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 戳我直接看全本<<<<

余令像個沒事的人一樣回到了家。

其實心里也是很緊張。

余員外已經張羅出了很多好吃的東西。

他醒來的時候已經是晌午了,說好的給孩子做面他也沒做成。

所以,他把吃面這件大事放在了晚上。

望著三個孩子嘴巴邊上的一圈糖糊糊,陳嬸嬸發出了一聲驚呼。

慌忙準備起了毛巾和熱水準備給三個孩子洗臉。

“吃糖葫蘆了吧,說了多少次,吃完之后不要舔嘴唇,看看你們三個人的嘴,老天爺啊,這得舔進去多少灰?!?/p>

余員外寵溺地看了一眼,嗔怒道:

“天都黑了才回,我都準備親自去尋你們三個了,看看你們三個人的臉,都說了外面的不干凈!”

“爹就別說我們了,看到糖葫蘆走不動路了。

剛好先生給的錢帶在身上,就忍不住買來嘗一嘗!”

余令舔了舔牙,頗為憤恨道:

“下次再也不吃了,糖葫蘆上面全是灰土還齜牙,白瞎了我的錢?!?/p>

余令沒說假話,他覺得糖葫蘆不好吃。

小肥倒不覺得有余令說的這么難吃。

他覺得真甜,真好吃,如果下次有機會,他一定還要吃。

悶悶也沒覺得有那么難吃。

見哥哥說下次不吃了,她也點著頭,跟著附和,并小聲的說她也不吃了。

余令的一聲爹驚呆了眾人。

永遠都不說話的門房抬起了頭,望著余員外露出了恭喜的笑意。

廚娘的先是一愣,隨后也咧著嘴笑了起來。

小肥她娘倒不覺得有什么,她覺得就該這樣。

熱水端來了,余令享受著余員外的愛意。

這份情感就如臉上那溫熱的毛巾一樣,在他胸腔里激蕩。

悶悶仰著臉。

她知道,爹給哥哥擦完之后就會輪到自己。

至于小肥,她娘都懶得管。

他學著余令仰著頭,沒有等到想象中的毛巾,卻等到一記耳光和笑罵聲:

“去,把驢喂了,吃余家的用余家的,你也干點活去。

等著老娘給你擦臉,你那沒出息的爹也就下土前享受了一回!”

陳嬸一直很有分寸感。

在余家,她把自己的身份擺的很低很低。

她怕自己沒有用被趕走。

她比京城里的很多人都清楚外面是個什么光景。

余員外很開心,讓廚娘做了好多菜。

今日全家也很開心,因為他們也能單獨的一桌一起吃飯了。

所以,堂屋的正中是姓余的一家三口。

在邊上是家里幫忙的幾個人。

除了門房和小肥能夠挺直腰桿坐著。

廚娘和陳嬸則有點不自然,身子有點僵硬,有點不敢坐。

因為自她們小時候開始,家里來了客人,她們都是端著碗在廚房吃。

更多的時候是客人走完她們才吃。

余令喝了一點米酒,這個余令很喜歡。

但余員外卻沒有讓余令多喝,一碗塊面卻讓余令吃的酣暢淋漓。

因為有大塊的肉。

酒足飯飽,眾人就繼續去忙碌自己的事情了。

余員外滿意的看著余令,然后笑道:“孩子,你從未要求過我什么,說說你想要什么?”

“我…我想練武!”

余令其實從未想過練武。

但自從看到了馬祥麟和桃夭舉著比他們個子都高的白蠟桿騎在馬上沖鋒的時候……

那一刻余令真的心動了。

等看到女真人的箭矢都快抵得上自己的胳膊粗細時余令在那一刻下定了決心。

一定要練武啊。

練了,等女真人來的時候可以自保一下。

不練,或許就見不到女真人了。

最恐怖的是老爹的族地還在西安府,他還謀算著回西安府把幾畝地寫在自己名下。

歷史是什么軌跡余令不清楚。

但余令知道第一代闖王高迎祥。

八大王張獻忠是陜西的,張獻忠是陜西的。

活曹操羅汝才,還有那闖王李自成這可都是陜西的。

這些狠人都是陜西的。

起義的原因是百姓活不下去,他們的初心是正確的,是為了活而活。

可一旦他們成軍,那就不是為了活了。

成了屠殺,他們把刀子對準了和他們一樣的貧苦百姓。

余令還知道,張獻忠殺了很多人,他失敗了之后鞭子就來了。

這群畜生更狠,幾乎屠盡了四川老百姓,可能改為掩蓋殺伐,把殺的人按在別人的身上。

這樣的人是講不了道理的。

所以,北面來的豬尾巴,這群異族,不能算作人。

揚州十日,嘉定三屠。

雖然說改朝換代,哪有不死人的道理,這句話沒錯。

但豬尾巴殺得實在太多了。

(ps:根據葛劍雄編纂的《中國人口史》,清軍入關后,整個中國境內的人口減少了9000萬左右)

余令不求成為什么絕世的猛人。

只求在亂世里可以自保,保護悶悶,保護這個對自己好的老爹。

如果有可能,余令很想和女真人碰一下。

但現在,余令覺得自己想這個實在和做夢沒有多大的區別。

所以余令要練武。

余員外聞言一愣,門房也是一愣,兩個人竟同時的看向了余令。

都以為余令是讀書的料,一定會讀出一個名堂的,王秀才都是這么說的。

沒想到這孩子卻想練武。

“孩子,真正的武可不是街頭的那些假把式。

爹是軍伍下來的,殺過叛逆,屠過賊人,武就是殺人技!”

余員外目露追憶,喃喃道:

“出手就是要命,招式不是你想的那么好看,這過程也不是你想那么輕松。”

余令認真的點了點頭:

“我知道,如果爹覺得為難,我就不練,窮文富武,道理我還是懂的!”

余員外認真的想了好一會兒,忽然道:

“其實也不是不行,但你要答應我,練武可以,但念書不能放下?!?/p>

“好!”

余員外深吸了一口氣,平心而論他還是想讓余令去考個秀才的。

如果真的如王秀才說的那樣,舉人也不是不可以。

只要成為兩者中的其中一個,那今后的日子就是好日子。

在大明生活了這么多年,余員外覺得自己也算走南闖北見識過世面。

截至現在,余員外就沒有發現有哪個秀才活的不好。

王秀才雖然略顯寒酸。

但寒酸是寒酸,人家家里可是有四十畝地。

不用干活,佃農就把地給種好了。

他不回,他只是不好意思回。

聽他自己說,不考中舉人,他誓不歸鄉。

“明天就開始早起,先從筋骨開始。

孩子我跟你說練武其實只有兩種人。

第一種就是在戰場上殺出來的,這種人成就不高。”

“第二種就是打小起就開始造底子,一點點的喂,一點點堆。

但這還不夠,其實這也是把式!”

余令好奇道:“那如何不是把式?”

余員外又跑神了,喃喃道:

“得殺人,殺一個還不行,還得多殺,一旦悟了,那堆起來的底子就活了!”

余員外的話讓余令愣住了,他沒想到練武會這么的難。

還要真刀實槍的干,還不止干一場,這……

“練武會讓個子長不高么?”

門房一個趔趄,他以為余令聽到要殺人會猶豫,會畏懼,會退縮。

誰知道他想的竟然是個子會不會長不高?

都說老爺的養子是天才童子。

門房覺得這孩子得去看大夫了,這孩子腦子有些不好了,得抓緊。

余員外望著滿臉求知欲的余令,深深吸了一口氣。

“睡覺!”

余令躺下有些睡不著,他不知道勾欄現在是什么情況。

他也不知道他在墻上畫的蓮花有沒有用。

他本想寫幾個字的。

一想又怕自己的字被認出來,所以他就簡單的畫了一個蓮花。

畫在了一個容易發現又不容易發現的地方。

余令不知道。

因為他的這個蓮花,讓錦衣衛徹底的興奮了起來。

盜竊案已經不重要了,令牌也不重要了。

查這個才是最重要的。

永樂十八年唐賽兒就是白蓮教。

那時候這個案子可不是一件小案子,因為這個案子,當時可有不少人成為了權官。

唐賽兒不是個例。

從永樂到正統再到如今的萬歷年,大明王朝都有白蓮教聚眾作亂。

地點從湖北、江西到四川、山西、山東乃至于京都都難以幸免。

這些年,大明王朝每隔幾年都會有一場百姓“起義”。

而農民起義的首領都會學著陳勝、吳廣來給自己安排一個頭銜。

在嘉靖二十九年,蒙古俺答汗率領幾萬軍隊南下。

俺答汗的南下路線非常有意思,南下的這一路上完美的避開了山西各處軍事重鎮。

等被發現時人家數萬人已經兵臨北京城下。

這也是自土木之變以后,京城第二次被異族人兵臨城下。

在短短的幾日,劫掠,殘殺百姓牲畜二百多萬。

朝廷稱這次事變為庚戌之變。

蒙古之所以能繞過屯兵的重鎮,全靠白蓮教丘富、趙全、李自馨等人。

這些人里有一部分是明朝衛所軍出身。

他們帶的路,俺答汗的軍隊才能夠一路長驅直入。

當大明和蒙古建立了良好的關系時,蒙古的俺答汗為了表示誠意,向大明送了一份禮物。

白蓮教被俺答汗給賣了。

自那以后白蓮教元氣大傷。

但卻也讓白蓮教的行事更加的隱秘,做事情都是偷偷摸摸的搞。

沒有以前那么光明正大。

(ps:白蓮教趙全,被俺答封為把都兒哈、儀賓倘不浪,史料出自焦竑的《通貢傳》和《明代蒙古漢籍史料匯編》)

因為好多造反者都和白蓮教有勾連,大明朝已經將白蓮教列為重點打擊對象。

一旦發現,定斬不饒。

現在白蓮教的口號是反明復元。

余令的一朵蓮花,讓吳墨陽他老爹喜出望外。

如此一來,一切都說的通了,今晚的這件大事其實是白蓮教的蓄謀。

他的令牌是白蓮教竊取的,和兒子吳墨陽沒有一丁點關系。

“衙門那邊怎么說?”

“回百戶,衙門那邊說十日之前城東的余糧員外去衙門報案,這個癩皮狗想拐走他的兒子和女兒?!?/p>

“拍花子?”

“衙門的人是這么說的!”

吳百戶冷哼一聲,冷笑道:“還真是惡患滿盈啊。

偷我的腰牌就算了,還要拐賣孩子,把他手底下人的給我抓起來打!”

“是!”

狗爺現在有些懵。

他從其他小乞丐那里得知,如今全城的人都在找他。

他發誓,他就覺得那個孩子像糖雞屎,就對著說了幾句不好聽的話。

自己真的沒有想拍花子。

怎么現在錦衣衛都來了。

難不成自己是真的認錯了?

“多大點事啊,至于么?”

更新時間:2025-04-24 17:04:36

色污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