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天命鎮歲
南天門外,狂風凜冽,如同一頭咆哮的巨獸,肆意地呼嘯著。值歲神殿(1)宛如一座神秘的堡壘,靜靜矗立在這天地之間。殿內,十二根通天玉柱猶如守護神殿的巨人,在星輝的輕撫下,散發著幽冷而神秘的光芒。其中,乙巳青玉柱上的蛇紋,宛如沉睡的巨龍突然蘇醒,驟然爆發出奪目的亮光。那亮光如同一把利劍,瞬間劃破了神殿內原本寧靜的氛圍,驚得一旁侍奉的仙官手中的瓊漿“嘩啦”一聲打翻在地,瓊漿灑落,在地上洇出一片璀璨的光影。
玉帝神色凝重,手持昊天鏡(2),那鏡面猶如一泓深邃的湖水,倒映出山城界的亂象。只見山城之地,濁氣如墨云般翻涌不息,仿佛要將整個世界吞噬。疊河之上,黑浪排空,浪濤似有千鈞之力,不斷地拍打著河岸。在那洶涌的浪濤之中,隱隱有一道惡蛟的身影若隱若現,它張著血盆大口,吞吐著毒瘴,毒瘴所過之處,空氣仿佛都被腐蝕,散發出一股令人作嘔的腥臭味。而更讓人觸目驚心的是,浪濤間竟漂浮著半截斷裂的鎖蛟鏈(3),那鎖蛟鏈上的紋路依舊清晰可見,正是三百年前孟章神君(4)用以鎮壓西海蛇族的無上神器。如今,它卻斷裂漂浮在此,似乎預示著一場巨大的災難即將降臨。
一.白憶受命
玉帝微微皺眉,目光從昊天鏡上移開,看向下方的位列仙班的眾神,神情嚴肅且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威嚴,緩緩說道:“眾仙卿,如今山城地界災禍將至,濁氣翻涌,渾河蛟患肆虐,生靈涂炭。此乃關乎蒼生之大事,需派得力之人下凡平息禍端。”眾神面面相覷。
此時,太白金星出列,拱手說道:“陛下,今下界正值乙巳年,按執星排列應派吳遂大將軍平息禍端,但他現在西京陪觀音菩薩廣施恩露,無法離開,為此,臣舉薦白憶。白憶乃蛇族修煉化形,在天宮司職值歲星官麾下,負責協助記錄星辰運轉與人間節氣更替,對天地靈氣變化感知敏銳。且其生性善良勇敢,頗具慧根,定能擔此重任?!?/p>
“龍族鎮水千年,為何非要化蛇?”白憶看向太白金星輕聲質問。太白金星俯身貼近白憶耳旁輕聲回道:“青龍星君為你觸犯天條,這值歲神的劫,你躲不過?!鞍讘浤X海里浮現出西海深淵里,白衣少年割開掌心,龍血浸透她破碎的蛇身。
玉帝聽了太白金星的舉薦,微微點頭,目光落在白憶身上,緩緩說道:“白憶,如今山城地界災禍將至,濁氣翻涌,疊河蛟患肆虐,生靈涂炭。此乃關乎蒼生之大事,朕命你即刻攜庇心鱗下凡,以你之能平息禍端,還山城一片安寧。這庇心鱗乃瑤池金蓮與東海龍髓煉制而成,蘊含著無盡神力,望你善加利用,莫負朕望?!?/p>
白憶神色莊重,眼神中透露出堅定與決然,毫不猶豫地雙膝跪地,恭敬地說道:“謹遵玉帝旨意!定不辱使命,全力守護山城百姓,平息這場災禍。”說罷,她懷著敬畏之心,雙手接過玉帝所賜的庇心鱗細細端詳,其間竟隱隱浮現出奇妙的星辰圖案,那些星辰閃爍著微弱而神秘的光芒,仿佛在無聲地訴說著宇宙的無盡奧秘。此刻,白憶只覺額間的朱砂痣紅得似要滴出血來,那鮮艷的紅色仿佛在訴說著即將到來的危機。腕間的蛇印更是如同一團燃燒的火焰,灼痛沿著手臂直入骨髓,讓她不禁微微皺眉。白憶腦海中又浮現出白衣少年的身影,仿佛在告訴她為難之際定會再次前來助她。
白憶化身疾醫,帶著使命墜入凡塵之際,疊河撲面而來的腥風,如同一把利刃,劃過她的臉頰。抬眼望去,山城百姓在洪水中掙扎,母親將嬰兒綁在木盆中隨波逐流,自己卻已葬身水底。霄山那原本郁郁蔥蔥的古柏,如今已變得焦枯,只剩下光禿禿的枝干,在風中無助地搖曳;花山曾經爭奇斗艷的群芳,如今紛紛凋零,花瓣散落一地,仿佛是大地的淚滴;大地在劇烈震顫,發出沉悶的聲響,仿佛在發出痛苦的哀鳴,訴說著這片土地所遭受的苦難。
注釋:
(1)值歲神殿:用來管理天庭事務或祭祀的場所,“十二根通天玉柱”為支撐天宮的建筑元素。
(2)昊天鏡:又稱“軒轅鏡”,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面神鏡,據說能照出妖魔的原形。
(3)鎖蛟鏈:鎖蛟鏈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用于鎮壓蛟龍的一種鐵鏈。
(4)孟章神君:封號,道教賦予的東方守護神。
二.蛟禍初臨
暴雨如注,仿佛天河決堤一般,肆虐了整整七天七夜。山城燕莊一帶疊河的堤岸在這連日的暴雨沖刷下,終于不堪重負,“轟”的一聲,裂開了一道三丈寬的豁口。渾濁的河水如脫韁的野馬,從豁口處洶涌而出,向著周邊的村莊席卷而去。
白憶正在安家村的茶棚里忙碌地布施避毒湯,她神色專注,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擔憂。就在這時,手中的粗陶碗突然發出“咔咔”的聲響,出現了一道道裂紋。她心中一緊,憑借著敏銳的感知,立刻意識到上游十八里處發生了變故。果然,片刻之后,只見百年柳木裹挾著西海蛇族暗中埋下的蝕變巖,如同一頭瘋狂的巨獸,朝著潰堤處洶涌沖來。那柳木粗壯無比,上面還附著蝕變巖,所到之處,一切都被摧毀。白憶看到黎民百姓萬眾齊心奮力抗洪的場面:老翁帶著孫兒用柳條筐運土,婦人用嫁衣浸桐油堵漏,年輕的壯漢以糯米漿澆注三合土加固堤壩,許多人累倒了爬起來繼續干……
此時,遠方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馮霄身著將軍戰甲,英姿颯爽,率領著玄甲騎軍,如同一道黑色的洪流,疾馳而來。馮霄乃鎮守山城的大將軍,平日里治軍嚴謹,深受士兵愛戴,守護山城多年,對這一帶的山川地勢了如指掌。
霄騎在馬上,大聲喊道;“結北斗七星陣(1)!”他那洪亮而堅定的聲音,如同洪鐘般響徹四周。玄甲軍的兵卒們,個個神情堅毅,毫不猶豫地以血肉之軀筑起了一道堅固的人墻,試圖阻擋那洶涌的洪水。白憶看那馮霄,竟與腦中浮現的白衣少年有七分相似。
就在此時,浪中猛地探出一只青鱗巨爪,那爪子猶如一把巨大的利刃,閃爍著寒光。爪尖上滴落的毒液,如同一顆顆致命的子彈,瞬間蝕穿了青石板路,石板上冒出陣陣黑煙,散發出刺鼻的氣味。馮霄稍不留神,右臂被那爪子撓了一道血痕。
白憶見狀,毫不猶豫地咬破指尖,鮮血瞬間涌出。她以指為筆,凌空畫出一道符篆(2)。剎那間,一條十丈長的白蛇虛影憑空出現,那白蛇周身散發著淡淡的光芒,氣勢洶洶地橫在了洪峰之前。它的雙眼閃爍著銳利的光芒,蛇尾高高揚起,奮力一掃,便掃開了那妖異的爪子。然而,就在蛇尾與妖爪接觸的瞬間,護心鱗與毒液相撞,爆出了如同鍛鐵時爆出的火星,火星四濺,照亮了周圍的黑暗。
馮霄看到白憶的舉動,大喊一聲:“白憶,接旗!”,他忍痛奮力拋出一面浸透龍血的戰旗,那戰旗在空中獵獵作響,如同一道黑色的閃電。旗面上,北斗七星紋清晰可見,赫然是青龍星君的掌旗信物。白憶見狀,蛇軀瞬間纏住旗桿,她的眼神堅定,仿佛在向世界宣告自己的決心。七星青光沖天而起,如同一把利劍,直刺云霄,仿佛要刺破那厚重的烏云。
此時,疊河底沉睡已久的禹王分水獸似乎感應到了這股強大的力量,突然蘇醒過來。它緩緩睜開巨大的眼睛,眼中閃爍著神秘的光芒。只見它張開巨爪,奮力劈開洪流,河床深處,一塊閃爍著光芒的金剛琢顯露出來。這金剛琢,乃是老君以無上法力,在爐火中歷經七七四十九天精心淬煉而成的鎮邪至寶。它散發著神秘而強大的氣息,仿佛是這片土地的守護者。
隨著禹王分水獸的發力,以及白憶與馮霄和他的玄甲兵、山城民眾的努力,洪水的勢頭逐漸被遏制,浪頭漸漸變小。
馮霄滿臉堅毅,指揮著玄甲軍加高河堤,同時大聲鼓舞士氣:“兄弟們,堅持住,我們一定能戰勝洪水!”白憶則借助護心鱗與龍珠的力量,不斷施展法術,強化對洪水的抵御。金剛琢光芒大盛,其力量與眾人的努力相互呼應,最終成功將洪水逼退,疊河的水位逐漸下降,回歸到河道緩緩的流向下游。。
注釋:
(1)北斗七星陣:在風水學中,北斗七星陣被認為是一種強大的風水布局,能夠調節氣場、化解煞氣。
(2)符篆:符篆是道教特有的一種文化符號和宗教文書,被認為是天神的文字,傳達天神意旨的符信,用它可以召神劾鬼,降妖鎮魔,治病除災。
三.瘟神亂世
子夜時分,軍營藥帳里,白憶正挑燈仔細為傷卒換藥,馮霄進來也找她換藥,他揭開染血的繃帶:“姑娘每次療傷都皺眉,可是嫌我麻煩?“白憶指尖龍珠微顫,三百年前的記憶突然涌現:瑤池畔,青龍星君笑著任白蛇咬住手腕,“小蛇崽子,等你修成人形,我帶你看盡四海煙火。““將軍可信前世因果?“她突然發問。馮霄輕答:“我只知今生百姓需要白姑娘?!?。
突然,傷卒的胸腔內傳來一陣輕微的“咕?!甭?,緊接著,一顆幽藍的蛇卵劇烈跳動起來,那跳動的頻率越來越快,仿佛有什么東西即將破殼而出。不一會兒,一股疫氣迅速凝聚成一條小蛟,那小蛟渾身散發著幽藍的光芒,張著小小的嘴巴,朝著白璃撲面襲來。白憶神色鎮定,迅速取出龍珠。龍珠在她手中閃耀著金色的光芒,如同太陽一般耀眼。珠內的東海龍髓化作一張金色的大網,瞬間將疫蛟牢牢縛住。那疫蛟在網中拼命掙扎,發出陣陣尖銳的叫聲,卻無法掙脫這金色的束縛。
然而,就在此時,帳外忽然傳來一陣地裂般的巨響,仿佛整個大地都在顫抖。眾人急忙奔出營帳查看,只見疊河中央,一個巨大的旋渦沖天而起,那旋渦如同一個無底的黑洞,吞噬著周圍的一切。三頭腐蛟破水而出,它們的模樣恐怖至極:
左邊的腐蛟身形巨大,它張開大口,噴出毒火。那毒火呈幽綠色,所過之處,沙石化為滾燙的巖漿,發出“滋滋”的聲響。在火中,還游弋著西海蛇母抽取的渾河藕絲,那藕絲在火中閃爍著詭異的光芒,仿佛在為這毒火增添著神秘而邪惡的力量。
右邊的腐蛟則吐出酸雨,雨滴如黃豆般大小,落下時發出“噼里啪啦”的聲響。民宅的瓦頂瞬間被蝕得如同蜂巢一般,千瘡百孔。仔細看去,雨滴里還浮沉萬顆瘟神蠱卵,那些蠱卵在雨滴中扭動著,仿佛是一群邪惡的精靈,讓人不寒而栗。
中間的腐蛟則散發出疫霧,那疫霧呈灰白色,如同一團濃稠的煙霧,迅速彌漫開來。幾個被疫霧沾染的人,皮肉瞬間生蛆,痛苦地慘叫著。在那疫霧之中,隱隱還能看見蛇母吞噬的黎民殘魂,那些殘魂發出凄厲的叫聲,仿佛在訴說著無盡的怨念。
馮霄見此情景,怒目圓睜,眉心血紋突然裂開,一道鮮血順著他的臉頰流下。青龍七宿仿佛感應到了他的憤怒,降下一道道光柱。他怒喝道:“三百年前未斬盡的孽障!”說罷,他執槍化作一條青龍,那青龍身形巨大,鱗片閃爍著青色的光芒,龍爪鋒利無比。它猛地撲向中間的腐蛟,龍爪狠狠地撕開腐蛟的右目。黑血如泉涌般噴出,濺落之處,草木瞬間化為灰燼,地面上出現了一個個黑色的焦坑。馮霄趁機把那幾個被疫霧傷了的人救出。
就在此時,地脈的裂隙中卻滲出了星輝,原來是九峰山的古祭壇感應到了星君歸位。那星輝如同一道神秘的信號,照亮了黑暗的夜空。
四.九峰山布陣
九峰山巔,金光沖天而起,仿佛要將整個天空都染成金色。太白金星腳踏禹步,神色莊重而肅穆。他的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天地的脈搏上,隨著他的腳步移動,祭壇的地磚上緩緩浮現出河圖洛書的圖案。那圖案神秘而古老,仿佛蘊含著天地的奧秘。每踏出一步,渾河便分出一條水道,水道如同一根根脈絡,蜿蜒在大地之上。太白金星高聲喝道:“四海水君聽令:東海鎮坎位,西海封離宮!”他的聲音猶如洪鐘,在天地間回蕩,仿佛傳達著不可違抗的旨意。但見:
天河倒卷:乾坤盂倒懸于天際,宛如一座巍峨的神山,散發著神秘而強大的氣息。它張開大口,如同一頭饕餮巨獸,猛地吸走半江濁浪。那疊河的濁浪在乾坤盂的吸力下,如奔騰的巨龍被生生扯起,呼嘯著涌入乾坤盂中。隨后,乾坤盂內光芒大作,經過一番神奇的淬煉,三千天兵從中誕生。這些天兵如琉璃般剔透,他們的身體閃爍著五彩光芒,宛如夢幻中的精靈。他們手持晶瑩的武器,與西海陰兵在云間展開了激烈的廝殺。一時間,喊殺聲、兵器碰撞聲交織在一起,響徹云霄。戰斗中,爆裂的冰晶如雪花般紛紛揚揚地灑落,這些冰晶蘊含著純凈的力量,它們化作凈雨,滌蕩著空氣中彌漫的疫氣,讓天空逐漸恢復清明。
雷部天誅:雷公揮舞著手中的錘子,那錘子閃爍著紫電光芒,仿佛匯聚了天地間的雷霆之力。他大喝一聲,聲如洪鐘,響徹天地之間:“妖孽,看我天誅!”隨著這一聲怒吼,他奮力揮動雷公錘,頓時,天空中烏云翻滾,一道道耀眼的閃電如金龍般穿梭其中,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聲。閃電帶著毀天滅地的氣勢,朝著那濃重的疫霧劈去。電母手持寶鏡,鏡中光芒四射,一道耀眼的光芒如同一把利劍,直刺向瘟神所在之處。在光芒的映照下,瘟神的真身——蛇母顯露出來。只見那蛇母身形巨大,渾身散發著邪惡的氣息。她的心口嵌著深淵鬼珠,那深淵鬼珠散發著幽黑的光芒,珠內囚禁著山城十二處靈泉的精魄。那些精魄在珠內痛苦地掙扎著,發出微弱的光芒。霹靂閃過,耀眼的光芒瞬間照亮了整個天地,仿佛白晝降臨。那左右兩條邪蛟被這強大的雷電擊中,身上的鱗甲瞬間變得焦黑,還冒著陣陣黑煙,散發出刺鼻的焦味。邪蛟痛苦地嘶吼著,聲音響徹云霄,它們的身體在雷電的肆虐下劇烈顫抖。藏身浪中的萬魂幡(1)也因此露出了一角,那萬魂幡上陰氣彌漫,隱隱有無數怨靈在哀嚎,似乎感受到了末日的降臨。閃電繼續在疫霧中肆虐,將疫霧瞬間驅散了大半,原本灰暗的天空逐漸恢復了些許清明。山城十二處靈泉的精魄紛紛躍出深淵鬼珠返回自己的靈泉。
百鳥銜石:花山上,萬禽齊鳴,聲音響徹云霄。那聲音如同激昂的戰歌,仿佛在為這場戰斗助威。朱雀口銜補天石的碎塊,率先朝著堤壩飛去。洪峰遇到補天石碎塊,立刻被分流,原本洶涌的洪水在補天石的作用下,變得溫順起來。霄山的古藤如蒼龍般纏繞住蛟龍,藤刺深深刺入蛟身七寸之處,吸食著毒血。毒血順著藤刺流入古藤,古藤上綻放出的曼陀羅花,將疫氣緩緩轉化為藥香。那藥香彌漫在空氣中,讓人感到心曠神怡,仿佛所有的病痛都能在這香氣中消散。
注釋:
(1)萬魂幡:邪性法寶,容器,可以釋放出被囚禁的靈魂攻擊對方。
五.地脈決戰
疊河河底傳來一陣轟鳴,仿佛有什么巨大的力量在涌動。萬魂幡在其中攪動著九幽(1)煞氣,整個河面都因此變得波濤洶涌。蛇母站在浪尖上,瘋狂地大笑道:“本座以山城地脈為祭……”話未說完,太白金星的金剛琢忽然從河床中破空而起。那琢光芒萬丈,仿佛要驅散世間所有的黑暗。太白金星見狀,立刻揮毫疾書:“天地正氣,山河共仰!”隨著他的書寫,金剛琢瞬間化作一座山岳,那山岳巍峨聳立,散發著浩然正氣。山岳鎮壓住了那妖異的萬魂幡,萬魂幡在山岳的重壓下,發出陣陣哀鳴。與此同時,二十八星宿化身的分水獸齊聲咆哮,它們的聲音如同滾滾雷霆,震得大地都在顫抖。周天星辰大陣驟然亮起,光芒萬丈,那光芒如同無數條絲線,將天地連接在一起。
白憶見狀,毫不猶豫地剜出護心鱗,嵌入河床。護心鱗上的翡翠紋路沿著地脈迅速蔓延生長,仿佛是生命的脈絡在大地中延伸。馮霄則化作青龍真身,盤踞在柱子上,將北斗七星的力量注入山河寺的鎮河石魚。隨著龍鱗與星輝的交融,疊河的濁浪漸漸化為碧波,河水清澈見底,魚兒在水中歡快地游動。十二處靈泉噴涌而出。那靈泉散發著五彩光芒,仿佛是大地的乳汁,滋潤著這片土地。花山仿佛瞬間被賦予了生機,重新綻放出錦繡繁花。漫山遍野的花朵爭奇斗艷,散發出陣陣芬芳,吸引著無數的蝴蝶和蜜蜂在花叢中翩翩起舞。
注釋:(1)九幽:冥界
六.永定安瀾
霞光滿天之際,太白金星在九峰山祭壇上刻下“安瀾碑”,碑文的金字緩緩沒入山體,仿佛與大地融為一體。碑上寫道:“自此蛟患滅絕,疊河永定,山城長安”。此時,白憶新生的龍角流轉著七彩光芒,顯得格外美麗。那七彩光芒如同彩虹般絢麗,仿佛匯聚了天地間的靈氣。馮霄掌心的北斗紋也化作了星輝龍鱗,散發著神秘的氣息。那些龍鱗閃爍著星辰的光芒,仿佛在訴說著這場戰斗的傳奇。
白憶在安瀾碑前找到馮霄。他正教孩童辨認星圖:“這顆最亮的是青龍星,旁邊小的是白憶星。““胡說什么,天官譜里哪有...““從我們守住疊河那刻起就有了?!榜T霄將星圖塞給她。
天宮值歲神殿內,鐘鳴九響,聲音悠揚而莊重。那鐘聲在天地間回蕩,仿佛在宣告著這場災難的結束。疊河河畔,緩緩升起十二尊玉雕分水獸,它們形態各異,栩栩如生。這些分水獸仿佛是大地的守護者,靜靜地守護著疊河。
山城的百姓們為了感恩,在花山巔立廟供奉。廟中的壁畫神奇非凡,夜夜都會顯靈:畫中青龍擺動尾巴,掃起河漪,鎮守八方;白蛇輕吐信子,點化疫病,化為祥云。而那截經過重鑄的鎖蛟鏈,已然深埋河底,與星辰一同散發著微弱而神秘的光輝。它仿佛在默默地守護著這片土地,等待著下一次危機的來臨,隨時準備挺身而出,捍衛山城的安寧。
七.臥龍山啟鑰
疊河畔炸響三聲驅邪炮,龍山下宏大煤窯大作頭張老石抹了把煙灰臉,朝巷道里喊:“鐵蛋!把白仙姑給的避水符貼瓷實嘍!“十五歲的鐵蛋像只靈猴攀在木架上,腰間銅哨隨動作叮當響:“爹,東南角的煤紋發潮,怕是...“,話音未落,山河寺千年古柏無風自動。白憶腕間蛇形金鈴驟響,龍珠照見河灘上焦黑的狐毛——灰狐貍精竟在礦工飲水的泉眼處,用血畫著九曲黃泉陣!馮霄玄鐵劍斬碎妖霧,劍鋒卻被陣中黑氣纏?。骸斑@孽畜盜了禹王分水尺!“
地底傳來龍吟般的悶響,新開的掌子面突然噴涌黑水。白憶化作白光沖入巷道,見鐵蛋被壓在滲水的煤車下,懷中黑玉髓與龍珠共鳴生輝。少年嘶聲大喊:“東南角的爆破符要炸了!“
龍珠青光穿透巖層,照見百丈深處駭人景象:獨眼黑蛟逆鱗處嵌著半截鎖蛟鏈,灰狐貍精正用尾尖蘸著礦工血描畫咒文。白憶咬破舌尖噴出精血,護心鱗化作青龍虛影纏住蛟首:“馮將軍,斬它右目!“。“三隊撒黑玉髓粉!五隊架水龍車!“張老石的吼聲在巷道回蕩。窯工們將應急炮囊拋向毒霧,黑玉髓遇瘴炸開驅邪金光。馮霄踏著玄甲軍架起的人梯躍入暗河,北斗七星紋在劍身逐一亮起。劍光貫穿蛟目剎那,山河寺后山龍潭騰起十二道水龍卷,順著煤脈直貫地心。
八.脈鑄金圖
暴雨中的山河寺碑林里,馮霄突然扒開濕漉漉的經幡:“這《鎮水密錄》缺了關鍵一頁!“白憶指尖撫過殘缺處,轉頭望向正在調試測氣儀的鐵蛋:“鐵蛋可知,令祖張禹臣正是遼代水監?“
張老石渾身劇震,從貼身布袋掏出祖傳的青銅魚符。魚符嵌入古柏樹洞剎那,地底浮現光紋水道圖——竟與當代煤脈走向完全重合!“往北三十步,掘七尺!“老石按祖傳口訣指揮,窯工們鎬頭下露出半截青銅分水尺。
灰狐貍精卷著硫磺霧再度襲來,鐵蛋突然吹響銅哨:“這妖畜左耳缺塊毛!“礦工們齊刷刷吹響報警銅哨,聲浪震得妖畜體毛簌簌掉落。白憶趁機將分水尺插入龍潭泉眼,十二道水龍在煤脈間犁出九曲水廊?!俺闪?!“馮霄望著空中交織的金色水網,忽見新窯工王二柱眼冒綠光——灰狐貍精殘魂竟附身人體!白憶龍珠照出妖相,二柱突然扯開衣襟,心口赫然紋著相柳圖騰。千鈞一發間,鐵蛋將黑玉髓粉撒入其口鼻,妖魂尖叫著遁入拉拉湖。
九.金鴿鳴世安
琉璃廠七十二座熔爐齊燃,白憶剜下護心鱗時,鐵蛋突然沖入工坊:“仙姑等等!“少年攤開掌心,二十三個礦工家庭捐出的銅鎖銀鐲堆成小山。周娘子摘下包漿的銀鐲:“這是俺男人留下的,他說...“哽咽聲被雷聲吞沒。
馮霄默默卸下玄鐵護心鏡:“此甲隨我護過三萬將士。“老匠人含淚將護甲熔入鴿身,爐火突轉幽藍——灰狐貍精殘魂竟從鐵砧下竄出!鐵蛋眼疾手快潑出黑玉髓液,妖畜在慘叫聲中墜入熔爐。
金鴿誕生的剎那,山河寺十八羅漢像目射金光。第一聲鴿鳴震碎滴水湖冰層,第二聲喚醒沉睡的禹王碑,第三聲竟讓十萬窯工齊聲唱起新編的《窯規歌》。白憶望著爪握北斗軍符的金鴿,忽然問鐵蛋:“若遇百年暴雨,你當如何?“,少年指向巖壁熒光箭頭:“一查水位刻度線,二吹銅哨傳訊,三按逃生密道撤!“,暗光中可見煤壁上龍血繪制的星圖,正是白憶七日七夜不眠所刻。
暴雨夜,金鴿化出雙首四翼法相巡守滴水湖。新來的賬房先生發現,每當水位超限,巖壁便浮現當年白憶教字的痕跡——“安““穩““撤“三個朱砂大字,在煤紋映襯下如星火灼灼。
十.萬里煤龍騰
窯神節,千家窯火通明,修復的玄門過街樓掛起三百六十盞龍形燈。白憶青絲間的值歲金鈴叮當作響。運煤騾隊銅鈴忽變降魔音,卻是灰狐貍精殘魂附在頭騾鞍具上作祟。白憶為運煤騾馬隊系上避煞符,忽見七星旗上的煤灰自動聚成狐面。馮霄劍鋒還未出鞘,金鴿已叼著半截狐尾落在燈樓翹角。
馮霄劍挑北斗陣,白憶祭出玉帝親賜“禁妖敕令”。但見金鴿化出南天門照妖鏡虛影,將妖畜打回原形。此時忽見一道耀眼金光自天而降,太白金星已出現在白憶面前,展開玉帝法旨宣讀:“值歲官白憶功德圓滿,賜返天宮!”
鐵蛋帶頭高喊:“求天帝開恩!留白姑娘在人間護佑百姓安寧。“百姓們齊刷刷跪在太白金星前舉起萬民傘,傘面拼成百里煤脈圖。
白憶跪接法旨時,腕間蛇印突然化作麥穗紋:“小仙愿散盡修為,永守山城。“
馮霄猛地想起三日前對話:
“當真要棄仙籍?“
“你看這麥種,在煤渣地里也能抽穗。“
來年驚蟄時節,山城軍堡村從外地來了位女果農,為人慈善,好助于人。她教百姓用煤渣改良土壤,教年輕的果農修剪果樹枝叉,
她有一個習慣總愛撫摸腕間胎記。運煤騾隊經過時,頭騾忽然屈膝——它角上掛著的金鴿鈴正泛起青光。
十一.梨魂照雪
谷雨時節細雨如絲,白憶獨行于軍堡村百年梨園。虬曲老枝上積著去歲殘雪,她輕撫樹身裂紋,忽見樹皮下滲出琥珀色汁液,竟在空中凝成半幅禹王治水圖。
“仙姑!東南角那棵老祖樹又嘔黃水了!“老石之孫石生赤腳奔來,褲管沾著新研制的菌肥。樹洞深處,灰狐貍毛纏著黑蛟鱗片,正腐蝕梨樹靈根。白憶咬破指尖,以血為墨在老樹皮上畫下《鎮邪安靈符》,卻見符紋順著年輪逆向流轉——原是當年九曲黃泉陣的余毒作祟。
三更天,她獨坐枯枝間吹響鐵蛋所贈骨笛。笛聲引動地脈靈氣,百條樹根破土而出,將腐毒逼入特制陶甕。晨光初現時,老樹新發的花苞竟帶著龍鱗紋,驚得早起農人紛紛跪拜。周娘子孫女小俊眼尖,發現白憶袖口滲著青血:“您腕上蛇印怎地淡了?“
十二.琥珀劫
白露夜,馮霄獨坐疊河畔擦拭玄鐵劍。北斗七星紋在劍身忽明忽暗,三年前肋下舊傷滲出黑血——當年為救礦工被黑蛟毒爪所傷,這暗毒已侵入心脈。他望著對岸梨園里忙碌的白憶,將半塊兵符埋入河灘:“若有一日......便以此喚醒玄甲英魂。“
連日的勞碌,白憶十分疲憊,體力不支昏厥于梨園中。馮霄睜大雙目,口中北斗磁石飛射百里,在梨園上空結成星網。此時正值玉帝打開天窗俯瞰人間,看到白憶暈倒在地,忙請王母娘娘前來觀看。王母娘娘駕臨那刻,十萬梨樹無風自動,飄落的花瓣在空中凝成接引天梯。
白憶半躺在瑤池藥泉中,青絲鋪散如瀑。太白金星持玉杵搗藥,驚見藥缽里浮現山城景象:鐵生正帶人用核桃殼燒制琉璃罩,護住新育的梨苗;小俊在疊河畔,埋設刻著二十八宿的測水玉圭。白憶蘇醒時,王母娘娘拔下金簪劃開虛空,取來灰狐貍精內丹煉化的琥珀:“癡兒,你可知這妖丹已與梨園地脈同化?“白憶不語,腕上蛇印已化作梨枝紋。她悄悄將瑤池蓮籽混入菌肥,未料蓮籽遇土即生,藤蔓纏著百年梨樹直上云霄,結出的果實竟似蟠桃模樣。
十三.河魂泣
甲子輪回,疊河床龜裂如鱗。白憶化清風巡游故地,見當年所植黃芩盡數枯死,唯河神廟殘碑上留著半塊玄甲殘片——正是馮霄當年所埋兵符!
白憶夜半忽聞低吟聲,循聲至上游險灘。但見馮霄單膝跪地,玄鐵劍深深插入巖縫,劍柄北斗七星盡碎。他胸甲爬滿黑蛟毒紋,嘶聲道:“快走...我鎮不住...“話音未落,地底炸開九道毒泉。馮霄猛地扯開胸甲,露出潰爛心口處的禹王拓荒圖——那是玄甲軍世代傳承的印記!他將兵符拍入胸膛,血肉之軀瞬間石化:“以吾身為碑,永鎮惡蛟!“
白憶龍珠青光穿透石獸,照見馮霄最后記憶:三日前他獨闖封印之地,以身為餌誘黑蛟現形,暗毒發作時,他將畢生修為注入河神廟殘碑
石化前刻,他望著梨園方向微笑:“值了...“
石像沉入河床剎那,疊河上游突現二十八宿陣圖——原是馮霄早布下的后手。白憶跪坐岸邊,發現掌心不知何時多了枚核桃雕的微型石獸,眼角紋路與馮霄一模一樣
十四.雙生契
“姐姐,你看這水道圖可對?“姚蘭展開樺樹皮,其上渠線竟與白憶腕間梨枝紋重合。這姑娘是當年被馮霄救下的一位姚姓男人的孫女兒,發間別著馮霄石獸鱗片磨制的簪子。
二人引山泉那日,河床忽現漩渦,姚蘭腰間古玉玨發出狐嘯,當年灰狐貍精殘魂借水遁出:“好個水土養護使!你救活百棵梨樹,卻斷了我千載靈脈!“白憶祭出琥珀妖丹,卻見丹內浮現出灰狐貍精吞噬礦工精血的記憶——原來它借九曲黃泉陣復蘇后,已徹底墮入魔道。
地動山搖間,姚蘭咬破手指點在妖丹:“你害我祖輩,今日當償!“血光中,灰狐貍精化作玉石雕像,雙目正是那對琥珀。白憶以龍珠之力將其徹底封印,卻見雕像底座浮現當年礦工血誓:“煤龍翻身日,金鴿報平安。“
姚蘭輕撫河畔新立的鎮水獸雕像,忽然驚覺:“這石獸眉眼...像極了祖父說的馮將軍!“她懷中核桃雕突然發熱,投射出馮霄石化前刻印的治河方略。
尾章.碧水長歌
十年后的春分,疊河桃花汛裹著梨花瓣奔流。白憶悄立新筑的聽濤閣,看到:鐵生發明的二十八宿水車正在汲水,齒輪嵌著當年金鴿褪羽,周娘子率領娘子軍擊打太平鼓,鼓點調控著智能滴灌系統,姚蘭培育的“雙色梨“掛滿枝頭,果肉紋路恰似地脈走向。
子夜,王母傳夢示警。白憶將梨枝紋盡數逼入琥珀,霎時天降甘霖。晨起農人驚見河畔生出一片奇林:梨樹根須纏著當年青銅分水尺,葡萄架上綴著黑玉髓果實,核桃殼內藏著微型星圖。
馮霄石獸化作俊朗青年走來,掌心托著白憶當年遺落的骨笛:“這河活了,你可愿...“話音未落,天際降下七彩霞帔——王母特賜婚書,以萬里河山為聘。
白憶卻將霞帔撕作星紗,拋向山城大地。紗幕過處,千年梨樹開出瑤池金蓮,疊河底沉沙凝成北斗玉圭。她含笑消散于晨霧時,姚蘭在最新培育的梨苗葉脈間,發現一行上古銘文:“地脈同呼吸,青山共白頭?!?/p>
更新時間:2025-04-11 06: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