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的生活是既枯燥又緊張,不是在做題,就是在考試,不是復習就是講題。李盼兒又給自己安排了刷題和閱讀的任務,每天累的像個陀螺,倒頭就睡,根本不用擔心失眠的問問題
對于李盼兒來說,老師課堂講的一輪復習內容很簡單,相對來說,課后的刷題更加重要。但她也知道,題目是永遠刷不完的,要能通過題目找到出題者的意圖,從不同的錯題當中找到自己的薄弱點,對癥下藥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她把過去三年的試卷、練習冊和刷題的錯題都找了出來,每訂正一道錯題,都要盡可能在新買的資料上找到相似的練習,重新鞏固一番;如果找不到,就換一個條件再做一遍。
開始這個過程很艱難,因為以前刷的題太多了,對應的錯題也多,整理起來很慢。但李盼兒覺得,慢慢來也許是最快的方式,高三比的就是心態和知識應用能力。畢竟,老師教的東西都是一樣的,但是每個人掌握的深度不同,課外補充的廣度也不同,對待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更是千差萬別。
坐在她后面的一個女生就是天天很努力的學,老師講課很認真的聽,作業很認真的做,頭發都掉了很多,鏡片也越來越厚,但是成績就是不見起色;反觀有些同學,看著好像沒怎么努力,但是反應很快,成績也能保持在班級中上水平。
過去李盼兒從來沒有這樣的意識,她成績好是因為自己努力,而不是有什么科學的學習方法或者系統的知識體系;想上大學也只是因為想要擺脫這個家庭,而不是對未來有什么清晰的認知。
自從母親逼著她為李春梅替考后,她開始反思:都是同一個爹媽生的,為什么李春梅的成績不好,自己卻能學好,只是因為努力嗎?有沒有用到什么方法?還有沒有什么方法自己不知道的?上大學到底是為了什么?要上什么大學?選什么樣的專業?以后應該做些什么?
要說李盼兒不恨父母和姐姐,那是假的。從替考到相親前的那一個半月,李盼兒每天都恨不得早點跟李家斷絕關系,每天也都會在日記本上記錄自己的無能,無能到連能否復讀、能否上大學都成了一件奢侈的事。
和張老板談了一次話,又吃了一次飯,更讓她認識到,同樣在工地上打工,有些人像父親一樣,一輩子只能是一個小工,甚至還干不到一輩子就要被迫下崗;而有些人會像張老板一樣,盡可能利用手上的資源提升自己,擴大自己的能力和人脈,以獲得更多的機會。她希望自己能像張老板一樣,不僅能吃苦,還要學會把握住機會成為更好的自己。只有自己變得強大了,才不會成為別人的負擔,也有能力給那些幫助過自己的人一些助力。
她的書桌上除了有一堆書籍,還有一個可以隨身攜帶的記事本、一個不顯眼的鬧鐘,以及一個臺式日歷。她每周都會在記事本上安排未來一周要做的事情,也會一步一個腳印的去做;與此同時,她也會根據鬧鐘上的時刻表,提醒自己隔一段時間就要站起來走動一下,換換腦子。至于日歷,更像一個倒計時提醒裝置,時刻告訴李盼兒,時間寶貴,切莫荒廢。
開始,李盼兒睡覺前還會把鬧鐘放在床前,后來她發現鬧鐘一響會忍不住關掉,索性繼續留在書桌上了。鬧鐘一響,不得不起身去關,等到回來,人也就沒那么困了。
為了能讓自己早點醒來,李盼兒還會把窗簾開出一個口子,天一亮就會有光照進來,人也會跟著醒了,有時候都不需要鬧鐘。
周雪娥受到了她的啟發,晚上睡覺也不會把窗簾拉滿,鬧鐘時間比李盼兒晚十分鐘。等到李盼兒洗漱完,如果周雪娥還沒起床,李盼兒也會去叫她。兩個人下晚自習的路上會在一起吐槽學習的壓力,回到家也會討論一會兒問題,大部分時間,都是待在各自的房間里默默學習。
周雪娥為了防止晚上玩手機,開學后就把手機放在家里了,家里有事就讓媽媽給班主任打電話。李盼兒一直就沒有手機,本來母親說要把李雪梅的老年機拿給她的,她不想多一筆話費的支出,加上自己平時也沒有打電話的需求,就沒要那部手機,一直用鬧鐘和日歷記錄時間。
“盼兒,這次聯考你考得怎么樣?”
“五百九十多?!?/p>
“哇塞,聽老師說這次試卷很難唉,你這個分數在我們班都能排進前二十了!”
“比去年的成績還是要差一些?!?/p>
“這才開學一個月嘛,很多東西可能都忘了,相信你很快就能回到原來的狀態的?!?/p>
“你考得怎么樣?”
“五百三十多,不過我已經很滿意了,班里的排名也是中等偏上,比開學考要好一些。主要是這次考試范圍太廣了,很多我都沒有復習到,還蒙對了幾個選擇題,不然還考不到這個分數呢。”
“其實你也挺厲害的,成績整體一直在進步,如果下面再有個弟弟妹妹,你絕對是家里的榜樣??!還有八個月的時間給我們準備,你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保持好心態!”
“唉,心態不好又能怎么辦呢,我哥上了985,你肯定也能考上985,我要是老比著你們,那不得抑郁啊,還是放寬心態,吃好睡好才有精力提高自己嘛。我都想好了,按照目前的成績,上一本問題是不大的,我再爭取考個211,能考上就考,考不上我也沒辦法?!?/p>
“你有沒有想過要去哪個城市讀書?”
“杭州吧,上海或者南京也行。”
“為什么?”
“想體驗一下南方的生活,又不想離家太遠,南京是六朝古都,而且大學挺多的,上海嘛,自然是因為繁華,至于杭州,以前我媽帶我去過,風景很好的,聽說氣候也養人?!?/p>
“哦?!?/p>
“那你以后想去哪個城市?”
“我也不知道,我對那些城市都不太了解,對大學也幾乎一無所知?!?/p>
“要不咱們到時候去一個城市吧,或者盡可能離近些,這樣到時候也能互相照應。”
“嗯,好?!?/p>
更新時間:2025-04-10 23: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