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啟世長歌 愛你斯坦 94766 字 2025-04-19 22:08:15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戰后的平靜期是一波發展的時期。

春季獵物多了起來,我讓狩獵隊不要打母的,挑公的打。遇到小野豬小野牛小羊什么能收的都收回來,雞蛋鳥蛋也要。沒辦法人口多了養殖場得擴大?,F在肉食方面我們除兔肉魚肉有保證外,其他的肉食還是太少,要積攢好幾天才能吃到一次其他的肉。兔子是真的很會繁殖,河里魚那是真的多。

從長鬃族那里采了好多茶葉回來,枝條也砍了不少準備扦插。嫩茶芽我一人在廚房弄個小銅鍋炒出了有那么二兩,大葉老葉多,炒出了二斤還多,有很大的一包了。不少人在廚房外探頭探腦的,這種香味他們從來沒有聞到過。

給巢等幾個族長及長住洞中的其他前輩泡的是老葉子制的茶。他們喝了后感到神清氣爽,口齒留香。就是,喝慣了爛泥水的改喝白開水也才幾個月的人,喝到了清茶個個還不視為仙茗?萬年的人文歷史里,清茶還是大宋朝才普遍出現的。

我還告訴他們,越北方農作物越少,那邊的部族人等只能靠吃獸肉過日子,要是能喝上一口茶解解膩會怎么樣?而他們那又寒冷,沒有茶樹生長,會怎么樣?一說完,老者們的眼睛都亮了,那可是和鹽一樣的大生意了。畢竟都是掌權過族群的老人了,再保守也知道該怎么發展,無非是當時的形勢允不允許而已。

我說已經扦插了不少茶枝只等生根發芽后就可以在山里大面積種植。巢和一幫老人見天就興沖沖地奔到苗地。從那天起他們就在田埂上蹲著,生怕茶葉苗長不出來。

于是我又順理成章的成了“茶爺”。

土地是生養人的,但懂得利用土地,讓土地更養人才是生路,才會發展。

幾天鹿姑領著一眾婦人團圍住腌菜坑。新掘的土窖四壁糊著黃膠泥,泛著黃白色的光。小葉等孩子抱來捆捆剛掐的野芥菜和蕨菜,嫩莖上還凝著露珠子:“鹽爺說要鋪層老葉墊底!”話音未落,腳底打滑栽進菜堆,活像個滾進腌缸的熊仔。

這是我從前些天腌筍的時候想到的,趁著有春菜可采要腌一些素食備著。酸白菜腌起來不難:菜先洗干凈,用鹽巴和石頭壓實,再倒扣在大陶壇里封泥。那幾天灶坑的火沒停過,腌菜池子就挖在大院的角落。

“輕著點兒!”鹿姑抄起銅刀剁菜,刀刃在鹽磚上蹭得锃亮。老菜葉鋪壇底,嫩芽扎把浸鹽水,最上層壓著河邊撿的鵝卵石。赤尾族的婦人就是手巧,十指翻飛間把菜莖盤成鳥巢狀,說是能讓鹽水走得更透。那幾天全族陶甕告急,巖叔帶人連夜起窯,新燒的酸菜壇肚圓口小,是個好器具。

可惜了,這時候蔬菜的品種實在是少之又少。不知道附近有沒有蘿卜什么的,一定得找一找。

十來天后,整個圍墻以內都是酸溜溜的味道,誰聞到都要舔舔嘴唇。連養殖的豬鹿都對腌制缸虎視眈眈,貍貓夜里都來了好幾次了,但誰也不敢輕易靠近,生怕被一群虎視眈眈看守著的婦人用大粗笤把追著打。

種大豆是我最關心的事之一,特別在現在這種物質匱乏的時代。大豆的用處太大了,可以磨豆漿制豆腐,是獲取植物蛋白的好來源,更可以榨油和炒熟磨粉當干糧(不知多少年代后的壓縮餅干就是用大豆粉加花生仁粉為主料的)。

種豆的學問在根瘤。穗娘攥著把黃豆(即大豆)蹲在菽田,教赤尾族的“豆奴”辨根須:“白根喝水,褐根吃土,紅根才是寶?!倍狗N也還是少了點,要是有蠶豆啥的就完美了。想著想著,我的眼光就漂向了山外。

春天雨水就是多,一場接一場地下,隨著氣溫升高,山林里的菌子迅速地冒了出來。采菌隊是小葉扯虎皮拉起來的。這丫頭拿著煮過的麻布當圖譜,見著蘑菇就拓?。骸皞闵w帶圈是閻王,柄長鱗片是鬼臉!”祭司把關配合著她讓每一種茵菇都先給兔子、老鹿、野豬們嘗著驗貨,沒見有異樣才讓小葉子在麻布上把能食用的蘑菇拓印留影。而毒菇全扔進鰍的霹靂火藥罐。

消息傳開,山洼里的娃子都跑了出來,提著竹籃子在林子里瘋采。

我那時正站在山路上,看著一群娃和還能行動的老人在一起采菌菇。菌菇這種東西最是隨性,沒人管的時候自己會長出來??刹删舆€是有些講究的:菌帽蓋還沒攤開的,菇體結實的才最鮮美。至于那些發黑、發黏的菌子,采了兩天有了經驗的人們看都不看一眼,隨手就扔開:“吃了斷腸,肚里爛開!”

為了處理采來的菌子,爐灶膛里徹夜添著柴火。新鮮的菌子一部分用來煮蘑菇肉湯,大多是要涼曬干的。曬架搭在山洞前的大操場上,九層葦簾摞成向陽斜塔。澤帶人用竹片和藤條編成網,每層曬不同菌子。小葉非把平菇戳滿洞,美其名曰“星月菇?!备删又蟪鰜淼臏?,比鮮菇要香得多,還帶點菌子自身干縮后凝住的甘味,簡直讓人停不了嘴。夜半貍貓偷零嘴,踩著簾子打滑跌進分揀出來的毒菇筐,次日被人發現時正抱著毒鵝膏打擺子,毛色卻油亮賽過新磨的銅鏡。

等眾人將幾天的收獲收歸洞庫后夜深時,我像地主老財般舉著火把獨自在洞庫清點家當。箭矢一捆捆的有上萬了;大麥面壇十個,每個五百斤以上;二百壇酸菜列成了軍陣,而各色干菌菇串從梁上垂落似瓔珞足足有幾千斤。

滿足能讓人熟睡,貌似還讓人長胖。

更新時間:2025-04-19 22:08:15

色污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