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清晨。

東方微曙,第一縷晨光悄然穿透帝都的云層,照耀在乾明宮的宮殿之上。

旭日初升,金輝映照大地,一切都在這清晨的光輝中蘇醒。

乾明宮建福門,上千名文武官員,正等候在這里。

建福門前,陣陣輕風吹拂,朝陽漸升,上千名文武百官肅立在宮門前,氣氛凝重。

隨著時間的流轉,鐘聲已然敲響,殿內的六階蟠龍銅漏水鐘低沉回響,滴答之聲悠揚傳來,昭示著夜漏將盡,卯時四刻(凌晨6點)即至。

隨即宮門開啟,官員們將由御史臺的官員引領,依次進入宮門,經過監門校尉的細致查驗“門籍”之后,方能步入大殿,經過龍尾..坡道,進入宣政殿。

大殿內的布置,典雅莊重。帝座高高在上,處于殿堂最為尊貴之地,周圍的躡席、熏爐、香案皆被精心安排,氤氳的香氣與淡淡的煙霧,滲透在這座古老宮殿的每一個角落。

宰相趙文元及三省六部的文官,規規矩矩地列座于大殿右側的香案前,剩余的幾百名文官則筆直站立在其后,姿態威嚴,目光凝重。

與之對面,鎮國大將軍、楚國公王天奇率領國公勛貴,嚴整列坐,一眾武將站立其身后,氣吞萬里如虎。

不過,今日情況有點奇怪。

在靠近帝座的臺階上,竟然額外設有十來個座位。

而這些座位上已經坐下了幾位身份特殊之人。

他們中,既有披掛戰甲、帶刀佩劍的武將,也有身著儒袍、翩翩風度的文士。

個個氣宇軒昂,龍章鳳姿,氣度非凡,仿佛每個人都攜帶著一股無形的威壓,令人不敢直視。

但令人奇怪的是,這些人皆非朝中熟面孔。

無論是趙文元,亦或是王天奇,皆未曾見過此等人物,心中不免生疑。

為何這些人物能在早朝這個如此重要的場合出現。

而居然還要另設如此靠近帝座的座位,讓他們坐?

這些人究竟為何能夠獲此殊榮?

趙文元與王天奇相視一眼,眼中均顯露出一抹驚異與警覺。

這些人都不簡單,或許就是顧長安背后勢力的人,定不容小覷。

本來他們還覺得顧長安手下無人,是空軍司令。

為何大乾王朝的重要決策都要依靠他們這種朝中重臣。

但是沒有想到他的身邊突然出現了這么多的英才。

毫無疑問,這大大出乎他們的意料。

如果他們不采取措施,他們下場必定很凄慘。

.....

就在此時,殿中忽然傳來一聲威赫之喊:

“陛下…駕到!”

言罷,眾文武百官紛紛起身,肅然行禮,

“臣等參見陛下!”

殿門緩緩開啟,六個內侍(宦官)手持碩大團扇,步伐整齊,步入宮殿,將顧長安的進殿道路清理開來。

直到顧長安步入大殿,坐上帝座,六扇合起,左右的內侍分別各執三扇,站立兩旁。

顧長安坐定帝位,面容如玉,眉宇間微有倦色,絲絲疲憊溢于言表。

他緩緩舒展身軀,眼睛微瞇,打了一個長長的哈欠。

這大乾....早朝真特么早。

六點就開始了。

這讓平時上早八都艱難的顧長安身受重罪。

隨后,他的目光從群臣身上掠過,隨后緩緩落在一位體型修長,身著黑衣、紅發飄逸的男子身上。

那人眼神深邃,氣度陰森,正是趙高。

顧長安向趙高示意,輕聲道,“開始吧?!?/p>

趙高隨即挺身而出,聲音如洪鐘般響亮,宣讀圣旨: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任張居正為尚書省尚書令,任李斯為刑部尚書,任狄仁杰為大理寺少卿,任公輸仇為工部侍郎,任王勃為兵部侍郎,任駱賓王為吏部侍郎,任楊炯為禮部侍郎,任盧照鄰為戶部侍郎?!?/p>

“任趙云為麒麟軍統帥,高順為副統帥,統領麒麟軍一切事務?!?/p>

“任無情、冷血、鐵手、追命為執金吾統領,統領執金吾一切事務?!?/p>

“欽此!”

“.....”

趙高一語落地,聲音回蕩在大殿之中,幾乎讓整個宮殿都為之一振。

而張居正、李斯等人恭恭敬敬地行禮,齊聲道:“謝主隆恩!”

此言一出,殿內眾文武百官皆愕然失色,目光交織,神情復雜。

這些無名之人,居然突然委任如此重任。

而更讓人感到震驚的是,趙文元和王天奇居然讓出了這么多重要的職位?

這到底發生了什么?

他們到底瞞著大家和陛下達成了什么合作?

對于朝臣的想法,顧長安毫不在意,他示意趙高開始朝政。

趙高領命,清晰而沉穩地開口,

“早朝開始,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趙文元聞言,輕輕頷首,隨即引導群臣奏事。

今日的早朝,氣氛竟顯得不同尋常的安靜與有序。

沒有昨日的紛爭與喧鬧,百官依照順序依次上奏,諸事皆迅速而又有條不紊地進行。

顧長安只是偶爾微微傾聽幾句,面色如常,神情平靜。

這無非是些尋常事宜——某地財庫匱乏,某些邊防出現隱患,或是民間疾苦之事,諸如此類。

但顧長安未曾作過多思考,隨意說了幾句便糊弄過去了。

這些事情可以直接讓張居正和李斯做就行了。

他這種門外漢還是不要過多參與。

今日早朝,事務井然有序,顯得格外高效。

而那張居正、李斯等人始終默不作聲。

但是不同于顧長安,他們大都神情凝重,并且更多的是一種沉思。

對他們而言,這不僅僅是對大乾朝政的初步了解,更是一次細致的觀察與分析。

通過聆聽百官的奏事,他們更想從每一個言辭中,窺探出這些人的為人性格與政治立場,去細細揣摩每一位官員背后的心思。

不久,文武百官的奏事漸漸結束,殿內的氣氛逐漸回歸平靜。

在趙文元領頭之下,眾臣開始有序地退下。

此刻,顧長安目送群臣退去,神色未變。

.....

更新時間:2025-04-19 09:07:38

色污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