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青衫書生我姓閻,因為我爹姓閻。我叫閻軍,
可能因為我的名字改變了我平凡又坎坷的一生。武德四十九年,六月二十七日。小雨淅瀝,
朱雀大街泥濘不堪,行人稀少。閻軍蹲在街邊書攤旁,啃著冷饅頭,看著來往的車馬,
眼神空洞而疲憊。三年前,他意氣風發,參加科舉,本想通過科舉考試一展抱負,
卻不料被誣陷作弊,打出考場。那一刻,他的仕途夢碎,人生陷入低谷。?如今,
他落魄至極,身上的青衫已舊得發白,補丁摞補丁。他蹲在書攤旁,看著那些古舊的書籍,
心如死灰。突然,一個聲音在耳畔響起:“書生,買筆嗎?”閻軍抬頭,
只見一個穿著破爛道袍的道士站在面前,手中拿著一個油紙包裹,包裹上有一只黑色毛筆,
筆毫與筆身之間還有一塊玉石連接,看筆身材質也不像是竹子而像是鐵的,
包裹里似乎像是還有一物,隱隱透出暗光。九文錢。
看書生面相你我也是有緣之人包裹中還有一面小鏡子也一并贈與書生了。閻軍一愣,
看這毛筆就價值不菲更別說包里的小鏡子。雖然沒看到是什么樣的鏡子,
但看包裹上隱隱暗光就知道不是凡物。閻軍心想莫不是遇見騙子了?那這騙子也太不專業了,
我一個窮書生能有多少錢。九文錢?閻軍好奇的又問了一句老道士干枯的手指捻著油紙。
對的,是九文錢,聲音沙啞卻透著幾分神秘。閻軍猶豫了一下,摸出身上僅剩的九文錢。
接過油紙包裹,拿出那支筆細細端詳,
只見筆身上有兩排細細小字:善惡皆留痕~毫厘見人心打開包裹里面的小鏡子也是非常精致,
看起來不像是這個年代的物品。手掌大小,之所以說不像這個年代的物品是因為鏡面太光滑,
閻軍通過鏡子看自己就連白發都看的清清楚楚。他有種感覺這面鏡子能看清世間萬物。
鏡子背面還有兩個字也不是近代文字而像是幾千年前的鐘鼎文,第一個字他完全不認識,
個字看著像個“回”字閻軍此刻還在專注的看著這兩樣只花了九文錢買來的不似凡物的東西,
而那個老道士已經漸漸遠去。但是還能聽到道士嘴里嘟嘟囔囔的說著:一筆勾銷生前孽,
半卷判明世上冤鏡中虛影藏三界,光里幽輪轉九幽夜色漸濃,閻軍來到破廟,
找了個角落坐下。他將油紙包裹打開,里面是一支古樸的毛筆,散發著淡淡的幽光。
他隨手將筆放在一旁,只覺困意襲來,倒頭便睡。不知何時,月光透過破廟的窗戶,
照在墻上。閻軍迷迷糊糊中,看到筆尖滴下鮮血般的紅墨,在墻垣顯出血字“冤”。
他猛地驚醒,抓起筆,只見血字仍在墻上閃爍。他心中一顫,只覺這支筆定非凡物,
一場未知的風波,悄然拉開帷幕。第二卷染血羅裙第二日清晨,
閻軍拖著沉重的腳步走出破廟。雨雖停,但街道依舊泥濘。他現在雖然落魄,
但是偶爾也會有人找他幫忙寫寫家書,狀紙,對聯之類的。
在如今的世道也能勉強保持不餓死吧。有些手面闊綽的也會多給些錢財,
偶爾也能吃頓飽飯依舊如往常一樣在朱雀大街書攤旁坐下,上午還是沒什么人。
臨近中午天氣也好起來了,路上行人也多了。書生幫我寫一封祝詞,
還沒見人就聽見一個大嗓門在喊書生。這時一個身材魁梧的大漢緩緩來到近前。
來人正是龍武衛負責太廟的副統領‘劉天’。
雖然不是什么大官但畢竟是吃皇糧的家境也算殷實,此前閻軍幫忙寫過許多文案,
對聯啥的慢慢的就熟悉了。劉統領來了,您要寫什么祝詞?哎,副統領,副統領。
劉統領也是個爽快人哈哈大笑起來。我家娘子昨日生了,是個六斤半的大胖小子。來來吃糖。
說著從衣襟里拿出幾塊準備好的喜糖。這不是想找你給寫幾句祝詞嗎。恭喜劉統領喜得貴子,
說著拿出昨天剛買的毛筆,鋪好草紙。正要沾墨卻發現筆尖處已經有墨汁了。
不由心想真是神物啊。九文錢花的真值了,這得省多少墨錢。
片刻后一篇《洗兒戲作》躍然紙上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愿孩兒愚且魯,
無災無難到公卿好,好。真是好字好詞,劉統領拿著剛寫好的祝詞也是非常開心。
書生你這才華沒有進士及第真是可惜了。說著從衣襟里拿出了大約有三錢銀子放到你手上。
接過銀子你也是一愣,平常都是十幾文,幾十文。今天這一首祝詞差不多三百文,
你也是高興的不得了。那就多謝劉統領了。哎,不用客氣。
書生就你的這字這詞不比當朝首輔水平差。我這都給少了。
(劉統領想不到的是這幾個字別說三錢銀子就是三千兩也買不到)今日收入頗豐,
看來最近都不用餓肚子了。正午你正想著買個餅改善一下伙食,剛打算走,
一個老丈顫抖著走過來展開一條染血的白色長裙,眼中滿是哀怨與悲痛:“書生,
你替我寫封訴狀吧!”閻軍接過長裙,見那血跡已干,卻依舊觸目驚心。
老丈哽咽著說出女兒被人虐待致死,后又將尸體拋致無人荒地被野狗啃食。
閻軍心中怒火升騰。?鋪開紙張。拿出那面小鏡子當做鎮尺壓住草紙。剛拿起那支古筆,
筆尖竟自動洇出朱砂字跡,宛如有靈。閻軍驚駭不已,卻也被這異?,F象吸引。
他依照老丈所述,寫下訴狀。
剛寫完訴狀還未仔細查看就見那面小鏡子里浮現出一個女人的身影,渾身是血,
正在被幾個身穿黑衣人扔到了城北荒地。穿著打扮與被害女子穿著一模一樣,
而且女子手中看著像是有什么東西閻軍心中大駭,這鏡子莫不是能看到過去的事?
想到這里他突然想起來那個老道士臨走時說的話。鏡中虛影藏三界,如果連三界都能看,
那么看看一個人的過去更是簡單了。心知此事非同小可,決定夜探義莊。夜深人靜,
他潛入義莊,借著月光查看尸體。果不其然,死者手心緊攥著一枚腰牌。
腰牌很小整體還沒手掌大,但卻金光燦燦。腰牌背面有一個名字小旗官張大志,
正面書寫三個大字:金吾衛。金吾衛乃是皇帝親衛,為何會與此案有關?
想到此處閻軍忽然想到白天寫狀紙時的一幕,他在想寫狀紙時能看見死者生前一些片段。
那如果拿鏡子看尸體或許能發現更多。想到這里閻軍剛把小鏡子拿出來,
這面鏡子自動飛到尸體上空。霎時間鏡子里就傳來人影,
正是被害女子:莊彤彤莊彤彤平時在布坊做工,那一日正趕上布坊來了一個大客戶,
需要定做一大批布料,而且要的還急,于是東家要求布坊工人趕工期,
趕上最后一批布料完工時已經快到亥時了。(21點到23點)做完最后一批布料,
已經到了宵禁時期。但莊彤彤家離著布坊也沒幾里路了,于是就想著回家,
畢竟家里只有老父親一個人了。當她剛走出布坊沒多遠就看見許多人趕著馬車,
車上還有許多的籠子蓋著黑布,好奇心驅使著她想跟上去看看籠子里裝著什么。
正趕上一陣大風吹過,將籠子上的黑布吹開了一角。那一刻她看到了籠子里的東西,
居然是小孩子,一個籠子里最少也有四個小孩子。
這一刻她知道了原來這就是京城里偷孩子的賊人。此刻她是害怕的,手死死的抓著衣角。
京城每個月都會一批小孩子丟失。原來是被這些人抓走的。此刻欲望戰勝了恐懼,
她知道如果她能給大理寺提供線索破案,她將會得到一大筆賞金,
后半生和老父親過得就不會如此艱苦了。當她跟著車隊快到太廟的時候,
被一個黑衣人發現了。于是將她抓了起來。閻軍看到這里終于明白了事情的起因了。
但當閻軍看到畫面中車隊的帶頭人他懵了。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當朝首輔“林守仁”看到這里那還能不明白,小孩子,金吾衛,太廟,
當朝首輔。這些個詞聯系在一起閻軍也是猜出個七七八八,也意識到了這起命案牽扯甚深,
恐怕是宮廷密辛太廟?為什么會是太廟?那么多小孩子被首輔帶去干什么?
恐怕這里有大秘密。第三卷黃泉契于是閻軍打算去太廟一探究竟。
但是太廟有龍武衛把守肯定是進不去的,那就先去外圍看看能不能找到些蛛絲馬跡。
此時已將近戌時,(19點到21點)整個京城除了打更人的天干物燥,小心火燭。
還有零星的幾個兵馬司的巡邏人員。大街上也是安靜的可怕。
閻軍從義莊到太廟也是沒有任何波瀾,畢竟這么晚了,就算巡邏也是走個過場而已,
之后就找地方睡覺了到了太廟看見高大城墻也是犯難,如何上去呢?
費了好大勁找到一棵樹爬了上去。向下望去太廟里并不是龍武衛在值守,而是一群黑衣人。
和之前在義莊小鏡子看到的是一伙人,便裝的金吾衛。這太廟里肯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想到這里閻軍拿出了小鏡子打算試一試,看看小鏡子有沒有作用。
把小鏡子拿出來對著太廟照過去,果然有反應。畫面逐漸清晰起來,應該是太廟的地宮,
一個很大的池子,圓形,整體差不多有十米寬,與其說一個大池子不準確,
更像是兩個池子形成一個八卦圖。大池子中間還有個石臺,石臺上一個巨大爐子,
像是煉丹爐。丹爐左右兩側各坐著一個人。右側正是大胤朝國師楊凌,
在京城的百姓沒幾個不認識的,有些祈福,祈雨都是國師來做的。
左側的雖然不認識但他身穿龍袍,想想也知道大胤朝武德皇帝。
但接下來的畫面讓閻軍怒目圓睜,睚眥欲裂。
只見國師楊凌把綁來的小孩子放在大池子邊上凹槽里,一個個殺害。男孩子放在左邊池子,
女孩子放在右邊池子。原來池子里紅色液體都是小孩子血液,
這是要多少條人命才能填滿那么大的池子啊??粗翰坏瘟?,就把尸體丟入練丹爐,
然后在換下一個人,一條條鮮活的人命就被它們殺害。這群畜生啊,
怪不得京城丟失小孩子案子一直破不了,原來幕后真兇就是當朝天子。
竟是皇帝在屠殺他的子民。此時閻軍真想拿把刀殺進太廟,宰了這狗皇帝和國師,
由于心情極其憤怒,沒注意到周圍的變化。只見從下方飛來一把暗器正中閻軍胸口,
撲通一聲閻軍從樹上掉了下來,這時他也反應過來了,我沖不進去,也殺不掉狗皇帝。
現在能做的只能是逃跑。閻軍轉身欲逃,黑衣人已如影隨形。危急時刻,
閻軍想起來道士臨走之前的話:一筆勾銷生死孽也只能死馬當作活馬醫了,
拿出了那支花了九文錢買的筆正對著追著他的人,寫了一個死字。
幽光乍現一個死字就那么浮空成型飛向黑衣人,
沒有任何預兆黑衣人應聲倒地他穿梭在大街小巷,漸漸體力不支,
終在一座城隍廟前應聲倒地。正當他以為命喪此地時,眼前光芒大盛,
更新時間:2025-04-27 20:0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