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府書院西北側的閣樓群櫛比鱗次,青石鋪成的階梯層層遞進,仿佛魚鱗。
一處栽滿了青竹的院子里,有茶香彌漫。
大儒張云棠坐在一位老者面前,中間擺放著一張棋盤,棋盤上黑白棋子交錯縱橫。
一旁是大國手楊謙,望著兩人的對弈不住的搖頭:“俗手,俗手,當真是俗手??!”
對弈中的兩人對楊謙的話置若罔聞,張云棠緩緩落下一枚白子,說道:“皇上要楚鳳歌進入紫府書院讀書,一來,是要彰顯天家的寬容,二來,則是要試探楚鳳歌的真實水平。衛國公擁兵十萬,駐于涼州,不聽兵符,只聽衛國公令,如今衛國公重病,皇上恐怕是容不下了。”
老者嘆息一聲,并未說話,淡定落下一子。
張云棠道:“前番楚鳳歌曾作《治安疏》,府君可曾聽聞?”
眼前的老者赫然便是紫府書院的府君殷離,但見殷離模樣看起來是個五六十歲的老頭,頹然蒼老,雙眼卻說不出的明亮。
殷離沉吟了一下,說道:“那篇雄文嗎?讀之酣暢淋漓,是否真是楚鳳歌所作?”
張云棠道:“大抵真是他作的,今日楚鳳歌來紫府書院求學,作了兩首半詩?!?/p>
“兩首半詩?“府君詫異的問。
一邊的楊謙解釋道:“兩首詩以及兩句詩……”
當下,他將楚鳳歌所作的詩說出。
聽完,殷離不禁贊嘆道:“好一個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好詩!”
另外兩首詩,一首雖然有趣,但不過是打油詩,另一首雖說不錯,但也僅是舉人水平,最讓殷離動容的,反而是這半首詩。
“此人既有如此才華,為何卻當了十幾年紈绔?”隨即,殷離疑惑道。
張云棠道:“我與楊謙討論過……恐怕是故意如此!衛國公功高蓋主,本便為皇帝猜忌……倘若出了一個有如此才華的孫子,恐怕也活不到成年,是以,他便以紈绔的形象生活了十幾年,藏拙至今?!?/p>
說到這,張云棠不禁贊嘆道:“老夫佩服的不是他的詩才,而是他的隱忍!他有如此才華,卻能藏住鋒芒,埋沒自身十余年,直到前段時間因為一個莫須有的罪名進了牢獄,才不得不展露才華用以自保?!?/p>
楊謙也點頭道:“此人的確心性極佳?。 ?/p>
倘若沒有看見那首《江雪》,楊謙也會懷疑楚鳳歌的真實才學,但此刻卻堅信楚鳳歌是故意隱忍十八年的。
殷離笑了起來:“衛國公倒是生了一個好孫子,可惜,可惜……”
張云棠和楊謙都知道殷離在可惜什么,當今皇帝沉迷修道,心性逐漸變得涼薄,這些年沒少對功臣動手……楚鳳歌雖然有這種才華,可是卻是出身在衛國公府,誰知道皇帝何時便會對楚家提起屠刀呢?
張云棠道:“此子天資過人,才華橫溢,又有隱忍十余年的心性,其毅力實在難得,倘若修行儒道,將來未必不能成為大儒……”
他和楊謙互視一眼,楊謙道:“我們有意收他為徒,但想到你畢竟是府君,是以想問殷府君要不要收此人為徒?”
說到這里,楊謙的心提了起來,他就擔心殷離一口答應,那樣子他們就失去一位前途無量的佳徒了。
殷離沉吟了一番,終究搖了搖頭:“老夫無意收徒,你們收吧?!?/p>
雖然楚鳳歌的確展現出一番好才華,但在殷離看來,卻還遠遠算不上才華橫溢,更不明白為何張云棠會說此人將來未必不能成為大儒。
縱使楚鳳歌真有大才,可楚家為皇帝忌憚,楚鳳歌未必就能活到成為大儒的那一天。
當然,并非殷離怕事,不敢冒著得罪皇帝的風險收徒。
他乃當世半圣,不在朝為官,也不受朝廷拘束,皇帝也要敬他三分。
他不愿收徒還有一個原因,倘若他收楚鳳歌為徒,在很多人眼里,代表著他站在了楚家那一邊,那他便卷入了朝廷的紛爭當中。
張云棠心中大喜,表面上卻風平浪靜,皺眉道:“府君若收他為徒,親自教導,此人將來必定前途無量?!?/p>
“老夫實無收徒之心,亦不想參與到朝廷的爭斗之中?!币箅x奇怪的看了張云棠一眼,總覺得張云棠過分看重楚鳳歌,但還是如此說道。
張云棠強忍喜意,道:“好,你不收的話,我和楊謙就收下這個弟子,日后你可不要后悔。”
殷離更加奇怪了,兩個人收一個弟子?這兩人平日里沒少互掐啊,今日是怎么一回事?
殷離淡淡道:“后悔?老夫行事光風霽月,說一不二,從來都不知后悔這兩個字怎么寫。”
張云棠和楊謙相視一眼,都是忍不住面露笑容。
這樣就好,等以后府君你發現楚鳳歌的才華,可不要怨我們今日沒勸你收徒??!
一想到那首《江雪》,兩人臉上笑容就更加濃郁了。
殷離看著兩人的表情,總覺得有點莫名其妙……這兩人為什么相視之后露出這種笑容?
這種笑容,仿佛心有靈犀,實在太詭異了。
莫非他們……
做起了攪屎棍?
想到了什么,這位府君竟然忍不住打了個寒顫。
……
楚鳳歌并不知道紫府書院發生了什么,他回到家里,便思索起兩位大儒所說的儒道修行辦法。
想要修行儒道,似乎不是抄幾首詩就行,還得讀書,理解書中的含義,待自身有所領悟,才能成功開竅。
于是接下來這段時間,他就將自己泡在書房里,每天看書四個時辰。
雖然一開始看書很枯燥,甚至看不下去,但耐心看了一段時間后,便沉浸在書籍的海洋中,感受到閱讀的快樂。
與此同時,他在紫府書院作的那兩首半詩,也以飛快的速度傳遍了京都,讓許多人都為之驚嘆。
更新時間:2025-04-25 20:4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