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繁華尚未完全從彈劾風波中平復,一道加急軍情如飛鳥傳書,自邊疆疾馳而來,瞬間打破了短暫的寧靜。原來,邊疆的某個附屬小國近年來被境外勢力蠱惑,利欲熏心之下,竟妄圖脫離大朝統治,悍然集結兵力,在邊境頻繁挑釁,燒殺搶掠周邊村落,一時間邊疆百姓流離失所,陷入水深火熱之中,戍邊將士浴血奮戰,死傷慘重,局勢危如累卵。
朝堂之上,眾臣聞之嘩然,圣上更是龍顏大怒,即刻下令點兵出征,務求在最短時間內平定叛亂,護我邊疆安寧。然而,點兵之際,諸多棘手難題接踵而至。多年的太平盛世使得軍隊疏于操練,軍備物資出現嚴重短缺,糧草籌備更是困難重重,仿佛一道道難以逾越的溝壑橫亙在出征之路前。
唐家得知此事后,唐奇與蘇妙顏立刻在府中召集心腹商議對策。唐奇目光堅定如炬,擲地有聲地說道:“邊疆有難,匹夫有責。唐家承蒙圣上恩澤、百姓厚愛,此時絕不能置身事外,定要為保家衛國出一份力!”蘇妙顏亦是點頭贊同,柔聲道:“唐奇所言極是,只是當下之急,我們既要助力朝廷解決軍備、糧草問題,還需設法提升軍隊士氣。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商議既定,唐家迅速行動起來。唐奇憑借著多年積累的深厚人脈,不辭辛勞,四方奔走,聯絡各地的商會、豪紳,憑借一腔愛國熱忱與唐家威望,籌集資金購買良駒、戰甲、兵器等精良軍備物資,又親自監督質量,確保送到將士們手中的皆是能在沙場上克敵制勝的精品;蘇妙顏則組織唐家女眷及京城貴婦們,日夜趕制棉衣、棉被、干糧等軍需品,一針一線皆傾注著對將士們的關切。同時,她還提筆寫下一封封慰問信,言辭懇切,飽含深情,希望能慰藉戍邊將士們的思鄉之苦,激勵他們奮勇殺敵,字里行間盡是家國大義。
然而,物資籌備只是一方面,提升軍隊士氣同樣迫在眉睫。蘇妙顏深知,精神上的鼓舞往往能激發出無窮的力量,化作戰場上的利刃。她毅然向圣上請纓,愿親赴邊疆勞軍。圣上感其誠意,應允了她的請求。
蘇妙顏帶著唐家準備的豐厚物資與一眾慰問人員,踏上了奔赴邊疆的艱辛之路。一路上,風沙漫天,路途崎嶇,可她未曾有過絲毫退縮。歷經月余,終于抵達邊疆營地。
將士們聽聞京城來人慰問,紛紛涌出營帳,眼中滿是驚喜與感動。蘇妙顏不顧旅途勞頓,即刻舉行勞軍儀式。她站在高臺之上,身著素衣,卻身姿挺拔,聲音清脆響亮:“各位將士們,你們遠離家鄉,守護邊疆,是大朝的英雄!京城的百姓們日夜牽掛著你們,唐家也傾盡全力支持你們。今日,我帶來了這些物資,雖微不足道,但代表著我們的心意。望你們奮勇殺敵,早日凱旋,與家人團聚!”說罷,她親手將一件件棉衣、干糧遞給將士們,眼神中滿是關切與敬意。
將士們深受鼓舞,高呼“殺敵報國,不負所望”,聲震云霄,士氣大振。在蘇妙顏的帶動下,邊疆的局勢逐漸穩定下來,將士們憑借著頑強的斗志與精良的裝備,開始逐步反擊,收復失地。
而此時,朝廷也在緊鑼密鼓地籌備后續支援力量,不斷有新兵、物資運往邊疆。唐奇在京城亦未停歇,他除了繼續為前線提供物資保障外,還利用唐家的情報網,為軍隊傳遞敵軍的情報,協助制定作戰策略,如同坐鎮后方的軍師,為邊疆戰事運籌帷幄。
經過數月的浴血奮戰,叛亂終于被平定,邊疆重歸安寧。將士們凱旋而歸,受到京城百姓的熱烈歡迎。唐家因在此次戰事中的卓越貢獻,再次贏得了圣上的嘉獎與百姓的贊譽。
但唐奇與蘇妙顏并未因此而驕傲自滿,他們深知,和平來之不易,唯有持續關注邊疆建設、強化國防力量,才能確保國家長治久安。此后,唐家每年都會捐贈物資用于邊疆的發展,支持戍邊將士的家屬;蘇妙顏也時常組織京城貴婦們為邊疆戰士們繡制衣物、書寫信件,傳遞溫暖。他們的善舉如同點點繁星,照亮了邊疆的夜空,也讓他們的名字在大朝的每一寸土地上熠熠生輝,成為人們心中永遠的楷模,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守護家國、奮勇前行。
更新時間:2025-04-04 15: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