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 戳我直接看全本<<<<

顧鶴沒有第一時間回答,而是轉頭先看了眼老侯爺。

老侯爺見狀,微微頷首:“官家有問,你如實回答便是?!?/p>

得了老侯爺的應允,顧鶴當即起身回道:“小民此來汴京,與蔡河之上有感,作了一詩,還請官家一聽。”

趙禎聞言,饒有興致地問道:“哦?說來聽聽。”

顧鶴當即擺開架勢,朗聲吟道:“夜空如鑒碧新磨,倒影疏星亂素波。天色水光無別處,為君垂手攬銀河?!?/p>

趙禎聽后,眼中閃過一絲驚訝,他原以為這孩童就算是真能作出詩來,也不過是些粗淺的打油詩罷了,沒想到竟然能有如此水準。

然而,驚訝之余,趙禎心中又生出一絲疑惑。

一個小孩真有這樣的功底,當初晏殊也是五歲作詩,可也只是勉強成詩,難不成眼前這孩子能比晏殊還強。

更何況,若顧鶴真有如此功底,為何以往從未聽說有詩作流傳于世?

趙禎的目光變得深邃起來,他開始懷疑這詩是否真是顧鶴所作,還是借了他人之手,比如顧鶴的那位大儒老師。

想到這里,趙禎的沉默讓整個殿堂的氣氛都變得有些微妙。

老侯爺見狀,也是有些不知所措,他對于詩詞的了解并不算多,只能感覺到這首詩確實很好,卻并不知道具體好在了哪里。

不過趙禎是個好皇帝,即使心有疑慮,也沒有直接武斷的下結論,反而是打算再給一個機會。

“鶴哥兒,”趙禎的聲音溫和而充滿威嚴,“你既能有此佳作,朕心甚慰。

然詩才非一朝一夕之功,朕欲再試你一試,你可敢就在這殿中任選一物,再作一首?”

顧鶴聞言,也知道這是一次對自己的考驗,不過倒也不慌。

只微微欠身,向趙禎行了一禮,聲音清晰而堅定地說道:“官家有命,小民愿意斗膽一試?!?/p>

說罷,顧鶴的眼眸緩緩在殿堂內游走,邊觀賞邊在腦海中細細琢磨。

或許是因為思考的時間略顯漫長,約莫過了小半炷香的功夫。

老侯爺瞧得都有些焦急了,正欲開口提醒,卻被趙禎輕輕擺手制止,示意他莫要打擾顧鶴的思緒。

終于,顧鶴的目光定格在殿堂一隅,那里擺放著一尊古樸典雅的青銅香爐。

香爐上,云龍紋樣繁復交織,宛如活物般躍然其上;縷縷青煙裊裊升起,攜帶著沉香的氣息,飄散在整個殿堂之中。

顧鶴站定后,便開口道:“鵲尾爐中香篆細,龍紋案上御箋新。天顏咫尺垂清問,一縷氤氳達紫宸?!?/p>

說完了詩,顧鶴又重新面對回趙禎,解釋道:“老師曾言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今日臨時急智,倒顯得有些刻意為之,還望官家海涵?!?/p>

可趙禎聽后,不僅沒有因為這詩,不如上一首而失望,反而眼中閃過一絲贊賞之色。

這首詩從意境上,的確不如剛才那一首,可同樣工整且言之有物,因為宮中確實有那么一座紫宸殿,也是用來日常處理政務的。

這足以讓他徹底相信了,這兩首詩都是顧鶴所作。

趙禎感慨道:“好一個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王卿家教導有方。

說來,自從王卿家致仕歸隱,距今已有七八年了,他此次可有隨同一起進京?”

老侯爺起身回道:“稟官家,王大儒此次本不想來的,只是看著我兒尚未成才,才勉力跟來,臣心中也是萬分感激?!?/p>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壁w禎緩緩開口,聲音沉穩而有力,“王卿家得遇了鶴哥兒這般良才,自是不愿意錯過的。

朕亦深知,人才難得,本朝慣有神童舉,考以背誦經書、創作詩賦,凡通過者可賜以同進士出身?!?/p>

說罷便看向了顧鶴:“今日朕便當是考驗過了?!?/p>

老侯爺聞言大喜,雖然同進士出身,只是進士級別的第五等,屬于最末一流。

可那也是進士啊,多少讀書人皓首窮經還考不上呢,尤其對于勛貴人家來說,那可是難得的。

就想要立馬幫著顧鶴答應下來,可顧鶴卻對此不滿意了。

當即朗聲回道:“啟稟官家,老師曾言,入仕為官詩詞乃是小道,當以經世致用為要。

再者小民本就出身勛貴,貿然得此賞賜,難免有幸進之名,愿學晏相公,日后與天下士子同臺競技,證明自己之才,不輸任何人?!?/p>

但隨后,顧鶴又說道:“當然,若是官家非要賞賜,不妨賜個免解資格,免了參與院試和鄉試的繁瑣?!?/p>

老侯爺聽著顧鶴這不要又要的操作,心里一緊,便要出聲來解釋。

可趙禎卻是沒有半分生氣,反而是笑道:“好,那朕便允了你,之前平寧進宮時,便曾多番提及你聰明伶俐,今日一見果是如此。

皇后和宮中諸位娘娘都想要見見你,正好我跟你父親有國事商議,你便去見見她們吧。

另外朕再賜你登仕郎頭銜,日后便不要稱小民了?!?/p>

顧鶴行禮道:“臣多謝官家。”

隨后趙禎一個揮手,便從旁邊出來了一位太監:“登仕郎,請隨我來吧?!?/p>

顧鶴在看了一眼老侯爺后,便跟著一起離開了垂拱殿。

本質上,垂拱殿、紫宸殿這種臣子日常來的地方,還算是前朝范圍。

現在,顧鶴跟著太監進入的,才是后宮。

在這里,縱使顧鶴年紀小,也最好是小心一點,干脆就蒙著頭跟在后面。

不過好在北宋皇宮是出了名的小,倒也沒走多久就到地方了。

顧鶴抬頭一看,只見宮殿的匾額上赫然寫著“坤寧殿”三個大字。

宮里面主要宮殿情況,老侯爺進宮前都跟顧鶴說過,因此也知道這就是曹皇后的正宮。

帶路的太監恭敬地說道:“登仕郎,您在此稍候,我先去向諸位娘娘稟報一聲?!?/p>

顧鶴微笑著回道:“有勞公公了?!?/p>

此時的坤寧殿中,也是熱鬧得很,不僅是曹皇后在這,張修援、苗昭容、聞喜縣君等幾位有位份的妃嬪也都在。

仁宗皇帝的后宮,說消停也算消停,曹皇后出身于真定曹氏,將門之女,性慈儉,重禮法,大度隱忍。

雖然在劇中,她最后跟趙宗全起了矛盾,針對顧廷燁和明蘭做了一系列事情,甚至動了起兵的念頭。

但在顧鶴眼中,這事本來就是趙宗全做的不地道,他就是繼了仁宗皇帝的法統,才得以繼位的。

結果登基之后卻又不承認,非要把自己生父也立為皇考,這本身就是違反了宗法制度的。

甚至他在這事上的理由,都還沒有嘉靖皇帝足,好歹人家是真有漏洞可鉆,不像趙宗全純屬硬來,也難怪人家曹皇后受不了。

也就是這樣子的性格,導致仁宗皇帝雖然偏愛張修援,以致張修援恃寵而驕,常有不遵守宮廷法度的行為,可曹皇后并不計較。

而又因為仁宗皇帝對于曹皇后保持了相當的尊敬,進而保證了后宮穩定。

更新時間:2025-04-08 03:07:36

色污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