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上來開口,要與寧采臣行魚水之歡,被斷然拒絕。
女子退去后,一會兒再次歸來,手中帶著一顆金元寶。
言語沒有人知曉,將金元寶放在了寧采臣的被褥上。
沈淵說到這里頓了頓。
不是吊人胃口,而是緩口氣,重新凝聚體內的純陽無極之氣。
長時間,大幅度輸出純陽無極之氣,不亞于進行一場生死搏殺。
“那接下來如何?”
“寧采臣同意了!”
朱堯姜俏臉潮紅,不知道是純陽之氣滋養身軀,還是好奇接下來的故事。
沈淵長提一口氣,繼續把故事說下去。
寧采臣嚴肅地拒絕,將黃金扔到庭外的臺階。
“不義之財,臟了我的口袋?!?/p>
第二天,蘭溪的書生死掉,腳底出現一傷口,流血不止。
第三天,書生的仆人又死掉。
而后女鬼再次出現,說出她姓聶名小倩,被夜叉姥姥給控制。
黃金是羅剎鬼骨,夜叉姥姥,劍仙燕赤霞……
沈淵一口氣將故事說完,額頭豆大的汗珠滴落,嘴唇蒼白如紙。
體內的純陽之氣干涸,頭頂和肩部的金燈黯淡,一滴純陽之力都沒有剩余。
朱堯姜一臉滿足地起身,輕輕揮袖:“嬤嬤。”
李嬤嬤臉色難看,取出一官窯青瓷盞,盞中七塊白色糕點。
“東海的鮫珠糕,可生發陽氣,沈愛卿勞苦賞賜與你?!?/p>
沈淵已經頭暈目眩、天旋地轉,眼前景象糊上一層白紗。
顧不上儀態,拿起一塊糕點,咬上一口。
鮫珠糕入口即化,一股無形的力量,從口腔直奔靈臺。
枯竭的靈魂力再次噴涌,丹田中的陽氣逐漸生發,連帶丹田和經脈都擴展一絲絲。
意識恢復清明,沈淵內視丹田。
看到丹田似乎比此前大一丟丟,變化的十分微弱,但確實有不同的感受。
他眼睛一亮,酷酷酷把鮫珠糕炫完。
好吃!想吃!
李嬤嬤看著被清空的玉盞,老臉的褶皺忍不住抽動。
這鮫珠糕乃是東南的貢品,每一塊都是一粒鮫珠,需要鮫人奉養十年才得一粒。
不是尋常的鮫人之淚,而是鮫人族一種特殊的靈物。
皇宮中每年也頂多有十多盞,竟然被一個小小小旗官吃掉,簡直是目無尊卑!
“不知沈小旗,可否知曉蒲松齡身在何處?”
“若是有機會,本公主倒想認識這位說書人。”
沈淵的回應干脆利落,“死了”。
“蒲松齡畢生只是一個窮酸秀才,郁郁不得志,寫下諸多狐鬼故事。”
“投湖自殺了?!?/p>
朱堯姜不確定地問道:“當真是死了?”
“確定是死了?!?/p>
朱堯姜若有所思,似乎是明白了什么。
如此故事在煌明,作者不可能會籍籍無名,除非是沈淵杜撰。
沈淵恢復些氣力,起身告退:“若是公主別無他事,下官先行告退。”
“沈小旗退吧?!?/p>
待沈淵走后,朱堯姜似乎是自言自語,“抑郁不得志的秀才,寫出這等故事,怕也是文名傳世,才氣灌體直入秀才、舉人?!?/p>
“怕不是沈小旗,借蒲松齡之名,抒發己志?!?/p>
李嬤嬤開口想要說些什么。
朱堯姜抬手示意其閉嘴。
“回府?!?/p>
走回去的路上,沈淵受到這一次治療的啟發,忽然想到做一次文抄公。
《聊齋志異》中的故事有很多。
沈淵還記得的也就畫皮、聶小倩和嬰寧,前兩個是看電影,后面一個是狐妖。
但是他錦衣衛從業七八年,遇到過不少案件,完全可以編撰成書。
找兩個說書人流傳出去,很快能在江湖上火爆。
儒道的修行:童生、秀才、舉人、進士、翰林、大學士……
大致有兩種途徑:1科舉,2才氣名望
儒道修行的本質,是才氣灌頂,名望越大、才氣越高、境界越高。
科舉是證明才氣名望,最有力的背書。
第二種就是江湖養望,通過琴棋書畫、文章詩詞,來擴大自己的名望和才氣。
后者的進境沒有科舉快和顯著,優勢是……不需要科舉。
前有蘭陵笑笑生以嚴世蕃為原型,創造出西門大官人,寫出傳世巨著《金瓶梅》。
沈淵升起一個想法,以蒲松齡為筆名,撰寫一本《狐鬼情緣錄》。
說不定還能開辟儒道修行之路。
……
北鎮撫司。
沈淵深夜歸來,立刻收到通知,百戶所開會。
一位百戶下面有一位副百戶,兩位總旗,十位小旗官,一百名錦衣衛。
此次開會的到場人員,僅僅有六位。
狄百戶,岳從凝副百戶,總旗馮云、皮籠,小旗官沈淵。
還有一位黃袍大和尚。
狄寧遠神色凝重,介紹黃袍大和尚,“這位是嵩山少林寺的法善大和尚,一身袈裟伏魔功出神入化?!?/p>
“此行圍獵魔教修士,法善和尚也會跟從?!?/p>
“阿彌陀佛~,貧僧法善,聽聞有魔教出沒,特來助貴司一臂之力。”
狄寧遠長話短說,直入正題。
“我們請馴象所的高人出手,已經探查出裴老魔的大致活動范圍?!?/p>
“但是他區區二境不是關鍵,天魔教敢來帝都,必然有不可告人的目的?!?/p>
“此次圍獵魔修,大致有三個步驟?!?/p>
1、織網
所有便衣錦衣衛,潛伏在裴老魔附近的區域,七日為限制融入本土。
2、動員
動員俠客樓的刺客、殺手,江湖中的高手,提前預備截殺魔教修士。
3、收網。
大網開始收攏,錦衣衛為主,小魚小蝦留給其他江湖人士。
“沈淵愿意圍獵裴老魔!”
沈淵聽到獵殺裴老魔,立刻就站出來。
蛟龍寶珠在裴老魔的手中,他要靠近對方,第一時間把東西奪回來。
“哎,沈淵你另有任務?!?/p>
“俠客樓中懸賞魔教修士,必須是在動手的前一刻,否則會被魔修洞察?!?/p>
“七日后子時,你和馮總旗去一趟俠客樓。”
沈淵沒有辦法,只得答應下來。
伴隨著春夏之交,帝都的天氣燥熱起來,整座城池的氛圍些許凝重。
七日轉眼就過去。
四月十日。
黃昏入夜時分,兩道身影在帝都外飛馳,正是沈淵和馮云。
帝都邊緣小鎮。
二人戴著人皮面具,沒有任何的錦衣衛標識,偽裝成江湖俠客。
來到煌明十三巨擘之一的俠客樓。
更新時間:2025-04-19 12: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