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若惜奇招得手,見對方中戶大開,跟著使出了冷月窺人。此招是玉女劍法精華所在,纖纖碎步流風回雪,恢恢長劍若即若離,劍光如水銀泄地般向李心海攻去。李心海護住要害,但右手手腕已然中劍,手中單刀落地。
梵逸雪頷首道:“招式已經練得不錯,臨敵變化也快,若不是內功修為尚淺,他就不是受點小傷這么簡單了?!?/p>
李心海沒到想自己會敗給一個小姑娘,氣急敗壞,對手下喝道:“快殺了那方家余孽,跟這幫臭尼姑拼了!”他手下之人正待舉刀,忽覺眼前粉影一閃,身體被一股大力拋向在空中,鮮血狂噴而出,繼而落地,雙眼一翻,來不及哼一聲就去見了閻王。原來是梵逸雪在瞬息間貼近方泊吾,使出金頂綿掌同時擊飛周圍的六人,而此時的方泊吾正閉眼待戮。
“俏哥哥,可以睜眼啦。”水湘靈笑著說道。方泊吾睜開了眼睛,簡直不敢相信眼前情景。他身旁或近或遠躺著六具尸體,而剛才還盛氣凌人的李心海面無人色,捂著傷口半蹲在地上。李心海顫巍巍地說道:“你們……你們膽敢壞了錦衣衛的事情,想造反不成?”
梵逸雪雙手合十道:“阿彌陀佛,佛家揚善,亦除惡。貧尼不敢說自己不沾殺戮,但所殺之人皆是大奸大惡之徒。爾等朝廷鷹犬,平日不思報效國家,開口閉口都是造反,處心積慮編造所謂證據,陷害忠良,欺壓百姓,今日還要將忠臣遺孤斬盡殺絕!所幸撞在我的手里,也算天佑忠良。事已至此,若不殺你,以錦衣衛的一貫作風,非但方公子性命堪虞,我峨眉派也將遭滅頂之災?!?/p>
李心海嚇得身子都軟了,磕頭告饒道:“師太慈悲!師太饒命啊……小人只是聽命行事,我回去一定守口如瓶,絕對不敢泄露今日之事……您是一代高人,饒了小的這條狗命吧?!?/p>
水湘靈一躍而出,手上多了一對雙刺。雙刺是峨眉派獨門武學,名叫離別刺,據說是峨眉派開山祖師郭女俠單戀意中人不得,失意之下所創。梵逸雪年輕時曾仗離別刺在武林大會上連勝各派高手百余人,從此名震江湖。水湘靈年紀雖小,但得梵逸雪點撥,一手離別刺也已使得出類拔萃。她用的是一對憐花刺,刺以精鋼打造,銳利無比,刺身則異常精美,粉色把柄,周邊點綴彩色絲帶,進則鋒芒畢露,萬夫莫擋;退則極盡華麗,如美人在側。
水湘靈道:“嘖嘖嘖,我說李大人,剛才那股囂張勁兒哪去了?枉我還以為你是條好漢,原來是這么個草包。好啦,既然你說我師父是一代高人,那就由我這無名小輩送你去和你手下做個伴吧。看招!”她跳到空中揮動雙刺向李心海攻來。
李心海右手氣力盡失,只得用左手提刀,不及招架,前胸已被劃開一道長長的傷口。水湘靈進而一招幽仇暗恨,刺中他的肩膀,雙腳在他胸膛上一踢。李心海有傷在身,不能全力運功抵抗,這一下震得他氣血翻滾,向后退了幾步。借著這一擊之力,水湘靈躍回空中,而后順勢快速下落,使出勞燕紛飛,右掌直拍他的天靈蓋,砰的一聲,他高大的軀體被擊飛數米,重重撞到地上。整套動作足不點地完成,非常優美。李心海重創之下已無生氣,用盡最后的氣力打開腰間的竹筒,放出一只信鴿。
梵逸雪哪里容得了他去通風報信,對著信鴿使了一招氣貫長虹,鴿子撲騰撲騰慢慢落了下來,卻未損傷分毫,力道拿捏之精準令人嘆為觀止。水湘靈笑道:“哎喲,看來你最后一個愿望也得不到滿足。”
李心海氣火攻心,再也堅持不住,吐出一大口鮮血,怒目圓睜,雙腳一蹬,氣絕而死。月無心把鴿子腳上的紙條取了出來,呈于掌門。梵逸雪攤開紙條,見上面寫著:“事敗,未獲所尋之物?!?/p>
月無心沉吟道:“所尋之物?看來他們此行不是抓人這么簡單。對了,當年方孝孺十族伏誅,當今皇上曾因此案牽連過廣、殺戮過甚而飽受天下人詬病,因此匆匆結案,并下令朝中之人再勿提起此案。如今波瀾再起,怕是另有所圖。依我之見,這恐怕是那位紀大人瞞著皇上私授的命令。”
梵逸雪贊同道:“錦衣衛行事向來飛揚跋扈,這次改裝低調行事,確實有異于往常。”繼爾又問方泊吾道:“公子身上可帶了他們要的東西?”
方泊吾嘆道:“我一直東躲西藏,狼狽逃命,身上早已沒有什么重要物件值得他們勞師動眾的了。不過慘案事發兩個月后我曾潛回金陵打探情況,發現錦衣衛在抄滅我家后還在宅內搜索數日,掘地三尺。我偷聽了當值看守的談話,似乎他們在找一本書而未果?!?/p>
梵逸雪道:“方學士家藏書自是不少,究竟是什么書能讓錦衣衛如此覬覦,以至于冒著被皇帝降罪的風險私下追捕你?”
月無心道:“至少可以斷定不是尋??梢娭畷?,請方大哥回想下,你家可有貴重藏書?”
“家父藏書雖多,但并無珍貴的孤本遺篇,較之文淵閣藏書,更是大大不如。要說有奇特之書的話,那就只能是它了……”
“是什么?”眾人齊聲問道。
“家父蒙先帝恩寵,曾被召進宮研究一本太祖時期修編成的書,在南書房盤桓數日。家父曾粗略提及此事,但對書的內容諱莫如深,只說我等學文之人讀之無用?!?/p>
“萬!法!歸!元!經!”梵逸雪恍然大悟,一字一頓說道。
見大家一臉迷茫,她接著解釋道:“這部《萬法歸元經》乃是窮盡數位內家高手和道家飽學之士心血編纂而成的行功心法,據說有脫胎換骨、羽化登仙之功效,被奉為皇家秘典,無數武林人士欲求一觀,無奈皇家禁衛森嚴。如今看來,這本書定是流失在外了。”
月無心道:“理應如此。錦衣衛搜遍皇宮和方宅沒能找到此書,作為方家唯一的幸存者,方大哥自然免不了嫌疑,這大概就是錦衣衛陰魂不散窮追不舍的原因。”
林若惜恨恨地說道:“哼!匹夫無罪,懷璧其罪!一本傳聞中的書竟招來殺身之禍。”
方泊吾突然向梵逸雪跪下,磕頭說道:“泊吾謝過師太救命之恩。只是今日之事,錦衣衛定不會善罷甘休。我一介書生,終是難敵鷹犬萬千。我不怕死,但大仇在身,已不容我輕言生死。師太神功蓋世,兼有俠義心腸,望大發慈悲,收我為徒?!?/p>
梵逸雪趕緊把他扶起,說道:“我確有助你之心,只是峨眉派歷來只收女子,收留公子恐多有不便。”見方泊吾一臉失望之色,她繼續道,“少林和峨眉同為佛門,方丈玄懷大師又是我的至交。待我修書一封,引薦你投入少林吧。如今天下雖大,已難有公子容身之處,也只有委屈公子削發為僧,暫避空門了。”
方泊吾大喜,深深一揖,謝道:“末路之人,談何委屈,若少林肯收留已是感激不盡。”
林若惜取來紙筆,梵逸雪親筆修書。趁著寫信間隙,峨眉三弟子和方泊吾一起清理了打斗現場,并尋了一僻靜之處,把七具尸體埋了。
月無心指著茶館門口的馬說道:“我已仔細檢查過這幾匹馬,并無官家印跡,想來他們是為了隱匿身份而從市面上購得。一匹送給方大哥作為行腳工具,余下的就給茶館掌柜賠償損失吧。”林若惜贊道:“無心師姐總是考慮得那么周全,如此甚好?!?/p>
方泊吾接過梵逸雪的親筆信,貼身藏好,施禮道:“幾位師太大恩大德,泊吾沒齒不忘。再生之恩,容他日再報。各位珍重,后會有期!”峨眉師徒合十回禮。方泊吾跨上馬背,往北馳去。
“哎,《萬法歸元經》由皇家流入民間,從此江湖怕是不再太平了。而這位方小哥,家恨難解,必成執念,希望能夠用佛法化解掉他心中的怨憤。”梵逸雪望著方泊吾遠去的背影,一聲嘆息。
方泊吾離了峨眉山,一路風餐露宿隱蹤匿跡,行了一個多月來到了位于開封府登封縣的嵩山。嵩山處中原腹地,緊傍古都洛陽,為通向東南廣闊平原咽喉所在,地理位置極為重要。少林寺建于嵩山西麓的少室山上,為北魏孝文帝賴建。這少林一派歷來被尊為中原武學正宗,套路以剛猛為主,素有“天下武功出少林”之說,七十二絕技更是被奉為少林鎮派之寶。
來到少室山腳,剛好清晨時分,旭日初升,云蒸霞蔚,山間云霧繚繞,耳邊不時傳來陣陣悠遠的晨鐘聲,仿佛置身仙境。方泊吾頓覺心曠神怡,渾然忘了路途的疲憊,一時起意,吟道:
“晨風聽古籟,名剎隱翠林。
杳杳鐘聲遠,幽幽禪意深。
今且棲云中,未敢斷紅塵。
報得十族血,何妨入空門。”
念及家仇,他加快了步伐,棄馬拾級而上。
上得山來,方泊吾向知客僧呈上書信,很快玄懷方丈有請。玄懷見方泊吾談吐不凡,極具慧根,很是喜歡,加上梵逸雪信中力薦,于是破例把他收為自己座下弟子,賜法名無恨,希望他放下世間種種仇恨,一心向佛。方無恨自此棄文習武,潛心武學之道。雖然入門晚,但是得到少林神僧親授,自己又苦練不輟,他硬是以驚人的毅力盡得玄懷真傳,學得洗髓經、龍爪手和五郎八卦棍,此乃后話。
更新時間:2025-04-29 08:1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