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秋八月,閩越王郢發兵攻打南越邊境城邑,
南越王遵守與漢朝的約定,不敢擅自興兵,派人上書向漢武帝報告此事。
漢武帝贊賞南越王的忠義,大規模發兵,派遣大行令王恢從豫章出兵,
大農令韓安國從會稽出兵,前去攻打閩越?;茨贤鮿采蠒鴦裰G說:“陛下君臨天下,
廣施仁德,百姓安居樂業,都認為此生不會見到戰爭。如今聽說要發兵征討南越,
我私下為陛下深感憂慮。南越地處偏遠,那里的人剪發文身,不能用中原的法度去治理。
自三代盛世以來,就不要求胡越地區接受正統的教化,這并非是因為力量不足而不能征服,
而是認為那些地方不值得讓中原耗費精力。自漢朝建立以來的七十二年里,
越人之間相互攻伐的事數不勝數,但陛下從未派兵進入他們的土地。我聽說,
南越沒有城郭村落,他們生活在山谷竹林之中,習慣水戰,善于使用舟船,那里地勢險要,
叢林密布,中原人不了解當地的險阻就貿然進入,即使有上百人也抵不過一個越人。
得到他們的土地,也無法設置郡縣;攻打他們,又難以迅速取勝。從地圖上看,
那里的山川要塞相距不過寸許,但實際距離卻有數百上千里,險阻和叢林無法完全標注清楚,
看似容易到達,實際卻困難重重。如今天下仰仗宗廟的神靈庇佑,一片安寧,
白發老人從未見過戰爭,百姓能夫妻相守、父子相保,這都是陛下的恩德。
越人名義上是藩臣,卻不向朝廷進貢,也不提供一兵一卒為朝廷效力,他們內部相互攻擊,
陛下卻發兵救援,這反而讓中原為蠻夷操勞。而且越人愚蠢魯莽、輕薄無信,違背約定,
反復無常,不遵守天子的法度,由來已久。一旦他們不奉詔命就發兵征討,
我擔心戰爭將永無寧日。近年來,莊稼連年歉收,百姓靠賣爵、賣子來維持生計,
全靠陛下的恩澤救濟,才不至于餓死在溝壑之中。如今剛恢復生機,卻又發兵數千里,
運送糧食衣物進入越地,人們要抬著轎子翻山越嶺,拉著船在水中行進數百里,
沿途是茂密的叢林,還有許多蝮蛇猛獸。夏天時,又會流行嘔吐、腹瀉、霍亂等疾病,
還沒交戰,死傷的人就必定很多。以前南海王反叛,陛下的先臣派將軍簡忌率兵征討,
南海王的軍隊投降后,被安置在上淦。后來他們再次反叛,正值天氣炎熱多雨,
樓船的士兵在水上作戰,還沒交戰,因疾病而死的人就超過了一半。那些死去士兵的親人,
老人們痛哭流涕,孤兒們啼號不止,許多家庭因此破散,人們千里迢迢去迎回尸體,
將骸骨埋葬。那種悲哀的氣氛多年都沒有消散,老人們至今仍記憶猶新。
還沒進入南越的土地,災禍就已經如此嚴重。陛下的仁德如同天地,英明如同日月,
恩澤惠及禽獸草木,若有一人因饑寒而不能盡享天年,陛下都會為之哀傷。如今國內安寧,
沒有戰亂,卻讓陛下的士兵暴露在原野,死傷于山谷,邊境的百姓為此早早關閉城門,
很晚才敢外出,從早到晚都擔驚受怕,我實在為陛下感到憂慮。不熟悉南方地形的人,
大多認為南越人多兵強,能給邊城帶來威脅。我在淮南國時,多次擔任邊吏,私下了解到,
南越與中原不同,那里高山阻隔,人跡罕至,車道不通,是天然隔絕內外的屏障。
南越人要進入中原,必定要經過領水,領水一帶山勢險峻,水流湍急,巨石會撞破船只,
無法用大船運送糧食。南越人若想反叛,必定先在余干一帶屯田,積蓄糧食,
然后砍伐木材建造船只。如果邊城的防守嚴密,一旦發現南越人來砍伐木材,就將他們抓捕,
焚燒他們的積蓄,那么即使有眾多南越人,又能把邊城怎么樣呢?況且南越人力量薄弱,
不能進行陸戰,也沒有車騎弓弩等裝備。他們之所以難以被征服,是因為占據著險要之地,
而中原人又不適應那里的水土。我聽說南越的士兵不下數十萬,要想征服他們,
兵力必須是他們的五倍才行,還不包括運送糧草的人。南方炎熱潮濕,臨近夏天時瘴氣盛行,
士兵們暴露在外,在水上居住,容易被蝮蛇叮咬,疾病頻發,還沒交戰,
因疾病死去的人就有十分之二三。即使征服了整個南越,所獲得的也不足以彌補損失。
我還聽說,閩越王的弟弟甲殺死了閩越王郢,甲也因此被處死,閩越百姓無人統領。
陛下如果想讓他們歸附,將他們安置在中原,派重臣前去慰問,施予恩德,進行賞賜,
他們必定會扶老攜幼來歸附圣德。如果陛下覺得沒有必要這樣做,也可以延續閩越的國祚,
保存他們的國家,封立他們的王侯,讓他們成為藩屬。這樣,他們必定會誠心歸附,
世代向朝廷進貢。陛下只需用方寸之印、丈二長的綬帶,就能安撫邊遠地區,不用一兵一卒,
不費一弓一箭,就能使威嚴和德政并行。如今若派兵進入他們的土地,
必定會讓他們感到震驚恐懼,以為朝廷要將他們屠殺滅絕,
他們必定會像野雞和兔子一樣逃入山林險阻之中。如果我們放棄不管,
他們又會重新聚集;如果留下來駐守,時間一長,士兵們就會疲憊不堪,糧食匱乏,
百姓苦于兵事,盜賊也會趁機而起。我聽老人們說,秦朝時曾派尉屠睢攻打南越,
又派監祿開鑿運河通道。南越人逃入深山叢林,秦軍無法攻打,只能駐軍在空曠之地,
曠日持久,士兵們疲憊不堪。南越人趁機出擊,秦軍大敗,秦朝又征發罪犯去防守。當時,
內外動蕩不安,百姓苦不堪言,紛紛逃亡,相聚為盜賊,山東地區的禍亂也由此開始。
戰爭是兇險之事,一方有難,四方都會震動。我擔心變故和奸邪之事會由此產生,
實在不希望陛下這樣做。天子的軍隊出征,應該是有征無戰,讓敵人不敢抵抗。
如果南越人僥幸抵抗,哪怕只有一個隨行的士兵不能平安歸來,即使得到越王的首級,
我也會為大漢感到羞恥。陛下以四海為疆土,百姓都是您的臣民,您廣施仁德,
讓百姓安居樂業,就能恩澤萬世,流傳子孫,使天下像泰山一樣安穩。夷狄之地,
不值得為了它而讓士兵們辛苦征戰?!对娊洝氛f:‘王道寬廣,遠方的人自然會來歸附。
’我擔心將領們以十萬大軍去完成一次出使的任務,實在是得不償失啊?!碑敃r,
漢朝的軍隊已經出發,還沒越過山嶺,閩越王郢就發兵據守險要之地。
他的弟弟余善與宗族眾人商議說:“大王因為擅自發兵攻打南越,沒有向天子請示,
所以天子派兵來征討。漢軍人多勢強,即使我們僥幸取勝,后面還會有更多的漢軍來,
最終還是會亡國?,F在不如殺了大王,向天子謝罪,如果天子接受,
我們就能保住國家;如果不接受,我們再奮力一戰,戰敗了就逃到海上?!北娙硕颊f好,
于是余善殺死了閩越王郢,派使者帶著他的首級送給大行令王恢。
王恢說:“我們來這里就是為了誅殺閩越王,如今他的首級已到,這是不戰而勝,
沒有比這更好的結果了?!庇谑撬鶕嶋H情況,停止進兵,并通知大農令韓安國的軍隊,
同時派使者帶著閩越王的首級快馬加鞭向漢武帝報告。漢武帝下詔,撤回兩位將軍的軍隊,
說:“郢等是罪魁禍首,只有無諸的孫子繇君丑沒有參與謀劃。
”于是派中郎將立丑為越繇王,負責祭祀閩越的祖先。余善殺了郢之后,在國內威望大增,
百姓大多歸附于他,他便私自自立為王,繇王丑無力控制。漢武帝得知后,
認為不值得為了余善再次興師動眾,說:“余善多次與郢謀劃作亂,后來又帶頭誅殺郢,
使軍隊免于勞苦?!庇谑欠庥嗌茷闁|越王,與繇王一同治理閩越。
漢武帝派莊助去向南越王傳達旨意,南越王胡叩頭說:“天子為了我興兵征討閩越,
我就是死了也無法報答這份恩德?!彼商計臊R到漢朝宮廷侍奉。莊助完成使命準備返回,
南越大臣們都勸諫南越王說:“漢朝興兵誅殺郢,也會借此機會威懾南越。況且先王曾說,
侍奉天子要注意不能失禮,但也不能因為幾句好話就入朝拜見,否則就回不來了,
那將是亡國的趨勢?!庇谑悄显酵鹾Q病,最終沒有入朝拜見。
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當初,南越文王派他的兒子嬰齊到漢朝宮廷侍奉,
嬰齊在長安娶了邯鄲樛氏的女兒,生下兒子興。文王去世后,嬰齊繼位,
他把南越先王的武帝璽藏了起來,上書請求立樛氏女為王后,興為繼承人。
漢朝多次派使者暗示嬰齊入朝拜見,嬰齊喜歡獨斷專行,隨心所欲地生殺予奪,
害怕入朝后要遵循漢朝的法律,像內地諸侯一樣受約束,所以一直稱病,不肯入朝。
嬰齊去世后,謚號為明王,太子興繼位,他的母親被尊為太后。
太后在還未成為嬰齊的姬妾時,曾與霸陵人安國少季私通。這一年,
漢武帝派安國少季前去勸諭南越王和王太后,讓他們入朝,
像內地諸侯一樣;又派能言善辯的諫大夫終軍等去宣揚漢朝的旨意,派勇士魏臣等輔佐他們,
衛尉路博德則率領軍隊屯駐在桂陽,等待使者的消息。南越王年紀小,太后是中原人,
安國少季到南越后,又與太后私通,南越國人大多知道此事,因此都不依附太后。
太后害怕發生變故,也想依靠漢朝的威勢,多次勸說南越王和群臣請求歸附漢朝,
于是通過使者上書,請求像內地諸侯一樣,三年朝見天子一次,撤銷邊境的關隘。
漢武帝同意了他們的請求,賜給南越丞相呂嘉銀印,以及內史、中尉、太傅等官印,
其他官職可由南越自行設置,廢除南越原有的黥刑和劓刑,采用漢朝的法律,
與內地諸侯一樣。漢朝的使者都留下來安撫南越。
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十一月,南越王和王太后整治行裝,攜帶大量財物,
準備入朝拜見漢武帝。南越丞相呂嘉年紀很大了,先后輔佐過三位南越王,
他的宗族中擔任重要官職的有七十多人,家中男子都娶了南越王的女兒,
女子都嫁給了南越王的子弟或宗室成員,與蒼梧秦王也有聯姻,在南越國內權勢很大,
比南越王還得民心。南越王上書請求歸附漢朝時,呂嘉多次勸諫阻止,但南越王不聽從,
呂嘉因此有了反叛之心,多次稱病不見漢朝使者。使者們也都留意呂嘉的動向,
但因他權勢太大,一直沒能動手。南越王和王太后也擔心呂嘉等人先發動叛亂,
想借助漢朝使者的力量殺掉呂嘉等人。于是設下酒宴,邀請使者和大臣們赴宴。
呂嘉的弟弟擔任將軍,率領士兵守在宮外。酒宴進行中,太后對呂嘉說:“南越歸附漢朝,
對國家有利,而丞相您卻認為不方便,這是為什么呢?”想用這話激怒漢朝使者。
但使者們猶豫不決,相互觀望,誰也不敢動手。呂嘉察覺到氣氛不對,起身離開。太后大怒,
想用矛刺殺呂嘉,南越王阻止了太后。呂嘉出來后,依靠弟弟的軍隊回到家中,
稱病不再見南越王和漢朝使者,并暗中與大臣們謀劃叛亂。南越王原本無意誅殺呂嘉,
呂嘉也知道這一點,所以過了幾個月都沒有發動叛亂。漢武帝聽說呂嘉不聽從南越王的命令,
南越王和王太后勢單力薄,無法控制局面,而使者們又膽小怯懦,猶豫不決,
又認為南越王和王太后已經歸附漢朝,只是呂嘉一人叛亂,不值得為此興兵,
于是想派莊參率領兩千人前往南越。莊參說:“如果是以友好的目的前往,
幾個人就夠了;如果是以武力前往,兩千人也無濟于事?!彼妻o不去,漢武帝便不再派他。
郟縣的壯士、原濟北相韓千秋奮勇請戰,說:“南越這個小小的國家,
又有南越王和王太后做內應,只是丞相呂嘉從中作梗。我愿意率領三百名勇士,
一定能斬殺呂嘉,回來向陛下復命。
”于是漢武帝派韓千秋與王太后的弟弟樛樂率領兩千人前往南越。他們進入南越境內后,
呂嘉等人便發動了叛亂,下令南越國說:“南越王年紀小,太后是中原人,
又與漢朝使者有奸情,一心想歸附漢朝,還把先王的珍寶器物全部獻給天子,討好漢朝,
帶了很多人前往長安,恐怕會把我們賣為奴隸,只顧自己一時的利益,
卻不顧趙氏的江山社稷,不為子孫后代考慮?!眳渭闻c他的弟弟率領士兵,
攻打并殺死了南越王、王太后和漢朝使者,派人通知蒼梧秦王和各郡縣,
立明王的長子、南越王的兒子術陽侯建德為王。韓千秋的軍隊進入南越后,
攻破了幾個小城邑。之后,南越人故意打開道路,提供食物,在距離番禺還有四十里的地方,
南越軍隊發起攻擊,將韓千秋等人全部消滅,還派人把漢朝使者的符節用盒子封好,
放在邊塞上,假稱謝罪,同時發兵據守要害之地。春三月壬午日,漢武帝得知南越反叛,
說:“韓千秋雖然沒有成功,但他是軍隊的先鋒?!狈馑膬鹤禹n延年為成安侯。
樛樂的姐姐是王太后,她首先表示愿意歸附漢朝,封她的兒子廣德為龍亢侯。 這年秋天,
漢武帝派遣伏波將軍路博德從桂陽出發,沿湟水而下;樓船將軍楊仆從豫章出發,
沿湞水而下;歸義越侯嚴為戈船將軍,從零陵出發,沿離水而下;甲為下瀨將軍,
沿蒼梧而下,他們都率領著罪犯和江淮以南的樓船部隊十萬人。又派馳義侯征發巴蜀的罪犯,
調動夜郎的軍隊,沿牂柯江而下,各路大軍約定在番禺會合。齊相卜式上書,
請求父子二人與齊國熟悉水戰的人一起前往南越效命,漢武帝下詔褒獎卜式,
賜給他關內侯的爵位、六十斤黃金和十頃田地,并公告天下,但天下無人響應。當時,
列侯數以百計,卻都沒有人請求從軍攻打南越。到了九月,按照慣例要在宗廟舉行酎祭,
列侯們要進獻黃金助祭,少府檢查黃金時,發現有分量不足或成色不好的,
漢武帝下令將這些列侯以不敬之罪彈劾,被剝奪爵位的有一百零六人。
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冬,樓船將軍楊仆進入南越境內,先攻陷尋陿,攻破石門,
挫敗了南越的前鋒部隊,率領數萬人等待伏波將軍路博德到來后,一起前進。
樓船將軍的軍隊在前,到達番禺后,南越王建德和丞相呂嘉據城防守。
樓船將軍的軍隊駐扎在東南面,伏波將軍的軍隊駐扎在西北面。傍晚時分,
樓船將軍的軍隊打敗南越人,放火燒城。伏波將軍則安營扎寨,派使者去招降南越人,
賜給他們印綬,又讓投降的人去招降其他人。樓船將軍全力攻城,
驅趕著敵人進入伏波將軍的營中。黎明時分,城中的南越人全部投降。
建德和呂嘉在夜里乘船入海逃跑,伏波將軍派人追擊,校尉司馬蘇弘抓獲了建德,
南越郎官都稽抓獲了呂嘉。戈船將軍、下瀨將軍的軍隊以及馳義侯征發的夜郎軍隊還未趕到,
南越就已被平定。于是,
朝在南越的土地上設立了南海、蒼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厓、儋耳九個郡。
大軍凱旋,漢武帝給伏波將軍增加食邑,封樓船將軍為將梁侯,蘇弘為海常侯,
都稽為臨蔡侯,南越的降將蒼梧王趙光等四人也都被封侯。當初,東越王余善上書,
請求率領八千人跟隨樓船將軍攻打呂嘉,但軍隊到達揭陽后,他以海上風浪太大為由,
不再前進,持觀望態度,還暗中與南越勾結。等到漢軍攻破番禺,他的軍隊也沒有趕到。
楊仆上書,請求趁機攻打東越,漢武帝因士兵們疲憊不堪,沒有答應,
命令各路軍隊屯駐在豫章梅嶺待命。余善聽說楊仆請求攻打他,又看到漢軍臨近邊境,
于是反叛,發兵阻斷漢軍的道路,封將軍騶力等人為吞漢將軍,攻入白沙、武林、梅嶺,
殺死了漢軍的三名校尉。當時,漢朝派大農令張成、原山州侯劉齒率領軍隊屯駐在當地,
他們因畏懼東越軍隊而不敢出擊,反而退到安全的地方,后來都因畏懦罪被處死。
余善自稱武帝,漢武帝想再次派楊仆率領軍隊攻打東越,但因他之前居功自傲,
便下詔書責備他說:“將軍的功勞,只有先攻破石門、尋陿,
并沒有斬殺敵將、拔取敵旗的實際戰功,有什么值得驕傲的呢?之前攻破番禺時,
你把投降的人當作俘虜,挖掘死人來虛報戰功,這是第一條罪過。
使建德和呂嘉能夠得到東越的援助,這是第二條罪過。士兵們長期在外征戰,疲憊不堪,
將軍卻不體諒他們的辛勞,反而請求乘坐驛車巡察邊塞,趁機回家,還佩戴著銀印黃金印綬,
腰系三條綬帶,在鄉里炫耀,這是第三條罪過。作戰時延誤戰機,卻以道路難行為借口,
這是第四條罪過。詢問你蜀刀的價格,你卻假裝不知道,這是欺詐君主,這是第五條罪過。
你接受詔令卻不到蘭池,第二天又不解釋原因。假如將軍的屬吏這樣做,不回答問題,
不服從命令,該當何罪?以此推斷,你在外地統兵,能讓人信任嗎?
如今東越人深入我國境內,將軍你能率軍立功以彌補過錯嗎?”楊仆十分惶恐,
回答說:“我愿意以死贖罪。”于是,漢武帝派遣橫海將軍韓說從句章出發,
船將軍楊仆從武林出發;中尉王溫舒從梅嶺出發;任命歸降的越人擔任戈船將軍、下瀨將軍,
從若邪、白沙出發,一同攻打東越。
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冬十月,漢軍進入東越境內。東越早已派兵據守險要之地,
派徇北將軍防守武林。樓船將軍的士兵錢塘人轅終古斬殺了徇北將軍。
原越衍侯吳陽率領他封邑的七百人,在漢陽反攻越軍。
越建成侯敖與繇王居股一起殺死了余善,率領部眾投降。漢武帝封轅終古為御兒侯,
吳陽為卯石侯,居股為東成侯,敖為開陵侯;又封橫海將軍韓說為按道侯,
橫海校尉福為繚嫈侯,東越降將多軍為無錫侯。漢武帝認為閩地地勢險要,越人多次反叛,
終究會成為后世的禍患,于是詔令各位將領將當地百姓全部遷徙到江淮之間,
閩地從此荒無人煙。
更新時間:2025-03-28 23:02:34