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一萬大軍已然整裝待發。
好動不好靜的馬云祿得知后,吵嚷著非要去會盟現場開開眼界。
馬騰與馬超態度堅決,執意不許,生怕她一個女兒家置身軍旅會有危險。最后,還是韓風點頭應允了此事。
畢竟韓風熟知歷史進程,心里清楚這次會盟看似聲勢浩大,實則只要茍一點,并不會遭遇太多危險。
就這樣,馬云祿女扮男裝,俏生生地跟在了韓風身旁。有了嬌妻相伴,原本枯燥乏味的行軍之路,瞬間變得妙趣橫生,時不時傳來兩人的歡聲笑語。
京兆和弘農地區有董卓的重兵嚴密封鎖,于是馬騰當機立斷,率軍繞行。大軍從扶風進入馮翊,又途經河東、河內、河南等郡,一路浩浩蕩蕩,最終抵達了會盟之地 —— 陳留郡酸棗。
當大軍臨近陳留郡時,龐德和馬岱便依照先前的計劃,悄然分兵,帶領各自的人馬隱沒在茫茫夜色之中,奔赴秘密任務而去。
馬騰深知 “鎮西將軍” 的稱號太過招搖扎眼,為避免不必要的麻煩,便自號為隴西太守。此次會盟,諸侯云集,共計一十八路:
第一路,車騎將軍袁紹,麾下率軍一萬;
第二路,后將軍袁術,統兵兩萬;
第三路,冀州牧韓馥,率領兩萬大軍;
第四路,豫州刺史孔伷,擁兵一萬五千;
第五路,兗州刺史劉岱,帶領一萬五千兵馬;
第六路,河內郡太守王匡,所部兵力八千;
第七路,陳留太守張邈,率軍五千;
第八路,東郡太守喬瑁,統兵八千;
第九路,山陽太守袁遺,麾下五千人馬;
第十路,濟北相鮑信,帶領八千兵力;
第十一路,北海太守孔融,擁兵五千;
第十二路,廣陵太守張超,統兵五千;
第十三路,北平太守公孫瓚,率領一萬五千大軍;
第十四路,上黨太守張楊,所部兵力五千;
第十五路,長沙太守孫堅,統兵八千;
第十六路,隴西太守馬騰,率領八千兵馬;
第十七路,徐州刺史陶謙,擁兵一萬;
第十八路,驍騎校尉曹操,僅率三千兵馬。
這十八路諸侯的兵力加起來,總計約二十萬,對外號稱五十萬。
放眼望去,諸侯們的營帳連綿不絕,一眼望不到盡頭,綿延百余里。
韓風本以為自己來得夠晚了,沒想到最后壓軸登場的,竟是離得最近的曹操。
不得不說,這曹老板行事風格獨特,十足的高逼格,讓人忍不住側目。
人已到齊,這場決定天下局勢走向的大戲,也終于要正式開場了。
眾人一致推舉袁紹為盟主,袁紹見狀,假意再三推辭,做出一副謙遜的姿態。眾人紛紛表態,言辭懇切,堅稱除了袁紹,無人能擔此重任。袁紹這才面露難色,勉為其難地應承下來。
第二天,一座三層高臺拔地而起,氣勢恢宏。高臺之上,五方旗幟迎風烈烈作響,獵獵飄揚。
臺上,白旄黃鉞以及象征著兵權的兵符將印等物,整齊擺放,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冰冷的金屬光澤。
眾人恭請袁紹登臺,袁紹整了整衣冠,昂首挺胸,腰間佩劍隨著他的動作發出清脆聲響。他邁著沉穩有力的步伐,一步一步,慷慨激昂地走上高臺。
站定之后,袁紹神情莊重,燃起一炷香,對著蒼天大地,虔誠地拜了又拜。緊接著,他聲音洪亮,仿若洪鐘,宣讀盟誓:
“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乘釁縱害,禍加至尊,虐流百姓。紹等懼社稷淪喪,糾合義兵,并赴國難。凡我同盟,齊心戮力,以致臣節,必無二志。有渝此盟,俾墜其命,無克遺育?;侍旌笸粒孀诿黛`,實皆鑒之?!?/p>
宣誓完畢,臺下眾人熱血沸騰,紛紛歃血為盟。那殷紅的鮮血滴入酒中,混合著眾人的壯志豪情,氣氛熱烈到了極點。
而后,眾人個個心神激蕩,彼此攜手,魚貫進入大帳,準備商議接下來的軍事行動。
馬騰身后,韓風目光如炬,不動聲色地打量著在場眾人。
由于對這些歷史人物的真實面貌并無確切印象,他只能憑借著眾人的形貌、座位次序以及交談時的內容,努力猜測他們的身份。
袁紹和袁術無疑是全場最為出彩的存在,袁紹身形高大挺拔,面龐輪廓分明,舉手投足間盡顯世家大族的風范,談吐不凡,盡顯謀略與氣度,活脫脫一副中年成功人士的高富帥模樣;
袁術同樣身姿矯健,眼神中透著一股與生俱來的傲慢,衣著華麗無比,每一處細節都彰顯著他的尊貴身份。
而曹老板就差點意思,作為秦王的佩劍,身形相對矮小,容貌雖不出眾,但眼神銳利如鷹,氣質硬朗,渾身上下散發著一股讓人不容忽視的威嚴,站在人群中,自有一番別樣的氣場。
在這眾多人物中,最讓韓風格外在意的,當屬公孫瓚身后的三人。
只見為首一人,身高七尺五寸左右,容貌端正,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舉止間透著一股與生俱來的親和力,這辨識度定是劉備劉跑跑了;
其身旁一人,身高九尺有余,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長須過胸,仿若天神下凡,二爺果然比想象的更要威猛些;
再看另一側,一位身高八尺的大漢,豹頭環眼,燕頷虎須,站在那里不服不忿,必是燕人張翼德了。
韓風微微碰了碰身旁的馬超和馬云祿,壓低聲音說道:“那三位才是真正的狠角色,超哥,你可得格外留意?!?/p>
馬超聞言,順著韓風所指的方向望去,瞬間便察覺到了這三人身上散發出來的不凡氣質。
而就在這時,似乎察覺到這邊投來的目光,一直微瞇著丹鳳眼的關羽,眼眸中陡然爆射出一道精光,如夜空中劃過的閃電,直直地朝馬超直視而來。
剎那間,空氣中仿佛有絲絲縷縷的戰意彌漫開來,只是此刻眾人正沉浸在飲酒的歡樂氛圍中,并未察覺這一微妙的變化。
酒過數巡,眾人的臉上都泛起了紅暈,氣氛愈發熱烈。
袁紹清了清嗓子,站起身來,目光掃視全場,緩緩說道:“袁某不才,承蒙大家厚愛,推舉我為盟主。既擔此重任,自當賞罰分明。國有國法,軍有軍規。還望各位務必嚴格自律,切不可觸犯?!?/p>
眾人紛紛起身,拱手行禮,齊聲應道:“謹遵盟主號令!”
袁紹微微點頭,頓了頓,接著說道:“吾意封驍騎校尉曹操為副盟主,后將軍袁術總督大軍糧草,務必確保各營糧草充足,不得有絲毫短缺。另外,還需一位先鋒官,率軍直抵汜水關挑戰敵軍,其他人則占據險要之地,作為接應。不知諸位,何人愿擔此先鋒重任?”
馬騰一聽,心中一動,剛要起身請命,卻被韓風眼疾手快,一把按住。低聲道:“岳丈,低調些!”
就在這時,一聲聲如洪鐘的嗓音在大帳內響起:“末將愿為先鋒,攻打汜水關!”
眾人循聲望去,只見一人身高八尺,虎體熊腰,面容剛毅,眼神中透著一股無所畏懼的勇猛之氣,正是長沙太守孫堅孫文臺。
韓風見此,不禁咂了咂舌,暗自感嘆:“江東猛虎,果然名不虛傳,厲害的!厲害的!”
更新時間:2025-04-09 08:1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