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啟奏陛下,南離國使臣已經在殿外等候,是否召見?”

寧政剛剛坐下,一名鴻臚寺官員出列。

“宣?!?/p>

寧政回了一個字。

“宣南離國使臣覲見?!?/p>

張亮走到殿外,一嗓子喊出。

“外臣石染,攜恩師南宮博拜見大寧皇帝陛下?!?/p>

寧澤聞聲看去,四人各異,一個雙十左右,一身華服的青年,和一個水靈靈的少女。

但這個少女長相卻極為可愛,大約十五六歲的模樣非常討喜,進來后一雙杏眼偷偷打量了一眼太極殿的四周。

還有一名老者,看樣子差不多過了花甲之年,但依舊精神抖擻,氣質與邱辭差不多。

剩下便是一個身穿銀甲的壯漢,一看便知道孔武有力,應該是他們此行的護衛。

“免禮?!?/p>

寧政這個時候威嚴十足。

“大寧皇帝陛下,不知這次文道比試,貴國派遣何人?”

石染站直身軀,開口問道。

“沒想到這次你們南離國,竟然請出了南宮先生,看來已經有了勝券在握的打算!”

邱辭站了出來,對著南離國那名老者說道。

“邱大家不是也來了嗎?上次一別二十余載,沒想到你我都已老了?!?/p>

倆人像是敘舊一般各自問候了一句,便不再做聲。

南宮博的大名寧澤聽說過,南離國的文壇泰斗,與邱辭、齊風然齊名。

“我寧國地大物博,人杰地靈,有能之士不知凡幾,南離使臣遠道而來,可率先出題?!?/p>

寧政沒有指定人選,而是讓南離國直接開始。

這一舉動令在場的大臣很是不解,對方都出動文壇泰斗了,不是應該讓邱辭上場嗎?

只有莊寒等三省六部大臣知道寧政此舉何為。

“好,那外臣便率先出題,兩國文道比試算不算正式開始?”

石染退后一步示意南宮博上前。

“老夫便以五年前北泉關大戰之慘烈為第一題吧?!?/p>

北泉關五年前戎真國與大寧最為慘烈的一戰,也是那一戰為大寧爭取了休養生息的時間。

據說當年雙方四十多萬大軍決戰,最終大寧慘勝,以傷亡過半的代價,令戎真國五年不敢南下。

但最近寧政得到密報,戎真國有卷土重來的舉動。

“怎么一開始便出這么難的題?!?/p>

眾多大臣議論紛紛。

往年都是以物為題,這以邊關慘烈為題還是第一次。

眾人又齊齊的看向沉思中的邱辭,他們基本將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寧澤都快睡著了。

本來今天起得就早,大殿內突然安靜他著實有些困了。

“榮王,這一題你來應答?!?/p>

就在寧澤快要打瞌睡的時候,寧政直接點名。

這一下讓寧澤的困意消散了大半。

揉了揉眼睛回了一個字。

“哦?!?/p>

但寧政的這句話,令大殿中的所有人都不淡定了,特別是南離國的四人。

不明白寧政是什么意思,兩國文道比試,你讓一個孩子上來,這是看不起我們嗎?

而寧澤的表現更是讓他們極為不解,就這么平靜的答應了?沒有絲毫情緒?

然而并沒有人站出來阻攔,一些世家的官員巴不得寧澤出丑。

“那個,陛下是不是有些草率了?”

文官不說話,但武將中為首的一人站了出來。

“邢國公,此乃陛下決議,并且榮王已經答應,有什么不妥!”

御史中丞李嵩立刻站了出來,因為上次彈劾的事他對寧澤沒有一絲的好感,所以想讓寧澤出丑,然后他在站出來彈劾。

什么有辱國威啊,不學無術啊等等,他認為這可是抨擊皇室威信的機會,他自然不會放過。

寧澤一聽邢國公,忍不住打量一眼這位猛人。

聽說這貨五年前手持大刀,只身一人沖入戎真國千軍萬馬中,斬殺了敵方主帥,迫使戎真國退兵。

邢國公名叫魏憲,五十歲左右,現任左武衛大將軍,身高八尺,身材極為魁偉,一張國字臉,滿臉的胡茬,單看外表,妥妥的一員彪悍猛將。

魏憲聽完沒有再多說,本來這事跟他就沒啥關系,只是看寧澤年幼,沒忍住說了一句罷了。

“那個剛剛本王在想一些事情,沒聽到貴國說以什么為題?能否重復一遍?”

眾人聽后一腦袋黑線,搞半天你連做什么詩都不知道,就敢答應。

南離國的幾人齊齊看向龍椅上的寧政,想要知道他這個決定是不是認真的。

他們覺得這寧政是瘋了,兩國問道比試,竟派遣一位孩童,這不鬧嗎?

特別是南宮博,他都不想自降身份與寧澤比試。

“你們不用看朕,朕既然說了讓榮王上場便不會食言,一座城池而已,只要你們贏了,朕自當愿賭服輸!”

“一座城?”

寧澤抓住了重點,他這才知道原來比試還有賭注的,并且還是一座城池。

自己贏得比試就獎賞一塊地,連個王府都不舍得給?

寧澤覺得自己被這摳門爹給坑了。

心中暗想等比試結束,一定要去找這個摳門爹好好掰扯掰扯。

這要是讓人知道寧澤心中的想法,一定會對他嗤之以鼻,跟皇帝掰扯掰扯?這命得多賤才生出這種想法?

“既然如此,那便開始吧,榮王殿下,剛剛老夫說以五年前北泉關與戎真國大戰為題,你可以隨意發揮?!?/p>

南宮博重復了一遍后,所有人都將目光集中在他身上,有的是期待,有的是幸災樂禍。

只有那名少女美目中對寧澤盡是好奇之色。

戰場的詩,寧澤低頭思索片刻后突然抬起頭。

“倉促之下本王只想到了兩首詩,貴使且聽,若是不滿意本王再作兩首也無妨?!?/p>

???

“這么一會就想出兩首詩了?”

很多大臣開始交頭接耳,覺得不可置信。

“榮王殿下,這問道比試,不是以數量定輸贏,而是以質量?!?/p>

石染忍不住出聲提醒,他不相信一個十來歲的少年,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想出兩首詩。

“好不好一會便知,諸位請聽?!?/p>

寧澤說完有模有樣的上前邁出兩步,然后開始念讀。

“誓掃戎真不顧身,十萬貂錦喪胡塵?!?/p>

“可憐北泉城下骨,猶是春閨夢里人!”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陳陶的《隴西行》寧澤只是將其中的匈奴改成了戎真,五千貂錦改成了十萬,無定河邊改成了北泉城下。

但他還是低估了這首詩對在場眾人的沖擊。

南宮博重新復讀了一遍后,眼中透露出精光,他不可思議的看向寧澤,喃喃自語說道。

“從戰場的慘烈,士兵的無奈,到女子盼望夫君歸來,這種極致的落差,真是令人為之動容,當得起千古名句!”

此話一出整個大殿所有人大驚失色。

不是驚嘆這首詩有多好,而是這評價出自南宮博的口中,令他們極為震驚。

南宮博是何人,那可是文道的泰斗,有此評價寧澤想不出名都難。

更新時間:2025-04-18 13:26:46

色污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