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英子本名蔡紫英,1980 年出生于河西省吉祥縣郭蔡園村。家中育有三姐妹,卻無男孩。大姐蔡紅英與二姐蔡藍英,都已相繼出嫁,如今家中只剩下尚未婚嫁的蔡紫英。因她在家排行老三,故而大家都親昵地稱呼她為三英子。
16 歲那年,三英子初中畢業后便輟學了,在縣城的聯合地毯廠謀得一份織地毯的工作。三英子生得心靈手巧,僅僅半年時間,就憑借出色的技藝升任組長,在一眾女工中嶄露頭角。
三英子是個性格極為單純的姑娘,平日里大大咧咧,行事風格直來直去,有一說一,有時候還透著股子認死理的勁兒。
十三歲那年,三英子滿心歡喜地走進理發店,本想著修剪出一個漂亮的發型,可當師傅剪完,她看著鏡子里短了一大截的頭發,瞬間就不樂意了。她的眼睛瞪得溜圓,雙手叉腰,理直氣壯地跟師傅理論:“我就說稍微修修,怎么給我剪這么短!這可不行,你得給我補上!” 師傅又好氣又好笑,耐心解釋頭發剪短了就沒法再補上,可三英子根本不聽,在店里鬧得不可開交。最后,師傅實在拗不過她,不僅把理發的錢退給了她,還額外送了幾包洗發水當作補償,這才把她打發走。
還有一回,母親心疼她,特意去集市上給她挑了件新衣服??扇⒆右豢吹揭路?,眉頭就皺了起來,一臉嫌棄地說:“這款式我不喜歡?!?她絲毫沒猶豫,拿起衣服就往集市跑,到了賣衣服的攤位前,直截了當地要求退貨。攤主一開始還不太愿意,可三英子據理力爭,說母親買的時候沒說不能退,最后攤主無奈,只能給她辦理了退貨。
要是碰上飯菜做得不合口味,三英子的倔脾氣就又上來了。她寧愿守著一盤饅頭,干巴巴地啃著,也絕不輕易嘗一口那些不合心意的飯菜。任誰勸都沒用,她就認定了自己的想法,非得堅持到底。
上小學的時候,期末她成績優異,老師獎勵給她一個鐵制的文具盒。那文具盒上印著美麗的白雪公主,可偏偏旁邊還印著一個面目猙獰的老巫婆。三英子一看到老巫婆的圖案,心里就別扭得慌。于是,她翻出家里的刀片,小心翼翼地趴在桌子上,一點一點地刮著老巫婆的圖案。她的眼神專注又堅定,費了好大一番功夫,終于把老巫婆刮得干干凈凈,只留下里面亮閃閃的白色鐵底,這才滿意地笑了。
2000 年,三英子年滿 20 歲,身材適中,出落得亭亭玉立。她皮膚白皙如雪,一頭及腰的長發烏黑蹭亮,在陽光下閃爍著迷人的光澤。恰到好處的單眼皮,與她的五官相得益彰,為她增添了幾分獨特的韻味。彼時,眾多媒人踏破門檻前來提親,可三英子眼光頗高,不是嫌人家身材矮小,就是覺得對方身形肥胖,接連相了好多個親,愣是一個都沒看對眼。
每日清晨 7 點半,三英子便從家中出發,騎著自行車開啟一天的行程。春天,她悠悠穿過綠油油的麥田,那鮮甜的空氣仿佛帶著生命的氣息,無意間吹散她兩鬢的長發,發絲在風中肆意飛舞;夏天,她穿梭于比人還高的玉米地間,吹來的風裹挾著玉米葉颯颯作響,似在演奏一曲獨特的夏日樂章,為她的路途增添別樣的韻律;秋天,她騎行路過金黃的果園,枝頭累累碩果,收獲的喜悅映在她的臉上,讓她的笑容也如秋日暖陽般燦爛;冬天,她穿行在白雪皚皚的田野,銀裝素裹的世界宛如一幅美麗的畫卷,仿佛在裝點著專屬于她這個花季少女的浪漫童話故事。
深秋時節,晚上下班歸來,爹娘早已為勞累一天的她做好飯菜。三英子褪去一身的疲憊,稍作休息后,便坐在圍爐旁織毛衣。雖然三英子有時候性格有點倔強,可是內心還是柔軟的,有啥好事總是先想到自己的家人。灰色的那件,是為辛苦勞作的父親準備的,希望能為他抵御冬日的嚴寒;淺綠色的,是給母親的,飽含著對母親的敬愛;天藍色的,是給外甥的,寄托著對外甥的疼愛;粉色的,則是給外甥女的,滿是溫柔的寵溺。伴著黑白電視機調臺時發出的“呲呲”聲波,三英子沉浸在編織的世界里,常常一織就是半夜,細密的針腳里,滿是對家人的深情。
更新時間:2025-04-27 01:2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