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有了糧食,有了組織,有了初步的紀律,“啟明會”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第二天一早,隊伍再次開拔,不再是漫無目的的逃亡,而是朝著時離選定的下一個目標——青陽縣城進發。

青陽縣距離馬家鎮約有百余里,是附近較大的一座縣城。

據時離從一些新加入的、來自青陽附近的災民口中了解,青陽縣令貪婪成性,治下百姓苦不堪言,且城防松弛,守軍士氣低落,是個理想的立足之地。

行軍途中,啟明會的隊伍如同一塊巨大的磁石,不斷吸引著沿途的散兵游勇、破產流民和不堪壓迫的農戶。

時離充分發揮“道之聲”的威力,每到一處村莊或遇見流民群體,他都會親自上前宣講。

他的話語簡單直白,卻蘊含著無窮的力量:

“還在給地主當牛做馬嗎?

在忍受官府的盤剝嗎?

看看我們!我們是啟明會!

我們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我們打土豪,分糧食!

我們追求的是人人平等,沒有人再受欺負的好日子!

加入我們!一起推翻這吃人的世道!”

配合著啟明會井然有序的隊伍、相對充足的物資,以及時離那能直擊靈魂、喚醒希望的聲音,效果是驚人的!幾乎沒有人能夠抗拒這種誘惑!

短短幾天時間,啟明會的隊伍就像滾雪球一樣,迅速膨脹到了近萬人!

雖然其中老弱婦孺占了相當比例,能戰斗的青壯不過兩三千人,但聲勢之浩大,已然震動了周邊的州縣。

時離深知宣傳的重要性,他親自編寫了幾首朗朗上口、旋律簡單的歌曲,教大家傳唱:

“啟明來,紅日照,受苦人兒把身翻……”

“舊世界,砸個爛,新天地,靠手建……”

這些歌曲,如同燎原的野火,迅速傳遍了隊伍內外,甚至被一些偷偷溜回家鄉的災民帶到了更遠的地方。

“啟明會”和時離的名字,開始在底層百姓中悄然流傳,成為希望與反抗的象征。

途中,他們也遭遇了幾次小規模的阻礙。

一股由地方豪強組織的鄉勇試圖攔截他們,結果在石大山帶領的、士氣高昂的護法隊面前,不堪一擊,瞬間潰敗。

對于俘虜,時離沒有像其他流寇那樣隨意殺戮或收編。

他將俘虜集中起來,親自給他們“上課”。

他用“道之聲”痛斥那些豪強地主如何壓榨百姓,揭露他們讓鄉勇賣命卻克扣糧餉的丑惡嘴臉,然后話鋒一轉,描繪啟明會人人平等、有飯同吃、為自己而戰的美好前景。

效果是立竿見影的!大部分鄉勇本來就是被強征或為混口飯吃才賣命的,哪里經得住這時離“真理”與“未來”的雙重沖擊?當場就有不少人痛哭流涕,控訴舊主,表示愿意加入啟明會,戴罪立功。

對于少數死硬分子和作惡多端的頭目,時離也毫不手軟,直接召集“控訴大會”,讓深受其害的百姓和新加入的前鄉勇控訴其罪行,然后當眾處決,以儆效尤。

恩威并施之下,啟明會的隊伍不僅沒有在戰斗中損耗,反而越打越強,凝聚力也越來越高。

兵鋒,直指青陽!

更新時間:2025-04-30 06:23:18

色污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