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 戳我直接看全本<<<<

臨江城門洞開的剎那,勝利的天平便已徹底傾斜。

啟明軍如同下山的猛虎,在石大山等將領的帶領下,以排山倒海之勢涌入城中。城墻上殘余的抵抗力量,在內外夾擊之下,迅速土崩瓦解。

那些負隅頑抗的陳家死忠家丁和少數頑固分子,面對士氣如虹、戰意高昂的啟明軍,幾乎沒有組織起像樣的抵抗,便被砍瓜切菜般肅清。

大部分原本被迫守城的鄉勇和家丁,在看到啟明軍涌入后,紛紛扔掉武器,跪地請降,口中高呼著“我們是窮苦人”、“我們是被逼的”。

對于這些人,啟明軍嚴格執行時離的命令,只要沒有主動攻擊,便不加傷害,只是暫時收繳武器,集中看管。

城內的百姓們,則爆發出震天的歡呼聲!他們自發地走上街頭,簞食壺漿,迎接這支傳說中為他們帶來解放的軍隊。雖然啟明軍紀律嚴明,婉拒了百姓的食物,但軍民之間那種發自內心的親近和喜悅,卻是無法掩飾的。

混亂主要集中在城內幾個最大的士紳府邸周圍。陳家、李家、王家……這些平日里作威作福、負隅頑抗的勢力,組織起最后的家丁護院,依托高墻深院,進行絕望的抵抗。

石大山親自率領精銳部隊,重點圍攻陳家大宅。陳老爺子自知大勢已去,卻依舊不肯投降。他聚集了數百名最忠心的家丁和族人,手持利刃,堵在大宅門口,狀若瘋虎。

“啟明逆賊!休想踏入我陳家半步!”陳老爺子須發皆張,厲聲嘶吼,“我陳家世代忠良,豈能向爾等反賊屈服!兒郎們!隨我殺!”

然而,他所謂的“忠良”,在百姓眼中不過是魚肉鄉里的惡霸;他所謂的“抵抗”,在武裝到牙齒、且有“道之聲”加持信念的啟明軍面前,更是螳臂當車。

石大山懶得跟他廢話,直接下令強攻!用粗大的撞木,猛烈撞擊著陳府那看似堅固的大門!

激戰持續了不到一刻鐘,陳府的大門便被轟然撞開!啟明軍戰士如同潮水般涌入!陳老爺子揮舞著佩劍,還想做最后的掙扎,卻被一名眼疾手快的將士一腳踹翻在地,瞬間被數名將士死死按住,捆了個結結實實。其余負隅頑抗的家丁和族人,或被當場格殺,或繳械投降。

其余幾家負隅頑抗的大戶,下場也大致相同。在啟明軍絕對的實力面前,他們的抵抗顯得蒼白而無力。

不到兩個時辰,整個臨江縣城的戰斗便已基本平息。啟明軍迅速接管了城防,控制了縣衙、武庫、糧倉等所有要害部門。除了少數頑抗分子被處死外,大部分抵抗者都選擇了投降。啟明會以極小的代價,成功解放了臨江縣城。

戰斗結束后,時離并沒有立刻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而是馬不停蹄地開始了對臨江城的肅清與整頓。

陳老爺子及其幾個罪大惡極的族人、管家,以及其他幾個負隅頑抗的大戶家主,被驗明正身,暫時收押。對于他們的審判,將參照青陽模式,稍后舉行公開的萬民裁決,以儆效尤,并進一步發動群眾。

對投降的家丁、鄉勇和被裹挾的衙役進行甄別。這項工作由專門成立的“戰俘甄別委員會”負責。時離再次運用“道之聲”,對這些俘虜進行集體“談話”,宣講啟明會的政策,引導他們認清形勢,交代問題。

對于那些僅僅是被強征而來、沒有作惡記錄、愿意回家的普通家丁和鄉勇,發放少量路費遣散。

對于那些有輕微劣跡、但愿意悔改、且有一定戰斗力或技能的人員,則編入“勞動改造預備隊”,先進行一段時間的勞動和思想教育,視其表現再決定是否吸收入伍或轉為普通百姓。

對于那些在抵抗中表現兇悍、手上沾有啟明軍戰士或無辜百姓鮮血的死硬分子,以及平日里助紂為虐、民憤較大的爪牙,則直接送交審判,從嚴懲處。

對于那些真心擁護啟明會、愿意加入啟明隊伍的青壯年,則經過嚴格審查后,吸收進啟明軍。

在軍事肅清的同時,時離宣布成立“臨江縣臨時啟民會”,暫時負責管理全縣事務。會內成員,一部分是從青陽帶來的、經過鍛煉的啟明會骨干,另一部分則是從臨江本地積極靠攏啟明會、在解放過程中表現突出、且在貧苦百姓中有一定威望的人士中選拔產生。

臨時共治議會的首要任務,是穩定秩序,安撫民心。

繳獲的陳家等大戶糧倉被悉數打開,糧食被公平地分發給城內外的貧苦百姓,解決了燃眉之急。

同時宣布廢除臨江縣原有的所有苛捐雜稅,焚燒舊的田地賦稅登記冊魚鱗冊和各種契約文書。

迅速組建了由啟明軍老兵和可靠的本地青年組成的治安巡邏隊,在城內各處巡邏,嚴厲打擊各種犯罪行為,維持城內治安。

并且宣傳隊深入大街小巷,用各種形式向百姓宣講啟明會的政策,解釋正在發生的變化,號召大家支持啟民會,參與青陽縣城建設。

臨時共治議會張貼告示,宣布將在數日后,在縣衙廣場舉行萬民裁決,公開審判陳老爺子等首惡分子,號召所有身負冤屈的百姓屆時到場控訴。

短短數日之內,臨江縣城便初步擺脫了戰亂的陰影,展現出一種與舊時代截然不同的、充滿希望和活力的景象。雖然許多深層次的改造尚未展開,但啟明會的旗幟,已經牢牢地插在了這座新解放的城池之上。

時離站在原縣衙的最高處,俯瞰著這座正在蘇醒的城市。

更新時間:2025-04-30 08:02:18

色污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