“諸卿……起來吧,興許,其中真有隱情?!?/p>
話音剛落。
宣德殿內,已經驚惶的百官卻紛紛抬頭,一臉驚訝,陛下這是……態度為何轉變如此之快?
而看著百官遲疑,趙皇看了一眼金崇之。
后者先是疑惑,隨即立刻明白了什么,趕緊說道:
“的確,陛下,其中應該有所隱情,還需徹查。”
“也罷!”
趙皇點了點頭,旋即看向四周。
“那還等什么?爾等去查?!?/p>
說著,趙皇擺了擺手,擺明了已經有退朝之意。
群臣也不是傻子。
發生了這么大的事情,他們內心也在震撼之中,知道此地不能久留,于是紛紛告退,想著回去之后趕緊打聽前線的消息。
而不一會兒,等到群臣紛紛離開之后。
一直未動的金崇之,這才抬頭,看向趙皇!
“陛下?”
兩字剛剛出現,下一刻。
“砰!”
卻見趙皇伸手,將桌上的一切,全都扔了下去。
“此賊,真該殺!”
金崇之也臉色陰沉,“陛下所言及是,不過剛才陛下所為,卻讓微臣佩服。”
不等趙皇開口,他就立刻說道:“陛下能忍住一時怒氣,實乃我趙國千古難遇的明君!可惜,云徹為陛下欽點的北伐大將軍,此次卻是一意孤行,分明是有擁兵自重,犯上逆亂的不臣之心。”
“此次焚毀圣旨的消息一出,我趙國上下臣民也該知道,云徹包藏禍心,意圖不軌,反倒是陛下寬宏大量,實乃仁君?!?/p>
對于金崇之的推崇,趙皇不置可否。
而是道:“說這些沒用,現在該如何?如果讓云徹繼續打下去,真的收復帝京,接下來怎么和談?到時候得罪拓跋群雄,讓那二品武夫南下,朕十八年心血,豈非真的要付之一炬?”
金崇之似乎早就胸有成竹。
“陛下放心,臣諒云徹也收復不了帝京,畢竟雖然號稱三十萬大軍,但軍中早已沒有糧草,長則十日,短則五日,軍中定然生變!更不要說,其麾下將士,大多父兄子女,都在趙國之內,他們焉能與云徹一樣,做那禍亂九族之事?其若真有異心,定有忠義之士,將其梟首,帶回京城!”
“此事,朕也明白。”趙皇嘆道:“可悲,自古明君防權臣,朕當初接過這山河破碎的祖業,兢兢業業才有今日,卻不想,還是養虎為患!”
“如此臣子,倒行逆施,一味只想著自己的私利,妄想坐大。就算是這昭然若揭的狼子野心,你看看,朝堂之內,還有那么多的臣子為其求情!如此多的黨羽,欺人太甚!”
“北伐北伐?是朕支持他,他才能北伐!”
“可這么簡單的道理,為何他們都不明白?為何今日還要為難于朕?”
金崇之躬身,言語之中,已經多了許多悲意,“陛下息怒。”
“唉,滿朝文武,朕都要一一權衡利弊,想發怒卻不能發,不敢發,想做什么卻受制于人,也就只有你,才真的明白朕的心思了?!?/p>
金崇之惶恐低頭,“臣豈敢?”
而趙皇緩緩坐下,再度道:“和談在即,朕絕不能讓云徹真的攻破帝京,亂我大事!”
金崇之先是蹙眉,似乎想了許久。
隨后才道:“今日朝堂之事,瞞不住人,想必最多兩日之內,云徹那邊就會知曉?!?/p>
趙皇臉色一變。
金崇之連忙又道:“不過這也多虧,陛下方才并未發怒,臣有一計?!?/p>
趙皇連忙看去,“陛下可再發圣旨!召云徹回京?!?/p>
“再發?云徹都焚燒了朕的圣旨……”
“陛下,焚燒并不代表云徹此刻要擁兵自重,而是到了北伐的緊要關頭,帝京就在前方,攻打帝京,可謂其北伐夙愿,朝野上下,大多臣子都是如此?!?/p>
趙皇緩緩點頭。
在場二人,其實都各有心思,起碼心照不宣的一點都是:云徹并無絲毫不臣之心。
只是,眼下其必須有“不臣之心”!
“陛下此次所發圣旨,第一,要言辭溫和,要讓天下臣民都看到……云徹攻下四郡,理應速速回京,陛下與群臣要同賀其功勞,封其功、賜其爵!”
“第二,陛下也要言說如今朝廷的難處,多年來維持四方征戰,朝廷早已沒有錢糧,無法再支持北伐,讓將軍速速回京,休養生息才是正策!”
“第三、陛下可許其大愿,同樣也讓天下臣民都看到,下次豐收之后,運轉糧草,陛下傾盡全力,整合三軍,也要支持云徹再度北伐!“
說完這三點。
趙皇已經明白,金崇之到底是怎么想的。
他目光一閃,而后緩緩點頭。
“不錯,他只有短短數日糧草,不想全軍崩潰,只能立刻回京。但又不能讓其升起警覺,只能溫言相勸!只要其回京,便誤不了和談大事?!?/p>
“陛下英明!”金崇之連忙點頭。
“也罷,朕就再發圣旨!”
金崇之再道:“除此之外,陛下還要再給其他兩路大軍,以及云徹監軍楊奇正,各發一道密旨,阻撓其進攻帝京,必要時刻,也可當機立斷,捉拿其回京!”
趙皇徐徐點頭,“既然如此……朕就連發三道圣旨!甚至,朕還要讓靈蘊為其手書一封,只要其回京……”
話音剛落,金崇之先是面色一變,然后也是暗暗點頭。
當今趙皇只有一個長女,其名:趙靈蘊!
而朝堂傳聞:云徹與其關系密切,能成為北伐大將軍,更是有其背后支持。
當今天子,為何如此相信云徹,甚至愿意讓其統率三軍?
可不只是其領兵作戰,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其中最大的一個理由,又何嘗不是,其本身就值得信任?
只是。
昔日恩寵,早在其一意孤行、擁兵自重之后,就早已煙消云散!
細數歷史,此類武將……
皆該殺!
而幾乎就是在半個時辰后。
臨安城,云層之中,啼鳴之音響起,下一刻,其赫然朝著北方而去,短短時間,便如流星,消失不見。
更新時間:2025-04-30 10: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