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土匪圈第一勞模重生了 桃元元 262989 字 2025-04-05 23:58:06
>>> 戳我直接看全本<<<<

邵正明家買了羊,還了債,找村長相看田地的事,這幾天,就像春風一樣,從陘水村頭刮到了村尾。

心善的人家替他們高興,說邵正明總算守得云開見月明。

好事的人家四處打探,各種猜測他們買羊和還債的銀錢從哪里來。

刻薄的人家偷偷造謠,說一準是邵磊那個無賴混賬,不知從哪里得的不義之財,邵家現在瞧著風光,指不定啥時候就讓人戳脊梁骨了!

不管話趕話,說得有多離譜,對蘇嶼一家而言,不過是鄉親們茶余飯后的一份談資,他們跟著聽一聽,樂一樂呵就行。

野菜采賣大計,讓蘇嶼得了一筆‘三十個銅板’的小財,他整日里眉眼都是彎彎的,逢人就露出個笑。

可惜這兩天上山采摘的村民明顯增多,蘇家雖然離山近些,蘇嶼和小姑起得也夠早,但一個山頭發出來的野菜有限,蘇嶼又不敢走得太遠,因此并不足以叫他每天都有好收獲。

這天蘇嶼晨起和小姑結伴去掰春筍。

三月過后的筍子沒有二月初發時鮮嫩,口感上略差了些,但酸腌和燉湯是好吃的。

春筍營養豐富,富足一些的人家喜歡用三月筍燉雞湯,吃不起肉湯的腌個酸脆筍條吃也不錯。

是以蘇嶼得空就會趁時節好,勤快去挖。

今天他們要去村東外頭坡上的竹林掰水竹筍。

村北的人家,院墻周邊多多少少會伴生著一小片毛竹或者鳳尾竹。

竹子渾身是寶,竹葉竹枝曬干可做引火用,竹竿曬干可插籬笆或者編成各式各樣的竹制品,深受村民喜愛。

但竹子生長能力強,容易拱進院子,拱壞地基,是以村民會時常檢查院墻附近,見有新筍冒頭,就會將筍頭踢斷,再將地下筍根挖斷。

蘇嶼和蘇六妹對于挖筍這項工作,頗具心得。

村東的水竹筍這個時節長勢很旺。

這種筍子看著細細長長,沒多少肉,但味道清香鮮美,焯水之后筍子自帶的一絲絲苦澀也會消失,用來涼拌或炒肉,滋味特別好。

二人穿梭在林中仔細搜索,春雨一下,筍子一天一天的不停破土冒尖,早幾天就有村民來采挖了,據說還有運氣好,摘到長裙竹蓀的。

長裙竹蓀可是山鮮,味道極其鮮美,價格高昂,農人摘到長裙竹蓀一般都舍不得留給自家吃,賣到鎮子上能換不少銅板呢。

能掙錢的活計,蘇嶼斷不可能錯過。

長裙竹蓀數量稀少,一般長在地勢更高一些的苦竹或者楠竹林,但蘇嶼還是一邊掰筍一邊細細留意落葉層,生怕哪一叢竹蓀讓落葉給蓋住了叫他沒發現。

姑侄二人在竹林里打轉了大半個時辰,踩爛了不少朵開傘的棘托竹蓀。

棘托竹蓀滋味不好,他們這的人一般不愛吃。

帶來裝筍的兩個大竹筐已經裝滿,筍殼他們沒有剝,回家再處理能更大程度上保留筍子的新鮮度。

況且筍殼曬干能做引火用,許多人家還專門到竹林撿筍殼回家用呢。

不能浪費。

蘇嶼竹筐里的筍子比他小姑的要多些,背上竹筐起身時,蘇六妹幫他托了一把,怕他重心不穩崴腳。

“這回掰得多,回去多曬些筍干,過段時間等爹去幫村長收冬麥,就讓爹買一只老母雞回來,做頓筍絲燉雞湯喝?!碧K嶼計劃著月余后的吃食,想到那一口黃亮鮮甜的雞湯,不由得咽口水。

邵氏以氏族名義,在村內外囤田買地眾多,每逢收獲期,雇短工幫忙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四月底五月初天氣多變,有時候明明是連著晴天,卻突然就下一場暴雨。

因此收冬麥的時間尤為緊促,生怕麥子還沒收回來,讓雨全打濕了。

瀧溪地區山多水多,春日氣候多是溫暖濕潤,潮濕的糧食更容易長芽發霉,不易存放。

村里每年芒種搶收冬麥,地多的大族或者人家就會雇人幫忙,早早收回曬谷場、或者自家院壩晾曬,才能讓人安心。

蘇大為人老實勤懇,家里田地又不多,每年都會被村長喊去幫忙收麥。

他們這農忙時的短工工錢,一天有二十到二十五文不等,還管一頓晌午飯,因此那會兒蘇家是有些余錢的。

今年買只老母雞,好好犒勞犒勞一家人的肚子,不失為一件美事。

說起買雞,蘇家去年養的秋雛,今年開春就下蛋了,六只小母雞和五只小母鴨,一天能撿七八個蛋呢。

若非第一年養缺乏經驗,凍死了一只,另被大耗子夜里鉆進雞窩咬死了兩只,如今說不準能撿到更多。

不過之后蘇嶼和蘇六妹愈加上心,沒再折損過。

開春雞鴨開始下蛋后,蘇嶼伺候得加倍仔細,除了每日打鮮草拌米糠精心喂養,空閑時還會到溪邊摸螺挖地龍,回家拍碎了喂給雞鴨,雞鴨可愛吃了。

二人聊著吃食用度,不一會兒就進了家門。

更新時間:2025-04-05 23:58:06

色污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