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
離了的很遠,周遠便聽見了屋內的朗朗讀書聲,頓感欣慰。
此處雖貧瘠,但學生卻遠比城里的學生好學,甚至于,一些學生對于知識的渴望,讓他這個當老師的都深感慚愧。
三月前,周遠考下了教師資格證后,便不顧朋友反對,毅然決然的投入了偏遠山區支教的事業。
同樣作為大山里走出來的周遠,很希望用這種方式回饋社會。
只可惜,在去往支教目的地的時候發生了山體滑坡,慌亂中從高山上摔下,等到清醒后,發現自己被現在這個村子的村民所救,同時因為摔落時,似乎傷到了眼睛,如今周遠的眼睛基本是半瞎的狀態。
原本周遠是打算聯系外界離開再好好感謝救了他的村民,可結果卻發現,這個村子似乎比他要去支教的地方還要落后。
若不是親自體驗,周遠很難相信,在這個年代,竟然還有連電燈都沒有的地方,更別說是電話了。
住在這里的村民,愚昧落后,幾乎是完全和現代社會是脫節的,甚至于還信誓旦旦的說外面還有皇帝存在。
面對這種情況,又是村民救了自己的命,周遠便萌生了反正是來支教,但似乎這里的情況更加需要自己,為何不留下來的想法。
而后便讓村長召集了村中還未成年的孩子,上至十五六,下至七八歲,他都照教不誤,主要是經過他的了解,整個村子里的人,竟然全都是大字不識一個的文盲。
那既然如此,周遠也沒必要搞什么教學進度了,最首要的便是先給這些村民們掃盲,如果不是大人們還要出去務農,且思維早已經定了性,他恨不得把成人都給他拉過來學習三字經。
拄著一根自制的盲人手杖,磕磕碰碰的走入了村民們給自己準備的教室。
周遠出現后,讀書聲微微一頓,隨即便更大聲了些,雖然看不見,周遠依舊會心一笑,擺擺手隨后說道:“好了,昨日教給你們的是《三字經》的上半篇,今天開始,我們來學習三字經的下篇,朱標同學,上來幫老師擦一下黑板!”
“是,先生!”
一個有些敦厚的聲音響起,周遠視力受損,只能勉強看見一個人影突然站起來對著他恭恭敬敬鞠了一躬,然后才走到他身后擦拭起來。
“哎,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似乎太注重禮節了!”
周遠心中默默的想著,這位朱標同學,是村長的兒子,也是班里年紀最大的那個,如今已經十六歲了,生的人高馬大的,又聽話又好學,就是性格有些古板,且對外面有沒有皇帝這件事似乎耿耿于懷。
“唉,除了文化教育,有時間還需要進行一些思想教育和常識教育了!”
正想著,身后又傳來了朱標同學的聲音道:“先生,擦好了!”
話音落下,還主動攙著周遠來到黑板面前,又將一個條狀物品塞到周遠的手中。
這村莊如此簡陋,所謂黑板不過是一塊平整的石板,而粉筆,其實不過是一根木炭。
雖目不能視,看什么都是影影綽綽的,但是寫一些板書對于周遠來說還是可以做到的,因此周遠便轉身開始寫起了三字經的下半篇,當然是有拼音注釋的版本。
“自羲農,至黃帝,號三皇,在上世?!?/p>
“堯舜興,禪尊位,號唐虞,為二帝?!?/p>
“……”
周遠寫一句,便教一句,讓下邊的同學們依次讀上一遍,再在地上用樹枝照著寫上一遍。
只是教書的周遠眼前朦朧一片,卻是看不見教室的后邊站著兩位人正在竊竊私語。
“善長,你怎么看?”
“回圣上,這《三字經》淺顯易懂,卻又字字珠璣,每一句都朗朗上口,便于記憶,堪稱蒙讀中的經典,能作出這等著物絕非等閑之輩,只是他這所謂的拼……拼音還有這字體……簡直是……簡直是胡鬧么!”
二人說話的時候,最后排的那幾個‘學生’臉上表情莫名有些惶恐。
這種惶恐自然是來源于倆人身份,一個乃是當今太師,中書左丞相,開國六公之首的韓國公,李善長!
而另一位,更是讓這幾人僅僅只是站在其前面都覺得渾身汗毛聳立。
畢竟這位,可是當今圣上,從尸山血海里殺出來的開國皇帝,朱元璋!
周遠以為自己摔到了一個更加貧瘠落后的偏遠山村,但實際上,他是直接穿越到了洪武年間。
他所在的地方也壓根不是什么農村學校,而是大明的國子監,他眼中那群目不識丁的學生,其實乃是洪武初年所有開國勛貴的后輩子嗣。
之所以目不識丁,當然是因為完全看不懂周遠所寫的簡體字……
而因為周遠穿越之時,鬧出來的動靜實在是有些太過匪夷所思,并且還是直接穿越到朱元璋面前,這直接崩碎的朱元璋的三觀,還以為周遠是仙人降世。
尤其是待周遠蘇醒后,三言兩語,那些什么‘飛機、電話、報警’之類根本聽不懂的詞語,更是讓朱元璋認定了周遠所說的都是仙界的事物。
這仙人降世,朱元璋自然不敢怠慢,雖然不知道周遠所說的支教是什么意思,但是聽周遠說要教學生,自然二話不說就把周遠安頓在了國子監。
今日他便是來聽聽,仙人所講的課,到底有多么不同。
“胡鬧?怎么胡鬧了,我覺得很好啊,周先生所創的這字,簡單又好記?!?/p>
朱元璋想的很簡單,他是半路出家,雖然當和尚時因為抄經書習了幾個大字,但更多的學問還是后來起事后在軍伍中惡補的。
他只是想著,若是那些兵書都是用這簡體字所寫,那他當時也不至于頭疼成那個樣子,現在批改奏折時,也不用每日耗費那么多的時間。
“圣上說的是,這簡體字確實簡便,或可推行一番!”
朱元璋都開口說簡體字好了,李善長當然只能順著老朱的意思給這件事定了性,同時抬眼撇了前方一眼,那里是他兒子所在的地方。
自從朱元璋第一次見到周遠與其交談過后,便天天往這里跑,甚至還把視為命根子,欽定下來的太子朱標都往這里送,傻子都知道朱元璋這是有多重視這位腦子似乎有些不太正常的教書先生,既然如此,他自然不可能落后,也把自己兒子也塞了過來。
不說別的,能和未來注定要當上大明皇帝的朱標打好君臣關系,那也是頂好的。
于此同時,上方周遠的《三字經》下篇也講到了末尾,開口念出下一句后,整個教室突然齊齊一靜。
“遼與金,皆夷裔,元滅金,絕宋世!”
三字經的后半篇,講的便是從堯舜禹時代一直到之后的朝代變遷,在場學子,皆是勛貴后代,就算再不學無術,那也知道,這講到元了,那接下來該講的是什么了。
就算這事和自己無關,卻也皆都下意識的倒吸了一口涼氣,畢竟這位瞎眼先生要講的那位開國皇帝,可還就在后面站著呢。
直到周遠緩緩開口道:“太祖興,稱太明,紀洪武,都金陵!”
話音落下,眾人這才松了口氣,還好,這位先生沒有作死,雖未恭維賀奉朱元璋,卻也沒說什么大逆不道的話,而似乎只是在記錄史實。
就在在場所有人都以為這篇《三字經》大概到此就該完結時,卻沒想到周遠竟然依舊繼續開口說道:“迨成祖,遷燕京,十七世,至崇禎!”
“權閹肆,流寇起,自成入,神州毀……”
在周遠念出第一句時,在場所有人就都已經不敢呼吸了,等到下一句的最后一個字念完,一個學生突然把頭一揚,直接嚇得暈了過去。
更新時間:2025-04-23 14:5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