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星河的回響
梅雨季的上??偦\著層薄霧,吳婷站在研發中心的垂直花園前,指尖劃過葉片上凝結的水珠。全息日程表在眼前浮動,下午要接待世界衛生組織的考察團,而此刻手機里卻跳出緊急消息:東南亞某國因醫療設備關稅爭議,暫停了所有進口訂單。
"吳總,海關總署的文件需要您簽字。"助理的聲音打斷思緒。吳婷接過文件,目光掃過"智能醫療設備納入戰略物資管控"的條款,忽然想起上個月在非洲義診時,當地醫生徒手操作老式血壓計的場景。那些布滿裂痕的玻璃水銀柱,與此刻實驗室里精密的量子傳感器形成刺眼對比。
考察團的腳步聲從走廊傳來時,吳婷正在調試一臺簡化版診斷儀。這臺造價僅為原版三分之一的設備,卻能完成基礎生命體征監測與AI預診斷。世衛組織官員瓊斯博士拿起設備端詳:"但這樣的精度,真能滿足臨床需求?"
"請您看這個。"吳婷調出實時數據屏,畫面切換至肯尼亞某村落。戴著簡易監測手環的孕婦正在田間勞作,數據通過衛星傳輸至云端,AI系統立即發出子癇前期預警。當地醫護人員騎著摩托車趕往現場的畫面,讓會議室陷入沉默。
"我們不是在做減法,而是重構標準。"吳婷的手指劃過設備外殼上凸起的盲文標識,"這些設計能讓視障患者獨立使用。"瓊斯博士的錄音筆閃爍紅光:"吳女士,世衛組織正在籌備全球醫療普惠計劃,或許我們可以合作。"
當晚的慶功宴上,香檳杯的碰撞聲中,吳婷接到蘇然的電話。背景音里傳來實驗室特有的儀器嗡鳴:"你快來看!"視頻接通的瞬間,她看見培養皿中閃爍的生物芯片——那是團隊用三個月時間研發的可降解神經傳感器,能隨人體代謝自動分解。
"但制造成本..."蘇然欲言又止。吳婷望著宴會廳落地窗外的霓虹,想起白天考察團官員提到的醫療垃圾污染數據:"立項吧。"她輕聲說,"有些突破,注定要賠本賺吆喝。"
秋分那天,吳婷飛往印度孟買。貧民窟的鐵皮屋頂在烈日下發燙,赤腳的孩童追逐著她的車隊。當團隊展開便攜式診斷艙時,數百名民眾自發排起長隊。一位抱著高熱嬰兒的母親突然跪地,吳婷慌忙扶起她,觸到對方掌心粗糙的繭子——那是常年在紡織廠勞作留下的印記。
"檢測結果顯示鉛中毒。"AI的聲音響起。吳婷調出當地產業報告,紡織染料污染的新聞報道躍入眼簾。她轉向隨行的工程師:"把環境監測模塊加到設備里。"暮色降臨時,貧民窟的巷道亮起團隊臨時搭建的太陽能診斷燈,光影交錯間,她仿佛看見父親當年在鄉村義診的身影。
然而危機在悄然逼近。恒遠集團突然推出同款低價設備,性能參數幾乎一模一樣。法務部連夜比對專利庫,發現對方鉆了開源協議的空子——雖然底層算法開源,但外圍設計仍可申請專利。股價再次震蕩,董事會緊急會議上,大股東拍案而起:"早就說過開源是養虎為患!"
吳婷卻調出一封郵件,來自巴西雨林深處的醫療站:"感謝開源技術,我們用您的算法開發了瘧疾傳播預警系統。"她的目光掃過會議室懸掛的世界地圖,那些標注著合作項目的紅點連成星圖:"當我們糾結專利圍墻時,真正需要幫助的人正在死去。"
暴雨夜,吳婷獨自留在實驗室。雨水敲打穹頂的聲音里,她打開父親的舊日記。泛黃的紙頁間夾著張老照片,少年時的她穿著白大褂,踮腳為患者測量血壓。"醫療的本質是平等。"父親的字跡在臺燈下暈染,"就像陽光不會選擇照誰。"
次日清晨,吳婷召開全球發布會。直播鏡頭前,她將新款設備的3D模型推向觀眾:"從今天起,所有普惠型醫療設備的設計圖紙、操作手冊、維護指南,全部開放下載。"彈幕瞬間刷屏,有工程師留言:"我要在非洲組裝生產線!"
三個月后,世衛組織宣布普惠醫療計劃正式啟動。頒獎禮上,瓊斯博士舉起吳氏醫療的設備:"這項技術正在改變23個國家的醫療格局。"鎂光燈下,吳婷接過獎杯,看見觀眾席里漢斯博士欣慰的笑容,以及后排舉著"謝謝吳阿姨"燈牌的非洲兒童。
回程的航班穿越極光帶,舷窗外的綠色光瀑流轉如夢幻。蘇然遞來平板電腦,上面是新成立的"星河基金會"頁面——全球開發者正用開源技術搭建醫療共享平臺。吳婷在留言區寫下:"愿每個生命,都能被科技溫柔以待。"
落地時,手機彈出李奶奶的消息:"丫頭,養老院裝了你送的環境監測儀,說最近空氣質量好了不少呢!"吳婷望向機場外的城市,燈火如同墜落人間的星河。她知道,這場追逐平等的旅程永無止境,但那些播撒在世界各地的技術火種,終將連成照亮未來的銀河。
更新時間:2025-04-25 01: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