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章節

鏡娘照骨錄 愛吃鹵面條 6193 字 2025-04-19 19:16:06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第一章:碎鏡記汴京朱雀街的青石板路被晨露洗得發亮,老槐樹的影子在地上斑駁搖曳,

像幅被揉皺的古畫。鏡娘的磨鏡擔子就停在槐樹下,桐木扁擔被歲月磨出溫潤的包漿,

竹筐里三十六面銅鏡整齊碼放,最大的那面缺角銅鏡用紅繩纏著裂痕,

繩結處還墜著片枯黃的槐葉 —— 那是去年秋天父親忌日時,她從老槐樹上摘下的。

咸平六年霜降,空氣里透著刺骨的冷。鏡娘蹲在擔子前,面前擺著七只青瓷碗,

水:荷葉上的晨露、柏樹枝的夜露、老瓦當的霜露…… 這是父親傳下的 “七露磨鏡法”,

每種露水都有講究。她正用鵝毛蘸著晨露,為李婆婆磨那面生了銅綠的菱花鏡,

手腕上的紅繩隨著動作輕晃,露出下面三道淺紅的燙疤 —— 那是十二歲那年,

她在灶間熬膠漆時被滾油濺到的?!肮媚铮@鏡里怎的沒我家阿巧?

” 李婆婆顫巍巍的手摸索著鏡面,枯槁的手指劃過鏡背刻著的 “?!?字,

渾濁的眼睛里泛起淚光。鏡娘停下手中的鵝毛,細看鏡面:除去斑駁的銅綠,

映出的是空蕩蕩的灶間,土灶上的鐵鍋缺了個角,梁上掛著半串焦黑的糖葫蘆,

竹篾簽子上還粘著未褪的糖霜。那是去年臘月廿三,阿巧被官府選為 “秀女” 帶走前,

特意在巷口糖攤給母親買的,說等進了宮,就能給娘寄銀子了?!捌牌诺溺R,

得用晨露磨三天?!?鏡娘輕聲說,指尖撫過鏡背的 “?!?字,那里已被磨得發亮,

像是被無數人的思念焐熱。她知道,這面鏡子照不見丞相府深院里的阿巧,

卻能映出老人每日天未亮就起來熬粥的身影,映出她對著糖葫蘆串發呆時,眼角滑落的淚珠。

將鏡面包進藍布時,

她悄悄在布里塞了片曬干的桂花 —— 阿巧小時候最愛摘槐樹旁的桂花,

別在鬢邊說像星星。暮色漫過飛檐,街燈次第亮起,朱雀街漸漸染上暖黃。鏡娘正收拾擔子,

忽見青衫男子在槐樹下駐足。他頭戴皂紗帽,腰間佩著塊無字玉牌,袖口繡著半枝暗紋竹,

指尖摩挲著鏡面的動作略顯生硬,像是不慣觸碰民間器物。“姑娘可會磨照骨鏡?

” 聲音低沉,卻在尾音處帶著不易察覺的顫抖,驚飛了槐樹上棲息的寒鴉。鏡娘抬頭,

撞見男子眼中的三分憂慮、七分試探,忽然想起父親臨終前的話:“若有人問照骨鏡,

便用問鏡術探他心底?!?她指尖在鏡背輕叩三下,鏡面泛起細微波瀾,

竟映出男子官服下繡著的五爪金龍,龍尾處纏著半道枷鎖,像是被什么困住的困獸。

“官人要照骨,還是照心?” 鏡娘手按在缺角殘鏡上,

掌心的疤痕隱隱作痛 —— 那是十歲那年,她躲在工坊柴堆里,

看見父親被御史臺的人用烙鐵燙背,飛濺的火星落在她手背上,留下永遠的印記。

父親抬頭望向她時,眼中映著的,正是這塊缺角殘鏡。男子渾身一僵,下意識后退半步,

手按在劍柄上,卻又很快松開,像是想起什么。“某乃宮中侍從,奉…… 奉皇后之命,

求一面能辨忠奸的鏡子?!?他壓低聲音,目光掃過鏡娘的擔子,落在那面缺角殘鏡上,

“聽聞令尊曾為前任御史中丞磨制照骨鏡,能映出人心底的鬼蜮。”鏡娘忽然冷笑,

從筐底取出半塊殘鏡,紅繩在暮色中晃出細碎光影:“天下最利的照骨鏡,

早碎在奸臣手里了。” 她指尖劃過裂痕,想起父親工坊被燒的那個夜晚,火光沖天,

百姓們舉著鋤頭喊著 “妖人鏡”,父親被拖在地上,后背的血在青石板上畫出蜿蜒的痕跡。

“我爹臨終前說,鏡子照人先照己,若心里有鬼,再好的鏡子也照不清。”男子欲言又止,

從袖中掏出片銀箔,上面用小楷寫著 “鏡坊李記”—— 那是父親當年的招牌。

“姑娘可知,令尊磨的照骨鏡里藏著機關?鏡鈕轉動七圈,便能映出貪官污吏的名錄。

” 他聲音發顫,“當今朝廷……”鏡坊李記“夠了!” 鏡娘猛地合上竹筐,扁擔挑起時,

殘鏡的缺角劃過男子手背,留下一道淺紅血痕,“官場上的事,民女不懂。我只知道,

十年前我爹替人磨鏡,卻被誣陷私鑄銅錢,死在御史臺大牢里,連具全尸都沒留下。

” 她轉身離去,紅繩在身后甩出倔強的弧度,卻沒看見男子望著她的背影,

眼中閃過的痛楚與愧疚。是夜,鏡娘蜷縮在破廟的草席上,廟頂的漏雨滴滴答答落在供桌上,

敲碎了月光。她摸著缺角殘鏡,紅繩早已磨得發白,

卻始終舍不得換 —— 這是父親留給她的唯一信物。忽然,廟門 “吱呀” 作響,

冷風灌進來,帶著股松煙墨的味道。青衫男子卸了官服,穿著素色中衣,懷里抱著個檀木盒,

發間還別著片未摘的槐葉?!皩Σ黄?,白天沒說實話?!?他跪在草席前,聲音里帶著歉意,

“某乃御史中丞張士謙,實則…… 實則是襄王府舊人。如今襄王即位,朝中權臣當道,

私鑄銅錢、欺壓百姓……” 他打開檀木盒,半面銅鏡靜靜躺著,

鏡背刻著密密麻麻的《孝經》經文,“令尊當年磨的照骨鏡,鏡鈕里藏著血書,

記著十二位貪官的罪證,其中就有現任丞相李邦彥?!辩R娘瞳孔驟縮 —— 那鏡背的紋路,

與父親臨終前塞給她的碎鏡一模一樣。她顫抖著接過銅鏡,指尖撫過 “忠” 字,

鏡面突然映出汴京地圖,汴河旁的御史臺衙署亮如白晝,

無數紅點在 “丞相府” 周圍游走,像極了父親工坊賬本上的紅點標記。

“我爹…… 他真的沒私鑄?” 她聲音哽咽,十年的委屈與思念,在這一刻涌上心頭。

“令尊是被陷害的。” 張大人嘆了口氣,“丞相怕他磨的照骨鏡映出罪行,便偽造證據,

將他下獄。臨終前,他托人將半面鏡送出,說剩下的半面,在一個能照見人心的人手里。

” 他望向鏡娘的缺角殘鏡,“如今兩片合璧,便能重現照骨鏡的威力。

”鏡娘猛地合上盒蓋,殘鏡上的紅繩 “啪” 地繃斷。她想起父親咽氣前,

血手在她掌心寫的 “勿信” 二字,想起工坊被燒時,百姓們眼中的恐懼與憤怒。

如今這半面鏡,映出的是張大人眼中的殷切,

卻也藏著深不見底的權謀 —— 若用照骨鏡揭露真相,自己是否會重蹈父親的覆轍?

“我只磨人間鏡?!?她將檀木盒推回去,“官場上的照骨鏡,只會照出更多裂痕。

” 說罷吹滅油燈,黑暗中,殘鏡的裂痕卻愈發清晰,像極了父親背上縱橫的鞭痕。

張大人離去時,留下片繡著龍紋的絹帕,鏡娘摸著絹帕上的針腳,

忽然哭出聲 —— 這是母親生前最愛的蘇繡,父親曾說,等攢夠錢,

就給她和母親各做一身這樣的衣裳??扇缃瘢赣H的繡繃早被燒成灰燼,

父親的尸骨也不知埋在何處,唯有這缺角殘鏡,陪著她在這亂世飄零。更鼓敲過三更,

鏡娘摸著殘鏡上的裂痕,忽然想起父親教她磨鏡時說的話:“鏡子最妙的,不是映出容貌,

是映出人心。有的人看似衣冠楚楚,鏡里卻是惡鬼;有的人衣衫襤褸,鏡里卻閃著光。

” 她望著破廟漏下的月光,忽然明白:自己磨的不是鏡,是這人間的千萬個牽掛,

是史書不會記載的、小人物心里的光。窗外,老槐樹在風中沙沙作響,

像是在訴說一個關于破碎與重生的故事。鏡娘將殘鏡貼在胸前,感受著鏡面的涼意,

漸漸入睡。夢中,她回到十歲那年的工坊,父親笑著遞給她一面完整的銅鏡,

鏡中映著她的笑臉,還有窗外的老槐樹,枝葉繁茂,生機勃勃。

第二章:照心巷景德三年春分,西巷口的老槐樹綻開新綠,

鏡娘的鏡坊在枝頭新葉的沙沙聲中悄然開業。褪色的藍布幌子上,用金粉繪著面缺角銅鏡,

旁邊小字寫著 “磨鏡不磨心,問鏡先問己”,

落款是枚指甲蓋大小的殘鏡紋 —— 那是鏡娘用父親留下的刻刀,親自鑿在梨木牌上的。

每日辰時,她會在門前擺開七只青瓷碗,

碗里盛著晨露、荷露、柏露、松露、竹露、梅露、雪水,用鵝毛蘸著磨鏡,街坊們都說,

鏡坊門前的露水香,能飄滿整條巷子。磨鏡不磨心,

問鏡先問己盲婦王婆婆是鏡坊的第一位客人。她拄著棗木拐杖,摸索著門框上的殘鏡紋,

懷里抱著面裂成三瓣的銅鏡,鏡背 “平安” 二字已被磨得發亮?!肮媚?,

這是我家柱子當兵前送的,” 她聲音發顫,指尖劃過鏡面的裂痕,“他說在隴右當兵,

這鏡能照見長安的月亮,可我摸了三年,只摸到冰冷的銅。”鏡娘接過鏡瓣,

觸到背面年輕士兵的指痕 —— 那是柱子入伍前一夜,在油燈下刻下的。她閉上眼睛,

用 “問鏡術” 輕叩鏡背,忽然看見鏡面映出漫天黃沙,一個少年趴在隴右城墻的垛口上,

盔甲下露出半塊硬餅,餅上用朱砂寫著 “娘安” 二字,

懷里還揣著片干枯的槐花 —— 那是離家時王婆婆塞給他的?!叭旌髞砣$R。

” 鏡娘將鏡瓣收進錦囊,連夜翻出父親的《鏡經》殘頁。泛黃的紙頁上,

“故土歸心術” 的記載已模糊不清,她卻記得父親說過:“若要鏡中映出思念,

須取故土之土,混以親人血淚?!?她踩著月光,到王婆婆的老屋前,用竹筒取了半捧黃土,

篩去雜質后,調進松脂與自己的指尖血,

又把缺角殘鏡磨下的銅粉撒入膠漆 —— 那殘鏡曾映過父親的血,

免費章節試讀完成,戳我看全文。

更新時間:2025-04-19 19:16:06

色污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