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定都峰前話古韻
在紫禁城正西六十里的定都峰,層巒疊嶂宛如大地精心雕琢的屏風,將一座飽經千年歲月洗禮的古剎溫柔環抱。暮春時節,盎然的綠意如同靈動的畫筆,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肆意揮灑,為蜿蜒的山城古道披上了一件生機勃勃的錦袍。古道上,清脆的馬蹄聲錯落有致,似急驟的鼓點,驚飛了幾只悠然棲息在古柏枝頭的山雀,它們撲騰著翅膀,劃過澄澈的天際,消失在山林的深處。
定都峰巔的定都閣,恰似一位遺世獨立的智者,靜靜地俯瞰著世間的滄桑變遷。閣前,幾個游人正憑欄遠眺,試圖穿透那如輕紗般的薄霧,尋覓紫禁城那宏偉壯麗的輪廓和明成祖建都的歷史傳聞。
“客官們且看這山勢,”一位白須冉冉的道人不知何時悄然現身,他手中輕搖羽扇,神色悠然,“龍脊蜿蜒似游龍,虎踞原是臥龍崗。當年劉伯溫在此選定都城,可不僅僅是看風景......”那聲音,猶如一陣微風,輕輕拂過眾人的心間,撩撥起大家的好奇心。
我手中正握著相機,聽聞此言,心中一震,差點失手滑落相機。趕忙湊近道人,滿臉急切地問道:“道長,我聽說劉伯溫在山下古剎布下什么陣法降伏了惡龍?”
道人眼中精光一閃,仿佛隱藏著無盡的秘密。他微微點頭,示意我跟上,隨后領著我緩緩走向閣樓陰影處。剎那間,空氣中的檀香陡然濃郁起來,仿佛有一雙無形的手,將那神秘的氣息匯聚于此。與此同時,道人的袖中銅鈴無風自動,發出清脆而空靈的聲響,仿佛在訴說著古老而神秘的故事?!坝斈挲埢⒍?,且聽這定都峰的石頭說話......”道人的聲音低沉而醇厚,仿佛穿越了時空的隧道,將我帶入了那段塵封已久的歷史畫卷之中。
一.惡龍現世亂山城
大明洪武三十一年,山城的清晨總是被一層帶著鐵銹味的晨霧所籠罩,仿佛預示著這片土地即將面臨一場巨大的變故。
劉伯溫,這位神機妙算的謀士,此刻正佇立在古剎后山。他身著一襲青衫,衣袂在微風中輕輕飄動,手中的羅盤指針如發了瘋般劇烈顫動,仿佛感受到了某種強大而邪惡的力量正在覺醒。
山腳下,原本平靜流淌的疊河水,突然間像是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攪動,河水倒卷三丈,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聲。河底,密密麻麻的鐵鎖鏈赫然露出水面,在陽光下閃爍著冰冷的光澤,仿佛是囚禁著某種恐怖存在的枷鎖。
“大人!”一名隨從神色慌張,捧著青銅羅盤,氣喘吁吁地奔來,“西北方氣脈有異動!”
劉伯溫目光如炬,如同一把利劍,瞬間望向遠處連綿山巒間翻涌的黑霧。那黑霧,如同洶涌的黑色浪潮,不斷翻滾涌動,散發著令人毛骨悚然的氣息。
與此同時,河面下傳來鎖鏈拖曳的錚鳴,那聲音猶如千軍萬馬在戰場上肆意踩踏,震得大地都微微顫抖。劉伯溫袖中的《堪輿圖》無風自動,泛黃的紙頁上,山川紋路竟如活物般游走,仿佛在向世人展示著一場即將來臨的驚天危機。
劉伯溫眉頭緊鎖,心中暗忖:“難道是那被封印已久的惡龍要現世了?看來,一場惡戰在所難免?!?/p>
傳說,這惡龍乃是上古時期的邪祟,因嫉妒人間的繁華與生機,妄圖毀滅一切。它興風作浪,引發洪水、地震等災禍,致使生靈涂炭。上古仙人耗費巨大心力,才將其制服,并用鐵鎖鏈困于疊河河底。然而,歲月流轉,封印的力量逐漸減弱,惡龍察覺到機會來臨,便試圖掙脫束縛,重臨人間,再次掀起腥風血雨。
劉伯溫深知,這惡龍一旦出世,必將給這片土地帶來無盡的災難,必須想盡一切辦法阻止它。
二.古道商隊藏玄機
山城古道,這條承載著無數歷史記憶的交通要道,在晨曦的照耀下,泛著古樸而神秘的光澤。此時,一支商隊正沿著古道疾馳而過,馬蹄聲與駝鈴聲交織在一起,奏響了一曲獨特的樂章。
商隊的領頭者,正是姚廣孝。五十匹棗紅馬身姿矯健,步伐整齊,它們的鬃毛在風中飛揚,仿佛一團團燃燒的火焰。姚廣孝坐在領頭的馬車里,神色凝重,目光警惕地觀察著周圍的一切。
突然,駕車的老車夫猛地勒韁,馬車戛然而止?!按髱熌?,這古剎后山的松樹......”老車夫話音未落,山崖上便簌簌落下幾片松針,仿佛是山林在發出某種警示。
姚廣孝心中一凜,立刻掀開簾子。就在他掀開簾子的瞬間,只見馬隊像是訓練有素的士兵,整齊劃一地調轉方向,避開了一道肉眼難見的裂隙。那裂隙,猶如大地干裂的傷口,散發著詭異的氣息。裂隙中,隱約可見龍鱗泛著幽藍的光,仿佛有一雙雙陰森的眼睛在窺視著世間的一切。
姚廣孝深知,這一切絕非偶然。他與劉伯溫早已料到,惡龍現世,必然會引發一系列的異?,F象。而這支商隊,看似普通,實則肩負著重大的使命。他們要在惡龍出世的混亂中,尋找機會,協助劉伯溫完成鎮龍大計。
姚廣孝低聲對身旁的隨從說道:“看來,我們的行動要更加小心了。惡龍已有所察覺,我們不能露出絲毫破綻?!彪S從們紛紛點頭,眼中透露出堅定的神色。商隊繼續前行,然而,每個人的心中都緊繃著一根弦,隨時準備應對可能出現的危險。
姚廣孝一邊前行,一邊仔細觀察著古剎的建筑布局。他發現,古剎的布局暗藏玄機,各殿之間的位置、角度,乃至與周邊山水的呼應,都蘊含著深奧的陰陽風水之道。他深知,這里面隱藏著鎮龍的關鍵線索。于是,他命人取出紙筆,嚴格認真地將古剎的平面布局圖、各殿建筑結構以及施工圖紙詳細地畫下,心中已然有了一個大膽的設想——或許將來可以依照這里的布局,建設紫禁城。
三.鎮龍大陣定乾坤
定都峰頂,風云變幻。劉伯溫面色凝重,深知此時已到了鎮龍的關鍵時刻。他毅然咬破指尖,一滴殷紅的血珠緩緩落下,精準地落在羅盤天池穴上。
剎那間,古剎九重檐角突然射出耀眼的金光,仿佛是太陽的光輝降臨人間。與此同時,古剎地宮中沉寂百年的伏魔釘,像是被一股神秘的力量喚醒,應聲而出。十八枚青銅古釘在空中飛速旋轉,瞬間結成一個龐大而復雜的法陣。法陣之上符文閃爍,光芒流轉,散發出強大的威懾之力。
法陣光芒大盛,將黑龍散發的邪氣化作流火,如流星般墜入疊河。一時間,河面頓時騰起丈余高的赤色水霧,那水霧猶如火山噴發的煙霧,彌漫在整個河谷之上,散發著熾熱的氣息。
隨從們手捧的朱砂碗,在這強大的力量沖擊下,突然迸裂。暗紅的砂粒懸浮在空中,仿佛被一雙無形的手操控著,迅速拼出北斗七星的圖案。七星閃耀,散發出神秘的力量,仿佛與天地間的星辰之力產生了共鳴。
劉伯溫雙掌合十,口中誦念聲與古剎的晚鐘共鳴:“天樞鎮首,貪狼歸位!”隨著他的誦念,七星砂轟然墜向黑龍天靈,帶著毀天滅地的氣勢。
然而,黑龍似乎察覺到了致命的威脅,它猛地晃動身軀,龍角上散發出一股強大的力量,將七星砂震得七零八落。那股力量,猶如排山倒海般洶涌,讓周圍的空氣都為之扭曲。
黑龍張開血盆大口,發出一聲震天動地的咆哮,一道黑色的龍息噴薄而出,朝著劉伯溫席卷而來。劉伯溫迅速揮動手中的羅盤,羅盤上光芒閃爍,形成一道護盾,勉強抵擋住了黑龍的攻擊。但那股沖擊力依然震得劉伯溫氣血翻涌,腳步踉蹌。
就在此時,姚廣孝率領商隊趕到。他看到劉伯溫與黑龍激戰正酣,立刻指揮商隊成員,按照之前在古剎觀察到的布局,擺出一個輔助陣法。商隊成員們默契配合,紛紛取出各自攜帶的法器,注入自身的靈力。一時間,商隊所在之處光芒大盛,與劉伯溫的鎮龍法陣相互呼應。
姚廣孝高聲喊道:“劉大人,我們來助你!”說罷,他手中拂塵一揮,一道白色的光芒射向黑龍,試圖干擾黑龍的行動。
劉伯溫見狀,心中一喜,他趁機調整氣息,再次發動攻擊。他將全身的靈力匯聚于掌心,化作一道金色的光柱,射向黑龍。同時,他口中念念有詞,召喚出古剎周圍的山川靈氣,一同加入戰斗。
黑龍感受到了來自兩方的強大壓力,它瘋狂地扭動身軀,試圖掙脫束縛。但劉伯溫與姚廣孝的陣法緊密配合,讓它難以脫身。
四.紫禁城成百年基業
黑龍在劉伯溫和姚廣孝的合力攻擊下,漸漸露出疲態。然而,它依然負隅頑抗,發出陣陣憤怒的咆哮。
劉伯溫深知,此時絕不能有絲毫松懈。他集中全部精神,再次催動鎮龍大陣。古剎的金光愈發耀眼,伏魔釘組成的法陣光芒大盛,將黑龍緊緊鎖住。姚廣孝也指揮商隊全力維持輔助陣法,不斷為鎮龍大陣注入力量。
黑龍拼命掙扎,它的身軀劇烈扭動,使得疊河河水波濤洶涌。但在強大的鎮龍之力下,它的反抗逐漸變得無力。
劉伯溫看準時機,大喝一聲:“鎮!”鎮龍大陣的力量瞬間增強數倍,將黑龍緩緩壓入河底。與此同時,古剎地宮中飛出無數條鐵鏈,這些鐵鏈如同靈動的蟒蛇,迅速纏繞在黑龍身上,將它牢牢鎖住。
黑龍發出一聲不甘的嘶吼,最終被成功鎮壓在疊河底。隨著黑龍被鎮壓,河面逐漸恢復平靜,赤色水霧也慢慢消散。
當最后一道金光沒入地脈,仿佛是一場激烈戰斗的終章。劉伯溫踉蹌后退幾步,額頭上滿是豆大的汗珠,但他的眼神依然堅定。手中羅盤指針終于緩緩歸位,這意味著鎮龍的關鍵一步已經完成。
他望向疊河方向,那里水霧散盡,露出河底新現的龍紋巨石。那巨石,仿佛是這場龍虎斗的見證者,靜靜地訴說著剛才發生的驚心動魄的故事。
古剎的鐘聲余韻猶在,悠揚的鐘聲在山谷間回蕩,仿佛在為這場勝利而慶賀。古剎飛檐上的銅鈴無風自動,清脆的鈴聲像是在演奏著一曲勝利的贊歌。
三個月后,紫禁城破土動工。朱棣站在未央宮基址上,神色莊重,他的目光望向西方,若有所思。
姚廣孝捧著劉伯溫留下的《鎮龍策》,輕聲說道:“陛下可知曉,這宮城的朱紅城墻,恰似定都峰下古剎山門顏色?”朱棣微微點頭,他明白,這其中蘊含著深刻的寓意。紫禁城的建立,不僅僅是一座宮殿的落成,更是國家基業的穩固,是劉伯溫、姚廣孝等人為大明王朝精心布局的守護之陣。
姚廣孝親自督建紫禁城及京城建設。他依照在古剎繪制的圖紙,將其放大十倍,精心規劃每一處細節。在建設過程中,他嚴格把控質量,力求將每一處建筑都打造得盡善盡美。
在姚廣孝的努力下,紫禁城終于建成。其宏偉壯麗的氣勢,震撼了天下。朱棣大喜,任命劉伯溫為大丞相,姚廣孝為僧錄司左善世,輔佐自己開啟百年基業。
百年后,一位游方道人在定都閣前留下一面銅鏡。鏡中,古剎山柏樹成蔭,綠意盎然,定都峰云霧繚繞,仿若仙境。在那山巒間,紫禁城的輪廓若隱若現,仿佛在訴說著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而這座古老的山城,也將在歲月的長河中,繼續見證著朝代的更迭與歷史的變遷,承載著無數的傳奇與故事,流傳千古。
尾聲.
我端起相機,拉長鏡頭,把紫禁城的全景留在了相機里,也把這份歷史的傳說與文化的傳承留在了心底,相信這份古老與現代的交融,會在未來的歲月里繼續綻放光芒。
更新時間:2025-04-11 06: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