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千里追兇逢舊識
---
(上)
潼關古道,殘陽如血。
陸云的白袍早已沾滿泥漿,衣角凝著冰碴。他策馬掠過烽火臺時,懷中《璇璣圖》殘卷突然發燙——這是顧芷薇咽氣前塞進他袖中的遺物,此刻竟浮出幾行血字:
「楊致遠攜渾天儀入蜀 武侯祠下有變」
馬匹突然驚嘶人立。陸云滾鞍伏地,三支透骨釘擦著耳際釘入石碑,炸開的石屑露出碑文里暗藏的青銅齒輪——這根本不是尋常界碑,而是神機門的"千里傳烽"機關!
"陸舉人好腳程。"
道旁古柏上躍下個獨臂漢子,空袖管在風中獵獵作響。陸云瞳孔驟縮:這人的眉眼竟與燕陵鏢局少鏢主燕臨風有七分相似,只是右頰多了一道蜈蚣狀的刀疤。
"燕家'七星踏月'輕功,果然名不虛傳。"陸云劍未出鞘,袖中已滑出半截算盤珠,"只是不知燕大俠的左手劍,還剩幾成功力?"
獨臂客突然狂笑,笑聲震得碑上積雪簌簌而落:"陸公子眼毒!"他猛地撕開衣襟,露出胸口猙獰的七星烙痕:"當年我父燕橫山護送那趟暗鏢,箱子里裝的……"
話音戛然而止。
陸云忽覺背后陰風刺骨,回身正見七具尸傀踏雪而來。這些怪物身披前朝鎧甲,關節處嵌著青銅機括,行走時竟擺出全真教的"天罡北斗陣"!
---
(中)
武侯祠,子夜。
楊致遠撫摸著《出師表》石碑,指尖在"親賢臣遠小人"幾字上反復摩挲。渾天儀懸于古柏枝頭,折射的星光在祠內拼出詭譎星圖——本該對應帝星的位置,此刻盤踞著條三頭惡龍。
"樓主,杜仁國破了劍門關。"
黑袍使者跪地稟報時,額前朱砂符箓突然自燃。楊致遠不以為意,將染血的七星燈殘片按入石碑裂縫:"讓他來,正好用真龍血脈激活地脈。"
祠內突然陰風大作。供奉諸葛亮的塑像緩緩移開,露出下方深不見底的甬道。兩側石壁刻滿西夏咒文,每隔七步便嵌著具青銅棺槨——棺蓋上均刻著"漢丞相武鄉侯"字樣!
"好個瞞天過海。"楊致遠擊掌贊嘆,"誰能想到,諸葛亮真正的埋骨處……"
他突然頓住。
甬道盡頭傳來鐵鏈拖曳聲,伴著斷續的咳嗽。火把照耀下,竟是個白發老儒被釘在八卦臺上,胸前插著七柄形制各異的古劍——從商周青銅劍到唐橫刀,儼然一部華夏兵史!
"文丞相?!"
楊致遠罕見地失聲。那老儒聞聲抬頭,渾濁眼中忽然精芒暴射:"楊施主,老朽等你二十年了。"
---
(下)
七星鎖龍
陸云踏碎第七具尸傀的頭顱時,燕獨臂正用斷劍抵住他后心:"陸公子可知,諸葛亮臨終前為何要建七星燈?"
劍鋒入肉半寸,血珠滴在《璇璣圖》上,竟浮出幅巴蜀地形圖。陸云恍然看見圖中"武侯祠"三字突然扭曲,化作張牙舞爪的惡龍圖騰!
"因為龍血本就是他放的!"
燕獨臂突然扯下面皮——赫然是早該死在黃河畔的燕臨風!他胸口七星烙痕與尸傀關節的青銅齒輪產生共鳴,整條潼關古道突然地動山搖!
"景泰元年那趟鏢,押送的根本不是龍鱗。"燕臨風獨眼赤紅,"而是諸葛亮從五丈原地脈挖出的……瘟龍遺??!"
陸云暴退間揮劍斬斷三具尸傀,卻發現它們流出的黑血正滲入地下。遠處武侯祠方向傳來龍吟,夜空突然血云翻涌,凝成諸葛亮揮扇布陣的幻象!
"晚了。"燕臨風咳著血大笑,"楊致遠已開啟七星鎖龍陣,當年瘟龍即將……"
一支金箭破空而至,穿透他咽喉釘入界碑。金城公主策馬踏破風雪,身后跟著十八具西夏鐵鷂子尸骸——這些死人額間朱砂符箓未褪,竟似被某種秘術操控!
"陸公子。"她揚弓指向西南,"此刻趕去,或許還能見到杜總兵最后一面。"
陸云正欲追問,懷中《璇璣圖》突然自焚。灰燼中升起道血霧,凝成顧芷薇的虛影:"八卦臺……七劍……"話音未落,虛影被無形之力撕碎。
武侯祠方向傳來驚天巨響,地脈裂縫中伸出只覆滿龍鱗的巨爪!
更新時間:2025-04-09 08: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