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實驗室的空調嗡嗡作響,制冷劑流動的聲音像某種遠古星云的嘆息。沐思玥踮著腳尖在儲物柜頂層摸索傅奕的備用筆記本。他的主記錄本今早被咖啡潑濕,而下午就是省級實驗競賽的終審答辯。
指尖觸到人造革封面的瞬間,一疊夾在扉頁的紙張如雪片般滑落。
飄散的紙張在陽光下翻飛,像一群突然獲得自由的白色鳥群。沐思玥彎腰去拾,卻在看清內容的剎那僵在原地。
那是她三年前的素描。
確切地說,是初二那年參加全市美術聯考時的廢棄草稿。畫紙上還印著考場的紅色編號戳,邊緣已經泛黃卷曲,卻被保存得沒有一絲折痕。更讓她呼吸凝滯的是,每張素描背面都貼著便簽紙,上面是傅奕工整的字跡:
「2018.11.03市級美術聯考B區
坐姿:左手執筆,右肩傾斜15°
光影處理:倫勃朗三角光變體」
沐思玥的指尖開始發抖。她認得這些畫,全是當年被她揉皺丟進垃圾桶的失敗作品。而現在,它們像珍貴的標本般被分類歸檔,甚至標注了精確的觀測數據。
實驗室的門突然被推開。
傅奕站在逆光里,白大褂下擺沾著顯影液的痕跡。他的目光落在沐思玥手中的素描上,喉結不明顯地滾動了一下,這個微表情曾在她的秘密圖譜里被標注為“罕見的緊張"。
“那是..."
“三年前。"沐思玥的聲音輕得像怕驚擾塵埃,“你為什么會..."
傅奕走近時帶起一陣松木香的風。他蹲下身,拾起地上最后一張素描,那是沐思玥當年畫到一半放棄的靜物寫生,石膏幾何體旁邊,她無意識畫了個打哈欠的側臉。
“市青少年宮,2017年寒假。"他指著那個潦草的側臉,“素描提高班第三排靠窗位置。"
沐思玥的瞳孔微微擴大。記憶如倒帶的膠片突然清晰,那年冬天特別冷,畫室暖氣不足,她總愛在速寫本角落畫些涂鴉取暖。而教室后排,確實永遠坐著一個安靜看書的少年。
“你當時在讀..."
“《天體物理導論》。"傅奕的指尖撫過素描紙上的鉛筆痕跡,“但每頁空白處都在計算你畫架傾斜的角度。"
陽光突然變得太亮。沐思玥看見那些便簽紙上不止有日期和批注,還有用鉛筆淡淡描摹的公式,正是他后來教她計算星軌時用的球面三角法。
實驗樓頂層的儲藏室堆滿陳舊儀器。傅奕搬開一臺報廢的光譜儀,露出墻上的金屬配電箱。密碼鎖旋轉的聲音像某種古老鐘表的機括,箱門打開時,塵封的紙張氣息撲面而來。
“軌道共振。"他取出一個黑色標本盒,“當兩個天體相互施加周期性引力,最終會形成穩定整數比軌道周期。"
盒子里整齊排列著數十張素描,時間跨度從五年前延續至今。最早的是沐思玥初二美術課的涂鴉,最新的是上周天文社活動時她隨手畫的星云草稿。每張畫邊緣都標注著精確的觀測參數:光線角度、執筆姿勢、甚至顏料成分的光譜分析。
最讓她心跳失速的是盒蓋內側貼著的照片,十四歲的傅奕站在青少年宮走廊,背景虛焦處是正在畫室窗邊打盹的她。照片旁釘著張泛黃的筆記:
「2017.1.15觀測對象首次出現
繪畫時呼吸頻率:每分鐘18次
建議長期追蹤觀測」
沐思玥的指尖觸碰照片邊緣,那里有傅奕后來補上的小字:
「共振比例鎖定為1:1
即:她的每次心跳,都與我軌道同步」
答辯前的最后調試時間,沐思玥坐在實驗室角落翻看那本"觀測日志"。
最新幾頁記錄著她完全不知情的瞬間:
「2019.4.5圖書館古籍區
撿到她遺落的素描本(第37頁有我的側臉)
歸還時夾入M42星云明信片」
「2020.9.8軍訓第七天
器材室塵埃符合理想觀測條件
心跳異常加速至98次/分鐘」
最后一條是昨天的記錄:
「日全食期間紅移觀測成功
但未計算到自身引力導致的軌道偏移
原定告白方案需修正」
傅奕的聲音突然從實驗臺傳來:“偏振片角度錯了。"他調整著她負責的光學組件,手指穩得不像剛被撞破秘密的人,“應該用λ/4波片,不是半波片。"
沐思玥看著他發紅的耳尖,突然拿起鉛筆,在最新記錄下方補上一行字:
「2021.12.15物理實驗室
觀測者成為被觀測對象
實驗結論:共振軌道已形成」
黃昏的頒獎典禮上,傅奕的實驗作品《量子糾纏態的可視化表征》獲得特等獎。
沐思玥站在觀眾席,看著投影幕布播放最后的實驗視頻,兩個自旋相反的粒子在磁場中舞蹈,最終在觀測瞬間形成完美的斐波那契螺旋。
視頻結束前的最后一幀,突然閃過一張素描的掃描圖:沐思玥初二那年畫廢的靜物寫生,被傅奕用紅筆圈出角落里那個打哈欠的側臉,旁邊寫著:
「初始觀測誤差:±15°
經過四年軌道修正
最終定位精度:0.0001角秒」
禮堂掌聲雷動時,傅奕站在聚光燈下望向她的方向。沐思玥舉起素描本,上面是她剛完成的速寫,獲獎者低頭調試儀器的側影,畫紙邊緣寫著她現學的物理公式:
T?/T?=p/q
軌道共振的數學表達。兩個天體在引力作用下,最終形成穩定而永恒的環繞。
夜風穿過敞開的窗戶,將一縷她的長發吹到唇邊。沐思玥嘗到淡淡的鉛筆石墨味道,就像那些被時光保存下來的、關于星辰與少年的所有記憶。
更新時間:2025-04-21 13:3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