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冬春比蘇培盛掌握的信息更全面,比木頭人更懂人心。
她稍加琢磨便猜到皇上的用意, “皇帝正準備收拾包衣,結果馬上有個包衣奴才在他的養心殿進出?;噬吓虏皇穷^皮都要發麻了!”
夏冬春想到皇上炸毛的樣子、悶笑一聲,接著纏她的繡線。
夏冬春仔細回憶她接觸到的皇帝,問系統,“木頭人,你有沒有覺得皇上變得‘活’了?”
“活潑了?沒有???皇帝平時喜笑收放自如,遇到正事又是不怒自威。沒什么變化?。 ?/p>
“不是,就是他……越來越像一個活生生的皇帝,而不是愛情話本里的男配角!木頭人,你接受的劇情都是圍繞著紫禁城里的情情愛愛。
以甄嬛為中心,周圍的人無一不受到影響,即使甄嬛行事漏洞百出也無人察覺。
但是從我們進來后,我感覺這就是一個真實的世界。
這里的人也會有自己的私心,不是只能圍繞你說的主角。尤其是皇上這種國運、氣運集于一身的人,比其他‘低位’之人更早擺脫‘主角光環’的影響,又變得精明強干。
這個世界不僅有后宮爭斗、還有前朝政治斗爭以及上層斗爭一個浪潮撲下去也無力抗爭的百姓。”
“那,這種變化是好還是不好啊”,系統遲疑,準備上報情況。
“好也不好。劇情不再圍著一個人轉,甄嬛她就沒法瞞天過海、想逆風翻盤就能翻身。壞的話,以后面對皇帝和眾人也要更謹慎了”
------
【景仁宮】
剪秋收到調查太醫的消息后,急忙回稟皇后:“娘娘,給莞常在看診的溫太醫是甄家舊交,那溫太醫和莞常在青梅竹馬長大,更是常常出入甄府替甄家人請脈。
溫太醫曾在選秀前向莞常在求親,被莞常在拒絕了。
莞常在生病后派人請溫太醫來請脈,溫太醫在莞常在的藥里動了手腳,延緩了她病愈?!?/p>
皇后放下筆,心念一轉,“哦?那溫太醫是由愛生恨了?”
剪秋神情古怪,“章太醫看了醫案,說藥方子出的精妙!用藥對癥但是放緩了治療速度,且還不傷身。”
皇后嗤笑一聲,“看來溫太醫是個癡情又狠毒的啊!不過,莞常在也不清白,入宮了還跟一個愛慕自己的男子勾勾搭搭。還想著利用他的情義,給自己找一個信得過太醫,只是沒想到終日打雁、叫雁啄了眼!”
剪秋繼續神色古怪開口:“奴婢探查到莞常在新人覲見第二日就從海棠樹下挖出一個小壇子?!?/p>
皇后臉色一變,“什么!看來是本宮小瞧了她!這么說不一定是溫太醫因愛生恨,而是莞常在故意裝病避寵!
本宮不管她是想黃雀在后、還是真想在后宮過安生日子,既然入了宮,就輪不到她說了算!”
“剪秋,溫太醫留不得了,找個機會把他攆出宮。
滿宮上下,除了華妃誰不是安分守己,不敢往太醫院伸手。怎的就她甄嬛特殊、還沒侍寢就先有了自己的太醫。
你再敲打一下內務府,莞常在才能知道避寵是個多么錯誤的決定!在這宮里有個靠山多重要。”
剪秋聽了皇后的命令卻沒立刻執行,她猶豫不決,面有難色,“娘娘,奴婢想起來上回去碎玉軒探望莞常在,那莞常在竟然住在正殿,只是不知為何,奴婢回來后竟忘了向娘娘回稟此事?!?/p>
剪秋絞盡腦汁,給甄嬛找了個算是比較合理的解釋,“當初莞常在被華妃攆到碎玉軒,娘娘您特意安排了淳常在與她同住,淳常在入宮早,定是那奴才為了巴結新主,把淳常在安置在東側殿。
之后新入宮的莞常在比淳常在高半級,奴才就只能把她領到正殿了。”
皇后面帶薄怒,“就算奴才不懂事,那莞常在就不曾學過妃嬪品級、宮室住處的規矩嗎?
請安時打扮得一副與世無爭的樣子,行事做派到底是暴露了野心勃勃!”
“如今連累到本宮為她遮掩?!?/p>
想到甄嬛犯了錯,自己還得為她隱瞞,皇后的腦子一漲一漲的,情不自禁說出那句,“剪秋,本宮的頭好痛??!”
------
壽康宮里太后一直等不到竹息回來,心生疑惑,打發竹沁前去尋一下。
竹沁在御前不見蘇培盛,那些小太監聽到她是太后派來的也不肯松口。她無功而返,又一一稟告太后。
太后心生不安,竹息是她身邊的嬤嬤,誰敢在宮里敢動竹息這個太后的心腹嬤嬤?
竹沁不敢明說,太后卻心知肚明整個皇宮只有皇帝一人敢對竹息動手。
只是不知道皇帝發現了什么,竟扣押了她這個生母身邊伺候的老人。是往常給皇后掃尾的事情暴露了還是……
太后食不下咽,終于等到皇帝前來請安。
到底是在康熙后宮見過大風大浪還能笑到最后的人,縱使心里不安,她還是一副泰然自若的樣子。
“皇帝,你扣押了竹息,可是竹息犯了大錯?你交給皇額娘,皇額娘自會收拾她。若是沒犯錯,讓她早點回來。
她伺候了哀家一輩子,今個兒一天不在哀家身邊,哀家用人都不順手了!”
皇上喝了一口茶,不動聲色開口就是一個大雷,“皇額娘,朕已經下令處死了竹息。”
“什么!”太后臉色微變,聲音不自覺抬高!
太后面色低沉、語氣夾雜一絲怒火,“她是犯了何等大錯,才讓你連自個兒皇額娘的臉面都不顧及,直接下了死手?”
皇上眸色不明,“自然是動搖國本的大事。”
“動搖國本?”太后面上不顯,心里搖頭暗嘆子嗣就是國本、皇后還是暴露了!
竹息已經折了,就不能牽扯到皇后了。既然皇帝沒有明說,想來他是愿意放過皇后一馬。
太后還想知道皇帝到底查到多少東西,試探著開口,“既然是動搖國本,更應該捉去慎刑司嚴刑拷打一番。”
竹息到底有沒有暴露皇后、說些不該說的話?
皇上嘆了一口,“皇額娘,兒子顧忌你的體面,沒有聲張,也沒有刑訊、直接悄悄處置了?!?/p>
太后舒了一口氣,直接弄死的!什么不該說的都沒說,那就好,那就好!
她放下一樁心事,又開始催生大業,“既然竹息死有余辜,那哀家也不必為她傷心了。
只是皇帝你也要注意自個兒的身體,操勞政事也應該去后宮放松一下心神。政事要緊、子嗣傳承也同樣重要?!?/p>
皇上面色如常,這回倒是沒有反駁,“前些個日子兒子忙的很,這兩天也算能得一時清閑了,兒子明天就去后宮?!?/p>
太后見他聽勸,也滿意不少,不再言語逼迫他。兩人其樂融融,誰看了不感慨一句母子情深!
------
等到了傍晚,各宮諸人翹首以盼,皇上沒等到,等來了景仁宮的詔令。
本來各宮收到皇上去壽康宮請安消息,大家想著皇上向太后服軟了,這回總該翻牌子了吧?
結果,鳳鸞春恩車沒等到,只等到一道言辭犀利的圣旨,嚇得妃嬪們心驚膽戰。
圣旨的大意是今后后宮之人不得去養心殿正殿,如果送東西只能從永壽門旁去養心殿后殿,東西留下、人不得逗留。
如有違反,格殺勿論!
那一頭壽康宮里,太后聽到這個圣旨,人氣個半死!
下午皇帝來請安一句話不說。結果到了晚上派人來她壽康宮里宣圣旨。
更別提這件事還發生在她派竹息去御前之后,怎么看都是像是皇帝給的警告——別再往御前伸手了!
氣的太后捂著頭發脾氣:”逆子!逆子!果然是養不熟的白眼狼,要是登上…是哀家的老十四,哪會發生這種事,哀家的臉面都讓他丟盡了!”
(皇上覺得委屈,請安的時候他忘了這回事,回到養心殿才想起。
總不能讓太后也去景仁宮旁聽吧!
所以皇上讓御前太監單獨給太后她講明白,后宮他只派了一個太監把妃嬪聚集在景仁宮一起宣告的,皇太后應該有這個體面。)
景仁宮里,皇后帶著眾妃嬪接圣旨,聽完圣旨,意有所指:“既然皇上發話了,往后你們少去御前走動!
皇上處理政務已是疲乏,還要應對后宮的爭風吃醋。若是再發生這樣的事情,本宮嚴懲不貸!”
“臣妾/嬪妾謹遵皇后娘娘教誨”×n
皇后看了一眼華妃:“尤其是你華妃,仰承天恩?;噬献屇銋f理六宮,你更要謹言慎行、恪守宮規,以身作則,率先垂范!不要為了一己私欲煩擾圣心,辜負皇上對你的信任!”
皇后使出自己的護身符-禮法規矩對華妃發動攻擊。
華妃怒火中燒,看向皇后:“皇后教訓別人的時候還是先看看自己吧!之前你也往御前送了不少老鴨湯。真是烏鴉看不見自己黑!”
華妃冷哼一聲,搖曳身子悠悠蕩蕩地走了。
皇后面色一冷,復而又彎起嘴角:“本宮乃皇上的妻子、大清的國母,與皇上商議的都是關乎后宮的大事,豈非是華妃捻酸吃醋耍小性子能比的。“
說著看著人群中不顯山不露水的夏冬春,抬一貶一群給她拉了一波仇恨:“誠貴人你這幾日就做得很好,安守本分呆在延禧宮、沒有送些湯湯水水的驚擾圣安。
只是你之前實在不像話,皇上寵愛你,你也不能癡纏著皇上,應當謹遵妃妾之德,勸諫皇上。”
夏冬春福了福身:“皇后娘娘,嬪妾自是謹記妃妾之德,用心伺候皇上。只是皇上召幸嬪妾、嬪妾還能忤逆皇上不成!”
說著她面露委屈:“嬪妾還想多活幾年呢!”
“至于勸諫皇上,嬪妾更沒資格插手了!勸皇上雨露均沾是娘娘的責任,嬪妾雖是有品級的貴人,但到底不是皇上正經的妻子。
皇后娘娘,嬪妾不能白白擔了罪名!”話罷,她撇著嘴、委屈地看向皇后。
皇后太陽穴跳了跳,夏冬春都明說,我就是個小妾、不敢管、不想管、更不能管。
她還能說些什么,只是頭越發痛了:“好了,本宮不過說一句,你頂嘴倒是快。時辰不早了,你們都散了吧!”
“臣妾/嬪妾告退。”×n
敬嬪走出老遠,又轉身看夏冬春的背影,這誠貴人什么路數,她還真有些摸不透了。
說不懂規矩吧,從抄了宮規以來,也算舉止有度。但是說她懂規矩吧,她又明著頂撞皇后。
眾人走后,皇后按住太陽穴眉頭緊皺,“華妃向來囂張,今日不給本宮面子也就算了!
夏冬春算哪個牌面上的人,一個小小貴人也敢口無遮攔、油鹽不進。還敢跟本宮唱反調,真是無法無天! ”
更新時間:2025-04-01 08: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