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映雪隨父親來到城外練兵場時,陽光已經灑滿了整個曠野。遠處,上千名士兵正在進行陣型演練,刀光劍影間透著肅殺之氣。
"映雪,這是我親自訓練的精銳,日后將隨我一同前往西北戰場。"蘇震指著場中的士兵,眼中閃爍著自豪的光芒。
蘇映雪點頭,目光專注地觀察著場中的每一個細節。她看到士兵們動作整齊劃一,進退有序,顯然經過了嚴格的訓練。雖然她從小研習兵法,但親眼看到如此壯觀的軍事演練,仍讓她心潮澎湃。
"父親,這是'魚鱗陣'吧?"蘇映雪指著場中結陣的士兵問道。
蘇震驚訝地看了女兒一眼,隨即笑道:"不錯,看來你確實用心研讀了那些兵書。"
"不僅如此,"蘇映雪微微揚起下巴,"這魚鱗陣雖然防守嚴密,但若敵軍實施'雁行突擊',從側翼插入,便能破解。"
蘇震贊賞地點點頭:"確實如此。但軍陣從來不是一成不變的,真正的將領要能隨機應變,見招拆招。"他看向練兵場,沉聲道,"傳令,變陣為'雁行'!"
話音剛落,場中一陣鼓聲響起,士兵們迅速變換陣型,從嚴密的魚鱗陣轉為鋒利的雁行陣,仿佛一把尖刀直插前方。
蘇映雪看得入神,卻在此時聽到身后傳來一聲嗤笑。她回頭一看,竟是昨日剛見過的陸遠峰,正與幾名年輕武將站在不遠處。
"陸公子。"蘇映雪微微頷首,態度冷淡。
陸遠峰向蘇震行了一禮:"蘇伯父,侄兒奉父命前來觀摩貴軍演練,不想在此遇見蘇小姐。"
蘇震點頭示意:"遠峰來得正好,你在邊關久戰,不妨指點一二。"
陸遠峰看了蘇映雪一眼,明顯有些不以為然她在場,但還是恭敬地對蘇震道:"侄兒不敢妄言。只是剛才聽到蘇小姐談論雁行突擊破魚鱗陣,不免有些意見。"
"哦?說來聽聽。"蘇震饒有興趣地道。
陸遠峰踱步上前,指著場中演練的士兵:"雁行突擊看似鋒利,卻也有致命弱點。若敵軍提前埋伏弓弩手,從兩翼夾擊,雁行陣頃刻便會潰敗。真正的戰場上,任何陣法都不是完美的,關鍵在于如何根據戰場形勢靈活運用。"
"說得不錯。"蘇震點點頭,"映雪雖熟讀兵書,但缺乏實戰經驗,見解難免有些片面。"
蘇映雪聽到父親的話,心中有些不服,但也知道自己確實缺乏戰場經驗,便沒有反駁。不過她也沒打算就此認輸,提出了另一個問題:"陸公子,若遇上敵軍人數是我軍兩倍,又該如何應對?"
陸遠峰看了她一眼,眉間閃過一絲不耐,但還是回答道:"兵法有云,'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若敵眾我寡,可采取分兵疑敵之策,或選擇險要地形,以逸待勞。"
"分兵疑敵雖是常用之策,但若敵軍識破,反而會陷入腹背受敵的險境。"蘇映雪不卑不亢地指出,"我認為,不如采取'金蟬脫殼'之計,佯裝敗退,引敵深入,再伏兵四周,一舉殲滅。"
陸遠峰未料到蘇映雪對兵法有如此見解,一時語塞。但他很快調整過來,冷笑道:"紙上談兵終究是紙上談兵。真正的戰場上,變數太多,豈是書本上能學來的?"
蘇震見兩人爭辯起來,不禁莞爾。他本想打圓場,卻在此時看到一名信使騎馬飛奔而來,神色緊張。
"定遠侯!"信使翻身下馬,單膝跪地,"邊境急報!北狄大軍集結,恐有大戰!"
蘇震的表情瞬間凝重起來,接過信使遞來的密信,快速瀏覽后臉色更加陰沉:"傳令,立刻集合所有將領,回府議事!"
轉向陸遠峰,他沉聲道:"遠峰,速回府中通知你父親,事關重大,需他一同商議。"
陸遠峰立刻領命而去,臨走前看了蘇映雪一眼,眼中竟有一絲復雜的情緒。
回府的路上,蘇映雪察覺到父親的異常:"父親,邊境情況很糟糕嗎?"
蘇震深深嘆了口氣:"比想象的還要糟。北狄聯合西羌,集結了三十萬大軍,直指我朝邊關重鎮。若邊關失守,京城危矣。"
蘇映雪心頭一震。她雖在軍旅之家長大,但朝廷多年未有大戰,這次敵軍如此聲勢浩大,顯然非同小可。
回到府中,陸遠征已經在等候。兩位將軍立刻閉門商議,府中氣氛驟然緊張起來。
傍晚時分,蘇映雪正在院中練劍,見母親神色凝重地走來,便停下動作問道:"母親,父親他們商議得如何了?"
衛氏搖搖頭:"情況不妙。陛下已下旨,命你父親與陸將軍即刻啟程赴邊關。"
蘇映雪心中一緊:"那……父親準備何時出發?"
"三日后。"衛氏嘆息一聲,"你父親已有十余年未曾親臨戰場,這次卻要身先士卒,我如何不擔心?"
蘇映雪握住母親的手:"母親放心,父親身經百戰,定能凱旋而歸。"
衛氏強擠出一絲微笑:"但愿如此。對了,你父親說,讓你去書房找他。"
蘇映雪點頭,整理了一下衣衫,朝書房走去。她知道父親找她必有要事,心中不免有些忐忑。
書房內,蘇震正在案前寫信,見女兒進來,放下筆,示意她坐下。
"映雪,此次邊關之戰非同小可,為父不知何時才能歸來。"蘇震語氣凝重,"我有兩件事要與你說。"
蘇映雪肅然拱手:"女兒洗耳恭聽。"
"其一,你與陸遠峰的婚事。"蘇震看著女兒的眼睛,"我已與陸將軍商議,暫時擱置。待戰事平定后再行討論。"
蘇映雪心中一喜,但很快又冷靜下來:"父親考慮周全。不過,這樣會不會讓陸家不快?"
蘇震搖頭:"陸將軍與我情同手足,他也認為現在不是談婚論嫁的時候。況且,陸遠峰也將隨軍出征,生死未卜,如何定親?"
"陸公子也去?"蘇映雪有些驚訝。盡管她對陸遠峰印象不佳,但也不得不承認,此去邊關確實危險重重。
"是啊,他雖年輕,卻已是陸將軍的得力助手。"蘇震語氣中帶著一絲贊賞,"此次他將統領一支偏軍,算是歷練。"
蘇映雪默然。她雖不喜歡陸遠峰的為人,但也不得不承認,他確實有過人之處。能在這般年紀就統領軍隊,絕非尋常。
"其二,"蘇震頓了頓,神色更加嚴肅,"我欲讓你留在京城,保護你母親。"
這與之前說的帶她出征不符,蘇映雪心中疑惑,但還是點頭道:"女兒定當盡心。"
蘇震從袖中取出一枚古樸的玉佩,遞給蘇映雪:"這是祖傳之物,歷代相傳,蘊含我蘇家百年氣運。我此去兇吉難測,這玉佩你且收好,它關系到我蘇家未來的命運。"
蘇映雪接過玉佩,只見其上雕刻著一只展翅欲飛的鳳凰,做工精細,玉質溫潤。"父親,這……"
"無需多問,你只需記住,此玉乃我蘇家命脈所系,萬不可遺失。"蘇震神色凝重,"若我不幸……你便帶著此玉,尋找一個叫'天機閣'的地方,自有人會告訴你該怎么做。"
"天機閣?"蘇映雪從未聽說過這個名字,心中充滿疑惑,"父親,是何地方?"
"現在不是告訴你的時候。"蘇震搖頭,"你只需記住,危急時刻,天機閣會是你的避風港。"
蘇映雪還想追問,卻見父親面色疲憊,心知此時不宜多言,便將玉佩小心收好,恭敬行禮:"女兒謹記父親教誨,定當好好保管此玉。"
蘇震點點頭,神色緩和了些:"此行一去,不知何時能回。你要照顧好母親,也要照顧好自己。"
"父親放心,女兒一定會保護好母親,也會讓您以女兒為傲。"蘇映雪雙眼微濕,但她努力控制著自己的情緒,不讓淚水流下。
蘇震欣慰地看著女兒:"我蘇家雖世代將門,但從未有女兒能如你這般通曉兵法、精通武藝。若你是個男兒身,定能成為一代名將。"
"女兒身又如何?"蘇映雪挺直腰背,"歷史上也不乏女中豪杰,木蘭從軍、花木蘭替父從軍,女兒若有機會,定不讓須眉。"
蘇震哈哈大笑:"好志氣!不愧是我蘇震的女兒!"笑罷,他又正色道,"但現今世道,女子終究受諸多限制,你要隱忍,要智取,切不可魯莽行事。"
蘇映雪鄭重點頭:"女兒記下了。"
父女又談了許多,直到深夜,衛氏派人來催,蘇震才讓女兒回去休息。
第二日一早,蘇府上下便忙碌起來,備戰之事緊鑼密鼓地進行著。蘇映雪也沒閑著,一邊幫母親整理父親出征所需的物品,一邊抽空練習武藝,仿佛要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這些事中,好讓自己不去想父親此去的兇險。
午后,陸遠峰突然來訪,說是有要事與蘇映雪相商。
兩人在花園中相對而坐,陸遠峰顯得比初見時沉穩許多:"蘇小姐,我此來是想向你道歉。"
蘇映雪驚訝地看著他:"陸公子何出此言?"
陸遠峰直視著她的眼睛:"昨日在練兵場,我對你的態度確實不夠尊重。后來經父親指點,我才知道你在兵法上的造詣確實不凡,我的輕視實屬不該。"
蘇映雪沒想到他會來道歉,一時不知該如何回應。
陸遠峰繼續道:"我向來認為女子不該過問軍國大事,但你卻是個例外。這次出征,我會帶著你的建議,試試'金蟬脫殼'之計的效果。"
蘇映雪微微一笑:"陸公子言重了。我不過是紙上談兵,真正的戰場險象環生,還需陸公子隨機應變。"
陸遠峰點點頭:"你說得對。"他頓了頓,"還有一事,我父親已與蘇伯父商議,暫緩我們的親事。"
"是的,我父親已告知于我。"蘇映雪平靜地說。
"我知道你對這門親事并不熱衷。"陸遠峰直言不諱,"坦白說,我最初也持反對態度。但經過這兩日的了解,我對你的看法有了些改變。"
蘇映雪挑眉:"哦?何以見得?"
"你不僅通曉兵法,更有自己的見解和主見,這在閨閣女子中實屬罕見。"陸遠峰誠懇道,"雖然我仍認為女子應當以相夫教子為重,但若未來的妻子能在危急時刻給予一些建議,未嘗不是好事。"
蘇映雪不禁莞爾,陸遠峰的想法雖有改變,但骨子里還是那種認為女子不如男子的舊觀念。不過考慮到他能主動來道歉,態度已經比初見時好太多,她也不好過于苛責。
"陸公子心胸開闊,令人敬佩。"蘇映雪客套地說,"此去邊關,還望陸公子多加小心,保重身體。"
陸遠峰鄭重點頭:"多謝關心。我此去必當建功立業,不負眾望。"說著,他猶豫了一下,又道,"蘇小姐,我能否冒昧地請你在我們出征后,偶爾去看望一下我的母親?她一人在京城,未免孤單。"
蘇映雪有些意外,但還是答應道:"這是自然,陸伯母若有需要,我必當盡力。"
"多謝。"陸遠峰站起身,行了一禮,"時候不早,我該告辭了。還有諸多軍務需要處理。"
目送陸遠峰離去,蘇映雪心中五味雜陳。短短兩日,陸遠峰對她的態度竟有如此大的轉變,這讓她對這個未來可能的夫婿又有了幾分新的認識。
接下來的一天,蘇府更加忙碌。蘇震要帶走的兵馬足有五萬,各種軍需物資、兵器裝備都需細心準備。作為將軍之女,蘇映雪也承擔了部分工作,主要是檢查糧草分配是否合理,確保士兵們有足夠的給養。
忙碌中,時間飛逝。轉眼間便到了出征前夜。
晚膳時分,一家三口難得安靜地坐在一起吃飯。平日里總是談笑風生的家宴,此刻卻顯得格外沉默。
"映雪,照顧好你母親。"蘇震打破沉默,語氣溫和。
蘇映雪點頭:"父親放心,女兒定當盡心。"
衛氏強忍淚水,勉強笑道:"都別這么說,好像生離死別一樣。震兒此去必定旗開得勝,凱旋而歸。"
蘇震握住妻子的手:"是啊,我定會平安歸來。"
飯后,蘇映雪回到自己房中,將父親給她的玉佩拿出來仔細查看。玉佩入手溫潤,那展翅欲飛的鳳凰栩栩如生,仿佛下一刻就要沖破束縛。她想起父親談到"天機閣"時那神秘的表情,心中滿是疑惑。
"天機閣到底是什么地方?為何父親說它關系到我蘇家命運?"蘇映雪自言自語,"這玉佩又有何特殊之處?"
她翻來覆去地查看玉佩,忽然發現鳳凰背部有一道幾乎看不見的細紋。借著燭光仔細觀察,那竟是一串極小的篆體字,寫著"錦繡天命"四字。
"錦繡天命?這是什么意思?"蘇映雪更加困惑了。她想去問父親,但轉念一想,父親明日就要出征,已經夠操心的了,這些疑問還是等他凱旋歸來再問不遲。
將玉佩小心收好,蘇映雪躺在床上,卻怎么也睡不著。明日父親就要遠赴邊關,生死未卜,她心中不禁萬般不舍。而那神秘的天機閣與玉佩上的"錦繡天命"四字,更是讓她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出征這一天,天氣格外晴朗。
蘇震身著戎裝,站在府門前,威風凜凜。五萬大軍已在城外列隊,只等將軍一聲令下,便浩浩蕩蕩奔赴邊關。
"夫人,照顧好自己,勿要掛念。"蘇震握住衛氏的手,語氣溫柔。
衛氏強忍淚水,整理了一下蘇震的衣領:"你也是,一定要平安歸來。"
蘇震點點頭,轉向女兒:"映雪,記住我的囑咐。"
蘇映雪鄭重地點頭:"父親放心,女兒定不負所托。"
蘇震滿意地笑了笑,轉身走向馬前。他剛要上馬,忽然想起什么,又回頭對蘇映雪道:"對了,若有宮中人來訪,務必小心應對。"
蘇映雪有些疑惑,但還是點頭應下:"女兒記住了。"
蘇震翻身上馬,揮手告別,隨后一聲令下,五萬大軍浩浩蕩蕩地向城外開去。
蘇映雪和母親站在府門前,目送父親遠去的背影,直到再也看不見,才緩緩轉身回府。
回到內室,衛氏終于忍不住,淚如雨下。蘇映雪連忙上前安慰:"母親別擔心,父親一定會平安歸來的。"
衛氏擦干淚水,勉強一笑:"我沒事,只是一時情緒失控。你父親身經百戰,定能旗開得勝。"
蘇映雪點點頭,但心中卻隱隱不安。父親臨行前那句關于宮中人的警告,以及神秘的天機閣和玉佩上的"錦繡天命"四字,都讓她感到背后似乎有更深的隱情。
接下來的日子,蘇映雪一邊照顧母親,一邊處理府中事務。作為將軍之女,她需要維持府中上下的正常運轉,同時也要關注邊關戰事的消息。
一轉眼,半個月過去了。這天清晨,蘇映雪剛剛起床,就聽到杏兒急匆匆地跑來報告:"大小姐,府外有一名自稱是采薇的宮女求見,說有要事相告。"
蘇映雪一愣,想起父親臨行前的警告,心中頓時警惕起來:"她一個人來的?"
"是的,看起來很著急。"杏兒回答。
"將她帶到花園亭中,我稍后就來。"蘇映雪沉思片刻,決定先會一會這個突然到訪的宮女。
換好衣服,蘇映雪來到花園亭中。亭內坐著一位約莫十六七歲的宮女,穿著普通的宮女服飾,但氣質卻不普通,舉手投足間透著幾分矜貴。
"民女采薇,參見蘇小姐。"見蘇映雪到來,采薇連忙起身行禮。
蘇映雪示意她坐下:"采薇姑娘不必多禮。不知有何要事尋我?"
采薇左右看了看,確定四下無人,才低聲道:"小姐可知,宮中已有傳言,說邊關戰事不利,蘇將軍被敵軍包圍?"
蘇映雪心頭一震:"此話當真?"
"民女不敢妄言。"采薇神色凝重,"更有甚者,太子府中有人放話,說蘇將軍此去是兇多吉少。"
蘇映雪強自鎮定:"采薇姑娘如何得知這些消息?"
采薇猶豫了一下,才道:"民女在慈寧宮服侍,經常能聽到一些消息。因敬仰蘇將軍為國盡忠,不忍見蘇府蒙難,特來告知一聲。"
蘇映雪心中半信半疑,但還是感激地說:"多謝你冒險來告知。不知可有更多消息?"
采薇搖搖頭:"暫時只知這些。但小姐務必小心,宮中暗流涌動,恐怕……"她忽然戛然而止,似乎聽到了什么聲音,隨即站起身,"時候不早,民女該回宮了。若有更多消息,再來告知小姐。"
說完,不等蘇映雪回應,采薇便匆匆離去,身影很快消失在花園的曲徑中。
蘇映雪坐在亭中,思緒萬千。采薇的突然造訪和帶來的消息,讓她心中警鈴大作。父親臨行前的警告,難道就是預見到了這種情況?
回到內室,蘇映雪決定暫時不將此事告訴母親,以免她擔心。但她知道,自己必須想辦法了解更多邊關的真實情況。
就在她思索對策時,管家前來報告,陸夫人派人邀請她明日去府上做客。蘇映雪想起陸遠峰的囑托,便應了下來,同時也決定借此機會探聽一下陸家是否有邊關的消息。
次日,蘇映雪在杏兒的陪伴下來到陸府。陸夫人熱情地接待了她,兩人在花廳中寒暄了一陣,談及邊關戰事時,陸夫人嘆息道:"戰場兇險,音信難通。這半個月來,尚未收到任何消息,真是令人擔憂。"
蘇映雪心中一緊,采薇所言莫非是真?她試探著問道:"陸伯母可有派人專程去邊關打探?"
陸夫人搖頭:"邊關戒嚴,一般人根本無法靠近。不過,家中有安排專門的信使,若有消息,應該很快就會傳來。"
正談話間,陸府管家匆匆進來,在陸夫人耳邊低語幾句。陸夫人面色驟變,站起身急道:"邊關急報?快帶進來!"
管家遞上一封密信,陸夫人迅速拆開,越看臉色越難看。她抬頭看了蘇映雪一眼,眼中滿是復雜之色。
"陸伯母,可是邊關有變?"蘇映雪忍不住問道。
陸夫人猶豫片刻,最終嘆了口氣:"映雪,你遲早會知道的。邊關戰事確實不利,陸遠峰派人送信回來,說北狄大軍突然增援,我軍陷入包圍,情況危急。"
蘇映雪心頭一震:"那家父……可有消息?"
陸夫人神色更加凝重:"信中提到,蘇將軍率軍突圍時,遭到伏擊……"她頓了頓,似乎不忍繼續。
"請陸伯母明言。"蘇映雪強忍著心中的不安。
"遠峰在信中說,蘇將軍身負重傷,下落不明。他正派人四處搜尋,但……"陸夫人聲音哽咽,"情況不樂觀。"
蘇映雪如遭雷擊,整個人呆立在原地,一時難以接受這個噩耗。她想起父親臨行前的種種叮囑,還有那神秘的玉佩和天機閣,心中涌起一種不祥的預感。
"我必須回去告訴母親。"蘇映雪強自鎮定,站起身來。
陸夫人拉住她的手:"映雪,此事還未確定,不如等更確切的消息再告訴夫人?"
蘇映雪搖搖頭:"母親有權知道真相,無論好壞。況且,若父親真的遇險,我們更應該早做準備。"
陸夫人見她主意已定,也不好再勸,只得派人護送她回府。
回到蘇府,蘇映雪躊躇再三,最終還是決定將邊關的消息告訴母親。
衛氏聽聞此事,先是一陣恍惚,繼而淚如雨下。蘇映雪在一旁細心安慰,盡管她自己心中也充滿擔憂和不安。
"母親,信中只說父親下落不明,并非確定遇難。我們不要輕易放棄希望。"蘇映雪握著母親的手說。
衛氏勉強點頭,擦干淚水:"你說得對,你父親向來足智多謀,定能化險為夷。"
但蘇映雪知道,情況恐怕比想象的更糟。采薇的警告,陸遠峰的密信,再加上父親臨行前的種種異常,都指向一個可能——這次邊關之戰,背后或許另有隱情。
更新時間:2025-04-10 22: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